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让他来不及拦阻。<br/><br/> 连着奔忙多天毫无进展,他终于放弃了,躺在刀氏寓所的槐树下,似乎在思谋下一步行动方案,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不回想亦不展望。<br/><br/> 刀昭罕从前院进来,就看到他无声无息躺着,身上铺满洁白的槐花。<br/><br/> 刀昭罕莫名心慌,连声喊:“崇礼,崇礼!”几步扑过去,对上他慢慢睁开的双眼,兀自惊魂未定。<br/><br/> “怎么了?”他懒懒地问。<br/><br/> “呃,以为你睡着了……快起来,有客人来了。”<br/><br/> “客人?”<br/><br/> 前院,西装革履的客人正负手仰看房梁上的雕花,若不是西服袖子略显紧绷在在表明里面裹着的是位练家子,这身行头还真有点斯文的意味。<br/><br/> “班长!”<br/><br/> “吴译员,打扰你小憩了。”<br/><br/> 吴崇礼失笑,自己连日骚扰第200师,却只一门心思要截住莫言,其实班长才是最有可能伸出援手的人吧?<br/><br/> ……然则,不是!<br/><br/> 班长此番着便衣登门,带来莫言的口信:朱事不好相与,莫插手。<br/><br/> “班长,朱家锡是冤枉的。”<br/><br/> “枉死的人多了去了,1942年第200师出征缅甸,3000多弟兄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林子里,被蚂蝗叮死被毒蛇毒死被虫子咬死被沼泽溺死被洪水淹死……他们冤不冤?”<br/><br/> 朱家锡杀的那些远征军是败类,本就该死!这句话是整个事件的根本,这句话却也是远征军的命门,绝对不能去碰触。<br/><br/> “班长,还记得去年反攻前,刀昭罕带给你们的那个情报吗?”<br/><br/> “情报……远征军密码 xi-e 露?对,这个莫言已经说了,定要替二位请功。若非得着这情报,远征军不能及时改变作战策略,打敌人个措手不及。”<br/><br/> “这个情报,是朱家锡得着的。”<br/><br/> “他?”<br/><br/> 不但班长吃惊,旁边陪着的桑乜和依座也忙低下头掩饰住惊讶。<br/><br/> 刀昭罕却立刻明白了无崇礼的意思,笑着接过话头:“朱家锡当时已与远征军交恶,班长还记得我们那夜的谈话吗?”<br/><br/> 班长懊恼不已,“你当时非要装着不认识朱的样子,我也上了当。不过我那时已与你说得那么清楚,你怎的不提醒姓朱的,让他早些避出去?”<br/><br/> 这个漏洞刀昭罕仓促之间还没法圆说,只得苦笑。<br/><br/> “莫言也与我提过,你们远在勐达,怎么能得着日军的情报——原来真有内情,我还怪他迟迟不与你们请功。”<br/><br/> “是朱家锡得着的,他能将功抵过么?”<br/><br/> “吴译员,崇礼,‘人不同、事不同’,这话你没听过?这情报若是你们得着的,那是功。若是朱家锡得着的,那就是他与日本人勾结的证据,他又可以多得一条罪名了。”<br/><br/> 吴崇礼马上应变道:“那算我没说过。那条情报还是我得着的,我从汉 ji_an 那里听来然后传给你。”<br/><br/> 班长却不信了,笑了笑准备离开,“我是抽着空溜出来,莫言千交代万交代让我一定告知你们,‘莫插手’,也莫要……再去营地拦车子。”<br/><br/> “哎,哎,给我请功啊,什么时候给我请功?”吴崇礼追着不依不饶。<br/><br/> 班长拍拍他:“好自为之吧,你又不要升官吃俸禄的,要军功章做什么?”<br/><br/> 送走班长,吴崇礼转过身一脚踢上院门,张了张嘴,却只骂出三个字:“他n的!”<br/><br/> 岩善打着一托盘菜从角门进院子,看见客人已经走了,愣了愣:“头人,饭菜做好了。”<br/><br/> “我们自己吃!”吴崇礼怒吼,“吃不完喂狗也胜过喂他。”<br/><br/> 岩善不敢再说,偷偷知会桑乜:“岩吞还要炒几个菜,你去与他说客人已经走了。”