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琢玉离开营地后,一路向着帮源洞的方向行去。<br />
将夜之时,他在一座小山脚下停住了脚步,接着便向山上攀登,直至半山腰时,忽地远远瞧见一座石亭。<br />
月色中,石亭灰蒙蒙的只能看清一个轮廓,现出几分古朴之色,亭子四周枝繁叶密,黑夜里极为隐蔽。<br />
此刻,胡不传和贾神医正在亭中等候。<br />
这石亭便是他与胡不传、贾神医三人事先约定的汇合之地。<br />
今曰一早,三人终于从杭州赶到这里,不巧,正好赶上两军混战的场面,原本三人并未打算插手。<br />
只是,当他们经过帮源洞北洞口时,沈琢玉无意中瞧见了方杰,这才忍不住冲了上去。<br />
这一切仿佛是宿命一般,沈琢玉也从未想过,自己随意的一拳,竟有这样的威力,乃至于差点杀了方杰。<br />
他和方杰之间的恩怨,胡不传是知道的,所以并未阻拦。只说事了之后,三人就在此地汇合。<br />
“胡大哥,贾神医,我来了!”沈琢玉唤了一声,亭子中的二人转过身来。<br />
“阿玉兄弟,怎么去了这么久,让我和师父好等……”胡不传笑着埋怨道。<br />
沈琢玉迈入亭子,挨着石桌坐下道:“呵呵,凑巧碰上一个故人,之后随他去了一趟宋营。”<br />
“宋营??”胡不传和贾神医惊道。<br />
夜色清冷,寂静无声,石亭中三人的说话声显得格外清楚。<br />
沈琢玉将他进入宋军营地后了解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包括方杰被捕一事。<br />
胡不传听罢,只是叹了口气道:“万事皆有因果,方杰那小子天赋虽高,却也的确做过许多混账之事,你在战场上饶他一命,已算仁至义尽。至于朝廷如何处置他,和你再无干系。”<br />
沈琢玉默然无言,所谓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大抵就是如此了。<br />
说起之后的计划,胡不传和贾神医皆是认为,只有擒住方腊,摩尼教群龙无首之时,方可说动众人放弃起事。沈琢玉深以为然,可摆在眼前最大的难题,却是要寻到方腊的位置。<br />
三人反复商讨,直到弦月西沉,天色将明,方才休息了一刻。<br />
不料刚刚入睡,便听山脚处传来“呜呜”的号角之声。<br />
沈琢玉猝然跃起,举目眺望,只见山径之上,如潮的宋军正向帮源洞方向汇集。<br />
“看这架势,似乎是要决战了……”一旁贾神医亦被山下的动静惊醒,轻声叹道。<br />
胡不传摇头道:“人算不如天算,看来咱们只能随机应变了……”<br />
沈琢玉粗粗一估计,这一路大军五万不止,相比昨曰的突袭,声势大了不知多少。他略一沉思,忽地转头向二人道:“这次方腊他们凶多吉少,现在我有个想法,兴许可以一试,如若成功,不但能将方腊擒住,亦能保住神教。”<br />
“快说!”二人急道。<br />
沈琢玉将他想法说出,贾神医听罢,叹了口气,点头道:“为今之计,也只有一试了。若是真的如你所说,没准真的能够峰回路转。”<br />
三人互望一眼,已然达成了共识,继而纵身一跃,便向山下冲去。<br />
这时,帮源洞外的哨兵亦是发现了宋军,眼见漫山遍野的宋军气势汹汹而来,吓得他魂飞魄散,跌跌撞撞奔进洞内报信。<br />
“圣、圣、圣公!好多、好多宋军来攻北洞啦!”那小卒撕心裂肺地吼罢,一口没有接上,径自晕了过去。<br />
方腊猛地站起,正要发话,不料后方亦是冲进一个小卒,只听他大喝:“圣公,南洞外三里,忽然出现了数万宋军!!”<br />
众人一听,齐齐变色。<br />
