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票还是投一下吧!)<br />
既然进了玉虚宫,朱琇麟就不会再出去,他得一直守着皇帝老爹,直到老爹咽气了他才安心。<br />
天家难有亲情,即便是钟爱自己的爹,在皇位面前也无甚份量。<br />
现在朱琇麟考虑的便是,自己该不该让黄玉成等人进来。<br />
但所思再三后,朱琇麟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br />
现在让黄玉成这些人进来,很可能引起秦党一系全力反弹,朱琇麟不敢冒这个险。<br />
他为什么害怕秦党,就是因为他现在做贼心虚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朱琇麟还不具备合格帝王腹黑的品质。<br />
再说刘谨忠从玉虚宫后门离开,在自己东厂属员的护卫下,快步往司礼监赶了去。<br />
司礼监啊,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从这一刻起又该他当家了。<br />
来到司礼监外,里面的小太监们仍忙活着,见到刘谨忠到来他们纷纷行礼。<br />
扫视众人后,刘谨忠才开口道:“都听清楚了,俞公公要在玉虚宫照顾皇上,司礼监暂由本督执掌!”<br />
他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俞培忠如果不在,刘谨忠执掌司礼监顺理成章。<br />
毕竟他西厂督公威严深重,此刻无一人敢让刘谨忠出示代掌司礼监的凭证。<br />
压制司礼监诸员后,刘谨忠坐上了俞培忠的位置,才说道:“赶紧派人制诏!”<br />
司礼监这边继续忙碌起来,而玉虚宫宫门外的两派大员们,经过长时间对峙仍互不相让。<br />
别看他们这些大佬耗在此处,好像什么事都做不了,但他们的意志早已传达了下去。<br />
待到太阳西斜,这些老骨头们都已累得不行,好在有太监端了凳子茶水来。<br />
可即便歇着,两边人也是大眼瞪小眼,谁都没让着谁。<br />
秦延文耳边,此刻有人悄声说道:“阁老,刚传来的消息,刘谨忠去司礼监了!”<br />
这可算不得好消息,刘谨忠明显倒向了吴王,他去司礼监等于是吴王在插手。<br />
就在秦延文思考对策之际,却见宫门内走出了一名太监。<br />
“诸位大人,皇上情况平和,吴王殿下让奴婢来告诉诸位大人,诸位可以回府歇着了!”<br />
“诸位对皇上的忠心,殿下会替诸位奏明皇上!”<br />
这话对黄秦二人来讲,其实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今日进不了玉虚宫了。<br />
朱琇麟这样安排,秦延文一点儿都不感到奇怪,反倒是黄玉成想不通。<br />
黄党是朱琇麟的支持者,朱琇麟要想扩大战果,下一步不就该召他们进宫吗?<br />
至于朱琇麟所担忧的秦党反扑,黄玉成则全然未放在心上,岂能因为敌人反对就不做事了?<br />
客观来讲,因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朱琇麟和黄玉成得到了不一样的结论,所以没有谁绝对是错的。<br />
此刻,只听秦延文说道:“黄阁老,既然吴王殿下都发话了,我看咱们也别干耗在这里了!”<br />
既然吴王出昏招,秦延文自然要配合,所以才说出了这番话。<br />
回望缓缓关上的玉虚宫宫门,黄玉成深感无奈,随即起身离开。<br />
但至少目前看来,黄党还处于上风,所以黄玉成也不是那般担心。<br />
既然朱琇麟出昏招,那他们就得另想办法,以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br />
于是两党官员陆续散去,消息传进玉虚宫后,让朱琇麟非常之高兴。<br />
这是他第一次平衡两党,目前看开成功了,这让他对自己选择的路更有信心。<br />
另外一头,司礼监的诏书陆续制作完成。<br />
在刘谨忠的监督只在,太监们对二十几份文书开始用印。<br />
不要觉得诏书数量太多,这种情况才是大多数,那种颁发给单人的反而少见。<br />
司礼监外,已经有几十号人列队在外,全是刘谨忠从西厂带的心腹,他要靠这些信得过的人去传诏。<br />
用印结束之后,刘谨忠便让人按预定地点传达。<br />
今晚的目标是传旨给禁军,让他们封锁进出城通道,防止内外勾结。<br />
“去吧!”<br />
站在台阶上,刘谨忠只对属下们说了这两个字,其他该说的他都已经说过了。<br />
看着手下人离去,刘谨忠转身进了司礼监内。<br />
他的活儿还没结束,接下来的事才真正困难,要让五城兵马司戒严城内。<br />
五城兵马司,他由五军都督府管辖,多年以来被各方势力渗透严重,很难像军队一般如挥臂使。<br />
太阳彻底落山之际,收到旨意的京城戍军千户们,心中陷入了猜疑。<br />
为防白莲教反贼作乱,要封闭京城?这未免天方夜谭了些。<br />
