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拔起,兴许皇位由来再也无人计较,他就是最名正言顺无法推翻的那一个,但边防线随之被瓦解,整个大靖都会被吞噬殆尽……赵延并不认为他的父皇有天大的本事,国内一盘散沙之际,还能让四方友邻规规矩矩、按兵不动。<br/><br/> 赵延虽然是亲生的,但他对自己的父皇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帝王之家向来如此,儿女虽众,真正贴心的寥寥无几。<br/><br/> 对内,他要保自己心爱之人,对外,赵延有仁爱之心,实在不想这归拢一处的江山再次四分五裂,他静静看着阮临霜,又道,“我曾听人说,阮姑娘智计无双,像姑娘这样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沦落到而今这般境地,除非您早已经有了计划。”<br/><br/> “我再聪明,不过十六的年纪,而当今圣上倾举国之力陷害于我,我又能如何?”阮临霜仍是那副淡漠释然的态度,“除非太子殿下援手,否则我只能坐以待毙。”<br/><br/> 说完,阮临霜又笑道,“只是太子殿下,您要考虑清楚,赵谦是你的爹也是你的君王,历来‘忠孝’为先,你若是站在我这一边,可就是谋大逆,这皇位也不会落在你的手里,如果顺其自然,兴许赵谦得胜,百年之后,还能留一隅之地让太子殿下称王。”<br/><br/> 话要说开了才好,万一赵延同流合污两天,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亲生的,还有太子之位傍身,没必要跟着几个反贼折腾,于是重新回到赵谦身边,阮临霜在深宫中失去耳目还是轻的,很有可能会激得赵谦提前下杀手。<br/><br/> 阮临霜此举其实在赌,她手中未曾拿捏到赵延的七寸,这辈子与赵延更没有交集,虽说听闻已久,但今日是第一面,阮临霜有的,只是上辈子对他的少许了解以及阮玉璋对太子殿下的赞许——<br/><br/> 说是当今太子比起皇上,更像是当年的长公主,心眼不少但脾气温和,骨子里有种坚韧,无论怎样摧折,灭不了胸口一团热血。<br/><br/> “我既然来找你,就是打定了主意,”赵延坦诚,“父皇这么做错得离谱,但他已经在高位上当了太久的孤家寡人,早已听不见忠信之言。我在姑娘这个年纪时,就打定了主意断不会步他后尘……我见过皇位如何改变一个人,至而今众叛亲离,所以那个位置我并不稀罕。”<br/><br/> 赵延又想起九年前的冬天,寒风刺骨,他那时年纪也不大,被宫女带过来,说是中宫的娘娘快不行了,外面好大的雪,整个皇宫覆了白,绕过长长的红墙绿瓦,赵延便看见外公跪在雪中,娘的房间外头守了很多人,几十个侍卫将外公外婆和他自己都拦在外头,当今皇上有令,不许闲杂人等进去,于是至死未能再见一面。<br/><br/> 那一日,宁静的雪落在地面上,隔着木头镂花的门,赵延听见娘临死前的哭声,她似乎就抵着门锁,一遍一遍呢喃着,“延儿,延儿,你爹会骗你,永远永远不要轻信他……”<br/><br/> 中宫的娘娘也曾是掌上明珠,自小荣宠里长大,与当今圣上也曾年少情深,琴瑟和鸣,她去世半年后,赵延的外公外婆也相继离世,整个江东屡出人才的王氏终于逐渐凋零。<br/><br/> 赵延从那时就依稀觉得,父皇这么做,不是针对娘亲,而是针对王氏大族,娘不过是一枚棋子,一枚承担了所有后果的棋子。<br/><br/> 帝王心太冷,共许白首之人,最后也能落得一文不值,赵延自问做不到。<br/><br/> “阮姑娘,我现在还是自由身,但不知这份自由还能维持多久……这段时间里,我会帮你传达宫里宫外的消息,成为你的耳目,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信或不信我,我不会打听你的决定,更不会干涉。”