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女子仰头望天:“石佛,你所求的道不在五千六百里外。”<br />
白衣僧人道:“既施主不愿回头,贫僧也只好看看那亡门是何模样。”<br />
“着有兴致,我来人间三千年,唯三十年绚烂,这三十年后,又仅有一年,见过万水千山,见了众生百态,人间安好,却唯独没见过这劳什子亡命之门!”<br />
“天人慈悲!”<br />
白衣僧人道:“昔年旧古,有地藏王菩萨舍身入地狱,普渡世间,阻止过地化巨魔宙建婆罗,人间名讳称其为长恨。”<br />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旧古有地藏王舍身如此,不惧幽黎万鬼巨魔,如今为何不能有白衣僧人入亡命之门?”<br />
白衣僧人有大气魄,船上其余三人都未曾开口,大家都是归乡之人,包括妖女与僧人。<br />
妖女寻找的乡,是她的安息之地,能让她得到解脱的地方,因为她本就没有故土。<br />
而僧人的故土,便是她。<br />
石佛在世间唯独只有这么一个朋友,三十年风雨一朝破地而出,便是为了追回已经陷入劫障而不自知的故友。<br />
仙祖觉得这很有意思。<br />
而此时船上五个人的故事都已经讲完,于是书生便看了看仙祖,又对李辟尘道:“船家若是方便....不若也讲一个吧。”<br />
李辟尘微笑:“我么,我若是讲,那便要从很久很久以前.....”<br />
他望着天空,想到在遗庙中已经和世间的一位天仙讲过三千年前的故事,三千年前的天空,三千年前的人,世间光怪陆离,纷繁多彩。<br />
李辟尘此时在讲了,他没有从多远讲起,也没说是多远的时间,只是从太华山的时候开始诉说。<br />
他告诉这些人,人间曾经有座仙山,叫做太华。<br />
其实挺无趣的,他是这样说的,故而没有多说枯燥的修行,而是在说一些有意思的事情。<br />
譬如天地之间,有五仙。<br />
譬如万物之上,有太上。<br />
太上八十一化,太上八十一杀。<br />
有俱芦界中,提灯照莲的魔子与搬弄水火的神狐。<br />
有龙华境内,万龙飞跃天穹,上至龙门相会的神话。<br />
俱芦界中挪日月,无垠天海赴龙华。<br />
譬如他数次履足红尘而见到的故事。<br />
挑山卖枣的白骨,见妻不散的游魂,兄弟相对的执念......<br />
山中刀客,临江鱼仙;皮影傀儡,壶中瓮天。<br />
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是说不完的。<br />
“苍生易老。”<br />
李辟尘笑着,摇了摇头:“人间是个好地方,你我他们,都在此间。”<br />
“这是修了多少世的缘法,才让我等降生此世?”<br />
妖女失笑:“船家你看不到众生疾苦。”<br />
李辟尘道:“诸苦我皆已见过,是了,说到苦,你们知道世间有几苦么?”<br />
五人互相看了看。<br />
李辟尘便笑着与他们分说。<br />
周河的时间开始流逝了。<br />
念念去千里烟波,很快便被这艘舟船抛在身后。<br />
暮霭沉沉楚天阔。<br />
书生道:“船家是个好仙人,洒脱得很,自在的紧。”<br />
他这么说着,因为李辟尘只是挑了一些来讲,故他听得有些梦幻不真切。<br />
白衣妖女看向仙祖,忽然笑道:“你说你比我还要大上些许,却不知道又有什么本事?”<br />
她显得有些搞怪:“能比船家这位仙山弟子本事大吗?”<br />
妖女说是这么说着,却又道:“不过我还真没有听过太华山的名字,或许是再很久很久以前,和船家说的一样,是已经不可考据得久远……”<br />
李辟尘微笑不语。<br />
仙祖给予妖女回应:“他?他站的很高了,但是比起我来,还差一点。”<br />
妖女着实乐了:“人小气不小呢。”<br />
仙祖摇了摇头。<br />
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指天。<br />
