第94章
('\n <p> 当方老三带着人冲进来,将云怀瑾护在身后时,院子里的那三人也吓了一跳。</p><p> 差点以为是熊来了!</p><p> 云怀瑾看着院子里被吓到往后退的三人,冷哼一声,不想与他们这样的人再多说什么。</p><p> 谁知要走的时候,听到身后又有人喊道:“你一个哥儿如此嚣张跋扈,也不怕今后没人要!”</p><p> 云怀瑾要被烦死了,“你再多说一个字,我就叫你先尝尝他们拳头的厉害。”</p><p> 以为这人不怕死的要过嘴瘾,是个硬茬呢。</p><p> 结果在云怀瑾说完后,直接闭紧嘴巴。</p><p> 方三爷翻了个白眼,忒了一声,“怂货。”</p><p> 那人听了,也只敢咬着牙装没听见。就对方那大体格,可以说是一拳一个他,他惹不起。</p><p> 云怀瑾没再多待,觉得晦气的很。他带着人去取了秧苗,拿了东西后直接回了庄子。</p><p> 到庄子后,云怀瑾将赵县令说的都和张木桥说了一遍。</p><p> 这红薯与土豆张木桥是知道的,产量比黄豆和粟米更高,也更耐旱容易成活。</p><p> 最重要的是,此二物食之极其果腹。</p><p> 之前没想过种这两样,也是秧苗难买。丰水县没有种这些的,要想买,还得往北面去找。</p><p> 那还不如种本就有的黄豆和粟米,还省点事。</p><p> 张木桥去了趟两个村子,将云怀瑾答应县令,种红薯和土豆的事和佃户说了。</p><p> 他们无有不应,这又是东家又是县令,他们哪敢吭声说别的。</p><p> 倒是枣沟村的村长,王北峰听着觉出些不对来。他抬头看看天,心想怕是要出事了。</p><p> 二月底,春种结束,依旧无雨。</p><p> 云怀瑾看着晴朗的天,春风拂面,却感受不到任何生机盎然的春意。</p><p> 他去了一趟南院,冬日里暖房里种着的菜蔬已经可以收获。</p><p> 跟着春种,南院院子里也继续开始种菜。</p><p> 因着都是由灵泉水浇灌,这些蔬菜长势极好,味道更是一绝。</p><p> 以它们入菜,都无需多加什么调料,那味道都是难以比拟的清甜爽口。</p><p> 他之前买的那些果树,大半被种在了空间。后来又怕自己想拿出果子吃,不好找出处,最后又在南院里也各种了些。</p><p> 只是空间里的果子如今已经成熟,可南院的这些,还在缓慢生长。结果子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p><p> 想到空间里的果树开花时,因为没有蜜蜂蝴蝶这些授粉,他自己一个人人工授粉忙活好久。</p><p> 一想到那段时间的劳累,云怀瑾再也不想在空间自己种果树了。</p><p> 而且他的空间不好示人,一空间的瓜果蔬菜,也只能偷偷的摘来做菜,还得是在小厨房有这些果蔬的情况下才行。</p><p> 云怀瑾幽幽叹息,真想旱灾快些过去。</p><p> 云庄有山地,到时候在山地上都种果树,结的果子做罐头。</p><p> 他自己浑水摸鱼的从空间里拿果子吃,也不怕被人发现不对劲了。</p><p> 不过真想种的话,今年秋就可以种。</p><p> 那时候天已经开始下雨了,倒是不旱。</p><p> 只是缺粮,特别缺粮。</p><p> 那时候刚经历过旱灾,百姓们连粮种都拿不出来,所以即便是下雨,也没办法种地。</p><p> 哪怕是有粮种种进去了,可人饿了那样久,自己能保证自己不去地里挖粮种吃。但没办法保证别人也不去。</p><p> 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两年。</p><p> 云怀瑾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久,书里没看到。也可能写了,但他滑的太快掠过去了。</p><p> 南院的地,还能用井水浇灌。</p><p> 庄子外头的地,就只能靠着一条小河去浇地。</p><p> 眼下那条小河随着久不下雨,又总被挑水浇地,已经出现明显的水位下降。</p><p> 云怀瑾有想过要不要在村民们挑的水里面加点灵泉水,可又怕庄稼长太好惹出不必要的关注与麻烦,便又放弃了。</p><p> 还是等这节骨眼过去再说吧。</p><p> 三月中旬,云怀瑾又去了一趟县城。</p><p> 丰水县的县城开始通船了,南城杂货铺的豆浆粉销量再次飙升。</p><p> 城中倒是没乱,百姓们依旧有条不紊的生活着。</p><p> 城外流民起了几次乱,他们察觉到了久不下雨,怕丰水县也要大旱,有不少人想离开。</p><p> 按理说他们想走,赵县令该是求之不得的。</p><p> 可坏就坏在江州知府,赵县令的顶头上司,下了严令说不准丰水县放走一个流民。</p><p> 这位的想法与岷州那位不谋而合,不准流民消息泄露分毫。</p><p> 这想法实在是让赵县令摸不着头脑,让朝廷知道有流民,是什么天打雷劈的事吗?</p><p> 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想瞒着?</p><p> 赵县令不想隐瞒,可他人微言轻的,也没办法直达天听。</p><p> 于是只好捏着鼻子认命,下令务必要拦住流民,不准他们再离开丰水县地界。</p><p> 赵县令心知这是个大隐患,也</p> ', ' ')('\n <p>没日没夜的操练人手,还把城中富户连夜召集起来,让他们不要屯粮,想办法一起和丰水县度过难关。</p><p> 不然流民真闹起来不要命的冲进城,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富户。</p><p> 唇亡齿寒,富户们也知晓。</p><p> 他们之前那般不愿,也是知道开春后都会变好。自然是能少往外拿,就少往外拿。</p><p> 可谁知道老天爷突然不下雨了,知府大人还下令要将流民都困在丰水县外?</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