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个,连萧峰也忍不住笑了。“多少走海一辈子的老船员都不敢走的海路,偏他要闯,还一口咬定定有陆地补给。有时候我真怀疑,他是不是早就去过哪些地方?”<br/><br/> 萧峰之所以还能笑,是因为头一次走海路,无知者无畏。事实上,要带领船队出走海路,尤其是先前从未探索过的新海路,实乃九十九死一生。人皆有畏惧之心,大海茫茫没有补给,一旦迷航便会死在海上。即便不曾迷航,海上航行久了,也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使船员疯狂思念大陆。这种情况下,慕容复哪怕是拿出了现代海图,船员们为了保命回家也未必敢信他。无论从古至今,但凡出海跑船,皆极为强调船长的威严,正是因为要借这威严震慑人心,使船员们听命行事不敢心生异志。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发生杀人夺船,或是凿穿船底同归于尽的事来。慕容复能带着船员直达南美洲又安然回来,又岂止是胆大那么简单呢?<br/><br/> 苏迈闻言不由摇摇头,正色答道:“当年我与明石出海,乃是一路西行,最远去了欧洲大陆。近几年,那边也有不少色目人不远万里而来。只是他们的造船技艺远不如大宋,是以人数稀少。却是我们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在那边的销量不错。”<br/><br/> “西边是生意,南边却是前程。”慕容复笑着应了一句,随手掏出一卷图纸抛给了苏迈。“这是往南美洲的海图。那边虽没有生意,却有无数无主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br/><br/> 苏迈接过图纸,忍不住挑了挑眉。“你这是不打算插手了?”<br/><br/> “在新大陆登基为帝?”慕容复满是无趣地摇头而笑,将目光投向了苏轼。“老师,那是一块需要以一国之力去开发的土地。当然,投入虽大,回报也是一本万利。学生以为,可以放在大宋中兴的百年大计之中。”<br/><br/> 却是同样列席的邓百川夫妇、包不同、风波恶四人听闻慕容复并无开发海外自立为皇的念头,竟都松了口气。慕容复话音方落,邓大嫂便已忙不迭地道:“公子爷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公子爷身子不好,还得好生调理,可不敢再出远门了!”不知不觉,眼泪竟掉了下来。<br/><br/> 当年慕容复事涉谋反,最后又查无实据不了了之。说是因病而亡,可邓大嫂却分明连尸首都没见着。若非亲自扶棺返回燕子坞的诸葛正我言之凿凿慕容复诈死远遁,阿碧当年就已一头撞死在那棺木上。棺木落葬之后,阿碧避居京城,再不肯踏上燕子坞一步。只说燕子坞是公子爷的伤心地,她要在京城等着慕容复回来。<br/><br/> 不久,丈夫邓百川辞官归来,一向器重他的种氏叔侄从此与他形同陌路。邓百川与包、风兄弟三人守着慕容复的坟茔大半年,终是大彻大悟,哭着大喊是自己害了公子爷。愚蠢浅薄妄图复国的是他们,可最后以死换他们平安的却是慕容复。这教人情何以堪?<br/><br/> 慕容复失踪五年,这四人便整整痛苦了五年。直至大半年前,苏迈传来消息说是有了慕容复的下落。四人匆忙赶来京城,等着向慕容复负荆请罪。想不到方才相见,慕容复仍笑着招呼一声“邓大嫂”,神色温和一如多年之前。那一刻,邓大嫂只觉这一生跌宕起伏好似黄粱一梦。梦醒了才最终明白,皇图霸业皆不如眼前之人来得要紧!<br/><br/> 邓百川等人的关切之意慕容复自然明白,这便点头道:“这次回来短期之内的确没有出行的计划,只不过……我与大哥身份尴尬,中原亦非久居之所。”<br/><br/> 皇权的威力邓百川等终是明白了,当下齐声道:“公子爷要往何处去,我等誓死追随!”