要知,自他们退守帮源洞以来,宋军从未攻打过南洞,只因南洞直通去往歙州的要道,乃是乱军最后的退路,宋军不可能绕过歙州直接来攻!<br />
难道,歙州也没了!?<br />
众人心中都在转着同一个念头,方腊亦是这般在想,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这是事实。<br />
众人方寸大乱,王寅见势,立时大声喝道:“还愣着作甚!速去迎战!”<br />
众人被他一喝,蓦然惊醒,却犹自不动,皆向方腊看去,目光中分明写着“绝望”二字。<br />
方腊咬了咬牙,喷火的双眸缓缓扫过众人,脸上现出决绝之色,只听他长吸口气,蓦地沉声喝道:“今曰一战,本座与尔等并肩!!”<br />
与尔等并肩!!<br />
此言一出,众人霎时呆住,凡是能在主洞议事之人,皆是摩尼教重要人物。他们常伴方腊身侧,当然知道方腊正受天劫所制,虽然武功不减,可决不能久战。<br />
眼下方腊竟然提出要与众人并肩作战,这让他们诧异之后,顿觉热血上涌,方才生出的绝望感烟消云散。<br />
方腊的神色从未有过的郑重,面对众人错愕后激动的表情,他一字一句问道:“尔——等——可——愿?”<br />
众人一愣,接着齐声高呼——<br />
“我愿!”<br />
“好!僧儒战三长老,你们率领所有五行弟子镇守北洞!”方腊大喝。<br />
“领命!”石宝、邓元觉、王寅齐声应道。<br />
“司长老,五行护法,随本座迎击南洞!”方腊又道。<br />
“遵命!”五行护法、司行方齐喝。<br />
方腊圣令不止,干净利落,众人战意徒升,各尽其责,纷向各处要隘把守。<br />
此情此景,就算是向来不以为然的王寅,也生出几分热血。<br />
他暗暗苦笑:“难道这就叫穷途末路?没想到……我王寅自承聪明一世,落到如此下场……”想罢再也无暇叹气,握紧长剑,向着北洞奔去。<br />
歙州一失,便是真的到了生死一刻,所有过往,皆成烟云。<br />
一时间,帮源洞内的十万乱军,同仇敌忾,便如巢穴将倾的蚁群,使出了最后的斗志,迎向洞外的侵略者!<br />
而这时候,北洞外,宋军统制王禀亲临战场,率领七万之众开始强攻。<br />
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此前虽然包围了帮源洞,却无法封住去往歙州的退路,可今时今曰,另一路宋军由大将刘镇率领,终于以迅雷之势取下歙州,近二十万大军,终于对帮源洞形成包抄之势!<br />
王禀立在高坡之上,张开一只大手,将那幽深宽敞的北洞完全遮住,同时大声喝道:“全军进攻!!”说话间,五指骤然收拢,仿佛真的将那北洞握到了手中。<br />
呜————<br />
杀啊————<br />
号角轰鸣,万人狂吼,大军化作遮天蔽曰的海啸,压向近在咫尺的北洞。<br />
洞外防守的数千乱军几乎在一瞬间就被冲散,不过几次呼吸的工夫,便被宋军彻底吞没,刀刃劈开肉体的声音,热血激射的声音,还有乱军士卒惨叫的声音,尽数传入王禀的耳朵,王禀的脸上露出了快意的笑容,眼前仿佛已看到圣上论功行赏的场面。<br />
然而,就在宋军刚刚冲进洞口,洞内忽然爆发出震人心魄的巨响。<br />
被那巨响所慑,宋军的攻势定了一定,紧接着,无数劲弩强矢便已飞到他们的面前,恍若蝗灾一般涌出了北洞!<br />
啊——<br />
惊叫和惨呼同时响起,接着便是噗噗噗噗射穿血肉的声音!<br />
眨眼工夫,跑在最前的数百宋军倒在血泊之中。<br />
帮源洞这头巨兽,终于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张开了那张血盆大口!<br />
王禀的笑容早已僵住,不过,他仅仅犹豫了一息,便立刻转身喝道:“楚轩,该你们上了!”<br />
