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在发现瓷塔是老相识之后,赵先生比亲手修复瓷塔的沈乐,爆发出了更大的热情。<br /><br />一声号令,秘境里的低阶瓷妖蜂拥而上,抱塔基的抱塔基,抱塔身的抱塔身,一声呐喊,蚂蚁搬家似的扛起瓷塔就走。<br /><br />沈乐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看着它们把瓷塔扛到一个大池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临时挪移出来的),沿着池边顺下去,停一停,池水翻花沸滚;<br /><br />看着粘住塔身碎片的鱼鳔胶,在沸水当中慢慢软化,慢慢解离;<br /><br />看着低阶瓷妖们跳进池子,扛出一片一片瓷塔碎片,刷刷洗洗,去除所有鱼鳔胶,再往接口上涂刷瓷粉……<br /><br />按照沈乐的经验,这些瓷粉涂刷上去,是绝对不可能固定住碎片的——毕竟不是文物修复当中用惯的胶水。<br /><br />再说,就算是胶水,也要一片一片慢慢固定,给它硬化变性的过程,不是刷上去立刻就能凝固的!<br /><br />但是,也不知道是赵先生用的瓷粉有特殊配方,还是这些原料在灵力的浸润下,呈现了特殊的性质。<br /><br />总之,刷刷刷刷,一番捣弄之后,通体洁白,裂缝都修复完成的瓷塔,居然真的矗立在了沈乐面前。然后,一群低等瓷妖抬起瓷塔,浩浩荡荡,往窑炉走去……<br /><br />沈乐只来得及问一声:<br /><br />“这操作可逆吗?”<br /><br />万一点火烧过了,它的灵性还没有觉醒,发现需要拆开了做别的操作,您能把瓷塔拆开,把您涂上去、又烧结了的瓷粉去除掉吗?<br /><br />“放心吧,没问题的!”赵先生一挥手,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去,之前八风不动的白瓷衣袂高高扬起,几乎甩到与后背齐平。<br /><br />沈乐加快脚步跟上,猛然紧急刹车,就看见斜刺里冲过来一口瓷缸,在他面前鞠了个躬,然后哗啦哗啦,碎成一地瓷片。<br /><br />仔细看,那些裂缝边缘,雪白银亮,和任何胶水都不一样,分明就是高岭土烧制的。但是,说裂开就裂开,说解体就解体……<br /><br />好、好吧,您的意思是,您的瓷粉是特殊配方,可以由瓷器自己操控着,或者外力操控着,直接回复原位?<br /><br />沈乐稍稍松了一口气,跟着赵先生七拐八拐,来到一座瓷窑前面。<br /><br />和之前看到的,从山坡上蜿蜒而下,绵长如龙的瓷窑不同,这座瓷窑整体呈覆钵型,倒扣在地上,高度至少超过了三米,一看就是烧大型瓷器用的。<br /><br />窑门打开,环绕窑壁布置着一层一层架子,直达顶层。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可以想象,当里面一窑瓷器烧出来的时候,是怎样灿若繁星。<br /><br />赵先生停住脚步,指指点点,为沈乐说明:<br /><br />“这是我们这儿最老的一座瓷窑,我身边最好的孩子们,都是在这里烧出来的。放心吧,这里的灵气和火力都是最旺,没问题的!”<br /><br />一边说,低阶瓷妖们一边干活。它们清理掉部分架子,扛着瓷塔一拥而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把它固定在瓷窑中央。<br /><br />然后,一部分瓶瓶罐罐退出,另一部分抱着瓷塔,摆出一个固定架的姿势,维持不动……<br /><br />“喂!里面还有人呢!”眼看着窑门缓缓关闭,炉膛开始吞吐火焰,沈乐急叫。赵先生八风不动,拉着他的手掌,往后一拖:<br /><br />“没事儿。它们也需要隔三差五烧一烧,不然灵性保持不住。”<br /><br />沈乐:“……”<br /><br />还可以这样?<br /><br />怪不得这些瓷娃娃不出秘境,三天两头需要回火什么的,实在太伤了……<br /><br />赵先生十分给力,亲自掌火。只见他双臂一伸,立刻就有低阶瓷妖抱着一件花里胡哨的法袍过来,给他披在身上,束紧腰带,又为他换上法冠,送上法剑。<br /><br />沈乐只是粗粗一瞥,眼睛就直了。他盯着那法袍看了一眼,感觉不太礼貌,扭头,忍不住再看一眼,再扭头……<br /><br />“怎么?我这件袍子漂亮吧?”<br /><br />赵先生乐呵呵地询问,还特地平展双臂,就地转了个身,让沈乐看清楚。