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p> 随口一说罢了,并不带什么情绪。<br />
二人本就是纯粹的交易关系,若不是她格外钟爱静楠而收她作了弟子,她和荀宴连这种简单的对话都不会有。<br />
她今日没能去礼佛,临时改主意叫静楠前来,自然也是这位来客所致。<br />
哼,自己有府不好回,便要到她这儿来见一眼人。<br />
眼见荀宴递了什么东西给静楠,惹得小姑娘开心得眼眸发亮,洪琼枝别过眼,不去看这碍眼的一幕。<br />
听静楠说过近日琐事后,荀宴道:“我要回去一趟。”<br />
静楠不明所以,“哥哥回哪里?”<br />
婢子已被遣退,屋内唯余洪琼枝而已,荀宴淡声回道:“上京。”<br />
皇帝急令传他,且让他不要暴露行踪,虽暂时不知所为何事,但荀宴没有二话应了下来。<br />
他本意是来与静楠作别,但中途又改了主意,决定带她一起回京。<br />
顺便也可去看看荀巧他们。<br />
他问:“要和我一起去吗?”<br />
听了这话,静楠起初不言不语的,而后忽然道:“先生也去吗?”<br />
洪琼枝品茶的动作顿住,颇为意外地看向身旁的小姑娘,没想到她竟敏锐了一回,“圆圆,怎么这么说?”<br />
静楠指向了美人榻放靠枕的位置,那里空落落的,“玉枕没有了。”<br />
原是洪琼枝对她说过,她无论去哪都要带上那只玉枕,不然便无法安眠。<br />
没想到,小姑娘竟很有些细心。<br />
洪琼枝弯眸,夸赞静楠,“圆圆真聪明,看来我平日都教都没有忘记。不错,我确实要与你们一起去上京,而且出发之时就在今日,开心吗?”<br />
静楠下意识点头。<br />
忽然间,洪琼枝递来一杯茶,“喝一口。”<br />
茶汤青碧,泛着淡淡的香气,静楠依言接了过来。<br />
杯身上绘青蓝梅花,白底映衬,更显素雅。<br />
若仔细看,还能瞄见其上极小的四个字“清心宜人”。<br />
静楠不爱喝茶,准确而言,是不喜欢茶中的涩,无论是荀宴或洪琼枝,都不可能喝单纯的果茶、花茶,以致她对他们手中散着袅袅香气的茶水从来敬谢不敏。<br />
一杯温茶,静楠丝毫不品,小指搭在盖上,许是察觉这水不涩,便慢慢仰首一次喝了个尽。<br />
出乎意料,这茶竟也被她品出了美味,甘而回香,清爽无比。<br />
她喝得认真,从洪琼枝的角度,只能瞧见小姑娘头顶的发旋。<br />
价值千金的绝品,就这样被牛饮了。<br />
洪琼枝道:“好喝吗?”<br />
小姑娘眨眼,“好喝。”<br />
洪琼枝颔首,温温柔柔道:“那待会儿就带这茶。”<br />
这是什么意思?静楠有点茫然,可是看身边哥哥平静的模样,又好像很了解。<br />
这次回京,荀宴特意借洪琼枝的名义唤静楠来,显然是不准备让过多的人知晓此事,尤其是那位正在郡守府的女官。<br />
荀宴有柳易可以易容代替他,静楠却不行,所以他准备让静楠以留在洪家学习的名义,离开几个月。<br />
为此,甚至连啾啾和一点行李都不能带。<br />
荀宴还当她会不安,但静楠显然并没有这种情绪,相反,还很是雀跃,“可以见伯伯和阿栾。”<br />
“嗯……”阿栾倒还好理解,毕竟二人年纪相近,每年又都会通书信,内容只有两位小伙伴可以看得懂,只是,这个伯伯竟也被记得如此之深……<br />
荀宴好似明白了,为何每到年节,皇帝令人送来的大批赏赐中,有概半都是美食了。<br />
第55章 父皇<br />
天水郡任职三年, 荀宴做出的功绩颇多,且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得出。<br />
其中的大功并非是剿灭桥山寨,而是为天水郡改良作物、引入商贾, 使穷山恶水之地竟也开始有了赋税。<br />
