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抚恤与精兵计划
('\n\t其实在后来的三国时期,各方势力都已经意识到了对麾下士卒“优抚”政策的重要性。<br /><br />就以魏国为例,每当有士卒战死沙场,官府便会给其家人发放一笔安葬费与一笔抚恤费。<br /><br />若士卒生前没有子嗣,官府还会从其亲戚或宗族里,找个合适年龄之人过继过来,为士卒家庭延续香火。<br /><br />要是实在找不到人过继,便会依据战死之人的功绩,为他们立个庙宇,供众人祭祀。<br /><br />这些政策看似给予了普通士卒最大限度的安慰与尊重。<br /><br />可问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连年征伐,战损者不计其数。<br /><br />这些看似优厚的抚恤政策,真要执行起来,难度无疑还是很大的。<br /><br />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花销太大。<br /><br />毕竟在这个连活着的人都要忍饥挨饿的时代,死去的人又能得到多少真正的抚恤和尊重?<br /><br />掌权者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这些规定不能从简牍中走出来,并得到有效的执行,那它充其量也就只是一纸空文而已。<br /><br />曹彦深知,要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最需要的便是凝聚力、荣誉感与使命感。<br /><br />而要让士卒获得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首要条件便是这些最基本的保障,必须都要落实到位。<br /><br />连肚子都吃不饱,你跟我谈理想?这不扯蛋嘛。<br /><br />不过曹彦既然敢提出这个事情,自然就有把握把它们落到实处。<br /><br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br /><br />穿越前的曹彦对此嗤之以鼻,但穿越后,他却对此无比认同。<br /><br />一切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穷!<br /><br />只要解决解决了这个关键,大部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br /><br />此时,曹操接着说道:“朝廷曾有规定,只要有士卒战死,地方官府便要为置办棺材和殓服,费用大概在三千钱左右。作为汉臣,我们自然也得沿用朝廷的这一政策。”<br /><br />不过实际上,汉朝对士卒的抚恤费其实没有形成明确的规定,这完全要看地方官员的个人好恶,甚至是心情好坏来执行了。<br /><br />在汉朝政治清明之时,这些政策执行得还不错。<br /><br />可到了后来,连年征战导致民生凋敝、国税大减,官吏腐败又开始盛行……那时别说是抚恤费了,就连阵亡将士的棺材本儿都被人贪污殆尽。<br /><br />因此,曹彦决定把抚恤费和丧葬费等一并明确写入新政策之中,明文规定,要真金白银地给出去!<br /><br />按照新规定,抚恤每一位战死的士卒,所需钱财当不少于五千钱。<br /><br />在这个粮价差不多一石粟米四十钱的社会里,五千钱或许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了。<br /><br />在后世看来,用一年收入买一个士兵的性命,肯定非常廉价。<br /><br />但现在是乱世,是人命如草芥般不值钱的年代。<br /><br />许多人参军,往往仅是为了一口吃食,至于军饷、抚恤,他们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根本就不敢奢望。<br /><br />曹操道出了自己对阵亡士卒的一系列抚恤安排,以及对现存士卒的军饷、奖励制度,底下的人在这一刻全都沉默了。<br /><br />就连一向刻板严肃的毛玠,此刻也忍不住感叹道:“若这一政策能完整施行下去,就连老夫都忍不住想要参军了……”<br /><br />议事厅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善意的哄笑声。<br /><br />确实,这些政策下去后,普通士兵的待遇,甚至已超过一些低阶官吏的待遇。<br /><br />众人沉默之时,曹彦忽然站起身,问道:“诸君,你们可曾想过,那些来自最底层的士卒们,他们知道自己在为何而战吗?”<br /><br />“为何而战?”<br /><br />“为了保家卫国?”<br /><br />“为了匡扶汉室?”<br /><br />“为了建功立业,马上封侯?”<br /><br />众人纷纷道出自己的想法。<br /><br />曹彦却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反问道:“你们说的这些,你们自己信吗?”<br /><br />众人顿时尴尬住嘴。<br /><br />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最底层的百姓来讲,属实有些太过遥远。<br /><br />最终,还是出身寒门且经历过穷困的戏志才,道出了最真实的情况:“百姓们之所以愿意参军,不过就是为了一口吃食,一条活路罢了!”<br /><br />曹彦点头,道:“志才所言极是!”<br /><br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只是为了生存而战的人所组成的军队,他们只能打打优势战。一旦战局陷入较大的劣势,整个军队就会迅速演化为溃败。毕竟他们参军本来就是为了寻一条活路,又何必在劣势局面下拼死拼活、枉送性命?”<br /><br />曹彦的话,令在场的人再次陷入了沉思。<br /><br />他说的,其实就是现在大多数诸侯军队的现状;同时也是许多军队在遇到埋伏后,完全来不及抵抗就被击溃的真实原因所在。<br /><br />正如曹彦所说,大家不过是为了讨口饭吃,寻条活路,何必要搭上自己的性命?<br /><br />荀彧沉默着思考了许久,最终忍不住出声道:“这恐怕也是自古精兵极少的原因,亦是困扰诸多名将的难题。没想到,今日却被子安你讲得透彻了。”<br /><br />曹彦笑了笑,继续说道:“精兵之所以被称为精兵,正是在于他们作战勇猛,绝不退缩。而要做到这一点,便需要他们有着强烈的信念、认同和忠心!<br /><br />要得到士卒的真心效忠,朝廷需要花费不菲的钱财来武装和笼络他们,这也是精兵稀少难以大规模展开的原因。”<br /><br />“我知道了……”这时戏志才开口,对曹彦说的这些话做出最后的总结,“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钱!”<br /><br />“……”<br /><br />众人一时无言。<br /><br />虽然这个结论多少显得有些俗,但却恰恰道出了问题的核心关键之一。<br /><br />“但如果只是以钱财笼络,恐怕也无法尽收其心。”郭嘉插嘴道。<br /><br />“没错,钱很重要,但也不是全部。”曹彦回道。<br /><br />这时,众人意识到,曹操、曹彦既然能够找到并提出这些问题的关键点,那么他们想必应该也找到了对应的破解之法。<br /><br />有人站出来,向曹操问道:“主公专门为此召集我等而来,想必是胸中已经有了对策?”<br /><br />曹操微微颔首,算是给大家表了一个态,而后说道:“奉孝说的很对,只靠钱财的话,是无法完全笼络住人心的。<br /><br />要想打造出真正的精兵,就需要为他们塑造一种归属感、荣耀感和使命感!而钱财,更多是作为基础保障。”<br /><br />“归属、荣耀、使命……”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