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宣传推广
('\n\t面对眼下改进后的结果,李向阳心中暗自庆幸当初的决定。<br /><br />虽然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初期确实影响了一些效率,但现在看来,这种投入是完全值得的。<br /><br />正说着,办公室里传来电话铃声。<br /><br />李向阳快步走过去接起电话,是林志华打来的。<br /><br />"李总,有个重要消息。"林志华的声音透着兴奋,"客户对你们这批货非常满意,质量比预期的还要好。<br /><br />"那太好了。"李向阳松了口气。<br /><br />"更重要的是,他们决定提前和你们签署下一季度的合作协议。"林志华停顿了一下,"订单量是十二万套。<br /><br />李向阳心中一震,十二万套,这几乎是现在产能的两倍多。<br /><br />"林老板,这个订单量<br /><br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林志华笑道,"客户给的交期是四个月,而且允许分批交货。他们说,宁愿等你们,也不愿意找其他供应商冒险。<br /><br />挂了电话,李向阳陷入沉思。<br /><br />十二万套订单,按照现在的产能,即使满负荷运转也需要五个月才能完成。看来,是时候考虑扩大生产规模了。<br /><br />"胖子,叫上刘老师,我们开个会。"李向阳对马庆福说道。<br /><br />三人来到会议室,李向阳把刚才的电话内容详细说了一遍。<br /><br />刘万山听完,推了推眼镜:"李总,按照我的经验,扩大生产规模有几种方式。<br /><br />"您说说看。<br /><br />"第一,增加设备和人员,扩大现有生产线。"刘万山掰着手指分析,"第二,新建一条生产线。第三,在其他地方建立分厂。<br /><br />马庆福接话道:"我觉得第一种方式最简单,投入也最少。<br /><br />"不一定。"刘万山摇了摇头,"现有车间的空间有限,再增加设备会影响整体布局,反而可能降低效率。<br /><br />李向阳想了想:"那新建生产线呢?<br /><br />"这个可行,但需要时间。"刘万山计算着,"从设备订购到安装调试,至少需要三个月。<br /><br />"三个月..."李向阳皱起眉头,"时间有点紧。<br /><br />"还有一个办法。"刘万山忽然说道,"我们可以先通过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来增加产能。<br /><br />"怎么提高?"马庆福好奇地问。<br /><br />"再次招聘,降低工人工作时长,采取轮休制。"刘万山建议道。<br /><br />李向阳站起身来回踱步,脑子里快速计算着各种方案的利弊。<br /><br />"这样吧。"李向阳停下脚步,"我们采用阶段性的策略。<br /><br />"怎么说?<br /><br />"先招聘采用轮休制,同时开始新生产线的筹建。"李向阳分析道,"这样新生产线建成后,员工也能马上投入生产。<br /><br />刘万山点了点头:"这个方案比较稳妥。<br /><br />马庆福也表示赞同:"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招人?<br /><br />"越快越好。"李向阳说道,"不过我们要提高招工标准,不能因为急需人手就降低要求。<br /><br />下午,李向阳和马庆福来到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发布招工信息。<br /><br />消息刚一发布,就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李向阳的农产品加工厂在当地已经有了不错的口碑,工资待遇也比其他企业要好一些。<br /><br />第二天一早,工厂门口就排起了长队。<br /><br />李向阳和刘万山亲自参与面试,每个应聘者都要经过技能测试和品格考察。<br /><br />"小王,你以前做过类似的工作吗?"李向阳问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br /><br />"没有,但我愿意学。"小王诚恳地回答,"我听说你们厂管理规范,待遇也好,我想在这里好好干。<br /><br />李向阳点了点头,这种踏实肯干的人正是他需要的。<br /><br />一天下来,他们从五十多个应聘者中选出了二十个人。<br /><br />"刘老师,这些人的培训工作就交给您了。"李向阳对刘万山说道。<br /><br />"放心,我会安排老师傅们带新人,确保他们尽快上手。"刘万山拍着胸脯保证。<br /><br />两个星期后,轮休彻底落实。<br /><br />令李向阳欣慰的是,新工人们都很认真,虽然动作还不够熟练,但态度很端正。<br /><br />"李总,您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们呢。"夜班班长老张说道。<br /><br />老张是刘万山推荐的,以前在国营厂工作过,经验丰富。<br /><br />"辛苦你们了。"李向阳拍了拍老张的肩膀,"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br /><br />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黎小芸还在等他。<br /><br />"怎么这么晚?"黎小芸接过李向阳的外套,关切地问道。<br /><br />"最近工厂订单更多。"李向阳疲惫地坐在沙发上,"还好,一切都很顺利。<br /><br />黎小芸给他倒了杯热茶:"向阳,你最近太累了。工厂的事情是重要,但也要注意身体。<br /><br />李向阳握住妻子的手:"我知道,但现在正是关键时期,不能松懈。<br /><br />"那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黎小芸坐在他身边,"明天是周末,你就在家好好休息一天吧。<br /><br />第二天早上,李向阳难得睡了个懒觉。<br /><br />起床后,他陪着儿子李望辰在院子里踢毽子,难得享受一下家庭时光。<br /><br />"爸爸,你的工厂是不是很大?"李望辰仰着小脸问道。<br /><br />"不算太大,但我们做的产品很好。"李向阳笑着说,"等你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br /><br />"我知道!"李望辰认真地点头,"老师说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br /><br />李向阳摸了摸儿子的头,心中感慨万千。<br /><br />孩子的话虽然稚嫩,但却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做企业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br /><br />正想着,门外传来敲门声。<br /><br />李向阳开门一看,是马庆福,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br /><br />"向阳,你看这个!"马庆福兴奋地把报纸递给李向阳。<br /><br />李向阳接过报纸,只见头版刊登着一篇文章:《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管理创新,获客户一致好评》。<br /><br />文章详细报道了李向阳工厂实施质量管理制度的做法和成效,还配了工人认真工作的照片。<br /><br />"这是谁投的稿?"李向阳有些意外。<br /><br />"县里的王科长,他说你们厂是本地企业质量管理的典型,值得宣传推广。"马庆福解释道。<br /><br />李向阳仔细看完文章,心中有些复杂。<br /><br />一方面,这样的宣传确实有利于企业形象,但另一方面,过高的曝光度也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