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白榆在冯太监这里确认了岗位后,正要离开,却又被叫住了。<br /><br />“前阵子东厂亏空的那四百两经费,你不退回来?”冯保问道。<br /><br />白榆强硬的顶了回去:“就是在黄公公面前,我也只说退回十两,其余的三百九十两与我们无关!”<br /><br />凭本事骗来的钱,为什么要退还?<br /><br />黄锦和陆炳达成协议时,可没提到让自己退回这四百两。<br /><br />走到中庭,却见陆白衣在这里等候,白榆直接当没看见,准备绕行。<br /><br />陆白衣却拦住了白榆,主动问道:“你选了哪里?”<br /><br />白榆随口答道:“西城还能有多少选择,三法司里的都察院。”<br /><br />陆白衣说:“西城还有太仆寺,你怎么不选太仆寺?能改就改了吧!”<br /><br />西城衙门确实不多,除了三法司就是太仆寺了。<br /><br />别看太仆寺似乎平平无奇,很多外行都没听说过这个衙门,但却是朝廷现银最多的衙门,传言积存银甚至比当今国库还多。<br /><br />因为太仆寺主管马政,全国征收的马价银都保存在太仆寺,一百年多年积累下来,起码存了几百万两,这是大明财政真正的压舱石。<br /><br />一旦遇到战争之类的突发事件,太仓银库一时间拿不出钱时,朝廷往往都是从太仆寺征发银两。<br /><br />但白榆目前的主要目标很坚定,考科举博功名,给自己的小命多加一道保险,捞钱放在第二位。<br /><br />所以白榆毫不客气的说:“我如何行事轮不到你管,别再给我添乱就谢天谢地了!”<br /><br />陆白衣嘀咕着“狗咬吕洞宾”,骂骂咧咧的走了。<br /><br />钱千户指着陆白衣的背影,对白榆说:“听她的,去太仆寺也不错,你可知她爹是干什么的?”<br /><br />白榆疑惑的说:“她竟然还有爹?”<br /><br />钱千户没好气的说:“废话!你还是嘴上多积德吧!谁没有父母?”<br /><br />白榆还真没在意过陆白衣的亲爹是干什么的,因为她的大伯是陆炳,干爹是黄锦,这两门长辈实在太耀眼了,让人已经注意不到其他人。<br /><br />钱千户介绍道:“她爹单名一个炜字,是正经的两榜进士,现在官居太仆寺少卿。<br /><br />如果咱们去太仆寺当坐探,说不定能多分点银子,还能获得关照。<br /><br />所以这次陆公子可能真是好意,你怎得一点不识趣?”<br /><br />白榆后悔了那么一瞬间,随即又坚定了志向,没有什么比科举更重要。<br /><br />无数个夜晚刷出的历史资料告诉自己,未来十多年是政治最动荡的十多年。<br /><br />如果没有功名护体,不能混进文官集团,获得一定“特权”,就算通过别的渠道出人头地,也随时有可能丢掉小命。<br /><br />不信邪的可以看看,嘉靖朝历代最有权势武官勋贵都是什么结局。<br /><br />初期最牛逼的是武定侯郭勋,嘉靖二十年下狱被判死刑,暴毙;<br /><br />中期的咸宁侯大将军仇鸾,嘉靖三十年下狱前暴毙,被开棺戮尸;<br /><br />后期权势最盛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的太保左都督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在历史上也是今年年底暴毙,党羽全被清算。<br /><br />而文官里,就算是公认的大奸大恶首辅严嵩,最后也只是被抄家罢官,赶回老家而已。<br /><br />所以不弄一身功名,靠功名混进文官圈子,白榆真没安全感。<br /><br />如果依靠陆炳在武官体系里升级,就算能从小旗升到百户千户又如何?<br /><br />这只能是眼前的小确幸,又宛如草叶上的朝露,根本无法长久。<br /><br />见白榆态度如此坚定,一定要去都察院那个最差的地方,钱千户实在无可奈何。<br /><br />他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就像是蒙上了眼后被白榆拖着一路狂奔,但却又不知道奔向何方。<br /><br />眼看今天时间还早,白榆和钱千户就从东城转到西城,先去未来的工作岗位查看情概况。<br /><br />在西城偏南位置,金城坊和阜财坊交界处,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紧紧的挨在一起。<br /><br />白榆走到这里就发现,三法司地块距离自家很近,路程也就是二里地左右的样子。<br /><br />这算是一个意外之喜,钱多、事少、离家近三要素,至少占了“离家近”一项了。<br /><br />刑部和都察院比邻而居,刑部大门前热闹非凡,跟市场似的,甚至还有当街谈判多少钱减刑一年的。<br /><br />至于都察院门前,则就冷清多了,倒不是因为都察院比刑部权力小,而是主营业务不同。<br /><br />大多数情况下,都察院业务与普通百姓并没有直接关系。<br /><br />到了督察院大门,白榆和钱千户并不需要继续深入,旁边门房就是工作岗位。<br /><br />后世人对厂卫的印象往往只有侦缉、抄家、陷害忠良,对厂卫大多数工作细节、岗位设置一无所知。<br /><br />比如厂卫会在各大衙门布置公开眼线,对各衙门的人员往来、事态动向进行记录和汇总,称之为坐记,也叫坐探。<br /><br />其实以前钱千户在午门上直时干的活,跟这也差不多。<br /><br />其目的是为了防范朝臣串联造反,对皇权形成威胁,至于具体效果......应该有用吧。<br /><br />白榆和钱千户走到门房前,却见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摆放着一张竹制躺椅。<br /><br />而在躺椅上,则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头,正悠然自得的打盹。<br /><br />钱千户指着老头说:“我印象里,好像部属在都察院的坐探只剩这么一个了,其他人都因为各种原因呆不下去。”<br /><br />白榆看着满脸皱纹的老头,感慨道:“真踏马的人浮于事,这种老头能干什么啊,还没退休呢?”<br /><br />钱千户很有哲理的说:“可能就是因为他什么也干不了,才能在都察院安安稳稳呆着,没有被人折腾走。”<br /><br />两人说话的声音有点大,把正在打盹的老头吵醒了,睁开浑浊的老眼,迷茫的看过来。<br /><br />白榆就对老头说:“我们是新来上岗的坐探,讨教一下该如何做?”<br /><br />老头“呵呵”笑着说:“做事其实也简单,看到外衙门的官吏进来,就登记一下身份和事项。<br /><br />如果三名以上官吏结伴而行,就特别注意一下,能记录就记录。<br /><br />偶尔去院里巡逻一下,听到动静就去看几眼。<br /><br />如果有人在门外上访或者闹事,就询问一下缘由并记录下来。”<br /><br />“就这?”白榆总觉得这情况有种莫名的熟悉感。<br /><br />老头说:“不然呢?我从二十多岁就来这里,一直平平稳稳的干了三十年。<br /><br />小哥儿你若听我的,别总想搞点大事,也能平平稳稳的做三十年。”<br /><br />卧槽!白榆听到“三十年”这个关键词,思路终于被触发了!<br /><br />就老头说的这情况,不就是后世号称可以让年轻人少奋斗三十年的终极职业——保安吗?<br /><br />守着门房,登记外来人员,协助处理纠纷,偶尔巡逻,这工作和后世的保安有什么区别?<br /><br />听起来高大上的厂卫特务坐探,实际上干的活约等于保安?<br /><br />想到这里,白榆突然对自己这个坐探岗位祛魅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