<br/><br/> 赵延站起身来,拱手行了一礼,“只是名义上,姑娘还是太子妃,父皇让我来见你,有意让你搬入太子府,如有冒犯,我先行告罪……我身后也有眼睛盯着,在此处不能逗留太久,今日暂且告辞。”<br/><br/> 赵延离开时,芸香正从内室中出来,被褥已经全部展开在院子里晾晒,她虽然是赵谦派来监视阮临霜的,但监视不过副业,主业还是宫女,赵谦估计是看她机灵才让她来<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的,奈何芸香机灵却也老实,这内奸当得实在不称职。<br/><br/> 也没人通报一声,芸香都不知道太子殿下来过了,看桌上剩的茶,这话也说了半晌,她一句没听见,到时候圣上问起来她不好交代,于是硬着头皮走到阮临霜身边,小声道,“太子妃娘娘,您方才与太子殿下说什么了?”<br/><br/> “虽然未能正式拜堂,但我现在也是太子妃,夫妻之间联络感情不是应该吗?”阮临霜微微笑着答,“当然是说些琴棋书画、风花雪月,我还让太子殿下常来。”<br/><br/> “……”您昨天可不是这么说的!<br/><br/> 芸香不好接话,只能低着头站在旁边,这宫里竟然也有老鸹,站在树梢上聒噪的没完,阮临霜望了一眼,忽然道,“似乎要下雨了。”<br/><br/> 这只老鸹从风雨中穿行而来,身上的羽毛还沾着水珠,一双漆黑的眼珠子望着阮临霜,它的左脚上绑着竹筒,里面装的信是柴筝所写,还带着浅淡的草药味。<br/><br/> “小公爷,这么大的雨不知何时才能停,你要不要躺下来睡会儿?”<br/><br/> 出了长安城,便由陆路转水路,柴筝与宽圆汇合,土匪分拨成两批,一批□□人由宽圆带领,跟着柴筝走水路,另一批由老三带领,继续走小道和官道,长寿也跟着他们,一来方便打听消息,二来看看能不能再收拢些江湖人士。<br/><br/> 柴筝此时正披着衣服坐在桌案前,这船也是宽圆提前置办的,普通的民用船多是摆渡用,客船也不够坚固,行路短并且畏惧风雨天,以宽圆当强盗的经验,他斥巨资搞了条海上运盐的商船。<br/><br/> 船身之前遭事故,撞坏了一点刚刚补上,原本是不允许租赁的,奈何宽圆给得太多了,只要两个月内能还回来并且没有破损,这波生意就不亏,宽圆信誓旦旦的还签了保证书。<br/><br/> 那会儿长安甚至整个大靖都太平的很,往来路上最遭也就是遇到水匪,谁能想到宽圆拖着这条船是往黄海奔着打战去的,就没打算完整还回来。<br/><br/> 船身坚固灵活,不算特别大,吃水也不深,一些狭窄的河道都能穿行,两江之地出来的土匪偶尔也干个江上打劫的活儿,精通水性且会驾船,倒是把生养在漠北的顾恨生晕得够呛。<br/><br/> 柴筝的伤因为舟车劳顿,一直没愈合,稍微有点感染,章大夫还动了一次针刀,将外面的腐肉剜去重新上了药,并叮嘱柴筝好好休息,能躺着别坐着,能坐着别站着,柴筝也很听话,离长安离了一个昼夜,中间就给小阮涂了一幅画报平安,其它时候都在喝药睡觉。<br/><br/> 她是被外面的风雨摇醒的,这场雨声势浩大,隐隐还有雷声,外头的土匪们打着号子正在收帆,横竖睡不着,喝了药就坐了起来。<br/><br/> 她呆的船舱是最大的,后面是帘子隔开的被褥,前面是桌案还有一个煎药的小炉子,小炉子是下雨后搬进来的,烧炭毕竟烟火大,密闭的空间容易把人呛死。<br/><br/> 宽圆刚从外面进来,屋檐下擦了擦头发,把湿气留在门边上,否则章行钟又要发火了。<br/><br/> 一个看病的大夫,将脸耷拉下来莫名的很吓人,宽圆都不愿意招惹章行钟,生怕自己哪一天犯在他手上,先喂半斤苦莲心。<br/><br/> “小公爷,你的伤还疼吗?”宽圆有些担心。<br/><br/> 他们一帮糙汉子,就算当年读书的时候有心细的,土匪当了几年,也早已习惯大刀阔斧,没了阮姑娘,许多细节处难以兼顾,只能靠小公爷自己顶着。<br/><br/> 柴筝血气尚<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