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大晏不是大宋。<br />
此王安石,应该也不是彼王安石。<br />
不同的社会环境,应该可以成长出不同的思想……吧??<br />
晏时玥拿出了听课的认真劲儿,仔细听着端亲王说话。<br />
端亲王显然十分欣赏王安石,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实干家,晏时玥又表现的这么捧场,不知不觉就说了许多。<br />
晏时玥越听越皱眉。<br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此王安石跟彼王安石差不多。<br />
此时此刻,王安石的内心,已经有了新法的大致走向。可能因为他接连两任都在十分贫瘠落后之地,所以他内心仍是强烈的想要变革的。<br />
王安石是好人么?<br />
肯定是。<br />
他不求名,不求利,不贪财,不贪图享受,唯独对变法固执到了偏执的程度。<br />
可是问题就在于,他所“择善固执”的,很多都是错的啊!<br />
说句刻薄的话,他的新法本就源于“纸上谈兵”。而鄞县的成功,让他对此深信不疑。<br />
可别的不说,青苗法一推行,大宋多了几百万的流民,许多新党高层一夜暴富……他的新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并不是换一个统治者就能改变的。<br />
现在的大晏,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并不需要这样的变革,不需要这样一个怀揣雄心壮志,想改天换日大展拳脚的人。<br />
这个人可以管小地方,不可以掌大权。<br />
晚上回去之后,端亲王就写信向承圣帝举荐王安石。<br />
晏时玥一刻都不敢等,立刻也写信批驳他。<br />
数日之后,承圣帝收到了两封信。<br />
一封是端亲王写的,先写了一下岸县的情形,然后又大力举荐王安石。<br />
另一封是晏时玥写的,比端亲王写的厚的多,题头第一句话就是,“阿兄!千万别听四兄瞎掰掰!”<br />
要知道,这个时候还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她画了一个怒吼的小脸,表示一定要重视。<br />
然后她细细的,把王安石提出的种种措施一一批驳,并且预想了这些措施若真的推广起来,会有如何严重的后果,措辞激烈,所描绘的情形栩栩如生,极其真实有代入感。<br />
最后还浓墨重彩的写了他如何懒如何邋遢。<br />
总而言之,此人有才华、是好人,但,绝不可重用!!<br />
承圣帝看笑了。<br />
晏时玥这封信显然写的急,里头暴露的东西,还真不少。<br />
承圣帝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折起来,让人送去园子,让明延帝看看。<br />
明延帝问:“可是有事?”<br />
王朝卿恭敬的垂着头:“回太上皇,皇上没说有事,只说这信挺有意思,叫拿来给太上皇御览,皇上还说,叫太上皇一定先看端亲王的,再看小殿下的。”<br />
明延帝不解何意,也就先拿了端亲王的看了看,没觉得如何,然后又拿了晏时玥的看了。<br />
看了两遍,他就笑了,把信重新放回去,“朕知道了。”<br />
王朝卿这才恭敬退下。<br />
后话暂时不提。<br />
此时岸县中,端亲王写了信,让影卫送出去之前,问了晏时玥一声,晏时玥毫无拆他台的自觉,就也把信给了他的影卫,一起送出去。<br />
隔了一天,就近调来的水果罐头也都运了过来。<br />
晏时玥就知会了端亲王和王安石,明日开一个尝鲜会,并且特意叮嘱了一定要洗澡换衣修胡子,否则不许参加。<br />
然后王安石就来拜见她。<br />
一见面,晏时玥简直摆不出和蔼可亲的表情来。<br />
说真的,就算男神李白在此,就冲身上这味道,这脏的打络的胡子,她也能瞬间脱粉。<br />
幸好微欣深知她的心意,两人的座次安排的挺远的。然后晏时玥又叫人把周见微叫过来陪着。<br />
王安石并不十分委婉的表达了一个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忙着准备修路,你要弄这个什么尝鲜会,究竟有何用意?<br />
晏时玥道:“王大人,你有没有想过,朝廷修建驰道,有何意义?”<br />
王安石道:“可徙贵就贱,供求均衡,例如江湖有米则可籴于真,二浙有米则可籴于扬,宿亳有米则可籴于泗,等等。”<br />
“然也,”晏时玥道:“但又不止。你所说的,都是从朝廷层面来看,及时调度,两相均衡,以安民生。但你有没有想过,除去粮、盐、茶、酒这种种生活必须之物,其它的东西,也有不足之地,有余之地呢?”<br />
她顿了一下:“例如岸县本地,临近海边,水产丰足,但水产不易储存,路途又不易运输。所以岸县很穷,非常穷,大家都过的不好,你身为父母官儿,就没想过要带着他们致富?”<br />
