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世民还没说话,崔久平就道:“陛下,秦王殿下建议不可!科举乃是为大唐举荐人才,应当考孔孟圣人之道,怎么可以考低贱工匠之术?奇淫技巧,实乃不耻!”<br />
李辰冷哼一声:“只考孔孟之道?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你们这些朝臣,除了读些书,会摇头晃脑,还会做什么?”<br />
“西市十万百姓的安置房,是本王用工匠们建造的!在你们看来,也是奇淫技巧了?那当时你们这些读书之人,怎么不想些办法,让那些百姓有安身之处?”<br />
“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逐步推进楼房建设,原来木屋、草屋、泥屋一点点消失,大家都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内。崔久平,你是不是说,工匠与本王的发明,是无用的?”<br />
崔久平面红耳赤,呐呐无言。<br />
李辰扫视着他和刘洎、崔敦礼等人一眼,“本王听说,你们一直在高价购买本王的水泥和玻璃,不好意思找本王建筑,只得自己派人,悄悄的按照诸位国公家的别墅建造,你们一边知道享受,一边却在指责工匠、发明乃是贱民之物?是读书之人,都如此虚伪么?”<br />
崔久平、刘洎等人顿时无地自容。<br />
李辰忽然道:“以后,本王会吩咐下人,不会卖给你们一袋水泥,一块玻璃!”<br />
崔久平众人不由得尴尬不已,一旦李辰不卖给他们水泥和玻璃,那他们新式楼房,不是建不成了?<br />
李世民一见众人吃瘪的模样,顿时心里极为解气。<br />
“辰儿,这个提议应允,考试里加入一些关于发明、创造的题目!玄龄,你记一下!”<br />
房玄龄道:“臣遵旨!”<br />
“辰儿,你还有何建议?”<br />
李辰想了想,忽然道:“父皇,儿臣觉得,科考以后,每三年考试、录取一次!不必年年大考!”<br />
“把现在的二等分三个等级,先在各州考试,叫‘乡试’,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br />
“然后第二年,这些考中的举人,然后来京城礼部考试,叫‘会试’,第一名可以叫会元。”<br />
“通过的,第三年,来京城参加最高级的考试,由父皇或者父皇指派人考,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叫探花。”<br />
唐初时是两级考试,乡试通过的叫“生贡”,然后就直接入京城参加最高的考试。<br />
李辰这是直接按照后来的方法,化成三等级。<br />
“状元!榜眼!探花!”<br />
李世民眼睛一眯,低声吟着:“好名字!”<br />
房玄龄、魏征等人,也都暗暗称赞。<br />
众人一思索,三年一考取录用,比每年录取,录取面更大一些。而考生,也能准备的更从容一些。<br />
“父皇,现在还有一个月就要开考,儿臣觉得,今年可以推迟三个月再考,印制一些关于各种工匠制作、发明、创造、农业方面的书籍,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到时再考!考试时,不仅要看他们学到的基本知识,还要看他们是否头脑灵活,又新的创意!科考无非就是为大唐选拔人才,那肯定就要有实用性,只会读死书的人,就是废物,绝对不能录用……”<br />
崔久平、崔敦礼等人忙道:“陛下,万万不可,考试时间都已经定好的,怎么能再改?”<br />
李世民却望着李辰:“辰儿,你说,可以印制书籍?你知道,抄写书籍,又多困难么?”<br />
他不着痕迹的瞥了崔久平、崔敦礼一眼,现在书籍、学堂几乎都掌控在世家手里,寒门学子根本无书可读,自然无法参加科举。<br />
而一些能进世家学堂和买到书籍的人,家庭条件都非常优渥,而他们出仕,都是为世家卖命。<br />
李辰淡淡的道:“父皇,儿臣刚掌握了一些印刷技术,可以快速的制作书籍!我们可以免费发放,让无数人阅读!”<br />
