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岑夫子,为李海益开蒙三年。<br /><br />第一年,诵读四书,五经,反复诵读大学。<br /><br />第二年,李涯两岁,语言技能解锁,岑夫子开始带着李海益诵读《大学》。<br /><br />第三年,已经积累够了书生意气之后,岑夫子开始教导他这一派的修行功法,心学!<br /><br />“我们青州学院这一脉,核心是心学,真传就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涯儿,你要记牢了!”<br /><br />李海益,化名李涯,从头学法。<br /><br />这一次,学的是儒家正法。<br /><br />在研究之后,李海益发现,这儒家功法,脱胎于古炼气士之法。<br /><br />而且,自己的八卦神光镜确实不凡,别的地方不去,专门到十分契合的自己修行的青州来。<br /><br />这里的儒家学院,教的都是心学。<br /><br />由于李海益亲近《大学》、《易经》,因此给李海益解读十六字真言时,岑夫子选择的,也都是这两个经典。<br /><br />“人心惟危,在易为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br /><br />岑夫子满脸的严肃,半是因教导而肃穆,半是因恐惧而严肃。<br /><br />“心学以心为本,容易以心乱理,你修行,万不可忘了本心,人心惟危,自己的心,也是一样。要时刻反省,不断纠正,才能不偏离本心!”<br /><br />巧了,李海益修觉心之道,已经是万全大法师。<br /><br />这心学第一关,对李海益没有半点难处。<br /><br />体内的书生意气,迅速汇聚。<br /><br />在心学的引导下,开始解读《大学》,丝毫没有需要反复纠正的意思。<br /><br />眼看着,李海益短短一年,就快养出浩然气了,岑夫子高兴也不是,担心也不是。<br /><br />无奈之下,只能更加卖力的帮着开蒙,诵读经典。<br /><br />转眼,李海益五岁了。<br /><br />一年前,李海益就能够蜕变出浩然气了。<br /><br />只不过,被李海益压制住了。<br /><br />重修一世,多好的机会,随随便便的选道途,可惜了。<br /><br />李海益想选个好的。<br /><br />浩然气,要从四书之中去悟。<br /><br />岑夫子已经帮他选出来了,四书之中,他与《大学》的契合度最高。<br /><br />《大学》全文很短,李海益早就读了不下万遍。<br /><br />若是愿意,各种浩然气,早就能蜕变出来。<br /><br />但他始终觉得,不那么合心意。<br /><br />直到五岁这一年生辰,李海益才觉有了一丝灵感。<br /><br />出生之日,天罡清气,被体内天赋所引,自空中倒灌而下。<br /><br />读书读出来的书生意蕴,与这些外来之气融合,化作书生意气。<br /><br />最早,各种气,都能凝聚书生意气。<br /><br />但李海益有意筛选,将其他杂气都去了,只留天罡清气。<br /><br />如今李海益体内的书生意气,极其精纯,也极其清灵。<br /><br />“天罡知本浩然气?就这个了!”<br /><br />李海益定了主意。<br /><br />当日晚,李海益迈步出了房门,直面无垠星空。<br /><br />主动牵引天罡清气入体,反复诵读大学全文,最后将重点,放在《知本》这两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个字上。<br /><br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br /><br />知本入道,浩然气,成!<br /><br />短短五年,李海益就修成了秀才。<br /><br />凝聚浩然气,就算是入了门,筑基功成。<br /><br />开启了正式的修行。<br /><br />一般来说,普通小孩,是需要寒窗苦读十年,才能积累足够的书生意气。<br /><br />可是现在,李海益五年,就完成了这一点。<br /><br />再算上开蒙前的预读时间,一般能十五岁凝聚浩然气的,都算是天才了。<br /><br />圣人孔子,也是十有五而志于学。<br /><br />李海益,这都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br /><br />但是,李海益自己倒是半点不觉得意外。<br /><br />他本就是仙人,修一门蜕变自古炼气之法的儒家法门,五年入门,基础已经打的足够牢靠了。<br /><br />仙侠大世界的天道,比之前三个世界碎片的天道厉害的多。<br /><br />李海益想要使出神通手段,也得从本世界修行体系之中,寻找契合的方法。<br /><br />否则,容易引来天道警觉。<br /><br />治学为本,治经为用。<br /><br />接下来,就需要读经了!<br /><br />李海益收敛了自己体内的天罡知本浩然气,考虑起了治经的事。<br /><br />岑夫子已经帮他测试过了,《易经》与他最为契合。<br /><br />对此,李海益毫不意外。<br /><br />不说修白泽变化和八卦神光镜的影响,之前当李毅的时候,他确实是学过易经的。<br /><br />那时候起,易经与李海益的契合度,就已经足够高了。<br /><br />到了这青州之内,用浩然气引导,当然是易经最为契合。<br /><br />“想要成为君子,最少要从五经之中最少悟出一道神通,当做根本修炼圆满,才算成功。不过此事对我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难度!”<br /><br />“不过不着急,先去学礼吧!”<br /><br />这里的礼,可不是虚礼,而是标准的儒家六艺之一的礼。<br /><br />分为五种,是一套非常完善能力体系。<br /><br />具体来说,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种。<br /><br />吉礼是与天地人神鬼打交道的礼节,李海益自己就会,不需要学。<br /><br />凶礼是处理死亡丧葬祸患的能力,与解咒之术有关。<br /><br />嘉礼是处理喜事婚事等好事的能力,与祝术有关。<br /><br />宾礼是处理诸侯事务,与气运相关。<br /><br />这三种礼,李海益都得学,不过,倒也不必学的过多。<br /><br />择有用的学就是了。<br /><br />六艺之中,岑夫子建议李海益学礼与数。<br /><br />数是为了配合治易,礼则是为了入世渡劫。<br /><br />李海益本不想听,但仔细了解之后发现,儒门六艺,在结合古炼气士的法门之后,有了别样的能力。<br /><br />以礼为例,能观测影响气运,定家国之兴衰,个人之荣辱。<br /><br />虽然不是神通,但用好了不比神通差,是术的体现。<br /><br />第二日。<br /><br />李家别院,此地离着学院近,方便岑夫子来教李海益,哦,现在的名字,是李涯。<br /><br />“牙牙,你居然真的凝聚了浩然气?天罡知本浩然气,生自大学,好啊,好啊!”<br /><br />知本浩然气,凝聚出来的不止李海益。<br /><br />毕竟,大学就这么些文字,悟出的东西,总也出不了诚意正心这一套去。不过,因为个人资质不同,会有些许变化。<br /><br />能悟天罡,养出天罡知本浩然气,就是李海益的特别之处。<br /><br />“成了秀才,也就算是出师了,现在,是时候确定,你要走哪条路了!”<br /><br />“哪条路?”<br /><br />“没错,治学,还是入仕?”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