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么,直接收下了礼物,道声:“一切照旧进行。”噫,这句话的信息量就已经很大了!<br/><br/> 离开女娲的道场,我骑着梅花鹿直接往东海金鳌岛方向飞去。虽说封神演义里没有明说碧游宫在金鳌岛,但是《佛本是道》里已经如此设定了,这种无伤大雅的细节,承袭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br/><br/> 为什么我特地要出来这么一段心理活动呢?难道是作者想要凑字数骗钱?怪哉,贫道掐指一算,这章明明还是免费章节呀。<br/><br/> 就在我疑惑之时,忽然有种熟悉的预感在心头炸起,好像有什么东西呼之 y_u 出。<br/><br/> “却见碧游宫已经出现在视线之中,真个是好所在,有诗赞曰:烟霞凝瑞霭,日月吐祥光。老柏青青与山岚,似秋水长天一色。野卉绯绯同朝霞,如碧桃丹杏齐芳。彩色盘旋,尽是道德光华飞紫雾;香烟缥渺,皆从先天无极吐清芬。仙桃仙果,颗颗恍若金丹;绿杨绿柳,条条浑如玉线。时闻黄鹤鸣皋,每见青鸾翔舞。红尘绝迹,无非是仙子仙童来往;玉户常关,不许那凡夫俗女闲窥。正是:无上至尊行乐地,其中妙境少人知。”<br/><br/> 来了,作者真正凑字数的大招——景物描写。<br/><br/> 我竭力控制着自己忽略突如其来的旁白,真是防不胜防啊。<br/><br/> 景物描写就算了,毕竟这是全世界作者约定俗成的凑字数手段。抄封神演义里的三流烂诗算怎么回事啊?!凑字数也要有些诚意吧,自己编一段能有多难呀?本来就全都是俗套,同样的情节不知道被写过几百次了,在这种地方还要抄诗凑数。<br/><br/> 不知我应该觉得欣 we_i 还是恼火,作者最起码知道金鳌岛是主角住处,所以才特地着重描写的。君不见我去了玉虚宫、八景宫和娲皇宫,都没有景物描写吗?但说句实话,作者这么写还真不如不写。<br/><br/> 他凭什么觉得读者会忍受这些鬼东西,捏着鼻子看完小说呢?<br/><br/> 哪来的自信呀?<br/><br/> ☆、第35章截教首徒篇(十五)<br/><br/> 此时的通天教主还算好说话,收下三光神水后便打发我出来了。我本以为会在金鳌岛遇见多宝道人,未曾想全程都没遇见主角的半个影子,只有 gu-i 灵圣母等几人对我冷言讥讽了几句。<br/><br/> 我满腹疑惑地回返西岐,结果发现赵公明竟然活蹦乱跳地又跑到城下叫阵了。<br/><br/> 怎么回事?多宝道人的后手难道这么厉害,能让陆压的钉头七箭书完全不起作用?<br/><br/> 正自疑惑间,赵公明敏锐地发现骑着鹿飞行的我,立刻拨转坐骑黑虎的方向,指着我破口大骂:“燃灯贼子,你这个 yi-n 险小人,竟敢让前两天那个野道士用厌胜之术咒杀我!我今日与你不死不休!”<br/><br/> “赵公明道友此言差矣,贵教门下姚天君,也曾以落魂之术偷袭我教姜子牙。两相比较,你我双方只能算是扯平了,如何单单说我 yi-n 险?”虽然还没搞明白赵公明如何幸免于难的,但嘴上的便宜不能丢,我赶紧开口反驳回去。<br/><br/> “多说无益,吃我法宝!”赵公明直接祭出二十四颗定海珠,光华灿烂,看不分明,挟着呼呼风声朝我打来。<br/><br/> 我哪里挡得住定海珠呀。虽说琉璃灯号称鸿蒙三灯之一,似乎也是先天灵宝里的佼佼者,但在洪荒流小说里从来没显示出过什么神异的地方。这个故事也不例外,我放出琉璃灯,灯光只是将定海珠的来势阻了一阻,给了我逃跑的时间。<br/><br/> 西岐城在西边,商营在东边,我则是从更东边的金鳌岛回转。所以赵公明恰好阻拦在我和西岐之间。没奈何,我只好返身向东南方逃去。<br/><br/> 东南方有什么?武夷山呀!<br/><br/> 这种关头哪还管得了许多,先跑到能克制定海珠的地方再说。