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第456章帝国双璧·分封建国<br /><br />长安。<br /><br />李渊夜不能寐,<br /><br />掀开薄被披衣出寝宫,来到外面吹夜风。<br /><br />桂花树已经含苞欲放,<br /><br />李渊拿玉如意搔头,愁更愁。<br /><br />这么晚睡不着,满腹心事堆积,也无人可倾诉,因为涉及的是皇帝最不想提也最不能对外人说的事。<br /><br />一是二郎世民此次河北再立新功,平定河北生擒窦建德,洺水之战打的非常漂亮。<br /><br />大唐只用了百余天,就平定河北,伤亡加起来也仅万人,这点伤亡相对于如此大捷来说,不值一提。<br /><br />可皇帝高兴之余又很犯愁,该如何封赏老二?<br /><br />之前平定洛阳王世充,给他加封为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了,又是太尉兼司徒,尚书令兼中书令,还要再怎么封?<br /><br />可不能不封。<br /><br />既得加封,又还得考虑到后续,秦王这几年,破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一人平灭四方势力。<br /><br />战功无人能比,加之起兵之初,就统领右三军,攻霍邑战长安,也都是立下大功。<br /><br />李渊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br /><br />秦王此次班师回朝,会不会威胁到太子?<br /><br />甚至是会不会威胁到他。<br /><br />当然,除了二郎世民功高难赏,还有一个人也同样让李渊有些为难,一样的功高难赏,那就是晋国公李逸。<br /><br />坚守河东,横扫山南,镇抚河南,再到从征河北,李逸的军功,也是一桩桩的非常硬。<br /><br />尤其不是一般的从征的功劳,而是真正的方面之功。<br /><br />李渊这几年对李逸的封赏也是十分破例了,<br /><br />现在是司空兼侍中,右卫大将军、参旗将军,山东道行台左仆射等,<br /><br />三公加宰相,也是位极人臣了。<br /><br />如果李逸年纪大点,那大不了让李逸回朝,实领宰相之职,入朝辅政。可他才十九,虽说齐王元吉也才十九也是司徒兼侍中了,但毕竟亲疏有别。<br /><br />李逸只能是封王了。<br /><br />可李逸之前拒绝过汾阳王之封,李渊其实也不想再封李逸王爵,不是舍不得,而是他挺喜欢李逸。<br /><br />可一旦封王,情况就不一样了。<br /><br />皇帝对罗艺高开道李大恩杜伏威等人封王虽爽快,可不会真正信任,甚至早晚要清算他们。<br /><br />还有个让李渊难以入睡的事,是他现在发现李逸和二郎关系很好,走的很近,李逸身为兼东宫官,却跟太子关系较淡。<br /><br />从泾州战薛举,再到河东战刘武周,然后是洛阳攻王世充,到这次打河北窦建德,李逸和二郎的配合堪称默契,<br /><br />这二人接连创造惊人战绩,一个打主力一个扫外围,没有他们打不垮的敌人。<br /><br />帝国双璧!<br /><br />这两人走太近,让李渊头疼。<br /><br />皇帝坐在廊下,<br /><br />苦思一夜,也没有想到对策。<br /><br />清晨,<br /><br />殿中监卢宽前来侍驾,惊讶的看着皇帝身着睡袍坐在殿外廊下。<br /><br />“陛下?”<br /><br />李渊抬头,双眼赤红,“昨晚鹿血酒多喝了一杯,有些心绪难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平,便在外面多呆了会。”他如此解释了一句。<br /><br />卢宽送皇帝回去沐浴更衣,然后上早朝。<br /><br />穿上龙袍的皇帝,重新恢复了威严。<br /><br />金殿御座上,李渊目光扫过那些供奉官们。<br /><br />早朝结束,<br /><br />皇帝开口,裴寂等三省宰相,以及六部九寺的尚书、卿等参加廷议。