妖女不解,诸人亦皆不解。<br />
仙祖看着李辟尘,又转过头来,那仙念一瞬间就移到九天十地之外。<br />
诸世大震。<br />
耆阇崛山,佛陀罢讲。<br />
赤桑树下,北斗睁眸。<br />
帝乡云中,烛龙衍照。<br />
武当之上,真武不言。<br />
龙蛇,白帝,太微,无始,无终,鬼母,舜帝,黄老君。<br />
坐胜,覆海,白泉,罗喉,夕云,红云,鸿钧。<br />
霜云,南山,鹊桥,兕虎,天河,行隐,渔歌,玉门。<br />
暴人,牧人,云人,仁人。<br />
汤主,虞主,火师,黄泉。<br />
森罗,窅冥,青莲,道隐。<br />
摩天,无欲,大羿,五神道魔苏秦,孔宣……<br />
还有很多很多!<br />
世间六至人之一的种柳人听到了太一的念头,他想要反抗,想要逃离,但下一瞬间就被那道念头狠狠按在大地上。<br />
苍凉飞舞,种柳人如身穿十万铁索,痛苦不堪,同时艰难愤恨。<br />
纵然是世间至人也逃不脱太一的约束。<br />
万圣都不敢言语,但这一切都不为世人所知道。<br />
仙祖将要说法,故而已经轮不到他们来说。<br />
诸天仙佛神魔之门,尽皆肃静,世人祈求,此时再无一处敢给回应。<br />
纵然是浮黎元始天尊也隐匿起来。<br />
玉童子摇了摇头。<br />
一念来去,九天十地皆尊我号令。<br />
仙祖露出微笑,却不是对妖女,而是对李辟尘问道:<br />
“我若是逆天而行,可会受到惩戒吗?”<br />
此言一出,万圣震恐。<br />
看似是对太乙发问,事实上却是在呵问万界诸天。<br />
但诸天道哪里又敢于回应,便皆充楞装傻。<br />
仙祖失笑:“你看,它不敢,所以我这一生从未曾敬天半尺。”<br />
万圣点头,却尽数不敢言语。<br />
您老人家说法,我等静听便是,天算什么,在您眼中自然是什么都不算的。<br />
妖女则是有些发愣。<br />
她隐隐感觉到哪里不对。<br />
仙祖都念头再次转了转。<br />
他对李辟尘道:“你敬天吗?”<br />
李辟尘不假思索:“我是极尊敬天的。”<br />
“天生万物以养众生,若无清天,便无大地万象。”<br />
仙祖笑起来:“我知道你会这么说,因为你总是把万物向好的方面看。”<br />
他这么说着,便对空荡荡的高天道:“你们呢?”<br />
诸圣皆不敢答,却皆若有所思。<br />
此天是何天?<br />
那五个故事被传到诸天之中,万圣皆已听闻。<br />
仙祖问他们怎么看。<br />
万圣各有所答。<br />
不敢不答。<br />
仙祖那根手指依旧指着清天。<br />
纵然此时的天,早已被雾气遮掩。<br />
他忽然诵起经文来。<br />
莫名其妙却又无比飘渺的道经,仙祖的声音回荡在舟船上,甚至都无法在周河上传出多远。<br />
但是此时,雾气开始汹涌,宛如光阴一般向前方流淌;水流变得浩大,无数的鱼虾从水波中涌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br />
万物都在复苏,都在争斗,这是惊骇天地的机缘,这是送给蝼蚁的机遇!<br />
诸天中,万圣也在聆听,他们凝神屏息,他们感到不可思议。<br />
但谁都可以听。<br />
唯独天地听不得。<br />
仙祖不想让天地听。<br />
他甚至不用多说什么,天地便主动退避,绝不敢听。<br />
李辟尘顿时失笑,极为莞尔。<br />
到底是个孩子。<br />
天地为众生衍苦,他便让天地也得大苦,且有苦难言。<br />
更不敢言。<br />
世界无人不惧这个童子,正如之前一念电转惊雷,九天十地便皆从调遣。<br />
莫敢不从!<br />
船舶上的五人听得那些经文,他们也看到了四周的鱼虾翻跳,此时周河下升起滔天巨浪,一只猪婆龙从中钻出,瞪着一双龙眸,不敢呼啸,只是一声不吭的游荡在周船边上,为其护法。<br />
仙祖依旧在诵经。<br />
他忽然有些不喜那只猪婆龙,于是便看了它一眼。<br />