<br/><br/> “罢了!”慕容复却笑了起来,“几位兄长的心意,复官明白。只是你们皆有家室,留在中原安生做个富贵闲人罢!”<br/><br/> “公子爷,阿碧跟你走!”阿碧却在此时望住了慕容复,目光是这些年来从未有过的闪亮夺目。慕容复“死”后,阿碧一直长居京城,每日里莳花种菜,生活恬静至极。可以说,除了头上尚有三千烦恼丝,腕上少了一串佛珠,与出家人也没什么分别了。<br/><br/> 慕<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容复来自现代思想开明,自然不会以为女人定要嫁人生子才算得圆满。眼见阿碧不在自己身边便活得没有人气,他即刻微笑着点了点头,柔声道:“以后公子爷去哪,就将阿碧带去哪,再不分开了。”<br/><br/> 有慕容复一句承诺,阿碧立即容光焕发心满意足。<br/><br/> 而慕容复却又将目光转向了苏迈,笑道:“我却不知原来迈哥儿的消息这般灵通,我与大哥才入汴京,大家就收到了消息。”<br/><br/> 哪知苏迈闻言只把脸一沉,先指着苏迨王语嫣夫妇道:“仲豫如今是陕西太守,半个月前才赶回京城。”又指向晁补之。“晁师兄已升任云南太守,五日前回来的。”再指向邓百川等人。“你这几位兄长来得早,在京城呆了大半年了。还有种师道、宗泽、闵忠、薛慕华等,他们现在都在西边,预计再有一个月也就回来了。”<br/><br/> 慕容复当然知道他们从各地赶回的原因,当下摇头道:“太过张扬!”<br/><br/> 苏迈没有搭话,只含恨续道:“这些年我派人日日守着各处港口,你风四哥只要听到一点消息,无论多远都要亲自去寻,几回差点死在风浪里。若非一年前这《大明》的话本传回来,让大伙确信你还活着,这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br/><br/> 慕容复起初没有说话,隔了一会方低声道:“‘慕容复’已死,我不回来,对大伙都好!”<br/><br/> 王语嫣眼圈未红,苏轼却忽然一声大喝:“‘慕容复’死了,我学生却还活着!”说到这,一向乐观的苏轼竟也面露凄然。“我老了……明石,你是要让为师死也闭不了眼么?”<br/><br/> “老师!”苏轼这话慕容复如何承受得起,忙跪了下来。<br/><br/> 苏轼看着他,缓缓道:“你若知孝顺,就留在为师身边。”<br/><br/> 慕容复心知眼下的场面不能太过强硬,迟疑了一阵终是轻轻点头。<br/><br/> 许是一路奔波旅途辛苦,晚膳后不久,慕容复便早早梳洗安置了。却是在宴席上当了许久隐形人的萧峰又移步后花园,与苏轼、苏迈父子一同开怀畅饮。<br/><br/> 酒过三巡,萧峰扶着酒坛忽而长长一叹。“我把慕容带走,那时总以为是对的,如今却……”<br/><br/> 眼见萧峰摇头苦笑,苏迈沉吟了一会道:“今日见了明石,他的气色却是尚可。”<br/><br/> “这些年他的心疾的确有所好转,”而这大概是最能令萧峰感到安 we_i 的一件事了,“但是……他不像以前了。那时的慕容总有无穷的精力,如今却对什么都没有兴趣。”<br/><br/> “《大明》还是写地不错的……”苏轼跟着嘟囔了一句。<br/><br/> 哪知提起这个,萧峰更是唉声叹气。“那时我看他每日对着大海发呆,想着劝他找点事做。却万万没想到,这《大明》写到结局,崇祯皇帝竟然……”竟然气 xi_ng 刚烈,宁死不逃,最终吊死梅山。想起当年,他几乎违背慕容复意志地强行将其带走,此事于己看来那是从此逍遥世外,可于慕容看来是不是苟且偷生呢?萧峰忽然没了把握。<br/><br/> 说起这个,苏轼显然更有经验,不由笑道:“这话本里的事岂能当真?明石能写于廷益也能写严惟中,可他自己却只是慕容明石。”<br/><br/> “当<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