不错, 此前皇帝将天水郡赋税划分给静楠时, 这里收入几无,在当朝每年所占的税收中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才堪称轻松地通过。<br />
但吏部特意着人去统算过天水郡的户籍、人口, 历经六月, 查出近三年来, 当地人口比以往增加了近五成,简直令人震惊。<br />
乱世人口锐减, 盛世休养生息下才容易壮大族群, 这个道理于一郡而言同等。<br />
只这一点,就是荀宴的实绩。<br />
御书房, 皇帝右手举壶,左手持一封长信细看,受其中内容吸引久久不能回神, 以致滚水倾出烫了手背也毫无知觉。<br />
“陛下——”全寿唤了声, 迅速取来烫伤药膏, 口中絮叨, “这等小事, 老奴伺候就是,陛下非要自己来。”<br />
“倒杯水而已, 朕难道还做不了么?”皇帝不以为意, 这点烫伤还不被他放在眼中, 反而笑起来, 脸颊露出极深的纹路,“朕眼光从未错过,这孩子果然出色,多少人视为烫手山芋之地,也被他治理得很好。”<br />
笑着,皇帝猛烈咳了几声,眼风却迅速扫向角落正欲合窗的宫婢,“朕还未开口,谁让你关窗!”<br />
宫婢被吓得浑身一抖,立刻跪伏于地,“奴婢知错,请陛下恕罪!”<br />
雨丝飘洒,窗角一隅早已湿透,宫婢的身体于湿地中抖如筛糠,令皇帝愠怒的脸色稍霁,“罢了,换人,朕不想再看见此婢。”<br />
全寿不带感情地看去,示意侍卫将这宫婢拖下,既抱了投机取巧的心,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br />
陛下近日龙体虽频频抱恙,但心中可从未觉得自己老过,宫婢此举无非是刺激了他,才让他生怒。<br />
“不懂事的贱婢罢了,陛下莫要放在心上。”全寿顺势倒了杯茶,笑道,“不过这天儿是冷了些,莫说陛下,老奴里外穿了四五层,站在这儿也要打颤呢。”<br />
“哦?”皇帝笑睨他,“朕不知你竟如此虚了,偏你这老东西事多。”<br />
全寿腼腆一笑。<br />
“罢了,合窗吧,这雨飘进来,没得湿了奏章。”<br />
当下,这才有人缓缓走去将四窗合上。<br />
房内封闭,龙涎香香气愈发浓烈,熏熏令人昏睡。<br />
皇帝闻惯了这味儿,此刻竟也觉得脑仁生疼,往椅背一靠,抬手道:“把香掐了,闻着不舒坦。”<br />
片刻后,御书房内逐渐清爽的气息让皇帝神情放松,眉眼成了一条直线。<br />
唯有常年贴身伺候皇帝的全寿才了解,皇帝身体如今确实大不如前,从三年前起,就在逐渐走下坡路。<br />
不知是因三个儿子离了身边还是何事,御医月月请脉,月月都是愁眉紧锁。<br />
本来,这不过是年事已高者身体走下坡路的正常反应罢了,可他们都知道圣上不服老,若说他老了需要调理,定会惹其生怒。所以,只能偶尔借着各位娘娘的名义,给他送些药汤补补。<br />
“朕歇会儿。”皇帝出声,“其余人都退了。”<br />
御书房内候的人本就不多,得令后接连退下,唯余全寿取了薄衾,给皇帝轻轻盖上。<br />
温暖覆来,皇帝心底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吟声,舒坦了。<br />
他其实知道自己老了,但身为天子、身为男人的倔强必让他不可能承认这点,其余人无法理解,也只有服侍多年的全寿才能明白他的心意。<br />
迷蒙中,皇帝耳畔清晰传来愈发清脆的雨声,滴答滴答,似是从青瓦流下,再滴落在廊中。<br />
他极为喜雨,每逢此时,本都要挪了座椅坐在廊下闲赏雨景,顺便烹茶听乐。<br />
到如今,竟是连这点小事都难以做到。<br />
皇帝思绪越来越沉,几欲陷入梦乡之际,最后想到的是:各地都是雨,不知阿宴他们一路行来,是否方便……<br />
神思出窍,惶惶然已至梦中。<br />
无国计民生,无红袖佳人,日有所思之下,皇帝的梦境中,只剩三个儿子。<br />
此时的三个儿子年龄尚小,阿宴还是个懵懂小童,正齐齐围着他要讨要糖果。<br />