这只猪婆龙慌忙潜入水下,把最好的区域留出来,重新交托给那些鱼虾。<br />
仙祖便很满意。<br />
这是给蝼蚁听的,虽然猪婆龙也是蝼蚁,但它强行占据鱼虾的位置,便让仙祖很不喜欢。<br />
诸天深处,有两道人影突然出现,从无形无相之中,显化为有形有相之物。<br />
他们同样不敢妄动,同时似乎找到了回归真实的方法。<br />
万象魔主与太虚祖师,这两人注定只是配角,他们的故事或许在另外的时空中会得以衍化,但迷失了无尽岁月的他们,终于在此时回归了世间。<br />
顺着仙祖的经义。<br />
同时他们心中亦有巨大的震恐。<br />
仙祖回到了人间。<br />
这是足以让诸天静默的大事。<br />
足以让罗天,化外,空无都感觉到惧怕的事情。<br />
他们不敢反抗,在迷失于虚幻真实无数岁月后,他们也参与了诵经。<br />
他们曾经看到过一个天尊。<br />
他也迷失了,但是不久前刚刚重回世间。<br />
无形无相是不好证实的。<br />
万象魔主与太虚祖师斗感叹世间的神异,巨大的机缘让他们“回到故乡”。<br />
人神鬼妖佛,他们的目光逐渐被拉长,在他们眼中,这个白发的童子忽然变得无比遥远与高大。<br />
就像是开始做梦一般,遥远,遥远,逐渐虚幻。<br />
仙祖的手掌在舟船上拍了一下。<br />
声音极为清脆,而船舶所用的木材,所能发出的声音,本不应该是这样的。<br />
就像是银瓶乍破!<br />
就像是云散天清!<br />
书生突然听到了什么,他豁然转头。<br />
……<br />
光阴的云霞中,那是自己的家门,父亲就站在门口,依旧用那种严厉但却内藏温柔的眼神,注视着自己。<br />
书生愣住了。<br />
不知道这段岁月的漫长,书生的心中似乎有什么被打翻。<br />
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倒海翻江,泪水夺眶而出。<br />
听闻西方无量乐。<br />
听闻婆娑无量苦。<br />
他对父亲曾给石佛所写之诗,此时深有感触。<br />
他想到了船家与童子,他转过头,见到那个童子的身影,它再向自己笑,而书生看着自己的手,那早已是垂垂老矣。<br />
一瞬间,他就明白了什么,四周的房屋也已经古旧斑驳,原来他黄粱一梦,但执念所看到的人,都是他真正经历过的。<br />
原来如此,是因为自己已经了却心愿,所以才见到了父亲。<br />
船家是仙人,他早已知道,而当年的记忆犹是历历在目。<br />
“……哈……哈哈……”<br />
书生开始抹去眼中的泪水,哭着笑着:“船家,谢谢你……”<br />
“当年船上七人,如今也只有我已经老去!你们呢,是不是还在周河上摆渡,听着来来往往的故事?”<br />
“老神呢?是不是已经给他的儿子娶到了年轻的姑娘?”<br />
“士兵呢?百年的等待,是不是终于了却夙愿,埋骨青山?”<br />
“妖女呢?是不是已经打破劫难,成功回到人间?”<br />
“石佛呢?是不是已经追回可姑娘,回到了青门山海?”<br />
老书生看着云霞尽头的两位仙人,他深深伏下,泣不成声。<br />
仙祖轻声道:“苍生总是易老。”<br />
————<br />
老神看着眼前的坟头,他的脸强挂满了笑,笑着笑着,便开始哭了。<br />
“我想起来了,我都想起来了……”<br />
“你早就死了……我对不起士兵,对不起天下,更对不起你。”<br />
老神跪在坟头前,开始解自己的包袱,他要在这里唱一出戏,这是最后一次了。<br />
如果没有士兵的故事,或许老身永远也不会清醒。<br />
如果没有士兵的故事,或许老神真的会在清醒之后,将萧家村四周乡土众生尽数屠戮。<br />
他在唱,最后呼哧呼哧的喘着气,他转过头,看到了仙祖,白发的童子与那船家在一处,而童子的一根手指仍旧指着天上。<br />
老神转头,向天上看去。<br />