区区白莲教匪患,几年前在雍西被重创,连教主都被一锅端了,这样的乌合之众值得朝廷如此大动干戈?<br />
虽然心中打着问号,但旨意中只是让他们封闭城门,并没有更多过激的指令,所以千户们都遵照旨意行动起来。<br />
而去传旨的西厂太监们,则纷纷留在了传旨对象身边,名为督导实则监视。<br />
太阳彻底落山之后,京城各门之异动情况,传到了皇城一侧的东厂。<br />
东厂……因为黄庭被打断了腿,在朝廷上下可谓是丢尽了颜面,以至于最近都没啥存在感。<br />
此刻的黄庭正坐在东厂大堂内,听着手下人汇报宫里宫外的情况。<br />
他腿虽然受伤后行动不便,但脑子却能正常运转,从上午皇帝出事他就没歇过。<br />
他与六皇子朱琇胤要相互熟些,所以当得知朱琇麟进入玉虚宫,并静止众臣觐见皇帝时,黄庭就知大事不妙了。<br />
而此刻,得知刘谨忠去司礼监向禁军传旨,黄庭心中的担忧便再度被放大。<br />
他与刘谨忠之间势同水火,刘谨忠若是得势了,他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br />
所以,不管是处于自己预先立场,还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黄庭现在都必须行动起来。<br />
简单评估局势,黄庭基本可以评估,如今俞阳王朱琇胤处于劣势,但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br />
作为皇帝打压朝臣的工具,黄庭非常清晰的明白,朝野上下朱琇胤的支持者有多庞大。<br />
只要这些人在,朱琇麟即便占据了皇宫,恐怕也坐不稳皇位。<br />
毕竟当年的太宗皇帝,不就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将那位隐皇帝赶下了台。<br />
所以黄庭立马给自己定下了几个方略。<br />
首先是派人联系俞阳王朱琇胤,让他尽快想办法回京;其次是与秦党接触,把力量聚集到一块儿去。<br />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要黄庭亲自去做!<br />
“准备一下,送我从侧门小道出去!”黄庭平静说道。<br />
今晚他要去见的,正是如今执掌锦衣卫大权的陈啸庭。<br />
在京城之内,锦衣卫这支力量实在是太重要了。<br />
别的不说,仅仅是戍卫皇宫的两千锦衣卫大汉将军,就是能轻易左右局面的力量。
既然进了玉虚宫,朱琇麟就不会再出去,他得一直守着皇帝老爹,直到老爹咽气了他才安心。<br />
天家难有亲情,即便是钟爱自己的爹,在皇位面前也无甚份量。<br />
现在朱琇麟考虑的便是,自己该不该让黄玉成等人进来。<br />
但所思再三后,朱琇麟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br />
现在让黄玉成这些人进来,很可能引起秦党一系全力反弹,朱琇麟不敢冒这个险。<br />
他为什么害怕秦党,就是因为他现在做贼心虚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朱琇麟还不具备合格帝王腹黑的品质。<br />
再说刘谨忠从玉虚宫后门离开,在自己东厂属员的护卫下,快步往司礼监赶了去。<br />
司礼监啊,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从这一刻起又该他当家了。<br />
来到司礼监外,里面的小太监们仍忙活着,见到刘谨忠到来他们纷纷行礼。<br />
扫视众人后,刘谨忠才开口道:“都听清楚了,俞公公要在玉虚宫照顾皇上,司礼监暂由本督执掌!”<br />
他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俞培忠如果不在,刘谨忠执掌司礼监顺理成章。<br />
毕竟他西厂督公威严深重,此刻无一人敢让刘谨忠出示代掌司礼监的凭证。<br />
压制司礼监诸员后,刘谨忠坐上了俞培忠的位置,才说道:“赶紧派人制诏!”<br />
司礼监这边继续忙碌起来,而玉虚宫宫门外的两派大员们,经过长时间对峙仍互不相让。<br />
别看他们这些大佬耗在此处,好像什么事都做不了,但他们的意志早已传达了下去。<br />
待到太阳西斜,这些老骨头们都已累得不行,好在有太监端了凳子茶水来。<br />
可即便歇着,两边人也是大眼瞪小眼,谁都没让着谁。<br />
秦延文耳边,此刻有人悄声说道:“阁老,刚传来的消息,刘谨忠去司礼监了!”<br />
这可算不得好消息,刘谨忠明显倒向了吴王,他去司礼监等于是吴王在插手。<br />
就在秦延文思考对策之际,却见宫门内走出了一名太监。<br />
“诸位大人,皇上情况平和,吴王殿下让奴婢来告诉诸位大人,诸位可以回府歇着了!”<br />
“诸位对皇上的忠心,殿下会替诸位奏明皇上!”<br />