这一下,沈乐终于能敞开来看,一眼就看住了:<br /><br />只见那件法袍,粗看底色是大红,细看之下,从钧红,到霁红,到宝石红,再到郎窑红、豇豆红、珊瑚红、胭脂红,从上到下,层次分明;<br /><br />法袍正面,一只仙鹤舒展羽翼,抖擞精神,破云而出。亮丽的、似雪如银的邢窑白,柔和端重的德化白,如玉如脂的甜白,一层层铺成雪羽;<br /><br />雪羽末端,带着丝丝缕缕纹路的兔毫黑釉,深黑如墨、光亮如漆的黑定瓷,光泽沉稳、釉面均匀无纹的乌金釉,铺展成丹顶鹤脖颈和翅膀末端的深邃黑羽。<br /><br />丹顶鹤周围云朵簇拥,袍角江崖海水一层层翻起,水中有鱼儿翻波跳浪。<br /><br />种种花纹当中,沈乐分明看见了珐琅彩、粉彩、斗彩、仿汝窑、仿钧窑、仿哥窑、仿定窑、青花、祭蓝、珊瑚红、粉青等十几种釉色……<br /><br />“太漂亮了……”<br /><br />沈乐由衷赞叹。那顶法冠看似玉质,其实分明是烧出仿玉效果的瓷器——沈乐在博物馆里,看到过瓷制的仿玉圭、仿玉琮;<br /><br />那根腰带看似皮质,其实也明显是用酱色釉做出皮带,用金彩做出上面的浮雕。至于那件绚烂的法袍……<br /><br />这是把那个著名的【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披在身上了?<br /><br />他满口赞叹,只把这句话咽在肚里,不好意思说出口。赵先生哈哈一笑:<br /><br />“你是想到那个‘瓷母’了吧?”<br /><br />瓷母,就是那只乾隆大瓶的另外一个称呼,按照沈乐学校老师们的吐槽,“实在是给它脸上贴金”。<br /><br />那个瓶子,论技巧,集高温釉、低温釉,十多种不同种类的釉彩于一身,烧造工艺繁复异常,在技术上可谓登峰造极;<br /><br />但是,在艺术方面,或者说在审美方面,沈乐和他的所有同学,第一眼看到图片的时候,都是异口同声:<br /><br />“怎么这么丑啊!”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没看见所有的专家们捆在一起,都没能给它取一个好名字,只称呼它为【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br /><br />沈乐看过的所有书籍,所有论文,所有赏析,所有介绍,都宁可连篇累牍地分析它的工艺,也绝不在艺术审美方面夸它一个字……<br /><br />相比之下,赵先生这件法袍,却是漂亮得多了。其色彩和构图,就算够不上艺术品的水准,至少,拍下来放到游戏原画里,也很能打了!<br /><br />“一样是多色,您这件袍子,可比那只大瓶要漂亮多了!”<br /><br />沈乐真心实意地夸奖。赵先生呵呵笑了几声,满脸都是嘚瑟:<br /><br />“我这件法袍,就是烧那个瓶子的时候,他们进贡给我的!要不然,那个瓶子也不可能烧成功——你猜当时废了多少炉?”<br /><br />废了多少炉我不知道,总之,肯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沈乐举起右手,给赵先生比了个大拇指,退开两步闪出空间。<br /><br />忍了又忍,没有举起手机,当场拍照录像:<br /><br />之前过来给他上课的韩老师,还有别的做陶瓷研究方面的教授,如果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件瓷器,却没能亲眼看一下、亲手摸一下,大概,会哭得很大声?<br /><br />出于礼貌,沈乐也不好上手去摸,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力求把这件法袍的每个细节记在心里,顺便猜测它原本是什么器具:<br /><br />无论如何,总之肯定不是一件瓷器烧制的袍子……<br /><br />一边记忆细节,一边观看这位瓷妖的行动。只见赵先生禹步而行,旋身挥剑,身上法袍猎猎作响。<br /><br />随着剑尖翻飞,划出一个一个弧度,整个秘境的天地元气都开始旋转,向面前这座窑炉蜂拥而来。<br /><br />呼的一响,窑炉当中的火焰由红而橙,由橙而黄,由黄而白,渐渐地,在亮白当中,透出一丝微微的淡青色。沈乐眉头紧皱,小声道:<br /><br />“这火够大了吧?温度再高,会不会烧过头了?”<br /><br />他查资料看到过,邢窑的透影白瓷,烧造温度大概在1300度。