日月并行,烛龙下照。九华上帝的身影出现在人间的天空,他的呼吸在世间创造出一条光芒大道,再大道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少年,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站着的老神。<br />
老神呆呆的看着,而烛龙此时已经重回天上。<br />
“奉仙祖之命!”<br />
那个少年仁正是老神孩子的转世,九华上帝遵从调遣而来,直接让他与那少年重逢。<br />
老神转过头去,突然嚎啕痛哭。<br />
————<br />
灵云乡,士兵看到了故土,数百年的风雨渡过,这里早已变了模样,那批众生也已经不是自己的故人。<br />
连故坟也没有,原本的人家因为战乱早已迁走。<br />
士兵身上的铠甲开始凋零,这一瞬间便如同走过了千百年,他回头望去,隐隐中还能见到那个白发的童子以及渡舟的船家。<br />
魂归故里,临走之前,有这么一段旅程,也不枉此生。<br />
何况他也见到了当年的天子。<br />
士兵咧嘴笑了起来。<br />
“我是一个好兵。”<br />
喃喃的呓语,如落叶般飘零。<br />
飘零了数百年,落叶终于归根。<br />
甲胄斑驳,化为锈铁;魂魄散尽,重化浊清。<br />
但就在此时,忽然鬼门关在此大开!<br />
赤桑树下,那位天尊颔首,说了一声:<br />
“来!”<br />
…………<br />
妖女眼中的世界收束。<br />
她来到了五千六百里外。<br />
石佛也来到了这里。<br />
天地的亡门在此矗立。<br />
门扉前坐着一个枯瘦的人。<br />
他看着来到这里的人。<br />
妖女笑了:“这终究是是我的归宿。”<br />
石佛摇头:“这是劫,当破之!绝不是归宿!”<br />
妖与佛都上前一步。<br />
但天地亡门的主宰,只看到他们两人身后的那个和尚。<br />
和尚的边上是太一与太乙。<br />
那个和尚过来了,抓住了石佛与妖女,并且拍了拍他们的肩。<br />
亡门主宰叹息起来:“这也是宿命。”<br />
大和尚来此,双手合十。<br />
西天佛祖阿弥陀,奉仙祖之命,来此渡命救生,再***。
白衣僧人道:“既施主不愿回头,贫僧也只好看看那亡门是何模样。”<br />
“着有兴致,我来人间三千年,唯三十年绚烂,这三十年后,又仅有一年,见过万水千山,见了众生百态,人间安好,却唯独没见过这劳什子亡命之门!”<br />
“天人慈悲!”<br />
白衣僧人道:“昔年旧古,有地藏王菩萨舍身入地狱,普渡世间,阻止过地化巨魔宙建婆罗,人间名讳称其为长恨。”<br />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旧古有地藏王舍身如此,不惧幽黎万鬼巨魔,如今为何不能有白衣僧人入亡命之门?”<br />
白衣僧人有大气魄,船上其余三人都未曾开口,大家都是归乡之人,包括妖女与僧人。<br />
妖女寻找的乡,是她的安息之地,能让她得到解脱的地方,因为她本就没有故土。<br />
而僧人的故土,便是她。<br />
石佛在世间唯独只有这么一个朋友,三十年风雨一朝破地而出,便是为了追回已经陷入劫障而不自知的故友。<br />
仙祖觉得这很有意思。<br />
而此时船上五个人的故事都已经讲完,于是书生便看了看仙祖,又对李辟尘道:“船家若是方便....不若也讲一个吧。”<br />
李辟尘微笑:“我么,我若是讲,那便要从很久很久以前.....”<br />
他望着天空,想到在遗庙中已经和世间的一位天仙讲过三千年前的故事,三千年前的天空,三千年前的人,世间光怪陆离,纷繁多彩。<br />
李辟尘此时在讲了,他没有从多远讲起,也没说是多远的时间,只是从太华山的时候开始诉说。<br />
他告诉这些人,人间曾经有座仙山,叫做太华。<br />
其实挺无趣的,他是这样说的,故而没有多说枯燥的修行,而是在说一些有意思的事情。<br />
譬如天地之间,有五仙。<br />
譬如万物之上,有太上。<br />
太上八十一化,太上八十一杀。<br />
有俱芦界中,提灯照莲的魔子与搬弄水火的神狐。<br />