其实,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最年长的两个儿子,皇帝怎么可能没有丝毫感情,他至今都不曾忘怀得知这两个孩子降世后自己的高兴。<br />
纵然他们母亲背后的家族为他不喜,但他们的的确确是他的血脉。<br />
只是时势使然,权力的纠葛纷争让他们父子三注定不可能如常人一般,只会越走越远。<br />
梦中,两个儿子尚知辩驳争宠,唯有最小的阿宴守在一旁静静望着他,不争不抢,仿佛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br />
皇帝心想,他定是不知那糖果的美味。<br />
但思及阿宴身世,又是一痛,他定然也不知该如何亲近与我。<br />
两个儿子的争吵已令他头昏脑涨,此时此刻,最安静的那个,反而让皇帝好感倍增。<br />
不错,糖果只有一颗,他只能给一人,应当选择最合适的那人来给。<br />
可他是皇帝啊,难道还不能凭自己心意来选?<br />
…………<br />
雨雾飘散,恍然间,皇帝又见到了多年前的那座南方小镇。<br />
窈窕佳人正撑伞独行,莲步生花,背影美而遥远。<br />
他急急跑上去握住佳人一臂,见她终于回眸,清丽熟悉的面容令皇帝心神大震,她问:“你待他好吗?”<br />
你待他好吗?<br />
待他好吗?<br />
这句问话恍若钟声荡起,一直在皇帝耳畔回旋。<br />
…………<br />
“陛下,陛下。”全寿不厌其烦地轻声唤人,如此已经有小半刻了。<br />
皇帝说歇会儿,但这一歇,就过去一个时辰,眼下人已至御书房外了。<br />
“……怎么?”皇帝猛然睁眼,雨雾消失,佳人亦不在眼前,他恍惚了阵才看向全寿。<br />
全寿道:“陛下,九公主和荀公子回京了,如今正在御书房外等候。”<br />
皇帝大喜,咚得站起身就朝门外冲去,动作之迅速让人根本想不到他已快步入老年人的步伐。</p>
二人本就是纯粹的交易关系,若不是她格外钟爱静楠而收她作了弟子,她和荀宴连这种简单的对话都不会有。<br />
她今日没能去礼佛,临时改主意叫静楠前来,自然也是这位来客所致。<br />
哼,自己有府不好回,便要到她这儿来见一眼人。<br />
眼见荀宴递了什么东西给静楠,惹得小姑娘开心得眼眸发亮,洪琼枝别过眼,不去看这碍眼的一幕。<br />
听静楠说过近日琐事后,荀宴道:“我要回去一趟。”<br />
静楠不明所以,“哥哥回哪里?”<br />
婢子已被遣退,屋内唯余洪琼枝而已,荀宴淡声回道:“上京。”<br />
皇帝急令传他,且让他不要暴露行踪,虽暂时不知所为何事,但荀宴没有二话应了下来。<br />
他本意是来与静楠作别,但中途又改了主意,决定带她一起回京。<br />
顺便也可去看看荀巧他们。<br />
他问:“要和我一起去吗?”<br />
听了这话,静楠起初不言不语的,而后忽然道:“先生也去吗?”<br />
洪琼枝品茶的动作顿住,颇为意外地看向身旁的小姑娘,没想到她竟敏锐了一回,“圆圆,怎么这么说?”<br />
静楠指向了美人榻放靠枕的位置,那里空落落的,“玉枕没有了。”<br />
原是洪琼枝对她说过,她无论去哪都要带上那只玉枕,不然便无法安眠。<br />
没想到,小姑娘竟很有些细心。<br />
洪琼枝弯眸,夸赞静楠,“圆圆真聪明,看来我平日都教都没有忘记。不错,我确实要与你们一起去上京,而且出发之时就在今日,开心吗?”<br />
静楠下意识点头。<br />
忽然间,洪琼枝递来一杯茶,“喝一口。”<br />
茶汤青碧,泛着淡淡的香气,静楠依言接了过来。<br />
杯身上绘青蓝梅花,白底映衬,更显素雅。<br />
若仔细看,还能瞄见其上极小的四个字“清心宜人”。<br />
静楠不爱喝茶,准确而言,是不喜欢茶中的涩,无论是荀宴或洪琼枝,都不可能喝单纯的果茶、花茶,以致她对他们手中散着袅袅香气的茶水从来敬谢不敏。<br />
