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明白了?”<br/><br/> “这倒不是。”时学谦摇摇头,说到这个,她突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悄悄道:“当初我还专门跑去京城几个大寺庙里问了,结果人家说,想要做尼姑,要会熟练唱诵心经,金刚经,大悲咒,还要懂法事流程,如果符合条件的话,受戒后做法事还给发工资。我说我什么也不会,人家就说,不会也没关系,可以进寺里学,但要先交学费,我那时哪有多余的钱。出了寺门就又跑去道观问,道观也说要费用支出,于是我就放弃了,还回学校做学生。”<br/><br/> “哦。”乔樟听懂了。<br/><br/> 原来关键是没钱。<br/><br/> 她抬起眼皮闲闲的瞟了时学谦一眼,心道,幸亏那时候这家伙没钱!<br/><br/> “学谦,你的脑回路还真是和正常人不一样。”<br/><br/> 时学谦问:“那正常人怎么想?”<br/><br/> 乔樟认真的看着她,说:“你就没想过,把那些梦里的事情都想起来?”<br/><br/> 时学谦道:“我也希望想起来的,但是每次醒来就什么都忘了,我也没办法啊。”她有点无奈的笑笑,朝那敲磬的老僧道:“老师傅,您说能怎么办?”<br/><br/> 老僧还是定定的坐着,被她突然一问,也不惊讶,只道:“二位施主说的够久,不如再拜拜吧。”<br/><br/> ……<br/><br/> 两人仿佛同时被这一声中的沉稳通达所感,都恭恭敬敬的拜下去,清越的击磬声再次响起。<br/><br/> “叮——叮——叮——”<br/><br/> 又是三下。<br/><br/> 这一回,透过这缭绕的磬鸣,时学谦内心深处似乎被什么东西触动,庄严神圣的释迦摩尼佛祖恍然间看起来更加难测,更加的扑朔迷离。<br/><br/> 尾音缥缈间,她隐约听到有人在低声吟诗,像是跨越了无数个时空飘散到她的耳畔:“不畏浮云遮望眼,<br/><br/> 不惧黄土埋我心。<br/><br/> 惟愿众生明我意,<br/><br/> 但教诸佛烟消散。”<br/><br/> 但教诸佛——烟、消、散……<br/><br/> 时学谦惊然抬头,道:“乔樟乔樟,你听到了吗?”<br/><br/> 乔樟的表情不明所以,“听到什么?我什么都没听到。”<br/><br/> “刚才……”时学谦顿住口,不确定自己刚才是幻听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吐出一口气,道:“没什么……就那一下子,我也……听过就忘了,可能是幻觉吧。”<br/><br/> 两人双双站起身来,时学谦又问那老僧:“老师傅,出家是为了什么?”<br/><br/> 老僧道:“开智慧。”<br/><br/> 时学谦默然,她知道开智慧和上学读书是两码事,智慧不是增加智商,也不是积累经验,智慧与学识没有必然关系,而是用心去关照这个世界,一朵花中看世界,一粒沙中见宇宙,智慧一开,便悟达了,悟达了,便世间再无想不通彻的事。<br/><br/> 她许久不语,乔樟在她身边出声道:“很久以前,我在古书上看到过一则传说。”<br/><br/> “什么传说?”<br/><br/> 乔樟道:“说是一个人若想祈求佛祖指点迷津,那便诚心在佛前拜三千次,代表叩遍三千大千世界,佛祖会意,便会为那人点化愚痴了。”<br/><br/> 时学谦听了后想笑,“你是想让我找个佛拜上三千次?还是想说我愚钝?照我看啊,扣头三千次愚钝能不能解开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真有人那么做了,他一定会脑震荡的。”<br/><br/> 乔樟耸耸肩,笑道:“所以这只是个传说而已咯,应该也不会有人当真吧。”<br/><br/> 两人朝两位案侧的僧人合了合掌,说了几句“打扰,告辞”之类的话,就要出殿。<br/><br/> 那老僧却忽然站起来要送她们,老僧一站起来,小僧也跟着站起来,这倒叫时、乔二人有些诧异。<br/><br/> 四人慢慢走出殿门,路过那片长明灯时,老僧对她们说,下次有缘可还来。