有龙华境内,万龙飞跃天穹,上至龙门相会的神话。<br />
俱芦界中挪日月,无垠天海赴龙华。<br />
譬如他数次履足红尘而见到的故事。<br />
挑山卖枣的白骨,见妻不散的游魂,兄弟相对的执念......<br />
山中刀客,临江鱼仙;皮影傀儡,壶中瓮天。<br />
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是说不完的。<br />
“苍生易老。”<br />
李辟尘笑着,摇了摇头:“人间是个好地方,你我他们,都在此间。”<br />
“这是修了多少世的缘法,才让我等降生此世?”<br />
妖女失笑:“船家你看不到众生疾苦。”<br />
李辟尘道:“诸苦我皆已见过,是了,说到苦,你们知道世间有几苦么?”<br />
五人互相看了看。<br />
李辟尘便笑着与他们分说。<br />
周河的时间开始流逝了。<br />
念念去千里烟波,很快便被这艘舟船抛在身后。<br />
暮霭沉沉楚天阔。<br />
书生道:“船家是个好仙人,洒脱得很,自在的紧。”<br />
他这么说着,因为李辟尘只是挑了一些来讲,故他听得有些梦幻不真切。<br />
白衣妖女看向仙祖,忽然笑道:“你说你比我还要大上些许,却不知道又有什么本事?”<br />
她显得有些搞怪:“能比船家这位仙山弟子本事大吗?”<br />
妖女说是这么说着,却又道:“不过我还真没有听过太华山的名字,或许是再很久很久以前,和船家说的一样,是已经不可考据得久远……”<br />
李辟尘微笑不语。<br />
仙祖给予妖女回应:“他?他站的很高了,但是比起我来,还差一点。”<br />
妖女着实乐了:“人小气不小呢。”<br />
仙祖摇了摇头。<br />
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指天。<br />
妖女不解,诸人亦皆不解。<br />
仙祖看着李辟尘,又转过头来,那仙念一瞬间就移到九天十地之外。<br />
诸世大震。<br />
耆阇崛山,佛陀罢讲。<br />
赤桑树下,北斗睁眸。<br />
帝乡云中,烛龙衍照。<br />
武当之上,真武不言。<br />
龙蛇,白帝,太微,无始,无终,鬼母,舜帝,黄老君。<br />
坐胜,覆海,白泉,罗喉,夕云,红云,鸿钧。<br />
霜云,南山,鹊桥,兕虎,天河,行隐,渔歌,玉门。<br />
暴人,牧人,云人,仁人。<br />
汤主,虞主,火师,黄泉。<br />
森罗,窅冥,青莲,道隐。<br />
摩天,无欲,大羿,五神道魔苏秦,孔宣……<br />
还有很多很多!<br />
世间六至人之一的种柳人听到了太一的念头,他想要反抗,想要逃离,但下一瞬间就被那道念头狠狠按在大地上。<br />
苍凉飞舞,种柳人如身穿十万铁索,痛苦不堪,同时艰难愤恨。<br />
纵然是世间至人也逃不脱太一的约束。<br />
万圣都不敢言语,但这一切都不为世人所知道。<br />
仙祖将要说法,故而已经轮不到他们来说。<br />
诸天仙佛神魔之门,尽皆肃静,世人祈求,此时再无一处敢给回应。<br />
纵然是浮黎元始天尊也隐匿起来。<br />
玉童子摇了摇头。<br />
一念来去,九天十地皆尊我号令。<br />
仙祖露出微笑,却不是对妖女,而是对李辟尘问道:<br />
“我若是逆天而行,可会受到惩戒吗?”<br />
此言一出,万圣震恐。<br />
看似是对太乙发问,事实上却是在呵问万界诸天。<br />
但诸天道哪里又敢于回应,便皆充楞装傻。<br />
仙祖失笑:“你看,它不敢,所以我这一生从未曾敬天半尺。”<br />
万圣点头,却尽数不敢言语。<br />
您老人家说法,我等静听便是,天算什么,在您眼中自然是什么都不算的。<br />
妖女则是有些发愣。<br />
她隐隐感觉到哪里不对。<br />
仙祖都念头再次转了转。<br />
他对李辟尘道:“你敬天吗?”<br />
李辟尘不假思索:“我是极尊敬天的。”<br />
“天生万物以养众生,若无清天,便无大地万象。”<br />
