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然,你上纵队里打听打听,101有什么不是最好的?不好的咱也不能要啊!照我说,101要是认了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那102什么的都得靠边站,那种二流部队去了能有啥出息?别看赵舟那小子参加革命早,可<br/><br/> 他就是个软柿子,你说他们102打过几次头阵?立过几次大功?用你们的话来说,那就叫不可同日而语!”<br/><br/> 于正秋一愣,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人唠叨了许久,竟还在为那天的事耿耿于怀。本来是个不算事的事,到他嘴里就成了“破坏革命团结”,如此小题大做未免好笑,但他挽留的真心诚意,又对他信任的毫无保留,让于正秋很是感动。<br/><br/>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慢慢就说到了这次的作战行动上来。一连几天的快速穿插,各部行进速度的差异,让整个队伍在空间上拉出好几条线,往往连指挥员也搞不清楚前后左右都是些什么单位。命令传达也难免受到影响,于是各纵队干脆明确了目的,但凡看到落单的国军,不管是什么部署先打了再说,只要能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怎么打都行。<br/><br/> 说到这儿两人又有了分歧。张胜主张加快速度,尽快赶到杞县,杀他个措手不及,于正秋则认为应该等后边的大部队都跟上了再开始突击。正争执之间,忽然看见通讯员骑马飞奔了过来,一眨眼就窜到了两人跟前,等不及马停稳通讯员就急吼吼地跳了下来,一个踉跄差点撞到张胜身上。<br/><br/> “报告团长、政委!前方发现敌人啦!”<br/><br/> 两人对望一眼,张胜摩拳擦掌,马上来了兴致:“打听清楚是哪个部队了吗?离咱还有多远?”<br/><br/> 通讯员挠头:“离……咱团也就几公里吧,至于是哪个部队的……还不知道。”<br/><br/> 张胜眉头一皱:“侦查连干啥去啦?这点小事都弄不明白吗!再去!”<br/><br/> 通讯员悻悻的离去,过了一会儿又奔了回来,满脸喜色:“报告团长政委!打听清楚了,是新四旅!”<br/><br/> 于正秋纳闷了:“怎么是新四旅?邱清泉兵团这两天不是绕到开封去了吗?怎么这时候才走到这儿?”<br/><br/> “管他的!”<br/><br/> 张胜没工夫考虑这些,也没兴趣听于正秋的分析,他已经提前进入战斗状态。光是新四旅这几个字,就足够让他振奋。<br/><br/> “这下倒好了!不用咱们到处找,他们反而送上门来啦!嘴边的鸭子还能给他飞了?我看这次董祺还能逃到哪里去!”<br/><br/> 于正秋拉住他:“你等等,这可不是小事,应该先跟上级打报告。”<br/><br/> 张胜不满的瞪了他一眼:“上级,什么上级?师部现在都还不知道在哪呢,上哪报告去?有这个功夫几个新四旅都跑没影了。什么兵贵神速,什么机不可失,什么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不都是你端着本子一句一句教我的吗?”<br/><br/> 于正秋见他反而搬出文绉绉的那一套来辩驳,不觉好笑,难得<br/><br/> 是他还能一字不差的脱口而出,心里也就软了,他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在这个人面前妥协:“行啦,你是团长,都听你的。”<br/><br/> 张胜顿时喜上眉梢,激动的握住于正秋的手摇了又摇,就差来个拥抱:“我的好政委!这就对啦!你等着看吧!看咱杀他个片甲不留!”<br/><br/> 于正秋被他这么一逗,心情放松了不少。但他生来就是爱操心的命,看着一脸跃跃 y_u 试的张胜,又有点放心不下,想了想,说:“要碰可以,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这次你哪也不能去,尤其不准带头冲锋,老老实实的给我呆在这儿,这才是团长的位置。”<br/><br/> 张胜很爽快的点头:“行!我答应还不行吗?我保证!你在哪我就在哪!”<br/><br/> 然后他像是怕于正秋反悔一样,迫不及待地传了命令下去:“大家听好了!敌人送上门了!