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
('\n <p> 他这才知道,原来甜丝丝的味道,不仅让人心生愉悦,还会上瘾。</p><p>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碍于皇阿玛,却从来不敢表露人前。</p><p> 小女人笑盈盈的,清澈的瞳仁里,映出他的影子。</p><p> “殿下,你以后可以拿妾身当挡箭牌,每日来妾身这里,必定给你备上一碟子。”</p><p> 小女人豪情万丈,发下宏愿。</p><p> 胤礽弯了弯眼睛,嘴角轻勾。</p><p> 但愿往后的每一天,他们都能如今日一般,坐在一块,吃糕品茶,谈天说地。</p><p> 他想得入神,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入内,连请安也顾不得了。</p><p> 一矮身,便急急奏报。</p><p> “殿下,乾清宫的姑姑递了消息过来,说陛下染了风寒,如今高热不退好几个时辰了!”</p><p> 你安心在毓庆宫等着,孤去去……</p><p> 胤礽的笑容还挂在脸上, 乍一听说,脸色僵了一瞬。</p><p> 他仔细思量,不记得上辈子皇阿玛在这时候得过风寒啊?</p><p> 而且专门伺候皇阿玛的太医, 医术精湛, 一般的风热, 根本不看在眼里</p><p> 为何会好几个时辰还高热不降?</p><p> 他猛然站起来,常服猛地抽离, 差点把小桌子一下掀翻了。</p><p> “容容, 你安心在毓庆宫等着,孤去去就来。”</p><p> 说罢, 只来得及留给宁容一个安抚的眼神,便满面肃容,也不回地离去。</p><p> 太子一身明黄色的常服, 很快没入黑暗里。</p><p> 宁容快步走至殿门口,也只看见他疾步离开的修长身影。</p><p> “娘娘, 夜里有风,您还是进内殿等吧。”</p><p> 见她还要往外, 丹桂一下拦住了她, 小声劝起来。</p><p> 夜凉如水,树影婆娑,</p><p> 暖黄色的宫灯都点了起来,把整个院子照的清晰可见, 可胤礽不在, 还是叫人觉得冷。</p><p> 先时的欢悦, 被这则消息打了个稀碎,余下来的仅有不安。</p><p> “娘娘”</p><p> 夜间风凉,一阵阵, 直往人骨头缝里吹,廊下的宫灯,也被风吹得摇曳。</p><p> 风雨欲来的架势,看得丹桂下意识皱了眉。</p><p> “罢了,我进去等便是。”</p><p> 宁容进了内殿坐下,膳桌已被人撤了下去,殿内静悄悄的,只有照明的蜡烛独自燃着。</p><p> 偌大的宫殿,如今再看,只觉得殿内空荡。</p><p> 胤礽的步子迈的急,后面紧跟着的太监,几乎跟不上他的步伐。</p><p> 不提一路上都有宫灯指路,这条路他走了成千上万遍,便是闭上眼,也断然不会走错。</p><p> 夜风很急,一阵阵刮在人脸上,饶是他穿着披风都指尖泛冷。</p><p> 乾清宫门口,灯火通明。</p><p> 太监、御医们进进出出,手足无措。</p><p> 有个小太监跑太急,一下便从台阶上咕噜噜滚下来,一直滚到太子跟前。</p><p> 小太监心里一咯噔,估计一顿斥责少不了。</p><p> 他跪伏在地上,身子不自觉抖动起来,外间寒冷,可身上不停冒出的冷汗,把里衣都打湿了。</p><p> 胤礽拧着眉,清隽的脸上面无表情,语气还算温和。</p><p> “小心些,越是紧急,越是要沉稳。”</p><p> 额头抵着汉白玉铺就的地面,小太监直磕头,心里却松一口气。</p><p> “是、是,奴才知罪。”</p><p> 太子说罢便不再看他,抬步越过去。</p><p> 小太监抬起身子,转头看去。</p><p> 太子已经上了玉阶,他每一步都走得极稳当,身影高大,让人有种踏实之感。</p><p> 管事太监见他还跪着,踢踢他的后臀,“你小子,还不快起来,万幸碰上的是太子。”</p><p> 边上的小太监,也跟着抹了把冷汗,压低声音悄悄议论。