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少通在定王刘珩耳边打小报告。<br />
“王爷,叶姑娘背着你说闲话,还是在方公公面前。”<br />
“她说什么了?”<br />
“她说王爷是‘贷’王。”<br />
“什么东西?大王的大,还是代王的代?具体是什么王?”<br />
刘珩觉着很好笑,他怎么就成了大王。<br />
邓少通急死了,“都不是,既不是代王的代,也不是大王的大,而是贷款的‘贷’王。”<br />
什么玩意?<br />
定王刘珩都震惊了,“你是说,叶慈在方公公面前,说本王是‘贷’王?”<br />
“正是!”<br />
“本王怎么就成了‘贷’王?”定王刘珩还很懵逼啊。<br />
邓少通小心翼翼说道:“或许是因为王爷在钱庄贷了太多款子的缘故。不出意外,王爷应该是钱庄成立后第一大客户。什么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不是王爷的对手。”<br />
他都差点竖起了大拇指。<br />
王爷贷款的魄力,令人刮目相看啊。<br />
就没想过万一换不上怎么办?<br />
难不成要将钱庄的股份,比如码头钞关抵押给叶慈?<br />
那<br />
定藩的天就变了啊!从今以后,定藩的主人不再是定王刘珩,而是定王妃叶慈。<br />
好像,这两人谁是主人,没什么区别。<br />
但是,在邓少通眼里区别可大了,大到天上去了。<br />
偌大的王府只能有一个话事人,这个人必须是定王殿下。<br />
如果话事人变成了叶慈,天啦撸,定王殿下岂不是要吃一辈子的软饭?想想都心酸。<br />
一辈子啊!<br />
一辈子那么长,哪能天天吃软法。偶尔也需要软饭硬吃,磨一磨牙口。<br />
定王刘珩:“”<br />
他是该笑了,还是该怒呢?<br />
哭笑不得。<br />
叶慈取外号的能力也太形象了吧,取什么‘贷’王,还不如取一个软饭王算逑了。<br />
关键是,此事被方公公知晓,等方公公回到京城,他的‘贷’王名声必然会传遍京城山上下下,成为众人调侃的对象。<br />
想象那个画面,他一辈子都不想京城,对京城已经完全没有了想法。<br />
真是令人心塞。<br />
“叶慈还说了什么?”<br />
“叶姑娘忽悠方公公投钱给钱庄,赚点零花钱花花。”<br />
“方公公同意投钱了吗?”<br />
“好像还没谈妥。但,老奴看得出来方公公是有点动心。”<br />
“为何?方公公在京城捞钱的门路那么多,怎么会看得上新开的小钱在。”<br />
新开的小钱在做了定王府的放贷生意,也算是独一家吧!<br />
邓少通身为阉人,自然明白同为阉人的方内监的想法。<br />
“王爷,太监捞钱不是长久的买卖,说不定哪天就遭了难。如今看来,叶姑娘也算是个信人,而且不易被京城权贵拿捏。<br />
若是投点钱到钱庄,就算将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方公公的子孙后代也有保证。相信叶姑娘应该不会过河拆桥,吃了方公公的股份。”<br />
嗯!<br />
定王刘珩连连点头,很是赞同,“叶慈别的方面或许一般般,信用这一块那是没得说。看她一个小姑娘支起这么大的买卖,外面的客商都没当她是小姑娘看待,可见她的信用都是一笔笔生意攒起来的,不存在贪墨他人股份这种事情。”<br />
“王爷说的是。”<br />
“这么说方公公是在铺设后路。”<br />
“多条路总是好的。叶姑娘也常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狡兔还有三窟。方公公动心也能理解。”<br />
“你是不是也心动了?把你攒的钱拿点出来,本王爷不过问你手中的钱的来历,想要投钱庄尽管投。”<br />
邓少通激动了,又有点不确定,还有点怕秋后算账。<br />
他肯定也贪了钱。<br />
只是没方内监那么多,毕竟他只是王爷身边的太监,而不是皇帝身边的人。<br />
他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br />
主人得知自己的奴仆贪墨了钱财,怎么可能不过问。<br />
他有点慌啊。<br />
“老奴身上也没几个钱,恐怕叶姑娘看不上。”<br />
“无论钱多钱少,你尽管投。你要是担心本王,大可放心。你可以直接找叶慈投钱,本王绝不过问。”<br />
哦!<br />
“老奴晚些时候问问叶姑娘,最少多少钱能投。”<br />
赶着吃晚饭的时间,定王刘珩来到老宅子这边。<br />
