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浩浩荡荡的大军,潮水般的涌向联军北翼方向。<br />
远远观之,对岸的联军已然严阵以待,双方距离不过三四里。<br />
悠长的号角中,洪流般的明军大阵停了下来,朱慈烺登上自己高大的五层元戎车,看向对面山岭,那里是联军的指挥部所在之地,路易十四等几个弟弟都在那。<br />
他本来猜测,大军行进途中,联军那边会派出骑兵从侧面过来拦截。<br />
不过没有,他们一直按兵不动,想来是不敢吧。<br />
明军的阵型并非以往那般死板,这次朱慈烺采用了一定程度上克制联军的队形。<br />
通过几次交手,赞画部专门整理出了欧洲各国军队的战术和阵型,发现这些白夷在突击行动中往往成密集纵队。<br />
他们除了开始进行射击,而后一个个挥舞刺刀上阵,较少发挥火力的优势,像是还没进化到使用热兵器作战。<br />
只有法兰西的军队,几乎是复制着明军以往的排队枪毙战术,队伍中还带着鼓手,一边敲锣打鼓一边整队射击,而且为保障精准度,大多时候是近距离才射击。<br />
为了让明军在肉搏战之前摧毁联军的密集队形,朱慈烺和赞画部重新调整了战斗序列。<br />
大概队形是:每个旅的第一团横队展开,第二团则保持密集的连纵队。<br />
第二团的第一营在右,位于第一团第一营的后方。<br />
第二团的第二营在左,位于第一团第二营的后方。<br />
炮兵置于前面两个营之间的间隙中,在两翼也布置有若**兵。<br />
每个师又单独留下一个团的兵力作为预备队,置于后部百米处待命。<br />
每个旅的后面,皆布置一个骑兵团或至少一支骑兵营,来对付敌人的骑兵。<br />
在敌人溃败之时,这些骑兵也担负着穿过间隙实施追击的任务。<br />
采用这种战斗序列,明军既能展开火力,以最大程度痛击敌人,又可以保持密集纵队应付敌之突击。<br />
因此,联军不敢贸然派出骑兵骚扰拦截,面对如此阵列,他们根本无从下口!<br />
对面的联军并未什么也没做,五颜六色的兵马急急而动,进入防御状态。<br />
十八世纪的欧洲各国军队,几乎每个军团都拥有着自己的军服式样及颜色,短裤和绑腿同样也是各种颜色。<br />
比如,法国军队的士兵穿着深红色上装,神圣罗马帝国日耳曼团穿着蓝色上装,意大利团是棕色......<br />
当然,为了在战斗中方便区分敌我,各国在装饰上采用各种识别标记。<br />
有的使用树叶(神圣罗马帝国及汉诺威就是采用橡树叶),有的使用一段染上颜色的羽毛别在帽子的饰带上,作为国家识别标志。<br />
比如法国的军队是白色,因有国家跟风使用白色饰带,后来又改成了黑色。<br />
至于军官们,更是花样百出,军装和颜色很随意,比如英国英军采用的是高领样式,又以金色或银色的束带围绕着袖口或别的地方。<br />
各国军官服饰唯一一个相似点,皆有带着颜色的肩带,法国是白色,荷兰是橘黄色,英国是深红色.......<br />
这种肩带根据各军队的习惯,有的斜挂在胸前,有的只是挂在肩上,跟二十一世某企业迎宾宣传大使似的。<br />
军官们所佩带的帽子,颜色就各有千秋了,有另类者甚至使用绿色,头戴绿帽.......<br />
穿成这样的人,一般脑回路也与众不同。<br />
一名头戴绿帽的西班牙陆军准尉询问上司:“明军如此密集的阵列,我联军为何不用炮来轰他们?”<br />
上司恨其不争,忿忿道:“开什么玩笑,就凭我们欧罗巴的火炮技术,射程不足明军火炮的八成,压根够不着他们!”<br />
绿帽准尉嘀咕着:“我们七国联军,拥有数个炮阵,不乏有几个隐于两侧,莫非就让明军毫无顾忌的调动进攻?”<br />
炮兵出生的上司像是看傻子一样:“我们的炮阵一旦轻易暴露,将会遭受明军火箭营的全程覆盖打击,可以说对方一开场就能让我们的炮阵哑火,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转移!”<br />
战机稍纵即逝,为了痛快撸上几炮,置炮阵危险于不顾,再花上几个时辰转移炮阵?傻了吧!<br />
既然明军汹涌而来,定然是打算主动进攻,为何不等他们进入射程,于战事关键时刻给予重创?说不定有扭转战局之功效!<br />
.......<br />
朱慈烺的元戎车旁,诸将环绕,又有秦王朱和坤及一众勋贵子弟率军列于身旁,最小的只有十几岁。<br />
