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这一哭,可把周围的官员们吓得魂飞魄散。<br /><br />众人连忙上前低声劝慰,唯恐惹得无上皇悲伤过甚。<br /><br />可老朱的眼泪却如雨水般,哭得更是撕心裂肺,涕泪横流,根本停不下来。<br /><br />众官员面面相觑,不明白无上皇为什么突然哭。<br /><br />既不敢多言,也不敢退下,场面一时颇为尴尬。<br /><br />还是吉垣最懂得老朱的心思,悄然示意众人退去,莫要多言,自己则独自留在一旁,静静侍奉。<br /><br />待老朱哭得筋疲力尽,情绪稍稍平复,吉垣方才柔声劝慰道:<br /><br />“无上皇,是思念儿孙了吧?”<br /><br />“以后有了这电报机,待电缆铺设完备,连通海外,那些远在海外分藩的皇子皇孙,也能日日电传问安,朝夕如晤。”<br /><br />“奴婢恭贺无上皇,此实乃千秋万载之喜事也!”<br /><br />听得此言,老朱猛地仰天大笑,声震屋宇,泪水未干,眼中却已泛起光彩。<br /><br />其实,方才那一场嚎啕痛哭,正是因为此事。<br /><br />他素来最疼惜儿孙,朱允熥在电文中提到,电缆日后可铺设至海底,贯通万里之遥,届时无论身处何方,都可随时发报联络,犹如近在眼前。<br /><br />一想到未来与儿孙不必再隔绝音讯,纵使天涯海角亦能随时知晓动态,老朱心中悲喜交集,一时便抑制不住情感,这才忍不住放声痛哭。<br /><br />吉垣侍奉老朱的日子很久,深知其性情,故而言才一直泰然处之,丝毫都不惊慌。<br /><br />老朱旋即又命电报站的官员入内,为他细细讲解电报机的工作原理。<br /><br />电报站官员恭敬禀道,金陵的电报之所以一个多小时后方才收到回电,是因为金陵的电报站接收电报报文后,需要先将其译为文字,再由朱允熥亲笔复信,复又译为电码,重新发回,过程耗时在人工编译,而电报本身。<br /><br />实际上,电报的信号一发即至,瞬息即达。<br /><br />闻听此言,老朱啧啧称奇,赞叹不已。<br /><br />主管电报事务的官员趁机又向老朱细细科普,何为二进制编码,又如何将汉字转换为二进制序列,再通过电信号传输至对方,复译为汉字云云。<br /><br />这些原理在后世属于基础课程,在如今却是开天辟地的新知识。<br /><br />不过,并不是多难于理解的知识,后世给大学生讲解,也就是一节课的内容。<br /><br />以老朱的聪慧才情,不过听讲片刻,已然融会贯通,了然于胸,连连点头称妙。<br /><br />“不愧是咱孙子啊,竟能想出如此妙绝之法,发明出这等神器!”<br /><br />“你们说,他是不是天命所归,奉天而来统御人间的?”<br /><br />“要不然,他哪来这般本事?”<br /><br />虽说心中总爱与孙子较个高低,但见得孙子造出此等神机妙器,老朱心中仍是满满的骄傲与欣慰,眉眼间皆是掩不住的自豪之色。<br /><br />众官员齐声道:“无上皇圣明,陛下乃真龙天子,自是天命之人,奉天承运,泽被苍生。”<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这一番话,倒也并非阿谀之辞,实乃众人由衷之感。<br /><br />哪怕老朱是大明的开国之君,然而,在不少与他共过风雨的旧部心中,也不过是个血肉凡人罢了。<br /><br />毕竟,打江山之初,老朱与许多兄弟同饮烈酒,同卧草地,一同赶过猪羊、放过牛马、玩过泥巴、挨过饥饿、啃过树皮。<br /><br />你朱元璋是什么鸟样,我们还能不清楚吗?<br /><br />什么“天命所归”“奉天承运”,那不过是安抚民心、昭示天下的说辞,骗得了百姓,却骗不了身边的老兄弟。<br /><br />说到底,不过是你朱元璋坐了头把交椅,咱们跟着打天下,你为帝,我们为公侯罢了。<br /><br />但对朱允熥,这些人的态度便截然不同了。<br /><br />自他挺身而出,争储君之位起,便仿若脱胎换骨。<br /><br />谋略、心机、治国手段……各种主意,各种新鲜法子,各种闻所未所闻的东西,层出不穷,处处令人咋舌。<br /><br />更有那一件件匪夷所思的发明创造,让人为之神往。<br /><br />那些自幼看着朱允熥长大的老人们,更是暗暗心惊:这孩儿简直不是凡人,倒像是神仙转世!<br /><br />如今又有了这不可思议的电报机,跨越千山万水传讯如同咫尺相闻,这更是让众臣心中的那份“神化”之感愈发根深蒂固。<br /><br />正因为如此,众人对朱允熥的忠心也愈发坚不可摧,不敢生出半分异心。<br /><br />毕竟,若是面对一个普通帝王,人们尚可心生妄念,说一句“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或者“天子岂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br /><br />在内心里,说不定仍存轻蔑之意,觉得不过是泥腿子运气好,才当上皇帝。