<br/><br/> 梅花鹿的脚程很快,不多时便到了武夷山。我远远地看见两个道人在下棋,一个黑脸,一个白脸,有诗赞曰:黑脸的萧升盗御马,白脸的曹宝战长沙。<br/><br/> 随<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后发生的事情不用多说。赵公明祭起缚龙索来抓我们,结果被落宝金钱落了下来。他又祭出二十四颗定海珠,再度被落。最后用钢鞭将倒霉鬼萧升打死。我躲在旁边,祭出乾坤尺将赵公明打伤逼退。<br/><br/> 落宝金钱是萧升之宝,如今他身死,自然便进了曹宝的兜里。很奇怪,主角多宝道人居然没有插手这段剧情。既没有阻止二十四颗定海珠被抢,也没有觊觎落宝金钱的意思。这么清心寡 y_u 、安分守己,可不像是主角的作风。<br/><br/> 我自然也分到了二十四颗定海珠。我一面带着曹宝往西岐飞,一面把玩着刚到手的二十四颗碧玉明珠,心里突然想到:哎呀,落在地上的那条缚龙索是怎么处理的?我们好像都把它给忘了,真是自带小透明属 xi_ng 的法宝。<br/><br/> “今日有幸得到此奇珍,不觉心爽神快。善哉,吾道成矣。”我 m-o 着定海珠,喃喃说出了这句著名台词。<br/><br/> 燃灯道人得了定海珠,到底什么道“成矣”呢?封神演义里只是说了一句:“此珠后来兴于释门,化为二十四诸天”。洪荒流故事历来对这句话并无统一解释。有说二十四颗定海珠能化作二十四诸天护法神的;也有说二十四颗定海珠跟乾坤尺合体能吸取诸天清气的;还有的说它能化作二十四重天界,与原本的九重天合在一起,成为三十三天。<br/><br/> 应当来说,是第三个解释比较贴合封神演义这句话的原意。因为二十四诸天如果用来指具体的护法天神,里面就会包含“摩利支天”“紫微大帝”“东岳大帝”与“雷神”。摩利支天其实就是道教里的斗姆元君,换句话说,就是如今的金灵圣母。当然这个是马甲问题,可以暂时忽略。<br/><br/> 但后三位总不该出现在这里吧,毕竟他们都是封神演义里活生生的人物,怎么会是从定海珠里跳出来的呢?况且这些人的战斗力也不至于让燃灯说上一句“吾道成矣”吧。“二十四诸天”用来指代二十四重天界或许更加合理。<br/><br/> 至于第二种解释嘛……作者写得开心就好啦。<br/><br/> 上述这三个说法,无论如何,毕竟还跟“二十四诸天”有些关系。第四种设定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这种设定说二十四颗定海珠未来化作佛门最重要的道具念珠,所以有大功德。<br/><br/> 你见过二十四颗珠子的佛珠么?<br/><br/> 和尚脖子上的念珠肯定不止二十四颗,手里的又不够二十四颗。<br/><br/> 况且念珠这件道具在封神演义里已经出现过了,两次。第一次是我,燃灯道人,收服羽翼仙的时候,诱骗他吃下一百零八颗念珠,进而将其收服。第二次是接引道人,用念珠击败 gu-i 灵圣母。无论如何,二十四颗定海珠也没理由成为什么“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念珠”来获取功德吧?<br/><br/> 况且,念珠有什么功德呢?如果照这个逻辑推理的话,那道教的第一把拂尘,佛教的第一个木鱼也应该有功德,像是定海珠一样厉害呀。然而并没有。<br/><br/> 另外还有一些作者,写了一个“定海套装”。定海珠跟定海神针又成了一套法宝。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成套的法宝。西游记里说得很清楚,定海神针是老君八卦炉里炼出来的,怎么会跟定海珠是一<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