“同时,也可以诏令,一些老夫子,可以举办私塾,教授学子,只要他们考试合格,就可以一层层参加科举,不必非得由几十家学堂里推荐出来的学子才可以……”<br />
李世民“刷”的一下子站起来,他目不转睛的望着李辰:“你说什么?你说,你可以快速的制作书籍?”<br />
后面的话,他都不太理会。<br />
这个时代,还没有印刷术,一切书籍,全都靠抄写,不能够大面积流通,因此读书人极少。而世家一直掌握着书籍,牢牢把握住天下读书人命脉,一旦李辰真的能够制作书籍,任何人都能够拥有,那世家垄断知识的局面,至此就打破了。<br />
这可是皇室向世家宣战的第一个胜利。<br />
崔久平、崔敦礼诸人脸色非常难看,只觉得事情大大不妙。<br />
崔久平刚说道:“陛下,臣认为……”<br />
李世民突然一挥手打断:“朕觉得,秦王的提议可以施行……”<br />
李辰忽然转头望着崔久平,笑道:“父皇,儿臣觉得,可以给世家三百个名额!但他们的子弟,也必须考试!同样成绩下,优先取用世家子弟,可如果他们不争气……”<br />
崔久平等人心中大怒,却无法发作。<br />
李世民笑道:“这个提议通过!”<br />
他满脸春风,呵呵一笑:“辰儿,你先印刷出一些书籍来,让普天下学子学习一番,然后再参加考试……”<br />
他忽然沉吟一下:“辰儿,考试题目,就由你来出吧!”<br />
李辰想了想,点头道:“好!”<br />
“玄龄,发布诏令,今年考试时间,推迟三个月!以后科考,分为三等,最高等,没三年考一次!”<br />
“将秦王刚才的关于科举的各种举措,昭告天下!”<br />
“是!”房玄龄急忙点头应是。<br />
“玄龄、克明、辅机、玄成、马周,关于这次考试题目,你们一切全听凭秦王命令!”<br />
李辰出了神龙殿,这时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几人急忙追上来。<br />
“殿下,陛下命吾等随时听命殿下,不知现在有何吩咐?”<br />
“先去工部看看!”<br />
众人立即陪着李辰,向工部走去。<br />
到了工部东面的造纸坊,刚一进去,就闻到臭气熏天。<br />
只见几个大院子里,四处都是巨大的木盆,里面浸泡着树皮、麻布、渔网、麦秆等物。</p>
李辰冷哼一声:“只考孔孟之道?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你们这些朝臣,除了读些书,会摇头晃脑,还会做什么?”<br />
“西市十万百姓的安置房,是本王用工匠们建造的!在你们看来,也是奇淫技巧了?那当时你们这些读书之人,怎么不想些办法,让那些百姓有安身之处?”<br />
“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逐步推进楼房建设,原来木屋、草屋、泥屋一点点消失,大家都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内。崔久平,你是不是说,工匠与本王的发明,是无用的?”<br />
崔久平面红耳赤,呐呐无言。<br />
李辰扫视着他和刘洎、崔敦礼等人一眼,“本王听说,你们一直在高价购买本王的水泥和玻璃,不好意思找本王建筑,只得自己派人,悄悄的按照诸位国公家的别墅建造,你们一边知道享受,一边却在指责工匠、发明乃是贱民之物?是读书之人,都如此虚伪么?”<br />
崔久平、刘洎等人顿时无地自容。<br />
李辰忽然道:“以后,本王会吩咐下人,不会卖给你们一袋水泥,一块玻璃!”<br />
崔久平众人不由得尴尬不已,一旦李辰不卖给他们水泥和玻璃,那他们新式楼房,不是建不成了?<br />
李世民一见众人吃瘪的模样,顿时心里极为解气。<br />
“辰儿,这个提议应允,考试里加入一些关于发明、创造的题目!玄龄,你记一下!”<br />
房玄龄道:“臣遵旨!”<br />
“辰儿,你还有何建议?”<br />
李辰想了想,忽然道:“父皇,儿臣觉得,科考以后,每三年考试、录取一次!不必年年大考!”<br />
“把现在的二等分三个等级,先在各州考试,叫‘乡试’,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br />
