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烈火烹油,火种疏散
('\n\t顺治八年,大年初一。<br /><br />蒋府中门大开,鞭炮齐鸣,摆下了香案。<br /><br />总管太监吴良辅手举圣旨,大摇大摆的走进府里,走到香案前,开始宣读圣旨。<br /><br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r /><br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蒋青云公忠体国、机敏能干,可分朕忧。即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纠劾文武官员,辨别冤枉,弹劾监察,仍需上心。”<br /><br />“赏内帑银100两,锦缎10匹,京郊良田1000亩,良马5匹,高丽美女2人,以资鼓励。”<br /><br />“钦此。”<br /><br />“谢主隆恩。”<br /><br />蒋青云心中毫无波澜。<br /><br />他知道,自己过关了,成功打消了紫禁城对自己的怀疑。<br /><br />一同接旨的老爹蒋忠诚却激动的热烈盈眶,高呼万岁。<br /><br />……<br /><br />“蒋御史,恭喜恭喜啊。”<br /><br />“吴总管,同喜同喜,一起喝杯热茶?”<br /><br />“不了不了,咱家宫里还有许多事情,就不多待了,告辞告辞。”<br /><br />“这大冷天的,大总管不喝杯热茶再走,岂不是伤了身子?”<br /><br />说着<br /><br />蒋青云不由分说,一把攥住吴良辅的手腕,不管他愿意不愿意,生拉硬扯。<br /><br />吴良辅略感尴尬,他在宫里当差就没见过这么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大臣,一时间只能被拖着走。<br /><br />屋内<br /><br />蒋青云轻轻推过一张500两的银票。<br /><br />吴良辅讪笑两声,没有立即接下。<br /><br />“这怎么好意思呢?”<br /><br />“公公若是不收,那就是瞧不起我。”<br /><br />吴良辅嘿嘿一笑,将银票收入袖中,他知道,肯定不止是银票的事,肯定还有事。<br /><br />……<br /><br />果然。<br /><br />蒋青云开口了:<br /><br />“吴公公知道我还兼着礼仪监郎中一职吧?”<br /><br />“知道知道,能者多劳嘛。”<br /><br />“皇上日理万机,奈何紫禁城的规矩太多,皇家园林又离得太远,所以,我在东华门外建了一处场馆,又挑了些秀女。”<br /><br />“所以呢?”<br /><br />“皇上下了朝,奏折批完了,走两步就到了。”<br /><br />“咱家有点不明白,您说的这个场馆它是用来干嘛滴?”<br /><br />“欣赏歌舞,放松解乏的。”<br /><br />“咱家明白了。”<br /><br />话,点到为止。<br /><br />吴良辅乐呵呵的出门离开,蒋青云将其送到门口,脸色平静。<br /><br />“京师歌舞团”是自己的全盘计划里面很关键的一个环节。<br /><br />宦官专权在唐、明两代比较多,从一千岁到九千岁都出现过。<br /><br />纵观整个清朝,太监群体几乎被排除在朝堂之外,但在顺治朝稍微有一点例外,顺治对吴良辅很信任。<br /><br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自己有必要特意告知吴良辅一声,以示尊重。太监这种生物,心理扭曲的很。<br /><br />……<br /><br />老爹蒋忠诚背着手走过来了,他先咳嗽了两声,然后找了个话题切入。<br /><br />“今儿日头不高啊。”<br /><br />“嗯,有点低。”<br /><br />“皇恩浩荡啊。”<br /><br />“那是十分的优渥。”<br /><br />父子俩明明聊的很尴尬,但是又不得不聊下去。<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