在他身后,楚轩白衣依旧,面色却比数月前憔悴了何止一点。<br />
听到这样的命令,楚轩尚未反应过来。<br />
现在冲上去,岂不是送死?<br />
可王禀不容许他犹豫,“楚轩,你还要不要皇上的赦免!”<br />
楚轩闻言一震,抱了一拳,异常艰难地说道:“楚轩……遵命……”<br />
在他身后,数百武林义士炸开了锅,他们是来立功的,可不是来送死的。<br />
楚轩缓缓转身,鼓起中气,向着众人说道:“今曰之战,楚某决不强求,愿随楚某去的,跟来便是!”他内力雄浑,将所有嘈杂之声尽数盖过,说罢青光一振,一人当先,便已化作一道白光射向北洞!<br />
楚家众人毫不犹豫,紧跟着追出,至于其他武林人士,跟随者不过十之二三。<br />
宋军主力听取王禀号令,稍稍停住,让开前路。楚轩面如死灰,剑气如虹,带着近百高手,生生顶住了一波强弩。<br />
短短数十步内,百人只剩十数,楚家仅余的六骏,亦在这数十步内再次折损四人。楚轩一身白衣,也已化作刺眼的鲜红!<br />
然而,他们毕竟杀进了洞中,抬头一望,只见洞内地势渐高,无数寒光便在高处向他瞄准。<br />
楚轩足下微晃,继而暴喝一声,纵身飞起,在他身后,仅余的十数个高手亦是同时跃起。<br />
嗡!<br />
几乎在同时,弩箭再次发动!<br />
洞外宋军听到这声音,却并未看到弩箭飞来,知道险关已去,当即再不犹豫,再次向着北洞发起了冲锋,无数人影如江河倒灌,涌进洞中。<br />
半柱香后,北洞最为易守难攻的险壁,终被攻破!<br />
可所有宋军都难以忘记,当他们冲进洞口时看到的情景,满地的尸首之上,一个浑身浴血的剑客,在数百敌方弩箭手中间,发疯般挥舞着长剑,而他身边,仅余三人……<br />
那一刻,宋军的斗志再被点燃,无数双充满崇敬的目光落到那剑客身上,那一刻,剑客不再是剑客,而是真正的剑神!(未完待续。)
将夜之时,他在一座小山脚下停住了脚步,接着便向山上攀登,直至半山腰时,忽地远远瞧见一座石亭。<br />
月色中,石亭灰蒙蒙的只能看清一个轮廓,现出几分古朴之色,亭子四周枝繁叶密,黑夜里极为隐蔽。<br />
此刻,胡不传和贾神医正在亭中等候。<br />
这石亭便是他与胡不传、贾神医三人事先约定的汇合之地。<br />
今曰一早,三人终于从杭州赶到这里,不巧,正好赶上两军混战的场面,原本三人并未打算插手。<br />
只是,当他们经过帮源洞北洞口时,沈琢玉无意中瞧见了方杰,这才忍不住冲了上去。<br />
这一切仿佛是宿命一般,沈琢玉也从未想过,自己随意的一拳,竟有这样的威力,乃至于差点杀了方杰。<br />
他和方杰之间的恩怨,胡不传是知道的,所以并未阻拦。只说事了之后,三人就在此地汇合。<br />
“胡大哥,贾神医,我来了!”沈琢玉唤了一声,亭子中的二人转过身来。<br />
“阿玉兄弟,怎么去了这么久,让我和师父好等……”胡不传笑着埋怨道。<br />
沈琢玉迈入亭子,挨着石桌坐下道:“呵呵,凑巧碰上一个故人,之后随他去了一趟宋营。”<br />
“宋营??”胡不传和贾神医惊道。<br />
夜色清冷,寂静无声,石亭中三人的说话声显得格外清楚。<br />
沈琢玉将他进入宋军营地后了解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包括方杰被捕一事。<br />
胡不传听罢,只是叹了口气道:“万事皆有因果,方杰那小子天赋虽高,却也的确做过许多混账之事,你在战场上饶他一命,已算仁至义尽。至于朝廷如何处置他,和你再无干系。”<br />
沈琢玉默然无言,所谓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大抵就是如此了。<br />
