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沙俄的地下长城,探地雷达
('\n\t叶卡捷琳堡的地下隐藏了几十万大军,但是这些部队却根本就调不出去。<br /><br />当沙俄这边组织部队向列夫达发起反击的时候,迎来的便是空军的反反复复的轰炸。<br /><br />都还没有抵达列夫达,就全都被炸回来了,而且损失非常惨重。<br /><br />古国这边也在快速往列夫达增兵。<br /><br />古国空军下属的第71空降合成旅在C-17战略运输机的协助下,当天就从后方的伊尔库地区全部运抵列夫达。<br /><br />同时第65空中突击旅还利用直升机将刚刚抵达的第62轻型合成旅的人员连带装备都紧急运往列夫达。<br /><br />在这里将会集合古国三个合成旅的兵力进行防守。<br /><br />其中第62轻型合成旅负责抵御来自莫斯格勒方向的援军。<br /><br />第65空中突击旅以及第71空降合成旅将组成一股进攻力量,向叶卡捷琳堡的后方发起进攻。<br /><br />与远东集团军主力对叶卡捷琳堡进行前后夹击。<br /><br />这个时候压力最大的就属于联勤部队了。<br /><br />他们不仅需要跨越上千公里保障远东集团军将近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还需要负责列夫达三个合成旅的补给。<br /><br />要知道将近十万人每天光是吃喝拉撒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再加上天气恶劣。<br /><br />目前主要还是依靠空中航线进行补给。<br /><br />至于火车的话,还有很多被炸毁的铁路桥没有修好,目前还无法使用。<br /><br />远东军区这边集结了超过三千辆各型号卡车为前线输送补给物资。<br /><br />光是往返的路程就超过了3000公里。<br /><br />随着冬天的到来,汽车运输也变得困难起来,所以压力一下就到了空军这里。<br /><br />不过当前线的机场开始建好之后,情况将会大为改善。<br /><br />毕竟空军现在装备了上千架的C-130战术运输机,500多架的C-17战略运输机以及200多架C-5银河战略运输机。<br /><br />至于体型更大的AN-225就不算在内了,前线机场根本就无法起降的可能。<br /><br />这玩意只能往返于大型军用机场当中。<br /><br />一般的军用机场的跑道都无法进行起降,因为它实在是太沉了。<br /><br />所以这架超级运输机的实用价值并不是很高。<br /><br />但它却可以将国内的物资直接运输到伊尔库地区的军用机场。<br /><br />一次性能够装载超过200吨的物资,不是一般的能装。<br /><br />就像是前线所需的重型机车车头,就能能够通过它直接运输到伊尔库。<br /><br />空中、陆地的联合后勤保障,让远东集团军在开战之后根本就不用为弹药和补给发愁,可以毫无顾忌的倾泻火力。<br /><br />作为廖杰弹药量推崇者之一的远东集团军司令谢子轩依旧没有改变之前的作风。<br /><br />当列夫达这边已经巩固之后,他对叶卡捷琳堡发起了全面进攻。<br /><br />进攻首日,空军发射了20多枚携带电磁脉冲炸弹的战斧巡航导弹,针对叶卡捷琳堡进行电磁打击。<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虽然电子战机无法干扰有线电话,但电磁脉冲炸弹却可以直接摧毁他们的电话。<br /><br />随即便开始为期一天的地毯式战略轰炸。<br /><br />超过200架的图-95、图-160和B-52战略轰炸机再次往已经被炸成废墟的叶卡捷琳堡投下了数千吨航弹。<br /><br />大量的废墟碎块甚至都被反复的轰炸给炸成了齑粉。<br /><br />不过这次的地毯式轰炸却收效甚微,无法对地下工事造成结构性的破坏。<br /><br />谢子轩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第二天就让部队发起了全面进攻。<br /><br />第57、58重型合成旅以及三个中型合成旅的兵力全都投入了进去。<br /><br />第65空中突击旅、第71空降合成旅也从后方发起进攻。<br /><br />地面上M1A1主战坦克、M2步兵战车组成装甲洪流。<br /><br />低空当中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中高空的各型战机遮天蔽日,直接就淹没了叶卡捷琳堡。<br /><br />部队在进入到了叶卡捷琳堡之后才开始遭到沙俄部队的猛烈反击。<br /><br />他们就像是土拨鼠一般从意想不到的地方钻出来打冷枪,打一阵之后直接钻入洞里面。<br /><br />这也是崔可夫的所制定的土拨鼠战术。<br /><br />叶卡捷琳堡拥有着一条完善的地下交通网,这可是一条条能够藏40多万兵力的地下长城。<br /><br />在这条地下长城当中不仅有着供应数十万大军吃喝一年的物资,甚至还有子弹、炮弹和枪械的生产线。<br /><br />很多轻武器和子弹都能够自给自足。<br /><br />这就是沙俄防守叶卡捷琳堡的底气所在。<br /><br />所以远东集团军虽然表面上占领了叶卡捷琳堡,但实际上也只是占领了地面而已。<br /><br />在地下还有着数十万的沙俄守军,他们利用地下交通网络频繁对国防军发起攻击。<br /><br />当然他们这个战术看起来还不错,但效率却并没有崔可夫想象的那么好。<br /><br />在他的设想当中,进入叶卡捷琳堡的古国国防军在这种战术下将会打的找不到北。<br /><br />可事实上却是他们的反击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伤亡。<br /><br />每次出去的部队能够回来一半就算不错了。<br /><br />其中对他们造成伤亡最大的就是来自于空中。<br /><br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发挥出了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威力。<br /><br />每当发现从地下掩体当中钻出来的沙俄部队,直接飞过去在他们的头顶上盘旋。<br /><br />火箭弹、反坦克导弹以及30毫米链炮不断的往敌人中间倾泻火力。<br /><br />这也导致了沙俄守军的大量伤亡。<br /><br />几天的时间下来,他们就付出了超过3万人的伤亡,而远东集团军这边的伤亡也只有一千多人。<br /><br />战损比之所以如此夸张,也和远东集团军全面配属防弹衣有着很大的关系。<br /><br />凯夫拉材质的防弹衣再加上各种陶瓷和钢制插板,能够达到四级防弹的效果。<br /><br />虽然挡不住全威力步枪的近距离射击,但却能够缓冲大部分的伤害。<br /><br />同时能够挡住大部分的破片和流弹。<br /><br />大部分的士兵往往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治,而且很快就能够重新投入到战场当中。<br /><br />这也是远东集团军伤亡率低的主要原因。<br /><br />不过面对这种情况,谢子轩还是迅速调整了战术。<br /><br />“让工兵带着探地雷达进去,先把他们的老鼠洞炸了再开始打。”<br /><br />面对叶卡捷琳堡的地下防御工事,古国这边并不是没有应对方法。<br /><br />探地雷达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应对方式。<br /><br />因为探地雷达可以清晰的定位地下是否存在空腔,大致的深度是多少以及各种信息都能够探测到。<br /><br />只要能够精确的找到他们工事,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