一杯温茶,静楠丝毫不品,小指搭在盖上,许是察觉这水不涩,便慢慢仰首一次喝了个尽。<br />
出乎意料,这茶竟也被她品出了美味,甘而回香,清爽无比。<br />
她喝得认真,从洪琼枝的角度,只能瞧见小姑娘头顶的发旋。<br />
价值千金的绝品,就这样被牛饮了。<br />
洪琼枝道:“好喝吗?”<br />
小姑娘眨眼,“好喝。”<br />
洪琼枝颔首,温温柔柔道:“那待会儿就带这茶。”<br />
这是什么意思?静楠有点茫然,可是看身边哥哥平静的模样,又好像很了解。<br />
这次回京,荀宴特意借洪琼枝的名义唤静楠来,显然是不准备让过多的人知晓此事,尤其是那位正在郡守府的女官。<br />
荀宴有柳易可以易容代替他,静楠却不行,所以他准备让静楠以留在洪家学习的名义,离开几个月。<br />
为此,甚至连啾啾和一点行李都不能带。<br />
荀宴还当她会不安,但静楠显然并没有这种情绪,相反,还很是雀跃,“可以见伯伯和阿栾。”<br />
“嗯……”阿栾倒还好理解,毕竟二人年纪相近,每年又都会通书信,内容只有两位小伙伴可以看得懂,只是,这个伯伯竟也被记得如此之深……<br />
荀宴好似明白了,为何每到年节,皇帝令人送来的大批赏赐中,有概半都是美食了。<br />
第55章 父皇<br />
天水郡任职三年, 荀宴做出的功绩颇多,且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得出。<br />
其中的大功并非是剿灭桥山寨,而是为天水郡改良作物、引入商贾, 使穷山恶水之地竟也开始有了赋税。<br />
不错, 此前皇帝将天水郡赋税划分给静楠时, 这里收入几无,在当朝每年所占的税收中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才堪称轻松地通过。<br />
但吏部特意着人去统算过天水郡的户籍、人口, 历经六月, 查出近三年来, 当地人口比以往增加了近五成,简直令人震惊。<br />
乱世人口锐减, 盛世休养生息下才容易壮大族群, 这个道理于一郡而言同等。<br />
只这一点,就是荀宴的实绩。<br />
御书房, 皇帝右手举壶,左手持一封长信细看,受其中内容吸引久久不能回神, 以致滚水倾出烫了手背也毫无知觉。<br />
“陛下——”全寿唤了声, 迅速取来烫伤药膏, 口中絮叨, “这等小事, 老奴伺候就是,陛下非要自己来。”<br />
“倒杯水而已, 朕难道还做不了么?”皇帝不以为意, 这点烫伤还不被他放在眼中, 反而笑起来, 脸颊露出极深的纹路,“朕眼光从未错过,这孩子果然出色,多少人视为烫手山芋之地,也被他治理得很好。”<br />
笑着,皇帝猛烈咳了几声,眼风却迅速扫向角落正欲合窗的宫婢,“朕还未开口,谁让你关窗!”<br />
宫婢被吓得浑身一抖,立刻跪伏于地,“奴婢知错,请陛下恕罪!”<br />
雨丝飘洒,窗角一隅早已湿透,宫婢的身体于湿地中抖如筛糠,令皇帝愠怒的脸色稍霁,“罢了,换人,朕不想再看见此婢。”<br />
全寿不带感情地看去,示意侍卫将这宫婢拖下,既抱了投机取巧的心,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br />
陛下近日龙体虽频频抱恙,但心中可从未觉得自己老过,宫婢此举无非是刺激了他,才让他生怒。<br />
“不懂事的贱婢罢了,陛下莫要放在心上。”全寿顺势倒了杯茶,笑道,“不过这天儿是冷了些,莫说陛下,老奴里外穿了四五层,站在这儿也要打颤呢。”<br />
“哦?”皇帝笑睨他,“朕不知你竟如此虚了,偏你这老东西事多。”<br />
全寿腼腆一笑。<br />
“罢了,合窗吧,这雨飘进来,没得湿了奏章。”<br />
当下,这才有人缓缓走去将四窗合上。<br />
