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抽象的变法1
('\n\t科举制本意,自然要从民间选拔可用人才入仕,来填充优秀官吏的同时,也能打破世家把持朝政的局面。<br /><br />然而,纵观华夏史,科举制度起草于南北朝,由隋唐正式开创,却在明清时期才得以完善,跨度足足持续了一千多年。<br /><br />而且,从现实角度来看,效果也实在有些一言难尽,最大的效果就是稳住了动荡局势,让当官求官成为唯一的出路。<br /><br />如今叶凡想要一步到位未免有些脑洞大开。<br /><br />但所谓无知者无畏,其中涉及的风险,叶凡直接有意无意全部忽略,只看到科举制成功后,将会给整个大宋朝堂带来怎么样的改变。<br /><br />“陛下,科举一旦在大宋得以实施,必将造福万民,请陛下无论如何都要实施下去,断不可被外界干扰动摇心志。”<br /><br />赵桓用力点点头:“御兄多虑了,既然朕相信御兄,<br /><br />自然是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御兄去做,只是,我们该如何着手呢?”<br /><br />叶凡回道:“陛下勿忧,臣已想好对策,您可以拟诏通告天下,一个月后,邀请天下士子一道前来京城进行殿试,然后从中挑选出可用人才。”<br /><br />“好,朕准奏,就按御兄说的那样去办。”<br /><br />赵桓想都没想就同意了。<br /><br />“御兄只管放开拳脚,朕就在这里当你的靠山,谁敢对御兄不敬,那就是对朕不敬。”<br /><br />叶凡面露感激之色:“多谢陛下信任,臣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br /><br />说完,他重重跪在地上,向赵桓磕头。<br /><br />“御兄速速请起。”<br /><br />赵桓忙将他从地上扶起,一脸难色地说道:“朕本想给御兄一个爵位,奈何,朝野上下对御兄身份深有成见,<br /><br />故而封爵一事,朕只能静待时机,如今,只要御兄能顺利将变法一事完全落实,想来到时封爵,满朝上下也不会有意见。”<br /><br />叶凡抱拳拱手:“陛下,臣背井离乡到大宋任职,<br /><br />受尽无数白眼和委屈,为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爵位富贵,而是陛下对臣的信任,<br /><br />所为君为知己者死,臣受此皇恩,又岂能不尽心辅佐陛下?”<br /><br />赵桓一把拉住他的手,语气哽咽道:“御兄,是朕对不起你,你如此帮朕,朕却连为你封侯都做不到,实在是心中有愧……”<br /><br />叶凡忙道:“陛下万不必如此,如若陛下实在心中不安,就请答应臣一些事吧。”<br /><br />“你说,无论什么事,朕都答应你。”<br /><br />叶凡立马掏出一封早已拟好的奏疏递给赵桓。<br /><br />“陛下,这些都是臣的师弟,他们都是武者出身,各个实力脱俗,若是能将他们安置在军中效力,定能让大宋军威显赫。”<br /><br />赵桓闻言,看都不看手上的奏疏,立马应道:“好,朕答应你,回头就让兵部安排,绝对不会委屈了御兄的同门。”<br /><br />“谢陛下。”<br /><br />叶凡闻言,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意。<br /><br />……<br /><br />由叶凡主导的变法运动,正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式轰轰烈烈展开了。<br /><br />展开的第一条,自然是向已经存在近千年的士官举荐制开刀,改用武昭国的科举制来替代选拔的人才。<br /><br />翰林院内,几百名书吏正不停抄录着典籍内容,一个个头都不敢抬。<br /><br />一个月后,赵桓要在宫中举办第一场殿试,当场选拔人才。<br /><br />而这些书吏就是抄录要考的内容,然后再从中选题做成考卷给学生下笔。<br /><br />这个工程量巨大,没有印刷术纯靠手抄,真的是把人都快逼疯。<br /><br />于此同时,收到消息的各世家子弟立马聚集一起开始商议对策。<br /><br />汴京大儒,姚恒府内,今日坐满了各地反对变法的家主。<br /><br />“叶凡此子狼子野心,看来所图不小啊。”<br /><br />“科举?哼,我倒要看看他这科举是不是真的能让大宋得到改变。”<br /><br />“改变啥啊?我大宋眼下难道不好么?为什么要改变!分明就是这叶凡想要我大宋上下乱成一团!”<br /><br />姚恒冷静地喝了口茶,没有插手他们的吵闹。<br /><br />直到吵的差不多了,这才缓缓开口:“你们急什么,不就是科举么?他叶凡要搞,那就让他搞。”<br /><br />众人一听,露出一副不解神情:“姚先生,您这是何意?”<br /><br />姚恒轻哼一声:“这叶凡到底是太过年轻气盛,以为靠自己的三言两语就能掌控大宋官场?<br /><br />他不是要唯才是举?不是要让大宋朝野得到颠覆,不是要富国强民么?好啊,满足他啊。”<br /><br />一听姚恒这么说,几人的脸色都乐了起来。<br /><br />姓钱的家主小声问道:“姚先生,莫非你已经有对策了?不妨说来听听,也好让我等安心。”<br /><br />姚恒勾勾手指:“都俯耳过来。”<br /><br />他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跟众人一说,顿时所有人都一副了然的态度。<br /><br />“还得是姚先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当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啊。”<br /><br />“这下,就看那叶凡如何翻起浪来,等看到那变法的丑态后,我看他还有什么脸面留在大宋。”<br /><br />姚恒笑道:“科举一事无伤大雅,也不过给赵官家提个醒而已,还得自家人靠谱,<br /><br />此次变法最重要的还是税收,有打听到叶凡是怎么定的税?”<br /><br />话音一落,就有一名姓孟的家主站了起来:“已经打听到了,我侄儿就在宫里头当差,恰巧昨日在御书房外听到了一些。”<br /><br />“叶凡提出了要士绅一体纳粮,有多少田亩就要缴多少税。”<br /><br />姚恒:“那叶凡倒是想得轻巧,士绅一体纳粮?好的很啊。”<br /><br />孟家主:“姚先生可有什么对策,士族优待,这是我大宋国制,叶凡此举是打算抽我们士族的根?<br /><br />实在不行,那就联合上书弹劾,我真不信了,汹涌名义面前,赵官家还能护的住他多久。”<br /><br />姚恒笑着摇摇手:“不,这么做只会和赵官家不睦,赵官家毕竟年幼,被人迷了心智而已,<br /><br />我们要做的不是反对,而是顺从,就全力支持叶凡去变法好了,至于变法后的效果如何,呵呵。”<br /><br />姚恒将手中茶盏放在茶几上,重重滑了下茶盖。<br /><br />“那就不归我们管了!”<br /><br />众人一听,顿时连连称是。<br /><br />世家在大宋享受了几百年的超然地位,又岂是叶凡一个外人能随意说改就改的?<br /><br />原本大家和和气气,共同堕落,一起摆烂,岂不是美事一桩?<br /><br />可你偏要特立独行,妄图内卷打破大家安逸的状态,那就休怪大家毫不留情,重拳伺候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