你们一个个的都把枪给我端稳了!目标正前方!全速前进!”回头又对通讯员说:“你赶紧上102去,告诉赵舟那小子,就说老子要拼啦!他要是敢不跟着上来<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回头看我扒他的皮!”<br/><br/> “冲啊——”<br/><br/> 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句,登时像枚炸弹落在101的队伍中。一股无形的杀气与血 xi_ng 感染了每个人,在全速的冲击中,这声怒吼像把尖刀直插云霄。那里面包含着压抑的愤怒,为牺牲的战友,为残缺不全的旗帜,为一个也许永远都见不到的明天。<br/><br/> 一场激烈的歼灭战打响了。<br/><br/> 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自从中原战局进入胶着阶段,新四旅就长期在中原一带游荡,东一枪西一炮,多次随第五军阻截华野作战。尤其是1纵队第1师,跟新四旅纠缠了大半年,互有胜负。虽然不能说吃亏,但也占不到什么便宜,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全师指战员都狠得牙痒痒的。这会儿狭路相逢,几个月以来的憋屈和郁愤就在这片并不平坦的路上炸开了。<br/><br/> 新四旅的旅长董祺是黄埔军校十七期的毕业生,比张胜大不了几岁,器宇轩昂少年得志,属于国民党党内重点培养的青年军官。早年参加过抗日战争,和张胜当年所在的部队还曾经有过协同作战。现在的这支部队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标准步兵旅,凭借着半美式化的装备和严明的军纪,在第五军中颇负盛名。<br/><br/> 按照原先的计划,新四旅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负责为向西推进的第五军殿后。然而邱清泉求胜心切,巴不得插翅立刻飞到开封,主力部队走得太急太突然,竟然连自己的后方部队都甩开了几十公里,区寿年兵团更是早就被抛到了爪哇国。<br/><br/> 仗着身后有大部队,101也豁出去了,跑在队伍<br/><br/> 趁着混乱加快速度,以重火力开路,绕到敌人后方再回头给予痛击。新四旅腹背受敌,首尾难以兼顾,一时损失惨重,完全是仗着编制优势和自动化轻型装备,才和101勉强打了个僵局。<br/><br/> 前方战士们奋勇厮杀,张胜在指挥的位置上看的分外眼热,总想着趁于正秋不注意的时候溜到前面,但每次都被眼尖的于政委发现,毫不犹豫的一把揪回来。<br/><br/> “团长同志,别忘了你答应我什么。”<br/><br/> 他特意把团长两个字咬的格外清晰,张胜也就不好意再故意搪塞。<br/><br/> “行啦行啦!别老唠叨了!你那一套我都会背了!”张胜嘴上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暖洋洋的很舒服。这意味着有个人时刻关心他的安危,而他从心底渴望这个人关心他。<br/><br/> 战斗大约进行了三十分钟,赵舟带领102团赶到,配合着101的正面攻势,从侧面果断对敌人进行切断,硬是把对方6个营的编制斩成了五六截。在两个先锋团的围歼下,战场上出现了一面倒的局面,新四旅劣势愈加明显,很快就丧失了还击能力,丢盔弃甲,陈尸遍地,一片狼藉。<br/><br/> 围歼战结束了。这一战,第五军新四旅全军覆没,击毙2000余人,俘虏近3000人,缴获各种兵器上千件,而两个团的伤亡加起来还不到1000人。<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o(>﹏<)o总觉得看文打分的人好少啊,难道大家都不喜欢军旅题材吗.../(tot)/...<br/><br/> 除了民国和战争什么的,作者最萌的大背景是十年动乱啊十年动乱,会不会更冷呢~(@﹏@)~<br/><br/> 玖理想<br/><br/> 张胜刚刚在临时搭建的团指挥部里坐定,茶水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通讯员便火急火燎的推门闯了进来:“报告团长!一营三连抓到新四旅<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