<br /><br />“今日廷议,先议一件事,该如何给秦王和晋国公封赏。”<br /><br />殿中沉默。<br /><br />众臣也不知道还能怎么封赏,尤其是秦王。<br /><br />“阿兄,你先说说。”李渊点了窦抗的名,这位前宰相,现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左右千牛备身大将军兼太子詹事。<br /><br />窦抗起身。<br /><br />“臣以为可给秦王加司空兼侍中。”<br /><br />这位国舅倒也直接,上来就提议让李世民一人兼揽三公加三省长官。<br /><br />李渊没回应。<br /><br />“裴寂,你也说说。”<br /><br />“若是按窦公所说,那还不如直接拜秦王为大丞相,总百揆。”裴寂直言。<br /><br />这话当然是反着说的。<br /><br />大丞相?<br /><br />这是要造反?<br /><br />李渊称帝前,就是自任大丞相,杨坚称帝前,也任大丞相。<br /><br />是不是还要加九锡赐黄钺?<br /><br />“萧相?”<br /><br />李渊又问萧瑀,萧瑀的妻子是李渊的表妹独孤氏,他向来对萧瑀十分信任。<br /><br />“臣以为,秦王之功,足以裂土分封,建立藩国,可于陇右划设封地,建秦王国。”<br /><br />萧瑀持玉笏直言,这位萧相出身西梁皇族,他一向倾向于封建皇子,推行皇族分封制,<br /><br />将成年皇子们分封建国,认为这样既能屏藩朝廷,还能免得皇子们在京争斗。<br /><br />李渊听了似乎有些意动,<br /><br />虽然分封也有坏处,比如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当然也有不少好处。<br /><br />隋朝就没有真正的分封制,虽然杨坚五个儿子都是一母同胞兄弟,但都是出任一方为总管,是官而不是分封建国。<br /><br />“萧相详细说说,若分封秦王,当封于何处,如何封法?”李渊让他继续说。<br /><br />“臣以为皇子分封,当封镇边疆重镇。”<br /><br />他话音没落,便有右仆射裴寂站出来反对,“萧中书令此法,岂不是要效仿当年晋之分封?皇子分封地方重镇,执掌军事民政大权,必是生乱之法。”<br /><br />萧瑀想了想,“那就不封重镇,只封边疆,为朝廷守边。如秦王分封陇右,可不封于秦州、凉州、兰州等地,而分封于河湟谷地的鄯州,此处西邻青海,南接黄河,<br /><br />是我大唐陇右与吐谷浑、党项羌等的重要边疆门户,秦王封于此地建国,可为国守边。”<br /><br />李渊对鄯州也算了解,隋朝在此设西平郡,西以赤岭为界,北以祁连山支脉大雪山为界,南边则是黄河为界。<br /><br />其西边是青海吐谷浑,北边是凉州,东边是兰州,南面是廓州。<br /><br />地方不小,<br /><br />但确实也算边疆,可开发的潜力也不小,因为有河湟谷地,六百里的河湟谷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宜牧宜耕。<br /><br />一直是陇右农耕民族和游牧部族反复争夺之地。<br /><br />如今青海湖那边是吐谷浑汗国,这吐谷浑本来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一路从东北西迁到了青海湖畔,征服了本地的羌、氐等诸部,形成了这么一个以鲜卑慕容为统治阶层,联合了羌氐诸部建立的汗国。<br /><br />也几百年了,实力也不弱,比不上突厥,但也是边疆一霸。隋朝曾灭过,但很快死灰复燃,李唐这几年也以拉拢为主,可他们也经常袭扰。<br /><br />李渊真的有些心动了。<br /><br />把二郎分封河湟谷地建诸侯国,也是兑现了功劳封赏,还能为国屏藩,又能避免将来与太子争储。<br /><br />“萧相你回头写个详细奏疏上呈,”李渊抚须微笑,“现在再来谈谈如何封赏晋国公。”<br /><br />裴寂出言,“晋国公之功,可封王。”<br /><br />对这封王提议,居然没人反对。