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830章 征战安南<br />
一道耀眼的金光从镇魔殿射出,射向幽深洞穴,照亮半个天空。<br />
身后的丧尸吼叫戛然而止。<br />
一切归于虚无。<br />
“看来它们怕大殿里的东西。”<br />
齐孟操起加特林,毫不犹豫走进去。<br />
朱由检还要阻拦,已经来不及,只得跟进去。<br />
跨过半米多高的巨大门槛,一阵陈年已久的霉味扑鼻而来。<br />
齐孟打了个喷嚏,黑暗中簌簌作响,隐约有东西飞起来。<br />
朱由检问。<br />
“是蝙蝠吗?”<br />
“吸血鬼。”齐孟不信蝙蝠能在这样深的地底下生存。<br />
朱由检忐忑不安:“打开手电。”<br />
齐孟打开手电,大殿空间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光束竟照不到尽头。<br />
“奇怪,刚才看这镇魔殿也不是很大。”<br />
“时空扭曲,技术上不难。”<br />
朱由检忽然叫道:“老齐,有块赑屃!有字儿。”<br />
赑屃,是古神话中龙之九子之六子,是著名祥兽,又名霸下、鳌、龟趺、填下、龙龟等。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以驮负碑础。<br />
赑屃高约两丈,造型古朴,石碑漫灭,已经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杰作。<br />
环顾四周,空荡荡的大殿中就放着块大赑屃,除此之外,再无他物。<br />
“炸了它!”<br />
齐孟说罢,便放下背包,开始安放高爆炸药和引线。<br />
“墓道应该就在这赑屃下面。”<br />
这一捆不是普通的炸药,里面放了五分之一能量块。<br />
朱由检往后一退。<br />
“把赑屃炸飞,下面或许就是墓道。”<br />
朱由检担心待会儿墓道没找到,先把镇魔殿炸个稀巴烂,两人出师未捷身先死,活埋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穴里。<br />
他叫住齐孟:“老齐,先不要着急下去,我有种不好的预感。”<br />
齐孟头也不回道:“你问问自己,你什么时候预感好过?”<br />
朱由检知道劝说不住,起身转了几圈,石碑底部靠近龟背的石料上,密密麻麻刻刻着一段小篆。<br />
朱由检凭借前世的记忆学识,稍稍看了一眼,便已知晓上面写的是什么,轻轻念出声来:<br />
“广德八年,遇齐而开!”<br />
“我知道,我就是那个有缘人,像水浒传里的洪太尉。”<br />
朱由检倒吸口凉气,这剧情怎么和《水浒传》中完全一样,除了这个遇齐而开,其他细节都能对上。<br />
莫非从墓道进去,便穿越回大宋?<br />
《水浒传》明代撰写,他有可能被抓回大明,穿越到西门庆的老家临清。<br />
朱由检苦口婆心道:<br />
“老齐,咱还是回去吧,我有种不好的预感,谁知道底下通往何处?”<br />
“万一放出魔君出来!”<br />
齐孟不以为然道:“世道这么乱,好多人盼着世界末日,军阀都不怕,魔君算什么?”<br />
“要是修罗地狱呢,进去就落在光秃秃的地面上,被巨碾追着碾,无处可逃,碾成肉沫又复活过来,继续碾。”<br />
“你去过修罗地狱?”<br />
朱由检心有余悸:“我每次煤山上吊后,下一站就是地狱。”<br />
齐孟笑道:“我很同情你,以后别随便上吊了,要努力活着,废话少说,我在干正事,让开!”“快炸了!快炸了!”<br />
朱由检爆了句粗口,骂骂咧咧退出殿外。<br />
齐孟笑着也跑了出来,朱由检刚要向他问话,只听见镇魔殿中仿佛有什么动静,像是菜刀在刮拉青石板。<br />
接着,一声巨响震得朱由检耳朵嗡嗡响,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大殿柱子、屋檐纷纷倒塌。<br />
几万斤的青石板像树叶似得,贴着两人鼻尖平掠过,冲入黑夜,不知所踪。<br />
漫天的烟尘滚滚而来,大殿被掀去一半,一时之间,砖石,木杆,瓦片像雨点似的砸下来。<br />
