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左右丞相,一直在皇宫的暖身殿内,看着一道诏书,心思各异。<br /><br />“陛下!”<br /><br />右相不太愿意,但是宏丰帝面容冷峻,甚至眉眼之间还带着一丝丝笑意。<br /><br />“老爱卿啊,朕已经退了一步,不可能一退再退。”<br /><br />左相已经闭目凝神,在算计得失。<br /><br />这一年,朝廷发生了不少事情。<br /><br />户部有钱,军队有甲兵,全国粮仓内粮食也充足,甚至还有了土豆这等利器,明年南方夏收后,的确有一些富余,对外用兵,也不是不能接受。<br /><br />但是,宏丰帝给出的条件,不是向北动兵,而是向南?<br /><br />有必要吗?<br /><br />安南,当初太祖平了云南土司,并没有对安南用兵。<br /><br />虽说是汉唐旧地,但是,毕竟已经不同了,大渊朝对安南并没有多少想法。<br /><br />对方也老实,年年来朝,岁岁纳贡。<br /><br />“陛下,师出无名啊!”<br /><br />左相此言一出,右相眼珠子都瞪圆了,这就同意了?<br /><br />左相瞥了对方一眼,不答应如何,让你们江南帮着推行摊丁入亩,到时候南方不稳,朝廷何安?<br /><br />还不如直接同意了出兵,反正祸祸的是安南。<br /><br />安南之地,稻谷都是一年三熟,想来陛下是盯上了这座粮仓。<br /><br />“前朝大离之时,安南曾经纳入大离版图过,数十年乃判,如此朝秦暮楚,二心之臣邦,朕不能容他!”<br /><br />“即是师出有名,老臣没意见。”<br /><br />右相懵了,这就没意见了?<br /><br />这是灭国之战啊,大渊朝虽然立国之时,灭了不少割据政权。这些家伙,也有称皇称帝的。<br /><br />可安南跟这些不一样啊,要发动灭国之战,至少都需要三十万大军,还有数十万民夫,调拨的资源也是无数。<br /><br />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左相,最后右相的视线落在了那圣旨之上。<br /><br />圣旨言简意赅,当初进士及第的右相怎么可能看不懂,扫一眼他就明白了,他还能看出,这是翰林院谁谁谁的手笔。<br /><br />安南之地,化外之民,不服王化,戎敌志态,不予华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br /><br />圣旨册封武王为镇南王,兼安南路巡抚大臣,赐镇海军节度使,总览边南海、河漕运总督,假节钺,节制安南及滇桂黔及三宣六卫一切军政要务,便宜行事,准先斩后奏,代天牧民,疏凿,天恩径,自云南至南海,以通南海之力!<br /><br />这是要灭国收安南之地,而且还要开凿道路、运河,从云南直通南海,彻底将这片地界,纳入大渊皇朝版图。<br /><br />云南、贵州、广西之地,虽然朝廷有囤兵,可多是土司。<br /><br />皇帝这是要调动土司之力,给了武王调动滇桂黔三路,甚至是三宣六卫之权利。<br /><br />这是货真价实的镇南王啊!<br /><br />甚至,有武王自立一国的危险啊,皇帝就这么大胆,敢如此放权?<br /><br />“老臣谨遵皇命,江南所属,必定倾尽心力,以助镇南王功成!”<br /><br />“好!”<br /><br />宏丰帝乐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了,要的就是这个。<br /><br />摊丁入亩,虽然是万世之策,若是能彻底执行下去,大渊皇朝国运将会大大提升。<br /><br />可眼下,并不是推广这政策的时候。<br /><br />谁都知道,这是在地主身上割肉。<br /><br />这些人岂能甘心大出血,到时候天下皆乱,乃是取乱之道。<br /><br />若没有小冰河期,宏丰帝绝对愿意冒险试一试。<br /><br />毕竟,这种注定要杀一个腥风血雨的政策,他不执行,难道留给太子?<br /><br />自己年纪大了,进皇陵之前,若是能把摊丁入亩留给太子,当做祖宗之法,谁敢有异议?<br /><br />可惜啊,这政策来的不是时候啊。<br /><br />按照赵清虎所说,除非大渊皇朝的生产力提升,粮食充足,天下富足,四海安宁,到时候给这些地主开刀,料定他们也不敢造次,有个两三代坚持,就会成为可以延续的政策,是祖宗之法,没人敢改。<br /><br />“陛下,那李家?”右相还想争取争取。<br /><br />李家不仅是五大盐商之一,还是大地主,在江南盘踞,是参天大树啊。<br /><br />“哼,主犯凌迟,从犯斩立决,至于李家,九族流放,镇南王要经略安南,缺人!”<br /><br />见微知著,右相明白了,彻底明白了。<br /><br />为何李成只是流放,而不是斩杀。<br /><br />让皇帝改变心意的,就是这个,经略安南。<br /><br />李家离开江南,那就是没了牙齿的老虎。<br /><br />甚至入了安南,这些人还不敢造次,会牢牢紧靠朝廷,否则,会被安南的人撕成碎片。<br /><br />就算他们能成气候,那也是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后的事情,到时候,一切都是风轻云淡,啥都没有了。<br /><br />自古以来,流放犯人,除了惩处罪罚外,其中隐藏的一大原因,就是开发化外之地,以开疆拓土。<br /><br />想必,安南很快就会成为新的流放地。<br /><br />就算是犯了罪的汉人,总也比外人可靠。<br /><br />“两位丞相若无异议,回去安心过年吧,这些都是年后的事情了。”<br /><br />两位丞相,一者欢喜,一者忧虑,离开了皇宫。<br /><br />“远之啊,陛下这算是轻启战端吗?北方、西面,可都不太平啊,即便是南方,也有倭寇偶来骚扰。”<br /><br />“怎么,反悔了?”左相笑问。<br /><br />右相摇了摇头,“总比摊丁入亩强。”<br /><br />“所以啊,注定要退步,何必纠结,等来年开朝,帮着陛下把这件事情准备好,若是能一战功成,你我也能青史留下一笔。”<br /><br />“哎,变了,大渊真的变了啊。”<br /><br />“回去过年吧,这些糟心事,原本就不应该是你我操心的。”<br /><br />宰相之尊,尊贵之处,在于统筹一切,与帝王分润那至高无上的权利,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也就是右相还会沉溺其中,左相可从来不插手下面的事情。<br /><br />京兆尹动作很快,相国寺刺杀事件第三天,便直接闯进了李府,把人抓了。<br /><br />同时,威宁侯府,也来了条子,京兆尹带着人四处抓人。<br /><br />大过年的,京城内却是多了一份肃穆。<br /><br />毕竟,京兆府抓的人不少。<br /><br />有文有武,最大的一个,是四品文官,是工部一位员外郎,负责看管库存账目的。<br /><br />风雪之中,一队内卫离开了京城,直奔江南而去。<br /><br />不仅如此,还有几个临时征召回来的,御史大夫、刑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连大理寺少卿都出动了,作为此次南下抓人的主力。<br /><br />随行的有两个三品将军,手上有调动扬州囤兵的虎符。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