王安石想说话,晏时玥摆了摆手:“王大人,驰道可令运输速度快上至少一倍,而我明日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解决海产品不易储存的问题,这两样问题解决之后,岸县的水产,可以销往外地,换得银钱粮米,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br />
王安石微讶。然后他问道:“如何解决?”<br />
晏时玥道:“见微,跟王大人说说这个事儿。”她向王安石道:“抱歉,本相还有事情,就让见微跟你说说。”<br />
王安石起身告退。<br />
周见微与他一起出去,留下晏时玥和微欣面面相觑。<br />
不爱洗澡什么的,这确实是小节,可是她真的受不了,明明一肚子才华,就不能干净点儿么?<br />
周见微就属于那种八面玲珑,跟什么人都能聊的,与王安石聊的还挺投机,而且也成功的劝说王安石洗澡换衣服了。<br />
尝鲜大会的消息,在各处张贴了告示,又派人来回的说了一遍,地点就定在县衙门前的空地上。<br />
晏时玥难得精心打扮了一番。<br />
平时可以接地气,但在这种人多的场合不成。<br />
世上永远少不了直男癌,这种社会环境下,直男癌甚至可以说是主流,所以不可以打扮的太民间,一打眼给人的印象是“女子”,这样会引发这一部分人的腹诽和瞎哔哔。<br />
也不要穿男装,很容易引起人的挑剔和反感。<br />
所以要走绝美、仙气飘飘的路线,就是看上去似乎并不怎么华丽,无心雕饰,但偏偏就是超尘绝俗宛似仙女下凡的那一种。<br />
萧棠枝随侍在侧,亦是衣袂飘飘,便如观音座下的仙人一般。<br />
周见微也穿了官服,仪表堂堂,而端亲王和王安石属于观摩的,坐在一旁。<br />
百姓陆续过来,时辰差不多了,就分发了碗,这才把罐头抱出来。<br />
商部的罐头坛子都是大的,一种两斤罐一种六斤罐,这一次运过来的就是六斤罐,看着不起眼,一起开啵的一声。<br />
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br />
运过来的水果罐头有两种,一种是樱桃、另一种是荔枝,都是金贵的水果,味道也都是优中选优的,本地没有,在座的绝大多数人,一生从没吃过,甚至从没见过,从没听说过。<br />
先开的是樱桃,大勺舀出来,甜香扑鼻,盛进碗里,汤汁晶莹剔透,汤中红果鲜嫩似美玉,一看之下,就叫人口水疯狂迸流,可是看着这一碗,就跟个艺术品一样,又不舍得吃。<br />
馋极了,才开始尝,几个人传着一只碗,这个多吃了一个,那个少吃了一个……一点不夸张的,真有急红眼的。<br />
而荔枝又是另一番模样,白生生,亮嘟嘟,别说这些百姓了,连坐在上头的王安石,都忍不住喉结滚了滚。<br />
幸好他们也没忘了他们,他与端亲王两人面前都摆了碗,与民同乐。</p>
此王安石,应该也不是彼王安石。<br />
不同的社会环境,应该可以成长出不同的思想……吧??<br />
晏时玥拿出了听课的认真劲儿,仔细听着端亲王说话。<br />
端亲王显然十分欣赏王安石,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实干家,晏时玥又表现的这么捧场,不知不觉就说了许多。<br />
晏时玥越听越皱眉。<br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此王安石跟彼王安石差不多。<br />
此时此刻,王安石的内心,已经有了新法的大致走向。可能因为他接连两任都在十分贫瘠落后之地,所以他内心仍是强烈的想要变革的。<br />
王安石是好人么?<br />
肯定是。<br />
他不求名,不求利,不贪财,不贪图享受,唯独对变法固执到了偏执的程度。<br />
可是问题就在于,他所“择善固执”的,很多都是错的啊!<br />
说句刻薄的话,他的新法本就源于“纸上谈兵”。而鄞县的成功,让他对此深信不疑。<br />
可别的不说,青苗法一推行,大宋多了几百万的流民,许多新党高层一夜暴富……他的新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并不是换一个统治者就能改变的。<br />
现在的大晏,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并不需要这样的变革,不需要这样一个怀揣雄心壮志,想改天换日大展拳脚的人。<br />
这个人可以管小地方,不可以掌大权。<br />
晚上回去之后,端亲王就写信向承圣帝举荐王安石。<br />
晏时玥一刻都不敢等,立刻也写信批驳他。<br />
数日之后,承圣帝收到了两封信。<br />
一封是端亲王写的,先写了一下岸县的情形,然后又大力举荐王安石。<br />
另一封是晏时玥写的,比端亲王写的厚的多,题头第一句话就是,“阿兄!千万别听四兄瞎掰掰!”<br />
要知道,这个时候还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她画了一个怒吼的小脸,表示一定要重视。<br />
然后她细细的,把王安石提出的种种措施一一批驳,并且预想了这些措施若真的推广起来,会有如何严重的后果,措辞激烈,所描绘的情形栩栩如生,极其真实有代入感。<br />
最后还浓墨重彩的写了他如何懒如何邋遢。<br />
总而言之,此人有才华、是好人,但,绝不可重用!!<br />
承圣帝看笑了。<br />