眼看各部就位,朱慈烺看向身边的徐青山,脸上满是严肃,吩咐道:“开国公,此战主攻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今日务必破敌!”<br />
千军万马中,已花甲之龄的徐青山面沉似水,得旨后高声吼道:“请陛下放心,臣誓死破敌,此战必胜!”<br />
他一抖自己的红色披风,随后一控缰绳,举臂高吼道:“大明万胜!”<br />
“万胜!”<br />
“万胜!”<br />
徐老将军策马奔到前阵,一路上将士们呼应如潮中,响彻云霄!<br />
自天武军创立之初,徐青山便是天武军第一批士兵,从军三十余载,他从一个只为温饱的愣头青,成功蜕变成了受人敬仰、士兵爱戴的一代名将!<br />
朱慈烺微笑点头,随后看襄国公曹变蛟,闻言道:“襄国公,大军的两翼就交给你了,务要防护敌骑攻击,断掉贼军南北两线之联络!”<br />
曹变蛟郑重道:“陛下放心!”<br />
朱慈烺对曹变蛟自然放心,欣慰地点了点头,老曹年已七旬,虽身体健朗,但朱慈烺担心出状况,只得让其打辅助。<br />
随着一众将领各自领兵离去,此时中军少了不少人马。<br />
最后朱慈烺对神武军主将高声道:“神威侯,命神武军立即准备,此战定要让白夷们好好看看,我皇明国之重器的厉害!”<br />
神威侯万长青忙扯着大嗓门应道:“臣领命!定打得白夷哭爹喊娘!”<br />
万长青乃前神武军主将万俊杰之子,与朱慈烺年龄相仿,伴君三十余载,数年前继承其父威国公爵位,降一等为侯,执掌神武军。<br />
勋贵子弟多从军,大多人从皇明军校或讲武堂毕业后,都选择加入神武军,毕竟明军火炮冠绝天下,打炮是最安全的!还包爽!<br />
而且,神武军的诸多杀器乃军国秘技,只让可靠的勋贵子弟习用。<br />
作为天武朝勋贵子弟中的老大哥,万长青觉得自己很有必要为弟弟们做个榜样。<br />
他策马奔到神武军阵前,大声吼道:“兄弟们,我们的父辈当年随陛下东征西讨,灭流贼,杀东虏,今我辈京师子弟,随驾西征,当自强不息,杀敌报国,光宗耀祖!”<br />
“自强不息!”<br />
“杀敌报国!”<br />
所有的神武军将士欢呼,情绪瞬间被点燃,看得朱慈烺连连点头。</p>
远远观之,对岸的联军已然严阵以待,双方距离不过三四里。<br />
悠长的号角中,洪流般的明军大阵停了下来,朱慈烺登上自己高大的五层元戎车,看向对面山岭,那里是联军的指挥部所在之地,路易十四等几个弟弟都在那。<br />
他本来猜测,大军行进途中,联军那边会派出骑兵从侧面过来拦截。<br />
不过没有,他们一直按兵不动,想来是不敢吧。<br />
明军的阵型并非以往那般死板,这次朱慈烺采用了一定程度上克制联军的队形。<br />
通过几次交手,赞画部专门整理出了欧洲各国军队的战术和阵型,发现这些白夷在突击行动中往往成密集纵队。<br />
他们除了开始进行射击,而后一个个挥舞刺刀上阵,较少发挥火力的优势,像是还没进化到使用热兵器作战。<br />
只有法兰西的军队,几乎是复制着明军以往的排队枪毙战术,队伍中还带着鼓手,一边敲锣打鼓一边整队射击,而且为保障精准度,大多时候是近距离才射击。<br />
为了让明军在肉搏战之前摧毁联军的密集队形,朱慈烺和赞画部重新调整了战斗序列。<br />
大概队形是:每个旅的第一团横队展开,第二团则保持密集的连纵队。<br />
第二团的第一营在右,位于第一团第一营的后方。<br />
第二团的第二营在左,位于第一团第二营的后方。<br />
炮兵置于前面两个营之间的间隙中,在两翼也布置有若**兵。<br />
每个师又单独留下一个团的兵力作为预备队,置于后部百米处待命。<br />
每个旅的后面,皆布置一个骑兵团或至少一支骑兵营,来对付敌人的骑兵。<br />
在敌人溃败之时,这些骑兵也担负着穿过间隙实施追击的任务。<br />
采用这种战斗序列,明军既能展开火力,以最大程度痛击敌人,又可以保持密集纵队应付敌之突击。<br />
因此,联军不敢贸然派出骑兵骚扰拦截,面对如此阵列,他们根本无从下口!<br />
对面的联军并未什么也没做,五颜六色的兵马急急而动,进入防御状态。<br />
十八世纪的欧洲各国军队,几乎每个军团都拥有着自己的军服式样及颜色,短裤和绑腿同样也是各种颜色。<br />
比如,法国军队的士兵穿着深红色上装,神圣罗马帝国日耳曼团穿着蓝色上装,意大利团是棕色......<br />