仙祖笑起来:“我知道你会这么说,因为你总是把万物向好的方面看。”<br />
他这么说着,便对空荡荡的高天道:“你们呢?”<br />
诸圣皆不敢答,却皆若有所思。<br />
此天是何天?<br />
那五个故事被传到诸天之中,万圣皆已听闻。<br />
仙祖问他们怎么看。<br />
万圣各有所答。<br />
不敢不答。<br />
仙祖那根手指依旧指着清天。<br />
纵然此时的天,早已被雾气遮掩。<br />
他忽然诵起经文来。<br />
莫名其妙却又无比飘渺的道经,仙祖的声音回荡在舟船上,甚至都无法在周河上传出多远。<br />
但是此时,雾气开始汹涌,宛如光阴一般向前方流淌;水流变得浩大,无数的鱼虾从水波中涌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br />
万物都在复苏,都在争斗,这是惊骇天地的机缘,这是送给蝼蚁的机遇!<br />
诸天中,万圣也在聆听,他们凝神屏息,他们感到不可思议。<br />
但谁都可以听。<br />
唯独天地听不得。<br />
仙祖不想让天地听。<br />
他甚至不用多说什么,天地便主动退避,绝不敢听。<br />
李辟尘顿时失笑,极为莞尔。<br />
到底是个孩子。<br />
天地为众生衍苦,他便让天地也得大苦,且有苦难言。<br />
更不敢言。<br />
世界无人不惧这个童子,正如之前一念电转惊雷,九天十地便皆从调遣。<br />
莫敢不从!<br />
船舶上的五人听得那些经文,他们也看到了四周的鱼虾翻跳,此时周河下升起滔天巨浪,一只猪婆龙从中钻出,瞪着一双龙眸,不敢呼啸,只是一声不吭的游荡在周船边上,为其护法。<br />
仙祖依旧在诵经。<br />
他忽然有些不喜那只猪婆龙,于是便看了它一眼。<br />
这只猪婆龙慌忙潜入水下,把最好的区域留出来,重新交托给那些鱼虾。<br />
仙祖便很满意。<br />
这是给蝼蚁听的,虽然猪婆龙也是蝼蚁,但它强行占据鱼虾的位置,便让仙祖很不喜欢。<br />
诸天深处,有两道人影突然出现,从无形无相之中,显化为有形有相之物。<br />
他们同样不敢妄动,同时似乎找到了回归真实的方法。<br />
万象魔主与太虚祖师,这两人注定只是配角,他们的故事或许在另外的时空中会得以衍化,但迷失了无尽岁月的他们,终于在此时回归了世间。<br />
顺着仙祖的经义。<br />
同时他们心中亦有巨大的震恐。<br />
仙祖回到了人间。<br />
这是足以让诸天静默的大事。<br />
足以让罗天,化外,空无都感觉到惧怕的事情。<br />
他们不敢反抗,在迷失于虚幻真实无数岁月后,他们也参与了诵经。<br />
他们曾经看到过一个天尊。<br />
他也迷失了,但是不久前刚刚重回世间。<br />
无形无相是不好证实的。<br />
万象魔主与太虚祖师斗感叹世间的神异,巨大的机缘让他们“回到故乡”。<br />
人神鬼妖佛,他们的目光逐渐被拉长,在他们眼中,这个白发的童子忽然变得无比遥远与高大。<br />
就像是开始做梦一般,遥远,遥远,逐渐虚幻。<br />
仙祖的手掌在舟船上拍了一下。<br />
声音极为清脆,而船舶所用的木材,所能发出的声音,本不应该是这样的。<br />
就像是银瓶乍破!<br />
就像是云散天清!<br />
书生突然听到了什么,他豁然转头。<br />
……<br />
光阴的云霞中,那是自己的家门,父亲就站在门口,依旧用那种严厉但却内藏温柔的眼神,注视着自己。<br />
书生愣住了。<br />
不知道这段岁月的漫长,书生的心中似乎有什么被打翻。<br />
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倒海翻江,泪水夺眶而出。<br />
听闻西方无量乐。<br />
听闻婆娑无量苦。<br />
他对父亲曾给石佛所写之诗,此时深有感触。<br />
他想到了船家与童子,他转过头,见到那个童子的身影,它再向自己笑,而书生看着自己的手,那早已是垂垂老矣。<br />
