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制作血饵与炼油
('\n\t第五十天,林予安一早起来就开始制作鞣制剂。<br /><br />很快当大部分树皮都被处理成大小不一的细小碎片后,林予安取出了他之前烧制的最大的陶罐。<br /><br />林予安将这些处理好的树皮碎片,一层层地装入陶罐中,并用一根粗木棍不时地向下捣实,尽可能地将树皮塞满,直至陶罐的边缘。<br /><br />“提取单宁酸,树皮处理得越细碎,与水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单宁的萃取效率也就越高。”<br /><br />“然后就是漫长的熬煮过程。”<br /><br />他将沉重的陶罐挪到火炉的灶口之上,并在下方的燃烧室添入足量的硬木干柴。<br /><br />“我需要将树皮中的单宁酸尽可能多地熬煮到水中,形成高浓度的鞣液。”<br /><br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好几个小时,期间要保持水的持续沸腾。”<br /><br />时间在“咕嘟咕嘟”的沸水声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中一点点过去。<br /><br />陶罐中的液体,颜色开始发生显著而奇妙的变化,锅中的液体已经变成了一种深浓的红棕色液体。<br /><br />“单宁酸应该已经最大限度地溶解到水中了,这浓度,绝对够我鞣制这张大鹿皮了!”<br /><br />然后取来另一个同样大小陶盆,准备进行过滤。<br /><br />然后翻出了一件棉质半袖,正是他当初装河狸肉干时的那件,将半袖做成一个简易而有效的滤网。<br /><br />用一个用大块桦树皮折成的临时舀勺,一勺一勺地将陶罐中浓液,倒入这个布袋滤网之中。<br /><br />林予安一边进行着过滤一边对着镜头解释道。<br /><br />“植物鞣法,与我之前用脑髓鞣制河狸皮有很大不同,”<br /><br />“它需要一个更加漫长的周期,需要在这种富含单宁酸的鞣液中浸泡数天。”<br /><br />“在这个漫长的浸泡过程中,树皮中的单宁分子会与皮革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br /><br />林予安一上午就制作了不少的鞣制剂,并将过滤好冷却后的植物鞣液,一盆一盆地倒入鞣制池中。<br /><br />深红棕色的液体在池底汇聚,很快便积起了约十几厘米的深度。<br /><br />随后他将那张在溪水中浸泡了一夜、已经充分吸水膨胀的鹿皮,从水中捞出,去除大部分多余的水分。<br /><br />然后慢慢的完全展开,将其平铺放入鞣制池中,准备泡上个几天。<br /><br />在等待鞣液浸泡鹿皮的漫长时间里,林予安决定将脂肪都炼成油更方便长久的储存。<br /><br />林予安将那些在分解鹿肉时,特意从鹿的腹部、背部和内脏周围修剪下来的大块板油状脂肪。<br /><br />全都收集在一个用桦树皮制作的临时容器里,这些脂肪块呈乳白色,在微凉的空气中已经开始凝固。<br /><br />“这些是优质的动物脂肪。”<br /><br />他拿起一块,在镜头前展示了一下,手指能清晰地感觉到其坚实而油腻的质感。<br /><br />“他们已经开始变的坚硬了,必须把它们炼成纯净的鹿油,这样不仅能极大地延长保存时间。”<br /><br />“还能在烹饪时为食物增加宝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