“躲开!”<br />
齐孟大吼一声,一把扑倒朱由检,任由砖石瓦砾砸在自己身上。<br />
忽然,正在坠落的砖石木块纷纷在在空静止,一根匕首模样的木屑距离齐孟咽喉不到三厘米。<br />
眼前出现一张巨大的全息投影面板:<br />
上面写着“恭喜完成任务”一行大字。<br />
一阵狂风吹来,镇魔殿如同海边的沙堡,竟然开始一点点消失,与此同时,大片大片的阳光照射进来,连接地穴和地面的那条巨型石阶也分崩离析,然而所有石头砖块全部完美避开两人。<br />
“老齐,估计又要分开一段时间了,保重,兄弟。”<br />
“保重,朱由检。”<br />
齐孟低声说着,漫天烟尘迅速淹没一切,朱由检的笑容消失在尘埃中。<br />
齐孟大喊了几声,没有任何回应,他担心朱由检是死是活。<br />
耳畔传来呼呼的风声,睁开眼睛,努力想要看清周围情形,然而看到的,却是一片扭曲的星空和模糊的空间。<br />
刹那间,他仿佛沉入一个永远不会醒来的噩梦,身体急剧下坠,翻转,上升,眼前浮现出一幕幕似曾相似的熟悉画面:<br />
小行星撞击地球,挥舞木棒的智人追赶猎物、剑齿虎小心翼翼走在冰川之上,大禹治水、自焚而死的纣王、嬴政发臭的尸体、嵇康临刑抚七弦····萨尔浒战场漫天飘雪、修罗地狱、沈炼沾满血迹的绣春刀、浑河两岸炮击、沈阳城墙燃烧的后金汗大纛、皇太极临死前发出咒诅、三月惊蛰漫天朵,一望无际的汉江、一叶孤舟、真武大帝神像睁开眼俯视众生、京师堆积成山的老鼠尸体,崇祯皇帝挥剑劈砍、王恭厂大爆炸时的那道火光····<br />
齐孟如一叶孤舟,悬浮在无尽虚空之中,数十万年时光在他四周静静流淌、消逝、缠斗、重叠,最后汇入浩瀚星河。<br />
不知过了多久,刘招孙终于从噩梦中惊醒。<br />
举目四望,发现漫天烟尘终于消散,这时耳边响起清脆的鸟叫和哗啦啦的水声,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已经完全换了时空。<br />
视野所及,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br />
蟒蛇、猿猴、鹦鹉····各种野生动物在雨林间自由穿行。<br />
装载铳炮弹药的大象伸长鼻子,扫过路旁青翠的树叶,趁象兵不注意的时候,便偷吃树叶。<br />
太祖皇帝刘招孙骑在象背上,五月,安南小道燥热难耐,烟尘漫天,陌生的异国,水土不服,蚊虫叮咬,让人产生浓重的倦意。<br />
刚才只是打了个盹儿,时间便仿佛已流逝千年。<br />
刘招孙精神恍惚,隐隐望见沈炼牵着战象,走到一处树荫下小憩。<br />
皇帝心想:前明锦衣卫在南京时也曾负责喂象,沈炼应该擅长这个。<br />
红尘满天的小道上,大齐帝国的战马和战象,连成了一条漫长的黑线,从镇南关一路向南,深处安南国境内。<br />
“帝国真能有效统治这片土地吗?大齐不会重蹈明国的覆辙吗?”<br />
一路之上,刘招孙反复询问自己,可是阮氏已经接二连三袭扰广西,安南如同一根鱼刺,让大齐感觉不适。<br />
一匹塘马疾驰而来,送来了南方最新战报:<br />
“陛下,安南阮氏复叛,阮惠倾巢而至,偷袭黎城,大军仓促御敌,粤兵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洪总督乞求陛下发兵支援。”<br />
广德元年,太祖禅位刘堪,专注岭南开边。<br />
广德五年(1637年)农历十一月,两广总督洪承畴奉命带兵出镇南关,领兵八千名出征安南。<br />
齐军一路势如破竹,仅用兵10天攻陷安南都城黎城(今越南河内)。黎氏宗族、百姓出迎,阮惠遁还广南。<br />
广德六年(1638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洪承畴宣诏正式册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安南黎朝正式复国。<br />
西山朝阮惠派人先投书于齐军营,卑辞乞降,暗中“三丁取一”,征兵至八万。<br />
广德八年(1640年)五月初五,军中置酒庆祝端午,阮兵大军偷袭黎城,洪承畴应对失策,齐军退走。<br />