房内封闭,龙涎香香气愈发浓烈,熏熏令人昏睡。<br />
皇帝闻惯了这味儿,此刻竟也觉得脑仁生疼,往椅背一靠,抬手道:“把香掐了,闻着不舒坦。”<br />
片刻后,御书房内逐渐清爽的气息让皇帝神情放松,眉眼成了一条直线。<br />
唯有常年贴身伺候皇帝的全寿才了解,皇帝身体如今确实大不如前,从三年前起,就在逐渐走下坡路。<br />
不知是因三个儿子离了身边还是何事,御医月月请脉,月月都是愁眉紧锁。<br />
本来,这不过是年事已高者身体走下坡路的正常反应罢了,可他们都知道圣上不服老,若说他老了需要调理,定会惹其生怒。所以,只能偶尔借着各位娘娘的名义,给他送些药汤补补。<br />
“朕歇会儿。”皇帝出声,“其余人都退了。”<br />
御书房内候的人本就不多,得令后接连退下,唯余全寿取了薄衾,给皇帝轻轻盖上。<br />
温暖覆来,皇帝心底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吟声,舒坦了。<br />
他其实知道自己老了,但身为天子、身为男人的倔强必让他不可能承认这点,其余人无法理解,也只有服侍多年的全寿才能明白他的心意。<br />
迷蒙中,皇帝耳畔清晰传来愈发清脆的雨声,滴答滴答,似是从青瓦流下,再滴落在廊中。<br />
他极为喜雨,每逢此时,本都要挪了座椅坐在廊下闲赏雨景,顺便烹茶听乐。<br />
到如今,竟是连这点小事都难以做到。<br />
皇帝思绪越来越沉,几欲陷入梦乡之际,最后想到的是:各地都是雨,不知阿宴他们一路行来,是否方便……<br />
神思出窍,惶惶然已至梦中。<br />
无国计民生,无红袖佳人,日有所思之下,皇帝的梦境中,只剩三个儿子。<br />
此时的三个儿子年龄尚小,阿宴还是个懵懂小童,正齐齐围着他要讨要糖果。<br />
其实,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最年长的两个儿子,皇帝怎么可能没有丝毫感情,他至今都不曾忘怀得知这两个孩子降世后自己的高兴。<br />
纵然他们母亲背后的家族为他不喜,但他们的的确确是他的血脉。<br />
只是时势使然,权力的纠葛纷争让他们父子三注定不可能如常人一般,只会越走越远。<br />
梦中,两个儿子尚知辩驳争宠,唯有最小的阿宴守在一旁静静望着他,不争不抢,仿佛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br />
皇帝心想,他定是不知那糖果的美味。<br />
但思及阿宴身世,又是一痛,他定然也不知该如何亲近与我。<br />
两个儿子的争吵已令他头昏脑涨,此时此刻,最安静的那个,反而让皇帝好感倍增。<br />
不错,糖果只有一颗,他只能给一人,应当选择最合适的那人来给。<br />
可他是皇帝啊,难道还不能凭自己心意来选?<br />
…………<br />
雨雾飘散,恍然间,皇帝又见到了多年前的那座南方小镇。<br />
窈窕佳人正撑伞独行,莲步生花,背影美而遥远。<br />
他急急跑上去握住佳人一臂,见她终于回眸,清丽熟悉的面容令皇帝心神大震,她问:“你待他好吗?”<br />
你待他好吗?<br />
待他好吗?<br />
这句问话恍若钟声荡起,一直在皇帝耳畔回旋。<br />
…………<br />
“陛下,陛下。”全寿不厌其烦地轻声唤人,如此已经有小半刻了。<br />
皇帝说歇会儿,但这一歇,就过去一个时辰,眼下人已至御书房外了。<br />
“……怎么?”皇帝猛然睁眼,雨雾消失,佳人亦不在眼前,他恍惚了阵才看向全寿。<br />
全寿道:“陛下,九公主和荀公子回京了,如今正在御书房外等候。”<br />
皇帝大喜,咚得站起身就朝门外冲去,动作之迅速让人根本想不到他已快步入老年人的步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