当然,为了在战斗中方便区分敌我,各国在装饰上采用各种识别标记。<br />
有的使用树叶(神圣罗马帝国及汉诺威就是采用橡树叶),有的使用一段染上颜色的羽毛别在帽子的饰带上,作为国家识别标志。<br />
比如法国的军队是白色,因有国家跟风使用白色饰带,后来又改成了黑色。<br />
至于军官们,更是花样百出,军装和颜色很随意,比如英国英军采用的是高领样式,又以金色或银色的束带围绕着袖口或别的地方。<br />
各国军官服饰唯一一个相似点,皆有带着颜色的肩带,法国是白色,荷兰是橘黄色,英国是深红色.......<br />
这种肩带根据各军队的习惯,有的斜挂在胸前,有的只是挂在肩上,跟二十一世某企业迎宾宣传大使似的。<br />
军官们所佩带的帽子,颜色就各有千秋了,有另类者甚至使用绿色,头戴绿帽.......<br />
穿成这样的人,一般脑回路也与众不同。<br />
一名头戴绿帽的西班牙陆军准尉询问上司:“明军如此密集的阵列,我联军为何不用炮来轰他们?”<br />
上司恨其不争,忿忿道:“开什么玩笑,就凭我们欧罗巴的火炮技术,射程不足明军火炮的八成,压根够不着他们!”<br />
绿帽准尉嘀咕着:“我们七国联军,拥有数个炮阵,不乏有几个隐于两侧,莫非就让明军毫无顾忌的调动进攻?”<br />
炮兵出生的上司像是看傻子一样:“我们的炮阵一旦轻易暴露,将会遭受明军火箭营的全程覆盖打击,可以说对方一开场就能让我们的炮阵哑火,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转移!”<br />
战机稍纵即逝,为了痛快撸上几炮,置炮阵危险于不顾,再花上几个时辰转移炮阵?傻了吧!<br />
既然明军汹涌而来,定然是打算主动进攻,为何不等他们进入射程,于战事关键时刻给予重创?说不定有扭转战局之功效!<br />
.......<br />
朱慈烺的元戎车旁,诸将环绕,又有秦王朱和坤及一众勋贵子弟率军列于身旁,最小的只有十几岁。<br />
眼看各部就位,朱慈烺看向身边的徐青山,脸上满是严肃,吩咐道:“开国公,此战主攻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今日务必破敌!”<br />
千军万马中,已花甲之龄的徐青山面沉似水,得旨后高声吼道:“请陛下放心,臣誓死破敌,此战必胜!”<br />
他一抖自己的红色披风,随后一控缰绳,举臂高吼道:“大明万胜!”<br />
“万胜!”<br />
“万胜!”<br />
徐老将军策马奔到前阵,一路上将士们呼应如潮中,响彻云霄!<br />
自天武军创立之初,徐青山便是天武军第一批士兵,从军三十余载,他从一个只为温饱的愣头青,成功蜕变成了受人敬仰、士兵爱戴的一代名将!<br />
朱慈烺微笑点头,随后看襄国公曹变蛟,闻言道:“襄国公,大军的两翼就交给你了,务要防护敌骑攻击,断掉贼军南北两线之联络!”<br />
曹变蛟郑重道:“陛下放心!”<br />
朱慈烺对曹变蛟自然放心,欣慰地点了点头,老曹年已七旬,虽身体健朗,但朱慈烺担心出状况,只得让其打辅助。<br />
随着一众将领各自领兵离去,此时中军少了不少人马。<br />
最后朱慈烺对神武军主将高声道:“神威侯,命神武军立即准备,此战定要让白夷们好好看看,我皇明国之重器的厉害!”<br />
神威侯万长青忙扯着大嗓门应道:“臣领命!定打得白夷哭爹喊娘!”<br />
万长青乃前神武军主将万俊杰之子,与朱慈烺年龄相仿,伴君三十余载,数年前继承其父威国公爵位,降一等为侯,执掌神武军。<br />
勋贵子弟多从军,大多人从皇明军校或讲武堂毕业后,都选择加入神武军,毕竟明军火炮冠绝天下,打炮是最安全的!还包爽!<br />
而且,神武军的诸多杀器乃军国秘技,只让可靠的勋贵子弟习用。<br />
作为天武朝勋贵子弟中的老大哥,万长青觉得自己很有必要为弟弟们做个榜样。<br />
他策马奔到神武军阵前,大声吼道:“兄弟们,我们的父辈当年随陛下东征西讨,灭流贼,杀东虏,今我辈京师子弟,随驾西征,当自强不息,杀敌报国,光宗耀祖!”<br />
“自强不息!”<br />
“杀敌报国!”<br />
所有的神武军将士欢呼,情绪瞬间被点燃,看得朱慈烺连连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