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br /><br />陈及冠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领悟,有时候不是农户不想要土地。<br /><br />而是在各种灾害面前,没有抗压能力,想要活下去,只能变卖土地,求取一线生机。<br /><br />这些饿坏的人没说错,如果不变卖土地,只怕会被活活饿死,到时候这些土地拿来还有什么用。<br /><br />说实话,陈及冠并没有什么当地主的想法,在他看来,只要自己以后能当上官,想来护着家人和族人平安是没问题的。<br /><br />当然,指的是一县之地,要是去了府城或者更大的京城,再大的官员也不敢说一声顺遂。<br /><br />但是没想到,一场水灾,这些人就这么莫名其妙找上了自己。<br /><br />而且,他不想拒绝,因为他想给这些人一条活路。<br /><br />他虽然不是圣贤,却读了圣贤书,一颗心还是热的,没有被世俗磨灭。<br /><br />陈大山看出他有些动摇,轻声劝道:“冠哥儿,这些土地大多被洪水泡过,怕是无甚收益。”<br /><br />陈及冠摇摇头,“七叔公,我知晓的。”<br /><br />陈大山也不再多说,冠哥儿乃是读书人,他所行之事,自然有自己的道理。<br /><br />陈及冠看着这些人乌黑且带着希翼的眼睛,沉声道:“你等所求,我应下了,不知价钱几何?”<br /><br />这些人看样子事前没有想过此事,闻言立马讨论起来,最终以一亩水田二两银子,一亩旱地一两银子的价格出售。<br /><br />这个价格......当真十分廉价。<br /><br />按照水灾之前的价格,一亩水田怎么也能卖到五两银子,一亩旱地也能卖二到三两银子。<br /><br />陈及冠没有多说,应下之后,便和他们约定好时间,到时候带上地契与银两,去官府交接土地。<br /><br />这些人带着希望离开,有了这些银两,他们也可以去米行买米。<br /><br />陈及冠心里也舒坦不少,自己好歹是帮助了不少人,虽然花费的银两不在少数。<br /><br />不过他并不缺银两,毕竟之前话本的收益着实不少,这段时间他准备把第五卷写出来,《修仙录》也随之完结。<br /><br />等时局稳定下来后,收益应当是源源不断的。<br /><br />三日后,陈及冠在陈大山的陪同下,赶着牛车朝白马镇驶去。<br /><br />官道已经被清理干净了,水灾的痕迹正在慢慢消失。<br /><br />越靠近白马镇,陈及冠心中更加吃惊,路上时不时就能看见皑皑白骨,甚至有些骨架很小,看上去似乎是孩子。<br /><br />来到白马镇,往日繁华热闹的白马镇显得十分冷清,街上摊贩十不存一,一个个面带菜色,有气无力叫喊着。<br /><br />一场水灾,将这片地域的命运大幅度改变,也不知道多少人因此丧生,官府也没有报道这件事。<br /><br />陈及冠让陈大山在一处茶肆等待,他则来到徐府,敲响了黑木大门。<br /><br />管家打开门,一眼便认出他,毕竟气质和相貌如此出众的人,看过一眼便很难忘记。<br /><br />“小生这厢有礼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不知徐小少爷可在府内?”陈及冠开口说道。<br /><br />他现在有童生功名,算得上是官方认证的读书人,所以可以自称小生。<br /><br />管家态度很好,“小少爷正在府中,还请公子随我入内。”<br /><br />陈及冠来到堂屋,一个小家碧玉的婢女端着茶杯来到他身边,看了他一眼,脸颊立马染上两朵红晕。<br /><br />“冠弟,怎突然来寻为兄了?可是来送童生宴的请柬?”<br /><br />很快,穿着一身白色细布长袍的徐锦书便走了进来,手上一如既往拿着一把折扇。<br /><br />陈及冠起身,两人行礼,这才坐下。<br /><br />“徐兄,如今水灾余威尚存,童生宴一事,以后再谈,今日只是来白马镇办事,顺道来访友品茗罢了。”<br /><br />徐锦书大笑,伸出手,“冠弟,茶水低劣,莫要嫌弃。”<br /><br />陈及冠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入口润滑,回味甘甜,此茶如何能称得上低劣?”<br /><br />两人寒暄两句,徐锦书便吐槽起了这次水灾。<br /><br />洪水把徐家的大部分田地都给淹没,今年收成可以说得上是颗粒无收。<br /><br />而且徐家还得养着一大群佃户,官府的税收也不能少,可以说得上血亏。<br /><br />当然,也谈不上伤筋动骨,毕竟徐家在白马镇经营多年,底蕴是有的,无非是多费些钱粮。<br /><br />等到今年过去,这次的损失很快就能找补回来。<br /><br />徐锦书的消息要广些,还说这些水灾的范围异常大,三十年未见,益州的影响不是最大的,影响最大的是长江沿线的几个大州。<br /><br />比如荆州,扬州,这两个地方的损失最为惨重。<br /><br />至于损失有多大,那就不得而知,甚至现在京城朝廷才刚刚得到水灾的消息。<br /><br />古代的交代太过落后,加上大景王朝疆域广大,从偏远地方去京城,往往需要一年半载。<br /><br />两人聊了大半个时辰,陈及冠见时辰差不多了,便要起身离开。<br /><br />徐锦书连忙阻止,“冠弟,何必慌忙,午膳用过再走不迟。”<br /><br />陈及冠解释有事情要忙,至于午膳,等会儿再说。<br /><br />出了徐府,找到陈大山,和他一起来到官府。<br /><br />官府中门大开,里面来往的人不少,一个个衙役忙的脚不沾地,可见水灾的善后事情有很多。<br /><br />来到户房,这里是掌管买卖、税收的地方,也统计的有各家田地情况。<br /><br />听说大景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就行度田之事,将全国土地统计完毕,以保证税收稳定。<br /><br />户房的人不少,大多是平头百姓,穿插着几个穿着锦袍,面色红润,一看就是大富大贵的人。<br /><br />估摸着这些人的目的与他们一样,都是来变卖土地,寻求一线生机的。<br /><br />轮到陈及冠他们的时候,在官府的见证下,地契的所属人变更,陈及冠也将银子给了这些佃户。<br /><br />拿着一沓地契走出官府的时候,陈及冠还有些恍惚,自己这就成为地主了?而且还有佃户?<br /><br />虽然只是几十亩田地的小地主,但也是地主,可以被人正儿八经叫老爷了。<br /><br />这些土地很零散,没有连在一起,分布在各个村子,下午的时间,陈及冠就去这些土地看了看。<br /><br />最终陈及冠决定按照四六分成,也就是土地的产出,自己拿六成,剩下四成是佃户的。<br /><br />但是这六成中,包含税收,实际上陈及冠只能得到两成的粮食产出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