过高或者过低,颜色都会变化,烧不出“似雪如银”的质感。<br /><br />事实上,这样对温度有精准要求的瓷器还有很多,比如汝窑的天青釉,烧成温度需要严格控制在1150-1200度左右,保温1.5小时,才能呈现“雨过天晴云破处”的温润颜色;<br /><br />温度稍微低一点儿,釉料未能充分熔融,釉色可能呈现月白色;<br /><br />而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釉色偏深或出现其他变化,如豆青色等等,反正出不了想要的天青釉。<br /><br />在古代,没有温度计,没有高温显微镜,没有精密高温自动记录膨胀仪,只有窑工的一双眼睛,几十年呕心沥血的经验,来控制这微妙的温度变化。<br /><br />而沈乐,就只能纯凭经验和背诵,来观察眼前的火焰:<br /><br />好像,火太大了,也烧得太猛了?烧制瓷器,从一点一点加温,到最高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温上保持恒温,到低温一点一点降下来,它要经历几十个小时。<br /><br />轰的一下,火焰直达高温,这瓷塔不会烧炸吧?<br /><br />“放心,不会,我有经验。”赵先生百忙当中回答了一句,又一声呼喝,手里的瓷剑笔直戳向窑炉。<br /><br />一瞬间,那个原本用来投入木柴的孔里,卷起一条火龙,风乘火势,火助风威,环绕着中央瓷塔,一圈一圈,一直爬到顶端!<br /><br />沈乐赶过来之前,紧急查过的那些陶瓷烧造资料,什么温度,什么氛围,什么氧化还原反应,这会儿全部吞进肚子里,精神力稀薄地散开,感受着窑炉里的灵性变化。<br /><br />窑炉顶端,周围,无穷无尽的灵性被吸引过来,与灵气一起被投入窑炉内部。火焰旋绕,攀附在瓷塔上的低阶瓷妖们,欢呼着,几乎雀跃着,大口大口吞吸灵气;<br /><br />而最中央,一股格外纯粹的灵性,被这些瓷妖吞吸过滤之后,缓缓浸润入瓷塔,让瓷塔越发灵动起来。<br /><br />沈乐之前努力拼凑,努力涂抹胶水,努力输入热流,都没有唤醒的瓷塔,似乎,仿佛,有一双眼睛,在慢慢睁开……<br /><br />沈乐吁了一口气,安静地站到一边,努力感应天地灵气,感应瓷塔灵性的慢慢升腾。<br /><br />精神力不敢探入窑炉,只能在外面盘旋,即便如此,也能感觉到瓷塔的灵性渐渐增强,开始苏醒,开始探索这个世界——<br /><br />“等等?”<br /><br />不知过了多久,沈乐心底忽然咯噔一下。那座重新开始苏醒的瓷塔,对灵性的需求猛然增强,贪婪地吸取周围的一切力量;<br /><br />火焰倒卷,灵力之风快速盘旋,把整个窑炉的力量,都拼命往中心抽吸。瓷塔周围,攀附的低阶瓷妖们发出细弱的哀嚎,咔嚓咔嚓,一个个跌落下来,摔碎一地;<br /><br />紧接着,巨大的漏斗在窑炉顶部形成,扶摇直上,席卷秘境;<br /><br />举剑禹步而行的赵先生,都被这股风压抽得踉跄几步,跌向窑炉,差点儿栽进了送柴的火口!<br /><br />沈乐大惊。他双手快速凝成符篆,聚集起一个火球,随即,开始向火球里注入自己的力量,想要给窑炉里添一把火;<br /><br />一边填充力量,一边征询地望向赵先生:<br /><br />我现在可以往里扔火球吗?<br /><br />现在扔进去,把我的力量输入进去,会不会妨碍烧造工作,会不会打断你的节奏?<br /><br />赵先生挣扎着站定,看到沈乐手里的火球,眼前一亮。他却没有立刻发出指令,只是挥舞瓷剑,转了一个大圈子,指向火球。<br /><br />似乎想要引导,也似乎想要指示沈乐,把火球往炉膛里扔。只是,一切都来不及了……<br /><br />“咔嚓!”<br /><br />窑炉里爆出一声细微的,然而惊心动魄的裂响。赵先生脸色大变,几乎要纵身跳向火口,被几个低等瓷妖拼命冲上来,抱腰缠腿,极力压住。<br /><br />只是这么一耽搁,咔嚓、咔嚓的碎裂声响成一片,火焰往回倒卷,全部没入瓷塔当中。<br /><br />然后,这座高挑的,挺拔的,洁白的瓷塔,身上新涂抹的瓷粉完全消失,化作一片片碎瓷慢慢飘起,再慢慢落下地面……<br /><br />“我的瓷塔!!!”<br /><br />沈乐发出一声惨叫,双手前伸,卷出一股烈风涌入窑炉。这次,换了赵先生扑过来,死命抱住他:<br /><br />“没事!没事!它没碎!就是回到原样!交给我,我肯定修好……”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