<br /><br />可若是面对“神”,那便无人敢这般去想。<br /><br />除了俯首称臣,再无半分与之对抗之意。<br /><br />这场因科学突飞猛进而带来的潜移默化,竟让朱允熥在大臣,在百姓心中愈加“神化”,令朝堂官员都对他忠心耿耿,对他的畏惧和敬服,甚至还远远超过了老朱,这又是之前从来没有人想到的结果。<br /><br />朱允熥的皇帝之位,因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固若金汤了。<br /><br />听着众臣的话,老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br /><br />众人见无上皇心情这般舒畅,也皆面露喜色。<br /><br />随后,老朱又下令,给陕西和塞北行省的巡抚、巡按官员发去了电报。<br /><br />没过多久,回电便飞速而至。<br /><br />看着手中的电文,老朱顿时喜不自禁。<br /><br />有了电报机联络后方,便可实时掌握各地军情民情,远胜昔日依靠驿站、飞骑、急报所带来的迟滞。<br /><br />对军队行军打仗而言,其作用之大,简直不可估量。<br /><br />这无异于为大明军队插上了一双凌空飞翔的羽翼。<br /><br />电报站的一名官员见状,忙上前奏道:“启禀无上皇,眼下陛下已令大明科学院加紧研制无线电报机。”<br /><br />“无线电报机不需依赖电缆,可随军队,由马车机动携带。”<br /><br />“如此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一来,前方军情不必用快马传递,主帅一封电报便可及时达至前线,能瞬时抵达各部。”<br /><br />“因人力传讯所带来的延误、风险,都可大大消弭。”<br /><br />“各军还能密切配合,同时而动。”<br /><br />“更妙的是,海上的船舶亦可借助无线电报机,与陆上中枢保持联络,再无音信阻隔。”<br /><br />“据微臣所知,经过近一年的潜心攻关,科学院方面已对无线电报机的研制,已经有了相当的眉目。”<br /><br />“若进展顺利,恐怕用不了多久,大明水陆军皆可配备此机,届时联络畅通,如臂指使,大明军队的战力必增数倍!”<br /><br />老朱听得心头一震。<br /><br />他猛地想起,在自己尚未离开金陵之时,大明便已成功造出完全由蒸汽机驱动的战船,不必依赖橹桨,也无须风帆,且行船速度大增,现如今想来,定已大批量建成。<br /><br />还有铁路亦在修建之中。<br /><br />如今连电报机亦已问世。<br /><br />想到这些,老朱心里又急了起来。<br /><br />有了蒸汽机船,从海路赶赴欧巴罗,所需时日必大为缩短,孙子手底下的军队,倘若乘此东风,会不会捷足先登了呢?<br /><br />若真让那小子在自己前头抢了风头,那自己调这么多的军队,劳师动众,无功而返,岂不是颜面无存了?<br /><br />孙子又推出电报机,已赚尽天下风头。<br /><br />自己若不在沙场立下一场赫赫战功,如何在朝野百姓面前再露脸。<br /><br />如此让他们知道,自己终究是朱允熥的爷爷,大明的开国皇帝,仍然宝刀未老!<br /><br />想到此处,老朱顿时再难按捺,道:<br /><br />“快!咱们回殿继续议事,今日一定要将下一步出兵之策彻底敲定!抓紧时间出兵,不能再拖延了。”<br /><br />想到又要被孙子抢到前面,老朱都有点急眼了!<br /><br />……<br /><br />实际上,老朱的猜测还真没有错。<br /><br />大明的工业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br /><br />真实历史中的工业化,本就是一个跌宕起伏、充满波折的过程。<br /><br />其间既有沉重的政治阻力,又有民间以及各方势力相争下的暴力破坏。<br /><br />技术路线亦是屡遭质疑,探索过程中难免走入弯路,误入歧途。<br /><br />种种因素相加,导致工业化进程波澜不断,也阻碍它的快速进行。<br /><br />然而,即便如此,真实历史上的工业化依旧展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br /><br />短短数十年间所迸发出的生产力,已然超越了人类文明数千年的总和。<br /><br />而眼下的大明,其工业化进程比起原本历史轨迹的正常发展更是要快上百倍。<br /><br />朱允熥全力以赴推动着改革与发展。