一瞬间,他就明白了什么,四周的房屋也已经古旧斑驳,原来他黄粱一梦,但执念所看到的人,都是他真正经历过的。<br />
原来如此,是因为自己已经了却心愿,所以才见到了父亲。<br />
船家是仙人,他早已知道,而当年的记忆犹是历历在目。<br />
“……哈……哈哈……”<br />
书生开始抹去眼中的泪水,哭着笑着:“船家,谢谢你……”<br />
“当年船上七人,如今也只有我已经老去!你们呢,是不是还在周河上摆渡,听着来来往往的故事?”<br />
“老神呢?是不是已经给他的儿子娶到了年轻的姑娘?”<br />
“士兵呢?百年的等待,是不是终于了却夙愿,埋骨青山?”<br />
“妖女呢?是不是已经打破劫难,成功回到人间?”<br />
“石佛呢?是不是已经追回可姑娘,回到了青门山海?”<br />
老书生看着云霞尽头的两位仙人,他深深伏下,泣不成声。<br />
仙祖轻声道:“苍生总是易老。”<br />
————<br />
老神看着眼前的坟头,他的脸强挂满了笑,笑着笑着,便开始哭了。<br />
“我想起来了,我都想起来了……”<br />
“你早就死了……我对不起士兵,对不起天下,更对不起你。”<br />
老神跪在坟头前,开始解自己的包袱,他要在这里唱一出戏,这是最后一次了。<br />
如果没有士兵的故事,或许老身永远也不会清醒。<br />
如果没有士兵的故事,或许老神真的会在清醒之后,将萧家村四周乡土众生尽数屠戮。<br />
他在唱,最后呼哧呼哧的喘着气,他转过头,看到了仙祖,白发的童子与那船家在一处,而童子的一根手指仍旧指着天上。<br />
老神转头,向天上看去。<br />
日月并行,烛龙下照。九华上帝的身影出现在人间的天空,他的呼吸在世间创造出一条光芒大道,再大道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少年,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站着的老神。<br />
老神呆呆的看着,而烛龙此时已经重回天上。<br />
“奉仙祖之命!”<br />
那个少年仁正是老神孩子的转世,九华上帝遵从调遣而来,直接让他与那少年重逢。<br />
老神转过头去,突然嚎啕痛哭。<br />
————<br />
灵云乡,士兵看到了故土,数百年的风雨渡过,这里早已变了模样,那批众生也已经不是自己的故人。<br />
连故坟也没有,原本的人家因为战乱早已迁走。<br />
士兵身上的铠甲开始凋零,这一瞬间便如同走过了千百年,他回头望去,隐隐中还能见到那个白发的童子以及渡舟的船家。<br />
魂归故里,临走之前,有这么一段旅程,也不枉此生。<br />
何况他也见到了当年的天子。<br />
士兵咧嘴笑了起来。<br />
“我是一个好兵。”<br />
喃喃的呓语,如落叶般飘零。<br />
飘零了数百年,落叶终于归根。<br />
甲胄斑驳,化为锈铁;魂魄散尽,重化浊清。<br />
但就在此时,忽然鬼门关在此大开!<br />
赤桑树下,那位天尊颔首,说了一声:<br />
“来!”<br />
…………<br />
妖女眼中的世界收束。<br />
她来到了五千六百里外。<br />
石佛也来到了这里。<br />
天地的亡门在此矗立。<br />
门扉前坐着一个枯瘦的人。<br />
他看着来到这里的人。<br />
妖女笑了:“这终究是是我的归宿。”<br />
石佛摇头:“这是劫,当破之!绝不是归宿!”<br />
妖与佛都上前一步。<br />
但天地亡门的主宰,只看到他们两人身后的那个和尚。<br />
和尚的边上是太一与太乙。<br />
那个和尚过来了,抓住了石佛与妖女,并且拍了拍他们的肩。<br />
亡门主宰叹息起来:“这也是宿命。”<br />
大和尚来此,双手合十。<br />
西天佛祖阿弥陀,奉仙祖之命,来此渡命救生,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