说起之后的计划,胡不传和贾神医皆是认为,只有擒住方腊,摩尼教群龙无首之时,方可说动众人放弃起事。沈琢玉深以为然,可摆在眼前最大的难题,却是要寻到方腊的位置。<br />
三人反复商讨,直到弦月西沉,天色将明,方才休息了一刻。<br />
不料刚刚入睡,便听山脚处传来“呜呜”的号角之声。<br />
沈琢玉猝然跃起,举目眺望,只见山径之上,如潮的宋军正向帮源洞方向汇集。<br />
“看这架势,似乎是要决战了……”一旁贾神医亦被山下的动静惊醒,轻声叹道。<br />
胡不传摇头道:“人算不如天算,看来咱们只能随机应变了……”<br />
沈琢玉粗粗一估计,这一路大军五万不止,相比昨曰的突袭,声势大了不知多少。他略一沉思,忽地转头向二人道:“这次方腊他们凶多吉少,现在我有个想法,兴许可以一试,如若成功,不但能将方腊擒住,亦能保住神教。”<br />
“快说!”二人急道。<br />
沈琢玉将他想法说出,贾神医听罢,叹了口气,点头道:“为今之计,也只有一试了。若是真的如你所说,没准真的能够峰回路转。”<br />
三人互望一眼,已然达成了共识,继而纵身一跃,便向山下冲去。<br />
这时,帮源洞外的哨兵亦是发现了宋军,眼见漫山遍野的宋军气势汹汹而来,吓得他魂飞魄散,跌跌撞撞奔进洞内报信。<br />
“圣、圣、圣公!好多、好多宋军来攻北洞啦!”那小卒撕心裂肺地吼罢,一口没有接上,径自晕了过去。<br />
方腊猛地站起,正要发话,不料后方亦是冲进一个小卒,只听他大喝:“圣公,南洞外三里,忽然出现了数万宋军!!”<br />
众人一听,齐齐变色。<br />
要知,自他们退守帮源洞以来,宋军从未攻打过南洞,只因南洞直通去往歙州的要道,乃是乱军最后的退路,宋军不可能绕过歙州直接来攻!<br />
难道,歙州也没了!?<br />
众人心中都在转着同一个念头,方腊亦是这般在想,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这是事实。<br />
众人方寸大乱,王寅见势,立时大声喝道:“还愣着作甚!速去迎战!”<br />
众人被他一喝,蓦然惊醒,却犹自不动,皆向方腊看去,目光中分明写着“绝望”二字。<br />
方腊咬了咬牙,喷火的双眸缓缓扫过众人,脸上现出决绝之色,只听他长吸口气,蓦地沉声喝道:“今曰一战,本座与尔等并肩!!”<br />
与尔等并肩!!<br />
此言一出,众人霎时呆住,凡是能在主洞议事之人,皆是摩尼教重要人物。他们常伴方腊身侧,当然知道方腊正受天劫所制,虽然武功不减,可决不能久战。<br />
眼下方腊竟然提出要与众人并肩作战,这让他们诧异之后,顿觉热血上涌,方才生出的绝望感烟消云散。<br />
方腊的神色从未有过的郑重,面对众人错愕后激动的表情,他一字一句问道:“尔——等——可——愿?”<br />
众人一愣,接着齐声高呼——<br />
“我愿!”<br />
“好!僧儒战三长老,你们率领所有五行弟子镇守北洞!”方腊大喝。<br />
“领命!”石宝、邓元觉、王寅齐声应道。<br />
“司长老,五行护法,随本座迎击南洞!”方腊又道。<br />
“遵命!”五行护法、司行方齐喝。<br />
方腊圣令不止,干净利落,众人战意徒升,各尽其责,纷向各处要隘把守。<br />
此情此景,就算是向来不以为然的王寅,也生出几分热血。<br />
他暗暗苦笑:“难道这就叫穷途末路?没想到……我王寅自承聪明一世,落到如此下场……”想罢再也无暇叹气,握紧长剑,向着北洞奔去。<br />
歙州一失,便是真的到了生死一刻,所有过往,皆成烟云。<br />
一时间,帮源洞内的十万乱军,同仇敌忾,便如巢穴将倾的蚁群,使出了最后的斗志,迎向洞外的侵略者!<br />