广德八年六月初一日,太祖发兵三万,出镇南关,亲征安南,是为安南之役。<br />
(本章完)</p>
一道耀眼的金光从镇魔殿射出,射向幽深洞穴,照亮半个天空。<br />
身后的丧尸吼叫戛然而止。<br />
一切归于虚无。<br />
“看来它们怕大殿里的东西。”<br />
齐孟操起加特林,毫不犹豫走进去。<br />
朱由检还要阻拦,已经来不及,只得跟进去。<br />
跨过半米多高的巨大门槛,一阵陈年已久的霉味扑鼻而来。<br />
齐孟打了个喷嚏,黑暗中簌簌作响,隐约有东西飞起来。<br />
朱由检问。<br />
“是蝙蝠吗?”<br />
“吸血鬼。”齐孟不信蝙蝠能在这样深的地底下生存。<br />
朱由检忐忑不安:“打开手电。”<br />
齐孟打开手电,大殿空间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光束竟照不到尽头。<br />
“奇怪,刚才看这镇魔殿也不是很大。”<br />
“时空扭曲,技术上不难。”<br />
朱由检忽然叫道:“老齐,有块赑屃!有字儿。”<br />
赑屃,是古神话中龙之九子之六子,是著名祥兽,又名霸下、鳌、龟趺、填下、龙龟等。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以驮负碑础。<br />
赑屃高约两丈,造型古朴,石碑漫灭,已经看不出是什么年代的杰作。<br />
环顾四周,空荡荡的大殿中就放着块大赑屃,除此之外,再无他物。<br />
“炸了它!”<br />
齐孟说罢,便放下背包,开始安放高爆炸药和引线。<br />
“墓道应该就在这赑屃下面。”<br />
这一捆不是普通的炸药,里面放了五分之一能量块。<br />
朱由检往后一退。<br />
“把赑屃炸飞,下面或许就是墓道。”<br />
朱由检担心待会儿墓道没找到,先把镇魔殿炸个稀巴烂,两人出师未捷身先死,活埋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穴里。<br />
他叫住齐孟:“老齐,先不要着急下去,我有种不好的预感。”<br />
齐孟头也不回道:“你问问自己,你什么时候预感好过?”<br />
朱由检知道劝说不住,起身转了几圈,石碑底部靠近龟背的石料上,密密麻麻刻刻着一段小篆。<br />
朱由检凭借前世的记忆学识,稍稍看了一眼,便已知晓上面写的是什么,轻轻念出声来:<br />
“广德八年,遇齐而开!”<br />
“我知道,我就是那个有缘人,像水浒传里的洪太尉。”<br />
朱由检倒吸口凉气,这剧情怎么和《水浒传》中完全一样,除了这个遇齐而开,其他细节都能对上。<br />
莫非从墓道进去,便穿越回大宋?<br />
《水浒传》明代撰写,他有可能被抓回大明,穿越到西门庆的老家临清。<br />
朱由检苦口婆心道:<br />
“老齐,咱还是回去吧,我有种不好的预感,谁知道底下通往何处?”<br />
“万一放出魔君出来!”<br />
齐孟不以为然道:“世道这么乱,好多人盼着世界末日,军阀都不怕,魔君算什么?”<br />
“要是修罗地狱呢,进去就落在光秃秃的地面上,被巨碾追着碾,无处可逃,碾成肉沫又复活过来,继续碾。”<br />
“你去过修罗地狱?”<br />
朱由检心有余悸:“我每次煤山上吊后,下一站就是地狱。”<br />
齐孟笑道:“我很同情你,以后别随便上吊了,要努力活着,废话少说,我在干正事,让开!”“快炸了!快炸了!”<br />
朱由检爆了句粗口,骂骂咧咧退出殿外。<br />
齐孟笑着也跑了出来,朱由检刚要向他问话,只听见镇魔殿中仿佛有什么动静,像是菜刀在刮拉青石板。<br />
接着,一声巨响震得朱由检耳朵嗡嗡响,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大殿柱子、屋檐纷纷倒塌。<br />
几万斤的青石板像树叶似得,贴着两人鼻尖平掠过,冲入黑夜,不知所踪。<br />
漫天的烟尘滚滚而来,大殿被掀去一半,一时之间,砖石,木杆,瓦片像雨点似的砸下来。<br />
“躲开!”<br />
齐孟大吼一声,一把扑倒朱由检,任由砖石瓦砾砸在自己身上。<br />