<br/><br/> 时学谦走到临近大门口的时候回头看了看,正巧见大殿上空一角伸出几条枯黄枝丫,就道:“我记得《西游记》里写过一件<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事,那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往西域求经的时候曾对弟子们说过一句话,他说,‘但看那山门里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br/><br/> 却不知,那山门里的枝头一直是朝西长的。弟子们都以为法师一去不回,都痛哭流涕,然而十四年后,古树竟朝西开始长了,玄奘也回到了长安。<br/><br/> 这故事半真半假,但时学谦每每读到,都会升起一种莫名的感慨。<br/><br/> 时学谦想了想,轻叹了口气,笑道:“就是不知道我下次再来这里会是什么时候了。”寥落冷寂的寺院使她的话语里凭添了一丝伤感。<br/><br/> 她们走了,瞧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小和尚开口问老和尚:“师父,咱们院里的古树枝也是朝西长的吧?”<br/><br/> 老和尚点头,回身去看时学谦刚才看过的枝桠,看了一阵,眸光忽动,喃喃道:“也许不一定永远朝西。”<br/><br/> “什么?”小和尚没听清。<br/><br/> 老和尚没再说第二遍,只是又抬头看了半晌,微微闭上眼,双手合十,轻轻道:“还好,不远,不远。”<br/><br/> ※※※※※※※※※※※※※※※※※※※※<br/><br/> 这章怎么感觉神叨叨的~放心,过几天会继续回归科学~~~<br/><br/> ps.大慈寺的确挺好看啊,有去过的童鞋吗~<br/><br/> 第94章江南祖宅<br/><br/> 时学谦和乔樟在锦官城待了几天,从从容容的今天溜达去杜甫草堂读读诗,明天出城爬爬山,泡泡川剧馆子,一时兴起了,也许还跑去金沙遗址看看那枚名极一时的太阳神鸟金箔。<br/><br/> 等待够了,天气好转,便启程飞赴江南祖宅,乔家的祖宅离杭城很近,但又不在杭城里,从地理上看,风水选的极佳,占着块不小的郊外地皮。<br/><br/> 时学谦一直很想见见,乔樟幼时长大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br/><br/> 然而等她真正见到时,眼前涌现的熟悉场景却再次令她心神不宁了一回。<br/><br/> 绵延起伏的丘陵草地,倒映着蓝天白云的静静湖泊,潺潺的溪水,几棵苍翠古松,以及那漫山遍野的一列列的茶垄,空气中混着花香和茶香,地势高处,矗立着一座古旧的大宅子。<br/><br/> 时学谦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的图景,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br/><br/> “哎,我这是怎么了……”时学谦皱着眉叹气,“怎么感觉这地方我梦里也待过似的,还待过不短的时间。”<br/><br/> 乔樟一点也不惊讶,她说:“除了那乔家大宅子以外,是不是?”<br/><br/> 时学谦诧异道:“你怎么知道?”<br/><br/> 乔樟道:“这地方原来不长这样,是祖父去世之后我专门找人改成了这样,除了祖宅大院没动,其他地方都按我想的改了。”<br/><br/> 惊诧中,时学谦彻底明白了一件板上钉钉的事,那就是,她和乔樟拥有一段共同的记忆,只不过她早已忘记了,而乔樟却记得清楚。<br/><br/> 跨进古宅大门的时候,时学谦说:“我现在不得不相信了,咱俩前世没准还真认识。”她疑惑的转头问乔樟:“可怎么你记着,我就忘了呢?还有,这一切该怎么用科学解释?”<br/><br/> 乔樟问她:“你觉得记着好还是忘记好?”<br/><br/> 时学谦想了想,道:“当然是记着好。”<br/><br/> 乔樟笑了,这是时学谦第一次在她脸上看到苦笑的意味,乔樟说:“记着有记着的好,忘了也有忘了的好。至于怎么用科学解释……你觉得这世界上所有的事<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