<br /><br />看来满殿大臣,也都对李逸的功劳很佩服,毕竟从河东再到山南,再到河南,再到如今河北,这位年轻的晋国公确实表现的不输秦王。<br /><br />反正比齐王强太多。<br /><br />除了秦王,如今确实好像都没有其它将领,能够有李逸这般大功劳。<br /><br />李渊见大臣们都赞成封王,<br /><br />捋着胡须沉吟片刻,也就点头了。<br /><br />比起二郎,李逸终究是要好安排一些。<br /><br />皇帝让大臣们商议一个封号。<br /><br />有人提议仍用汾阳王,也有人提议当以河北邑号,以表李逸河北之功绩。<br /><br />最后魏郡王、武安郡王等几个邑号列出,请皇帝钦点一个。<br /><br />“晋封李逸武安郡王爵,加实食封二百户,通前共一千二百户。”皇帝最终选了武安王,而不是魏王。<br /><br />对于此次河北之战的主要将领,君臣商议了许久如何赏赐,又讨论要如何安置河北降官降将。<br /><br />廷议结束,<br /><br />李渊又特召萧瑀跟自己到寝殿,共同用膳,边吃边讨论如何分封皇子之事。<br /><br />萧瑀对此倒是早有思虑,胸中自有一套分封之法,李渊边吃边听。<br /><br />“陛下,三代封建而长久,秦孤立而速亡。汉、晋皆立分封,国祚皆数百年。<br /><br />而前朝一统南北,结果不推行分封也是二世而亡,不可谓前车之鉴也。”<br /><br />隋和秦一样都是大一统朝廷,也都推行的是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br /><br />而汉、晋也是大一统,但都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有诸侯国和中央直属的郡县。<br /><br />萧瑀说先秦都是分封制,秦开始郡县制,汉、晋郡国并行,到隋又是郡县制,<br /><br />但从秦到隋,<br /><br />近九百年历史,国祚能延续百年以上的,也就是汉、晋,也都还分成前后两段,其余的就没有一个超过百年的。<br /><br />包括秦朝和隋朝。<br /><br />萧瑀以此为由,说分封制是好制度,有利于国祚长久,比如说周分封,八百年。<br /><br />再比如汉、晋,也都有一二百年。<br /><br />国家很大,不管是郡县还是州县二级,管理起来都很难,但州郡县三级又太繁多。<br /><br />尤其是边疆之地,鞭长莫及。<br /><br />西域、岭南、交趾、辽东,以及剑南、黔中这些地方,实在是不好管理,朝廷强盛之时不好,稍一势弱,就控制不了了。<br /><br />萧瑀说倒不如把这些地方,拿来分封皇子,让皇子们在这些边疆建国,成为朝廷屏藩。<br /><br />李渊皱眉。<br /><br />“那些蛮荒之地,分封过去,岂不是如同流放?”李渊不愿意,他相信皇子们也不会愿意。<br /><br />李渊倾向于封在四边的重镇,比如说凉州、幽州、广州、益州,但考虑到这些地方过于重要,如果分封给皇子,这一代还好,皇帝和封王是父子,但下一代,就成兄弟,再一下代,就是堂亲。<br /><br />这般考虑,封在这些重镇旁边点,比如凉州南面的鄯州,幽州旁边的檀州,广州旁的惠州,并州北面的云州等等。<br /><br />萧瑀甚至大胆的提出了分封功臣。<br /><br />如李逸这样的大功臣,将来若是封无可封,那身为王公的李逸,也可以分封建藩,当然封地大小和位置,肯定不如皇子们。<br /><br />李渊听着这些分封之法,陷入沉思。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绝代股神

佚名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佚名

为了自救,老祖她在线剧透

佚名

嫁世子养崽崽的穿越日常许清宜谢韫之

佚名

资本家小姐下乡,卧底军官宠爆了

佚名

蛇王娇宠不断,穿越女她逃不掉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