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队伍路过之后,便有卫队专门朝路两旁洒铜钱,百姓欢呼声不绝。</p><p> 长平侯府,林侯爷早早的带人候着。</p><p> 待远远见了那浩浩荡荡的仪仗后,立马打起精神,匆忙整袖抻衣一番。</p><p> 敲锣打鼓声愈来愈近,与此同时,长平侯府外候着的众人也就看清了那浩大的仪仗队伍,看清了那华贵非常的翟车,同时也看见了高头大马上的太子殿下。</p><p> 太子,竟真的过来亲迎了!</p><p> 竟还是以翟车来迎。</p><p> 林侯爷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面上浮现紫红之色。</p><p> 其他一同候着的京城显贵,无论心中是何种想法,无不面上尽显真诚之色,连连向那林侯爷道贺。</p><p> 林侯爷忙道:“谢过诸位捧场。咱先迎太子,迎太子殿下紧要,待过后林某再一一答谢各位厚爱。”</p><p> 太子仪仗近前时,府外众人皆跪拜下来,山呼千岁。</p><p> “诸位快快请起。”</p><p> 太子的嗓音一反常态的和煦,倒令听惯他冷漠阴沉声音的众人,竟感到有些许不适。</p><p> 太子未再看向他们,而是身体略微侧后,半抬了手。</p><p> 赤马上的马夫见令后开始驱赶赤马,随即翟车由南至北缓缓移动,在正好转过一圈之后,稳稳停下。</p><p> 亮轿完毕。</p><p> 众人见了,有人吸气,有人屏气,心中各有思量。</p><p> 这架势,完全是按照迎娶闺阁女的规制来的。</p><p> 亮完了轿,接下来便是送女。</p><p> 烟花炮竹响过之后,长平侯府世子林昌盛背着大红嫁衣的妹妹出来。</p><p> 因为有了之前的冲击,如今见了这明显逾制的一幕,众人倒也不似之前般惊异了。</p><p> 陶氏携府中女眷出来送嫁。</p><p> 她们哭着道声珍重,有人真心实意,有人浮于表面。</p><p> 倒是这颇为熟悉的一幕,让她们有些恍惚,好似多年前送嫁的场景又在重演。</p><p> 只是不同的时,这一回的新娘没有哭嫁,自始至终,一声不吭。</p><p> 林昌盛将他妹妹背到了翟车上。</p><p> 隔着重重彩色帷幔,他看不清里面人是否朝府上的方向看过,只能隐约瞧见她无声端坐着,如静画一般。</p><p> 林侯爷在太子的逼视下,只能趋步近前,咳了两声,故作镇定的对翟车立的人,慈父般嘱咐道:“日后你要好生孝敬……圣上跟皇后,要伺候好太子,遵守宫规,做好良娣本分。”</p><p> 说完后,他面上微热,二次送女,心里到底些微妙。</p><p> 走完了过场,林侯爷正要退下,不期抬头间,却见那本来温和含笑的太子,此时沉眸敛目,盯着他颇有些不善。</p><p> 林侯爷心头咯噔一下,暗道可是刚才他那句说的不对,惹得太子不虞了?</p><p> 不等他反复斟酌猜测,却听得马上人那微冷的嗓音传来:“孤从前见有慈父叮嘱出嫁女,总还会加上《诗经周南桃夭》里的几句。林侯爷今日这番嘱托,着实简略了番。”</p><p> 林侯爷领会到他的意思,虽对太子吹毛求疵到这般地步感到不可思议,却还是硬着头皮又上前补充了一句:“之子于归,宜家宜室。入太子东宫是你福气,日后,你要孝敬圣上跟皇后,要伺候好太子,遵守宫规,做好良娣本分。”</p><p> 用的可好</p><p> 太子亲迎的队伍浩浩荡荡, 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其后逶迤十里红妆, 场面壮观非常。</p><p> 队伍走过长街, 经过桥面,绕过大半个京城。</p><p> 晋滁骑在马上不时地回头看过, 待见了翟车里重重帷幔中隐约的身影, 心中不免又是一阵热烫。</p><p> 手握着缰绳趋马慢行,他狭长的眉目舒展,上扬的唇角噙着笑,在旁人看来,甚至如沐春风。</p><p> 队伍途径踏道桥时, 惊起了几些在桥面觅食的寒鸦。</p><p> 熟悉的踏桥难免激起一些他不愿意回忆的画面。</p><p> 凤冠霞帔, 红衣素手,花轿里的她清艳绝伦, 却生生的灼痛了他的目。</p><p> 那一日, 她往北走,他往南去。</p><p> 他忍不住又回头看过。</p><p> 翟车里的人安稳的坐那。</p><p> 这一回,她上的是他的花轿。</p><p> 那些激痛人的过往, 皆过去了。</p><p> 队伍至镇南王府前停了下来, 与此同时各色烟花从弥漫了半个京城的上空,炫彩夺目。</p><p> 晋滁让人拿弓箭来, 弯弓搭箭,一箭射天,一箭射地,最后一箭射车辕。</p><p> 周围叫好声一片。