“然后第二年,这些考中的举人,然后来京城礼部考试,叫‘会试’,第一名可以叫会元。”<br />
“通过的,第三年,来京城参加最高级的考试,由父皇或者父皇指派人考,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叫探花。”<br />
唐初时是两级考试,乡试通过的叫“生贡”,然后就直接入京城参加最高的考试。<br />
李辰这是直接按照后来的方法,化成三等级。<br />
“状元!榜眼!探花!”<br />
李世民眼睛一眯,低声吟着:“好名字!”<br />
房玄龄、魏征等人,也都暗暗称赞。<br />
众人一思索,三年一考取录用,比每年录取,录取面更大一些。而考生,也能准备的更从容一些。<br />
“父皇,现在还有一个月就要开考,儿臣觉得,今年可以推迟三个月再考,印制一些关于各种工匠制作、发明、创造、农业方面的书籍,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到时再考!考试时,不仅要看他们学到的基本知识,还要看他们是否头脑灵活,又新的创意!科考无非就是为大唐选拔人才,那肯定就要有实用性,只会读死书的人,就是废物,绝对不能录用……”<br />
崔久平、崔敦礼等人忙道:“陛下,万万不可,考试时间都已经定好的,怎么能再改?”<br />
李世民却望着李辰:“辰儿,你说,可以印制书籍?你知道,抄写书籍,又多困难么?”<br />
他不着痕迹的瞥了崔久平、崔敦礼一眼,现在书籍、学堂几乎都掌控在世家手里,寒门学子根本无书可读,自然无法参加科举。<br />
而一些能进世家学堂和买到书籍的人,家庭条件都非常优渥,而他们出仕,都是为世家卖命。<br />
李辰淡淡的道:“父皇,儿臣刚掌握了一些印刷技术,可以快速的制作书籍!我们可以免费发放,让无数人阅读!”<br />
“同时,也可以诏令,一些老夫子,可以举办私塾,教授学子,只要他们考试合格,就可以一层层参加科举,不必非得由几十家学堂里推荐出来的学子才可以……”<br />
李世民“刷”的一下子站起来,他目不转睛的望着李辰:“你说什么?你说,你可以快速的制作书籍?”<br />
后面的话,他都不太理会。<br />
这个时代,还没有印刷术,一切书籍,全都靠抄写,不能够大面积流通,因此读书人极少。而世家一直掌握着书籍,牢牢把握住天下读书人命脉,一旦李辰真的能够制作书籍,任何人都能够拥有,那世家垄断知识的局面,至此就打破了。<br />
这可是皇室向世家宣战的第一个胜利。<br />
崔久平、崔敦礼诸人脸色非常难看,只觉得事情大大不妙。<br />
崔久平刚说道:“陛下,臣认为……”<br />
李世民突然一挥手打断:“朕觉得,秦王的提议可以施行……”<br />
李辰忽然转头望着崔久平,笑道:“父皇,儿臣觉得,可以给世家三百个名额!但他们的子弟,也必须考试!同样成绩下,优先取用世家子弟,可如果他们不争气……”<br />
崔久平等人心中大怒,却无法发作。<br />
李世民笑道:“这个提议通过!”<br />
他满脸春风,呵呵一笑:“辰儿,你先印刷出一些书籍来,让普天下学子学习一番,然后再参加考试……”<br />
他忽然沉吟一下:“辰儿,考试题目,就由你来出吧!”<br />
李辰想了想,点头道:“好!”<br />
“玄龄,发布诏令,今年考试时间,推迟三个月!以后科考,分为三等,最高等,没三年考一次!”<br />
“将秦王刚才的关于科举的各种举措,昭告天下!”<br />
“是!”房玄龄急忙点头应是。<br />
“玄龄、克明、辅机、玄成、马周,关于这次考试题目,你们一切全听凭秦王命令!”<br />
李辰出了神龙殿,这时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几人急忙追上来。<br />
“殿下,陛下命吾等随时听命殿下,不知现在有何吩咐?”<br />
“先去工部看看!”<br />
众人立即陪着李辰,向工部走去。<br />
到了工部东面的造纸坊,刚一进去,就闻到臭气熏天。<br />
只见几个大院子里,四处都是巨大的木盆,里面浸泡着树皮、麻布、渔网、麦秆等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