<br /><br />他的决心之坚定,意志之坚韧,使得整个帝国上下几乎没有任何政治阻力可言。<br /><br />大明统治稳定,自然更无暴力破坏之忧。<br /><br />技术路线早已明确,方向清晰,国家又投入了无数资金,并持续不断地输送各类资源,发展势头之迅猛,自不待言。<br /><br />要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道,即便是后世华夏那几十年工业化井喷时期,资金与各类资源都始终受到严峻的制约与限制,发展时亦需权衡与取舍。<br /><br />而如今的大明,在资金和资源方面几乎可以称得上“有求必应”。<br /><br />资金的投入自不必说。<br /><br />大明银行,股市,债市都汇集了数不清的资金,尽数被投入到工业化里面。<br /><br />铁矿、煤矿等各种矿产资源,也是要多少,便有多少。<br /><br />眼下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仅凭国内的铁矿煤矿,便足以满足短期内庞大的需求。<br /><br />至于天然橡胶之类的,也有南洋诸国通过海上航线运送到大明,能充分满足需求。<br /><br />更不用担心未来。<br /><br />各大新大陆上的资源与矿藏,早已被大明各大世家麾下的探险队牢牢掌控。<br /><br />随着这些新兴领地的不断开发,源源不断的矿产必将流入帝国,保障大明工业化长远所需。<br /><br />眼下,蒸汽机船的制造已经达到了二三十艘。<br /><br />并且,不止数量递增,船型亦日臻完善。<br /><br />后面的新船不仅体积更为庞大,运输能力远胜原来的船,其抗风浪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br /><br />大明的船队,正如一头甦醒的巨兽,欲乘风破浪,纵横四海。<br /><br />自从朱寿率军出征暹罗与勃固,展露出大明无可匹敌的恐怖战力,一战震慑南洋后,南洋诸国纷纷改变姿态,主动向大明修好,遣使来朝。<br /><br />他们不仅诚意十足地提出签订友好条约,开放本国市场,更同意《大明日报》在境内公开发行,允许大明银行设立分行,意图借大明之势,图强自保。<br /><br />其中,包括占城、苏禄、三佛齐、满刺加、古麻刺朗等国。<br /><br />更有甚者,为稳固友谊,各国还在重要港口特批允许大明海军设置军事基地。<br /><br />尤其是位于满刺加海峡咽喉要冲的一个天然良港,因其战略位置极为关键,遂被大明选定为南洋地区驻军的核心据点,自此扼守海峡,掌控往来。<br /><br />大明的海上势力,凭借着无敌舰队与通达商道,仅数年之间,已拓展至遥远的天竺沿海。<br /><br />商队更是一路西行,远涉波斯湾,甚至抵达更遥远的非洲沿岸诸国。<br /><br />天竺的优质棉花与多种珍贵物资,亦开始源源不断输往大明,为大明纺织工业带来勃勃生机。<br /><br />值得一提的是,南洋诸国对大明银行进入本国、开设分行一事,普遍表现出极大欢迎与配合。<br /><br />原因并不复杂,他们对大明宝钞的信赖近乎狂热。<br /><br />南洋诸国,多因生产力低下、政局动荡、政治腐败、内战频繁,货币体系极不健全。<br /><br />虽有金银充当货币,但无统一标准,品质成色良莠不齐,真假难辨。<br /><br />即便秤金银的重量,亦极为不便,交易繁琐,信任度低下。<br /><br />至于各国官方发行的货币,民间百姓更是避之不及。<br /><br />因为许多政权滥发、乱发货币,导致其币值长期处于崩溃边缘,百姓对法定货币普遍缺乏信心。<br /><br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南洋大半地区实则仍处于以物易物、金银为辅、官方货币形同虚设的原始交易状态。<br /><br />这一状况极大困扰了南洋百姓日常生活。<br /><br />故而,当大明宝钞一经引入,凭借其稳定信誉与强大国力背书,旋即风靡南洋。<br /><br />民间百姓争相接受,视为珍宝,愿意用各类货物换取宝钞,彻底改变了原有交易格局!<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反派儿子抛弃女帝?我反手娶回家

传奇小陈

玄幻:史上最强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佚名

入赘为婿后,他只想吃软饭

佚名

穿到修仙界,我成了电影宗师

佚名

开局身高换悟性:我在水浒当霸主

佚名

骨中花 (兄妹1V1)

随心锁欲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