晏时玥这封信显然写的急,里头暴露的东西,还真不少。<br />
承圣帝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折起来,让人送去园子,让明延帝看看。<br />
明延帝问:“可是有事?”<br />
王朝卿恭敬的垂着头:“回太上皇,皇上没说有事,只说这信挺有意思,叫拿来给太上皇御览,皇上还说,叫太上皇一定先看端亲王的,再看小殿下的。”<br />
明延帝不解何意,也就先拿了端亲王的看了看,没觉得如何,然后又拿了晏时玥的看了。<br />
看了两遍,他就笑了,把信重新放回去,“朕知道了。”<br />
王朝卿这才恭敬退下。<br />
后话暂时不提。<br />
此时岸县中,端亲王写了信,让影卫送出去之前,问了晏时玥一声,晏时玥毫无拆他台的自觉,就也把信给了他的影卫,一起送出去。<br />
隔了一天,就近调来的水果罐头也都运了过来。<br />
晏时玥就知会了端亲王和王安石,明日开一个尝鲜会,并且特意叮嘱了一定要洗澡换衣修胡子,否则不许参加。<br />
然后王安石就来拜见她。<br />
一见面,晏时玥简直摆不出和蔼可亲的表情来。<br />
说真的,就算男神李白在此,就冲身上这味道,这脏的打络的胡子,她也能瞬间脱粉。<br />
幸好微欣深知她的心意,两人的座次安排的挺远的。然后晏时玥又叫人把周见微叫过来陪着。<br />
王安石并不十分委婉的表达了一个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忙着准备修路,你要弄这个什么尝鲜会,究竟有何用意?<br />
晏时玥道:“王大人,你有没有想过,朝廷修建驰道,有何意义?”<br />
王安石道:“可徙贵就贱,供求均衡,例如江湖有米则可籴于真,二浙有米则可籴于扬,宿亳有米则可籴于泗,等等。”<br />
“然也,”晏时玥道:“但又不止。你所说的,都是从朝廷层面来看,及时调度,两相均衡,以安民生。但你有没有想过,除去粮、盐、茶、酒这种种生活必须之物,其它的东西,也有不足之地,有余之地呢?”<br />
她顿了一下:“例如岸县本地,临近海边,水产丰足,但水产不易储存,路途又不易运输。所以岸县很穷,非常穷,大家都过的不好,你身为父母官儿,就没想过要带着他们致富?”<br />
王安石想说话,晏时玥摆了摆手:“王大人,驰道可令运输速度快上至少一倍,而我明日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解决海产品不易储存的问题,这两样问题解决之后,岸县的水产,可以销往外地,换得银钱粮米,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br />
王安石微讶。然后他问道:“如何解决?”<br />
晏时玥道:“见微,跟王大人说说这个事儿。”她向王安石道:“抱歉,本相还有事情,就让见微跟你说说。”<br />
王安石起身告退。<br />
周见微与他一起出去,留下晏时玥和微欣面面相觑。<br />
不爱洗澡什么的,这确实是小节,可是她真的受不了,明明一肚子才华,就不能干净点儿么?<br />
周见微就属于那种八面玲珑,跟什么人都能聊的,与王安石聊的还挺投机,而且也成功的劝说王安石洗澡换衣服了。<br />
尝鲜大会的消息,在各处张贴了告示,又派人来回的说了一遍,地点就定在县衙门前的空地上。<br />
晏时玥难得精心打扮了一番。<br />
平时可以接地气,但在这种人多的场合不成。<br />
世上永远少不了直男癌,这种社会环境下,直男癌甚至可以说是主流,所以不可以打扮的太民间,一打眼给人的印象是“女子”,这样会引发这一部分人的腹诽和瞎哔哔。<br />
也不要穿男装,很容易引起人的挑剔和反感。<br />
所以要走绝美、仙气飘飘的路线,就是看上去似乎并不怎么华丽,无心雕饰,但偏偏就是超尘绝俗宛似仙女下凡的那一种。<br />
萧棠枝随侍在侧,亦是衣袂飘飘,便如观音座下的仙人一般。<br />
周见微也穿了官服,仪表堂堂,而端亲王和王安石属于观摩的,坐在一旁。<br />
百姓陆续过来,时辰差不多了,就分发了碗,这才把罐头抱出来。<br />
商部的罐头坛子都是大的,一种两斤罐一种六斤罐,这一次运过来的就是六斤罐,看着不起眼,一起开啵的一声。<br />
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br />
运过来的水果罐头有两种,一种是樱桃、另一种是荔枝,都是金贵的水果,味道也都是优中选优的,本地没有,在座的绝大多数人,一生从没吃过,甚至从没见过,从没听说过。<br />
先开的是樱桃,大勺舀出来,甜香扑鼻,盛进碗里,汤汁晶莹剔透,汤中红果鲜嫩似美玉,一看之下,就叫人口水疯狂迸流,可是看着这一碗,就跟个艺术品一样,又不舍得吃。<br />
馋极了,才开始尝,几个人传着一只碗,这个多吃了一个,那个少吃了一个……一点不夸张的,真有急红眼的。<br />
而荔枝又是另一番模样,白生生,亮嘟嘟,别说这些百姓了,连坐在上头的王安石,都忍不住喉结滚了滚。<br />
幸好他们也没忘了他们,他与端亲王两人面前都摆了碗,与民同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