</p><p> 三箭过后,他翻身下马, 几步至那翟车前,强压着心中激荡伸手拉开了帷幔。</p><p> 翟车内的她安静端坐着,锦盖周围的红璎珞垂落,轻拂在那描金绣凤的大红嫁衣上。饶是见不到她锦盖下的面容,可他亦可以想象的到,此时此刻的她定是清艳动人,姣美无双。</p><p> 车内弥漫着淡淡的馨香,温暖醉人。</p><p> 他知道,这是独属于她的气息,从此之后,将归他独有。</p> ', ' ')('\n <p>想至此,他不由暖了眸光。</p><p> 此时不少达官显贵已聚集于此,见太子将人从翟车里抱下,就纷纷过来贺太子大喜。</p><p> 晋滁满面春风的颔首应下。</p><p> 招来那田喜再三嘱咐招待好宾客后,就抱着人,阔步往府上而去。</p><p> “各位大人,请这边来。”</p><p> 今日的田喜也穿着的甚是喜庆,至那些宾客跟前笑呵呵道。</p><p> 对着太子跟前伺候的奴才,饶是达官显贵也不敢太托大,面上都显出恰到好处的和善来。</p><p> 田喜引着众人去了待客大殿,里头奴仆穿梭其中,宴客桌上摆满了好酒好菜。</p><p> 田喜热情招呼着他们落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仔细观察着可有遗漏之处。</p><p> 今个他主子爷的好日子,断不能有任何差错,他可得打起万分精神来。</p><p> 晋滁抱着人径直入了后殿。</p><p> 他所在的主殿已被装饰的一派喜庆。</p><p> 雕花窗皆贴满了喜字,殿内点了红罩灯,挂了红幔。屋里案上点了龙凤双烛,喜床上铺满了桂圆莲子枣子花生,上面还坐着两个乖乖巧巧的坐床童子。</p><p> 林苑被他抱到了床沿上坐下。</p><p> 锦盖下垂落的红璎珞微微晃动,透过其中的间隙,停在她身前那双绣金边的双头舄就落入了她的眸中。</p><p> 他立在她身前许久。她能感受的到,那细密的目光几乎密不透风的落在她的身上,反复的打量。</p><p> “拿喜秤来。”</p><p> 他低醇的声音落入她耳中,气息似带了些不稳。</p><p> 有婆子躬身端着托盘过来。</p><p> 托盘上,放置着一杆金秤,其上雕刻着吉祥如意的图案。</p><p> 晋滁拿过喜秤的一端,掌心紧了瞬后,秉着呼吸朝着锦盖的方向挑去。</p><p> 红色的锦盖缓缓被揭起,那被遮住的容貌就完全显露了出来。</p><p> 眉若远黛,唇若点朱,灿如春华,皎如秋月。</p><p> 美的好似画中仙,又缥缈的好似雾中人。</p><p> 他一瞬不瞬的看着她,似失了神,又似丢了魂。</p><p> “殿下,该结发了。”</p><p> 怕误了良时,喜娘小声的提醒说。</p><p> 晋滁这方回过神来。</p><p> 他颔首应下,几步来自床前,在她旁边坐下。</p><p> 林苑仿佛无知无感,始终半垂着眼帘端坐着,保持着先前的姿势不动。清艳的面上也是冷淡的模样,不见丝毫的喜色。</p><p> 她这模样落入他眼里,如何不让他满腔的欢喜浇了凉?他虽已料到了她的万般不愿,可如今亲眼见了她这冷淡模样,还是给他了强烈的冲击。</p><p> 眸光落了下来,他微沉了目,却始终未将质问的话吐出口。今日毕竟是他们喜日,他不愿闹出不愉快来。</p><p> 喜娘隐约察觉氛围不对,上前给他们结发时候,愈发小心翼翼。</p><p> 从两人头上各取一缕发,她熟稔的编成喜辫,嘴上说着喜庆话:“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p><p> 大概是这话里的美好寓意戳中了他隐秘的期盼,他忍不住又朝她面上看去,眸光带了些暖意。</p><p> “赏。”</p><p> 喜娘欢天喜地的跪谢。</p><p> 晋滁那放置了两人结发的香囊,问那喜娘:“这要放置在何处?”</p><p> 喜娘遂道:“放何处的都有,像有放置房梁处的,有放置柜中的,还有找庙宇放着的,这都随主人家意愿,只要仔细放着莫丢便成。”</p><p> 晋滁颔首示意知道了。</p><p> “伺候你们主子梳洗,吃换妆汤果吧。”</p><p> 语罢,他起了身,就离开了房间。</p><p> 跪送太子离开后,房里人忙伺候林苑梳洗,上换妆汤果。</p><p> 刚开始,她们还轮番上前对着那良娣娘娘说着喜庆话,可待几番过后,她们就闭了嘴不自讨没趣了。</p><p> 因为那生的一副好样貌的良娣娘娘,却活似个木头美人一般,坐那不言不语,任她们说的口干舌燥也没什么反应。既然如此,那她们又何必讨这个没趣呢。</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