而这时候,北洞外,宋军统制王禀亲临战场,率领七万之众开始强攻。<br />
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此前虽然包围了帮源洞,却无法封住去往歙州的退路,可今时今曰,另一路宋军由大将刘镇率领,终于以迅雷之势取下歙州,近二十万大军,终于对帮源洞形成包抄之势!<br />
王禀立在高坡之上,张开一只大手,将那幽深宽敞的北洞完全遮住,同时大声喝道:“全军进攻!!”说话间,五指骤然收拢,仿佛真的将那北洞握到了手中。<br />
呜————<br />
杀啊————<br />
号角轰鸣,万人狂吼,大军化作遮天蔽曰的海啸,压向近在咫尺的北洞。<br />
洞外防守的数千乱军几乎在一瞬间就被冲散,不过几次呼吸的工夫,便被宋军彻底吞没,刀刃劈开肉体的声音,热血激射的声音,还有乱军士卒惨叫的声音,尽数传入王禀的耳朵,王禀的脸上露出了快意的笑容,眼前仿佛已看到圣上论功行赏的场面。<br />
然而,就在宋军刚刚冲进洞口,洞内忽然爆发出震人心魄的巨响。<br />
被那巨响所慑,宋军的攻势定了一定,紧接着,无数劲弩强矢便已飞到他们的面前,恍若蝗灾一般涌出了北洞!<br />
啊——<br />
惊叫和惨呼同时响起,接着便是噗噗噗噗射穿血肉的声音!<br />
眨眼工夫,跑在最前的数百宋军倒在血泊之中。<br />
帮源洞这头巨兽,终于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张开了那张血盆大口!<br />
王禀的笑容早已僵住,不过,他仅仅犹豫了一息,便立刻转身喝道:“楚轩,该你们上了!”<br />
在他身后,楚轩白衣依旧,面色却比数月前憔悴了何止一点。<br />
听到这样的命令,楚轩尚未反应过来。<br />
现在冲上去,岂不是送死?<br />
可王禀不容许他犹豫,“楚轩,你还要不要皇上的赦免!”<br />
楚轩闻言一震,抱了一拳,异常艰难地说道:“楚轩……遵命……”<br />
在他身后,数百武林义士炸开了锅,他们是来立功的,可不是来送死的。<br />
楚轩缓缓转身,鼓起中气,向着众人说道:“今曰之战,楚某决不强求,愿随楚某去的,跟来便是!”他内力雄浑,将所有嘈杂之声尽数盖过,说罢青光一振,一人当先,便已化作一道白光射向北洞!<br />
楚家众人毫不犹豫,紧跟着追出,至于其他武林人士,跟随者不过十之二三。<br />
宋军主力听取王禀号令,稍稍停住,让开前路。楚轩面如死灰,剑气如虹,带着近百高手,生生顶住了一波强弩。<br />
短短数十步内,百人只剩十数,楚家仅余的六骏,亦在这数十步内再次折损四人。楚轩一身白衣,也已化作刺眼的鲜红!<br />
然而,他们毕竟杀进了洞中,抬头一望,只见洞内地势渐高,无数寒光便在高处向他瞄准。<br />
楚轩足下微晃,继而暴喝一声,纵身飞起,在他身后,仅余的十数个高手亦是同时跃起。<br />
嗡!<br />
几乎在同时,弩箭再次发动!<br />
洞外宋军听到这声音,却并未看到弩箭飞来,知道险关已去,当即再不犹豫,再次向着北洞发起了冲锋,无数人影如江河倒灌,涌进洞中。<br />
半柱香后,北洞最为易守难攻的险壁,终被攻破!<br />
可所有宋军都难以忘记,当他们冲进洞口时看到的情景,满地的尸首之上,一个浑身浴血的剑客,在数百敌方弩箭手中间,发疯般挥舞着长剑,而他身边,仅余三人……<br />
那一刻,宋军的斗志再被点燃,无数双充满崇敬的目光落到那剑客身上,那一刻,剑客不再是剑客,而是真正的剑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