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非做不可
('\n\t随着书坊开始加印,王清晨也终于见识到了传说中的活字印刷术。<br /><br />虽然他早有预料,但是随着一个个小字被挑拣、铺列、排版、着墨、覆纸、印刷等一连串繁琐的工艺之下。<br /><br />第一版的《大朔新闻》终于到了王清晨的手上,纸香墨香依存。<br /><br />这不禁让他细细打量,纸质出版物给人的感觉确实要更加舒服。<br /><br />“这怎么只有一面?”王清晨不禁问道。<br /><br />“大人是要印双面?”<br /><br />老何不禁问道,因为以往他们印刷多是公示所用,多数都是贴在墙面等地,所以通常只印一面。<br /><br />只有特殊需求的时候才印两面。<br /><br />再加之王清晨要求的版面极大,所以老何想当然地认为这也是公示所用,故而只印了一面。<br /><br />“印两面是有什么难度吗?”王清晨记得郑良用的雕版都是印两面,没道理活字印不了两面啊!<br /><br />“大人,印两面的话也可以,只是要更为复杂一些,<br /><br />一方面要等墨迹干涸,再者,印刷负面时纸张可能会变形,墨色也有可能出现浸染,<br /><br />而且印双面的话,可能一天最多只能出五百张”老何好似怕王清晨生气一般,急忙解释。<br /><br />“先试一下吧!”王清晨眉头微皱,这和他印象中的报纸不一样啊!<br /><br />经过重新顶板之后,果然出现了老何所说的问题,即便是贡纸也避免不了,更遑论普通纸张。<br /><br />还是王清晨想当然了,纯原生态的纸张出现这样的问题总是不可避免。<br /><br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能让他报纸的逼格更高一点。<br /><br />定价也能更高一些,同时还能掩盖一下自己产量不足的问题。<br /><br />如果出现墨色不均,墨迹晕染这样的问题。<br /><br />那么他的报纸岂不是出现了瑕疵,印一面也有一面的好处。<br /><br />“那以后就印一面就行,我再重新做一下排版”<br /><br />接过手中报纸,王清晨大笔一挥将其中一半内容划去,只保留了诗词文章,连载话本,奇闻异事这三个板块。<br /><br />文章和话本自不必说,诗词王清晨选的是<br /><br />“《破阵子》<br /><br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br /><br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br /><br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br /><br />至于奇闻异事,王清晨写的则是<br /><br />“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br /><br />短短几句话,写尽一人生平。<br /><br />凭此一词一文,吸引京师热潮应该不成问题。<br /><br />“就按照这个重新排版吧!”王清晨说道。<br /><br />“是”<br /><br />听话有时候也是为官之道。<br /><br />与此同时,郑良分销渠道也搭建完毕。<br /><br />这段时间,郑良按照王清晨的吩咐在南北两市分别租借了两间店铺,为的就是承接这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份买卖。<br /><br />而南北两市最不缺的就是混杂其中的各色孩童。<br /><br />王清晨最终还是决定启用这种沿街叫卖的方式。<br /><br />毕竟只有熟悉街面的人才知道谁是潜在客户,也才能将报纸分卖出去。<br /><br />而卖报小郎君显然就是最好的选择。<br /><br />首先不需要支付佣金,让他们赚一份差价就足以补贴家用,<br /><br />其次,这些小家伙对于街面再熟悉不过,再者也能帮扶一下家里,何乐而不为?<br /><br />“这些天我已经在东西两市各找了上百个你要的人,不过只有过一段时间才能分辨其中哪些可靠”郑良说道。<br /><br />“南北两市的帮派都打过招呼了?”王清晨借用的自然是征北侯府的名头。<br /><br />自从上次王清晨被刺以后,白破虏便派了一队卫士回京,这些自然都是他的亲信,王清晨也信得过。<br /><br />加之征北侯府和王清晨的名声都很响亮,所以用征北侯府的名头也很管用。<br /><br />而且先礼后兵别人才会顾忌。<br /><br />这么做不为别的,只是小郎君们的收益他还是要保证的。<br /><br />如果这些小郎君的收益不能保障,那么分销就不攻自破。<br /><br />好在街面上自有一套行事法则,民不与官斗,只要有官家出面保障某份产业识相的就没人会去触碰。<br /><br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要命的。<br /><br />这时候就各看手段,不过惨烈的往往是弱势一方。<br /><br />至于哪方弱势就不好说了。<br /><br />反正王清晨肯定不是弱势,现在他招惹不动的还真不多。<br /><br />“都打过招呼了,用地是征北侯府的亲帖,至于他们识不识相就未可知了”王清晨这么做也是昭示一下存在感。<br /><br />毕竟南北两市的市场都已经被瓜分完毕,而其他人想要入场,要么生死厮杀,要么另寻他路。<br /><br />王清晨选择的自然是另寻他路,他已经明面上告诉其他人,你们的生意我不碰,我的生意你们也最好别插手。<br /><br />至于解决麻烦,他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br /><br />“不管他们,胆敢伸手必砍无疑”王清晨如今也不是手无寸铁,他的心也不是最初时那般柔软。<br /><br />“我交代你的话术这几天你便可以交给他们了,三月初十开始售卖”<br /><br />这些话术无非就是震惊话术,钓鱼话术等。<br /><br />比如:震惊,北戎人竟然妄图染指我国北部十城<br /><br />再比如:学医所成缘何服卒?是命运的不屈还是生命的不息?<br /><br />……<br /><br />而这一周时间也正好他积累一些库存,要不然到时候拿不出东西来卖就尴尬了。<br /><br />至于下一期《大朔日报》他已经约好稿了,讨论的正是大朔立储问题,约稿对象自然是司马广。<br /><br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送他一个从龙之功,未来也好安享晚年。<br /><br />这样的话题不可谓不大,即便是陛下估计也要买上几份瞧瞧。<br /><br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的位置就有点尴尬了,估计会引起陛下不喜。<br /><br />毕竟自己妹妹刚刚嫁给皇太孙,自己这个当哥哥的就着急推波助澜,吃相是否太过难看。<br /><br />不管他有没有这个心思,在外人看来他都是这个心思。<br /><br />重要的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要看你做了什么。<br /><br />如果王清晨第二期《大朔新闻》披露,招惹骂声肯定是必然的。<br /><br />即便如此他还是想这么做,毕竟他的话语权太小了,只有梁朝更上一步,才能拥有更多北境的话语权。<br /><br />如今,梁朝只有参政之权,没有监国之责,如果梁朝上位,自己外公也就能丢掉更多枷锁,所以他非做不可。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