这话对黄秦二人来讲,其实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今日进不了玉虚宫了。<br />
朱琇麟这样安排,秦延文一点儿都不感到奇怪,反倒是黄玉成想不通。<br />
黄党是朱琇麟的支持者,朱琇麟要想扩大战果,下一步不就该召他们进宫吗?<br />
至于朱琇麟所担忧的秦党反扑,黄玉成则全然未放在心上,岂能因为敌人反对就不做事了?<br />
客观来讲,因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朱琇麟和黄玉成得到了不一样的结论,所以没有谁绝对是错的。<br />
此刻,只听秦延文说道:“黄阁老,既然吴王殿下都发话了,我看咱们也别干耗在这里了!”<br />
既然吴王出昏招,秦延文自然要配合,所以才说出了这番话。<br />
回望缓缓关上的玉虚宫宫门,黄玉成深感无奈,随即起身离开。<br />
但至少目前看来,黄党还处于上风,所以黄玉成也不是那般担心。<br />
既然朱琇麟出昏招,那他们就得另想办法,以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br />
于是两党官员陆续散去,消息传进玉虚宫后,让朱琇麟非常之高兴。<br />
这是他第一次平衡两党,目前看开成功了,这让他对自己选择的路更有信心。<br />
另外一头,司礼监的诏书陆续制作完成。<br />
在刘谨忠的监督只在,太监们对二十几份文书开始用印。<br />
不要觉得诏书数量太多,这种情况才是大多数,那种颁发给单人的反而少见。<br />
司礼监外,已经有几十号人列队在外,全是刘谨忠从西厂带的心腹,他要靠这些信得过的人去传诏。<br />
用印结束之后,刘谨忠便让人按预定地点传达。<br />
今晚的目标是传旨给禁军,让他们封锁进出城通道,防止内外勾结。<br />
“去吧!”<br />
站在台阶上,刘谨忠只对属下们说了这两个字,其他该说的他都已经说过了。<br />
看着手下人离去,刘谨忠转身进了司礼监内。<br />
他的活儿还没结束,接下来的事才真正困难,要让五城兵马司戒严城内。<br />
五城兵马司,他由五军都督府管辖,多年以来被各方势力渗透严重,很难像军队一般如挥臂使。<br />
太阳彻底落山之际,收到旨意的京城戍军千户们,心中陷入了猜疑。<br />
为防白莲教反贼作乱,要封闭京城?这未免天方夜谭了些。<br />
区区白莲教匪患,几年前在雍西被重创,连教主都被一锅端了,这样的乌合之众值得朝廷如此大动干戈?<br />
虽然心中打着问号,但旨意中只是让他们封闭城门,并没有更多过激的指令,所以千户们都遵照旨意行动起来。<br />
而去传旨的西厂太监们,则纷纷留在了传旨对象身边,名为督导实则监视。<br />
太阳彻底落山之后,京城各门之异动情况,传到了皇城一侧的东厂。<br />
东厂……因为黄庭被打断了腿,在朝廷上下可谓是丢尽了颜面,以至于最近都没啥存在感。<br />
此刻的黄庭正坐在东厂大堂内,听着手下人汇报宫里宫外的情况。<br />
他腿虽然受伤后行动不便,但脑子却能正常运转,从上午皇帝出事他就没歇过。<br />
他与六皇子朱琇胤要相互熟些,所以当得知朱琇麟进入玉虚宫,并静止众臣觐见皇帝时,黄庭就知大事不妙了。<br />
而此刻,得知刘谨忠去司礼监向禁军传旨,黄庭心中的担忧便再度被放大。<br />
他与刘谨忠之间势同水火,刘谨忠若是得势了,他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br />
所以,不管是处于自己预先立场,还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黄庭现在都必须行动起来。<br />
简单评估局势,黄庭基本可以评估,如今俞阳王朱琇胤处于劣势,但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br />
作为皇帝打压朝臣的工具,黄庭非常清晰的明白,朝野上下朱琇胤的支持者有多庞大。<br />
只要这些人在,朱琇麟即便占据了皇宫,恐怕也坐不稳皇位。<br />
毕竟当年的太宗皇帝,不就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将那位隐皇帝赶下了台。<br />
所以黄庭立马给自己定下了几个方略。<br />
首先是派人联系俞阳王朱琇胤,让他尽快想办法回京;其次是与秦党接触,把力量聚集到一块儿去。<br />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要黄庭亲自去做!<br />
“准备一下,送我从侧门小道出去!”黄庭平静说道。<br />
今晚他要去见的,正是如今执掌锦衣卫大权的陈啸庭。<br />
在京城之内,锦衣卫这支力量实在是太重要了。<br />
别的不说,仅仅是戍卫皇宫的两千锦衣卫大汉将军,就是能轻易左右局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