</p><p> “可不是,大阿哥先前因着旁人冲撞,把那人的肋骨都踢断了两根”</p><p> 小太监浑身一抖,冷汗落地更快了,他软着身子站起来。</p><p> 管事太监眼一瞪,尖着嗓子。</p><p> “殿下的事,也是你们可以议论的?都给杂家警醒着点,要是出了差池,殿下不收拾你们,杂家也要收拾!”</p><p> “是,公公!”</p><p> 小太监们齐声应了下来。</p><p> 胤礽抬步上阶,入宫门,进内室,直入寝殿。</p><p> 进了殿内,便觉井井有条多了,虽还有些忙乱,但有梁九功在,还出不了岔子。</p><p> 殿内专门伺候皇阿玛的黄太医,一直守在一旁,每隔半刻钟,便要给皇帝把脉。</p><p> 听见动静,殿内伺候的人,都站起身,要给胤礽行礼。</p><p> 胤礽摆摆手,“免礼,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虚礼?”</p><p> 又问黄太医,“皇阿玛情况如何?多久能退热?”</p><p> 黄太医一拱手,本就严肃的方长脸,越发板着。</p><p> “回殿下,陛下此次风寒本并不严重,奈何陛下连日来睡眠不足,内火旺盛,脾胃失调,这才</p> ', ' ')('\n <p>引了邪火入体若明日内能降下温度,便无大碍,若是不能”</p><p> 胤礽危险地眯起眼,“不能便如何?”</p><p> 待要再问,龙床上传来一阵咳嗽声。</p><p> 胤礽一个跨步跪伏龙床边的脚踏上,垂眼盯着床上之人,嗓音暗哑。</p><p> “皇阿玛、皇阿玛,您可还好?是保成来了”</p><p> 康熙迷迷糊糊睁眼,脑中混沌不清,待看清眼前的人,才觉思绪清明一瞬。</p><p> 他虚弱一笑,安抚道,“是保成啊,皇阿玛没事只近些日子太累了”</p><p> 胤礽拿手背贴到康熙额头上,一下便猛地收回手。</p><p> 果然烫地吓人,但好在人还清明着。</p><p> 康熙发热已久,脸上带着不正常的红晕,脸颊、下巴,耳朵全都烧红一片。</p><p> 虽有人时时伺候,嘴角还是有些干裂起皮。</p><p> 胤礽一叹,找太监端了温水来,亲自拿了瓷勺喂康熙喝水。</p><p> 扶康熙半坐起身,又在他身后放了个靠枕,这才伸了勺过去。</p><p> “皇阿玛,您张开嘴,越是高热,越是要多喝温水,待夜间发了汗,便好了。”</p><p> 康熙的眼皮黏在一起,睁不开,听见胤礽的声音,便下意识张开嘴。</p><p> 片刻后,温水顺着喉管落入胃袋,整个人都舒坦不少。</p><p> 黄太医扭身看过去,正巧看见这一幕。</p><p> 便招了太监,把先时陛下不肯吃的药,重新端了一份过来。</p><p> 陛下高热不退,有一个原因便是他不肯吃药,吃多少,吐多少。</p><p> 人越发虚弱,但高热不曾退。</p><p> 胤礽会意,接过药碗,试探着喂了一勺。</p><p> 康熙一片迷糊之间,并未察觉,顺嘴喝了下去。</p><p> 不知不觉,一碗药见底。</p><p> “保成保成”</p><p> 替他擦过嘴,把康熙重新放回龙塌上,正抽了手要放碗,便听见皇阿玛喊他,半举起手,要寻他。</p><p> 胤礽一把握住了康熙的手掌,语气柔和。</p><p> “儿臣在,儿臣哪儿也不去,就陪着皇阿玛。皇阿玛累了,快闭上眼歇一歇。”</p><p> 康熙也不知听见他的话了,还是累极了,竟然真的闭上眼睡了过去。</p><p> 梁九功见状上前接过御碗,搁置一旁,和黄太医对视一眼,两人终于放下心来。</p><p> 还是殿下有法子,早知道早点把殿下唤来了。</p><p> 乾清宫里的事一出,后宫里有些根底的娘娘们,都已得到了消息。</p><p> 本就忧心忡忡,又听闻太子入了乾清宫,许久不出来。</p><p> 有儿子的妃子,急的团团转。</p><p> 惠妃急的一下打碎了,她最钟爱的一只珐琅彩瓷蜜粉盒。</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