忽然,正在坠落的砖石木块纷纷在在空静止,一根匕首模样的木屑距离齐孟咽喉不到三厘米。<br />
眼前出现一张巨大的全息投影面板:<br />
上面写着“恭喜完成任务”一行大字。<br />
一阵狂风吹来,镇魔殿如同海边的沙堡,竟然开始一点点消失,与此同时,大片大片的阳光照射进来,连接地穴和地面的那条巨型石阶也分崩离析,然而所有石头砖块全部完美避开两人。<br />
“老齐,估计又要分开一段时间了,保重,兄弟。”<br />
“保重,朱由检。”<br />
齐孟低声说着,漫天烟尘迅速淹没一切,朱由检的笑容消失在尘埃中。<br />
齐孟大喊了几声,没有任何回应,他担心朱由检是死是活。<br />
耳畔传来呼呼的风声,睁开眼睛,努力想要看清周围情形,然而看到的,却是一片扭曲的星空和模糊的空间。<br />
刹那间,他仿佛沉入一个永远不会醒来的噩梦,身体急剧下坠,翻转,上升,眼前浮现出一幕幕似曾相似的熟悉画面:<br />
小行星撞击地球,挥舞木棒的智人追赶猎物、剑齿虎小心翼翼走在冰川之上,大禹治水、自焚而死的纣王、嬴政发臭的尸体、嵇康临刑抚七弦····萨尔浒战场漫天飘雪、修罗地狱、沈炼沾满血迹的绣春刀、浑河两岸炮击、沈阳城墙燃烧的后金汗大纛、皇太极临死前发出咒诅、三月惊蛰漫天朵,一望无际的汉江、一叶孤舟、真武大帝神像睁开眼俯视众生、京师堆积成山的老鼠尸体,崇祯皇帝挥剑劈砍、王恭厂大爆炸时的那道火光····<br />
齐孟如一叶孤舟,悬浮在无尽虚空之中,数十万年时光在他四周静静流淌、消逝、缠斗、重叠,最后汇入浩瀚星河。<br />
不知过了多久,刘招孙终于从噩梦中惊醒。<br />
举目四望,发现漫天烟尘终于消散,这时耳边响起清脆的鸟叫和哗啦啦的水声,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已经完全换了时空。<br />
视野所及,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br />
蟒蛇、猿猴、鹦鹉····各种野生动物在雨林间自由穿行。<br />
装载铳炮弹药的大象伸长鼻子,扫过路旁青翠的树叶,趁象兵不注意的时候,便偷吃树叶。<br />
太祖皇帝刘招孙骑在象背上,五月,安南小道燥热难耐,烟尘漫天,陌生的异国,水土不服,蚊虫叮咬,让人产生浓重的倦意。<br />
刚才只是打了个盹儿,时间便仿佛已流逝千年。<br />
刘招孙精神恍惚,隐隐望见沈炼牵着战象,走到一处树荫下小憩。<br />
皇帝心想:前明锦衣卫在南京时也曾负责喂象,沈炼应该擅长这个。<br />
红尘满天的小道上,大齐帝国的战马和战象,连成了一条漫长的黑线,从镇南关一路向南,深处安南国境内。<br />
“帝国真能有效统治这片土地吗?大齐不会重蹈明国的覆辙吗?”<br />
一路之上,刘招孙反复询问自己,可是阮氏已经接二连三袭扰广西,安南如同一根鱼刺,让大齐感觉不适。<br />
一匹塘马疾驰而来,送来了南方最新战报:<br />
“陛下,安南阮氏复叛,阮惠倾巢而至,偷袭黎城,大军仓促御敌,粤兵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洪总督乞求陛下发兵支援。”<br />
广德元年,太祖禅位刘堪,专注岭南开边。<br />
广德五年(1637年)农历十一月,两广总督洪承畴奉命带兵出镇南关,领兵八千名出征安南。<br />
齐军一路势如破竹,仅用兵10天攻陷安南都城黎城(今越南河内)。黎氏宗族、百姓出迎,阮惠遁还广南。<br />
广德六年(1638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洪承畴宣诏正式册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安南黎朝正式复国。<br />
西山朝阮惠派人先投书于齐军营,卑辞乞降,暗中“三丁取一”,征兵至八万。<br />
广德八年(1640年)五月初五,军中置酒庆祝端午,阮兵大军偷袭黎城,洪承畴应对失策,齐军退走。<br />
广德八年六月初一日,太祖发兵三万,出镇南关,亲征安南,是为安南之役。<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