<br/><br/> 三年前吴崇礼离开昆明时,给这座寓所的侍从留过生活费,他却没料着昆明物价的飞涨速度,<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那笔“可观”的费用只维持了一年。在侍从们要搬空寓所前,吴大爷及时出手,拦住了吃空偷空的“家贼”,随后又出钱请了个老鳏夫来守院子,直到他们来昆。<br/><br/> 在主人回来前,吴大爷请人把寓所草草修缮了一番,但来不及找帮工。大太太要拨几名吴公馆的佣人过来,被吴崇礼婉拒了,于是四位武士不得不兼任侍从、厨师和花工。吴崇礼去蹲营房时,他们就跑遍昆明城,堪堪置办齐摆夷人炊具和食材,让头人夫夫能住得舒坦些。<br/><br/> 岩吞大厨端着一托盘竹筒饭出来,笑容可掬:“吴少爷,您最喜欢的竹筒香肠焖饭。”<br/><br/> 竹筒香肠焖饭说起来算是吴崇礼的发明。金沧出火腿香肠,吴崇礼尤好香肠焖饭,后来他常住刀氏寓所,便要厨子用摆夷人做竹筒饭的法子来做金沧人的香肠焖饭,竟意外地好吃,岩吞当年受过他几次款待,记着了,今次特意做来讨他欢心。<br/><br/> 闻着饭香,吴崇礼也冷静下来了,晓得这样发火没用,于是咧了咧嘴算是笑答,走过去牵着刀昭罕摇了摇:“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想新法子。”<br/><br/> 刀昭罕反握着他,点头道:“是啊,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法子的。”<br/><br/> 虽然大街上依然随处可见残腿断臂的伤兵,但中印公路和滇缅公路已通,丰饶的援华物资又能源源不断运进来,老百姓坚信,八年的抗战快熬到头了。<br/><br/> 5月8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响彻全世界,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br/><br/> 昆明市民和学生涌上街头,敲锣打鼓游行庆祝。<br/><br/> 吴崇礼也去凑热闹,看着那些青春洋溢为国家的前途未来激切辩论着的青年学生,他忽然意识到白驹过隙岁月飞逝,先老去的不是年龄相貌,而是热情和理想。<br/><br/> 当中国人欢欣鼓舞之时,“狡兔死走狗烹”的恐慌却在龙云系里悄悄扩散。<br/><br/> 吴大爷也开始谋划去路。<br/><br/> 在吴家,吴大爷虽不管家事却是实实在在的风向标,他一起念头,吴二爷和吴三爷即闻风而动,只吴崇仁一副卓尔不群的高姿态。<br/><br/> 当年日军登陆暹罗,吴三爷从吴大爷这里先得着缅甸危急的情报,及早结束仰光生意跑回昆明,没受着太大损失。这三年滇缅路断了,吴家马帮的骡马又全部捐出去支援部队,二爷和三爷能见钱的生意只有酒楼和金沧特产店,日子过得委实艰难。现在终于熬到收复滇西打通滇缅公路,却又要被外省人挤走,他们怎么想怎么委屈,然则与 xi_ng 命相比,钱财和委屈都是可以抛开的。<br/><br/> 吴家男人们一番商议,各自选了去路,吴大爷回金沧侍候老太爷,算是解甲归田。吴二爷和吴三爷退到下关,待昆明局势稳定后再行计较。<br/><br/> 只吴四爷家的吴崇仁这几年当寓公当得舒坦,踌躇满志地说抗战胜利百废待兴,正该在昆明淘金的时候,走了可惜——至于官场、军队的内斗,与老百姓何干?<br/><br/> 对于吴崇仁的高见,吴大爷也只能笑笑,事后问吴崇礼怎么看,吴崇礼心不在焉:“他只养家糊口,挣点小钱也够了。”<br/><br/> 吴大爷拍拍他叹气:“崇礼,你两兄弟真不像一个妈养的。”<br/><br/> “我妈管生不管养。”吴崇礼随口一句,话题一转又说到朱家锡头上,“大伯,龙主席打算关他多久?”<br/><br/> “总要到抗战胜利,中央军退出云南吧。”<br/><br/> 中央军退出云南……有那么一天吗?<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