正好和方内监来个面对面。<br />
方内监看着他就发笑,那笑容,分明是在看他的笑话。<br />
定王刘珩故作镇定。<br />
‘贷’王又如何,只要他不承认,就可以当做没这回事。<br />
正所谓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br />
方内监招呼他喝茶,“王爷魄力非凡,咱家佩服。”<br />
“方公公莫要开本王玩笑。本王不知何来的魄力。”<br />
“咱家都知道了,王爷又何必继续隐瞒。为了发展封地,让百姓安居乐业,增加封地收入,王爷不惜问钱庄贷了巨款。此举,远远胜过大部分的藩王。”<br />
“那是因为其他藩王都不差钱,唯独本王是个穷光蛋。”<br />
此时不叫穷何时叫穷。<br />
定王刘珩也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br />
他得通过方内监的嘴巴,将自个的穷困潦倒告诉父皇,告诉朝堂。让所有人都知道,挖出一座铜矿,一座铁矿,并没能改善定藩的处境,定藩依旧是个穷山沟,穷得只剩下一屁股债务。<br />
苦啊!<br />
方内监哈哈一笑,“定王莫要叫穷。铜矿每日都有收入,很快铁矿也能为王爷带来一份客观的收入。加上双河镇上的码头钞关,定藩很快就能盈利。几年之后,必定是个富裕藩王。”<br />
定王刘珩叹息一声。<br />
他可不能认下富裕这两个字。<br />
他,定王刘珩,从就藩那天气,就和富裕不搭边,这一点必须成为一个共识。<br />
要让人们一提起定藩,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哦,那是个穷地方。<br />
唯有如此,定藩上下才有好日子过。<br />
所以<br />
请看他的表演,“多谢方公公吉言,本王日夜盼着富裕起来,早日实现财富自由,每日只管吃喝养膘。奈何,梦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br />
本王给方公公算笔账,光是指望着靠王府吃饭的人,办差的人连带亲眷家属足有上万人,人吃马嚼,加上几百亲兵,一年开销少说十万两,只多不少。<br />
等王府修建好,还得花钱装饰,年年要维护,又是一大笔开销。本王个人一年的开销,一年下来又是几万两。若是要在封地修修水库,整修道路,赈灾花钱的地方海了去。<br />
方公公替本王算算,本王一年要收入多少钱,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人,才能办这么多事?将铜矿,铁矿,钞关加起来恐怕都不太够。<br />
若是压迫小民,增加赋税,又怕压迫过甚,官逼民反。封地两县都是山区,日子清苦,民风彪悍。之前的铜矿,就已经领教过本地人的凶悍。<br />
本王可不想某一天睡得好好的,突然被暴动的乱民杀进王府。<br />
总而言之,本王苦啊!本王穷啊!还请方公公在父皇跟前美言几句,能不能让少府早日补齐亏欠本王的钱粮。以后每年,能否从少府拿出一点银钱赏赐给本王。若是事成,事后本王必有重谢。”<br />
方内监嘴角抽搐。<br />
他出京城办差,还没问定王索贿,定王竟然率先发难向他哭穷。<br />
真是欺人太甚!<br />
他可是好太监,从不主动索贿,都是别人主动。<br />
以往出宫办差,懂事的人第一时间就是上供孝敬。<br />
结果<br />
到了定王刘珩这里,一分钱的好处没拿到就算了,差事貌似也办不成,如今还要被定王苦穷。<br />
岂有此理!<br />
懂不懂官场上的规矩啊!<br />
想让咱家帮忙办事,好处呢?<br />
别说什么事后,太监办事都是事前给好处,并且不保证收了钱一定能将事情办成。事情办不成,钱财也不会退回去。<br />
就是这么霸道!<br />
这是官场通行的潜规则。<br />
太监不需要信用,他们都是陛下的人,只要有陛下的信任和重用足矣。旁人的看法不重要。<br />
哼哼!这<br />
方内监冷笑一声,“王爷在封地这些日子长进不少啊,竟然算计到咱家头上。”<br />
“方公公此言差矣,本王绝无半分算计,一切都可以摊开在阳光下任人监视。本王现在手里头的确很紧张,没有现银。不如这样,本王将钱庄的股份让出一部分,方公公再投一点钱进去,如何?”<br />
好啊!<br />
这两口子唱双簧,套路他。<br />
方内监气笑了,“王爷应该清楚,等咱家回到宫里,只需在陛下跟前说几句王爷不好的话,王爷以后就很难有好日子过。”<br />
“知道,知道,所以钱庄方公公要投吗?就当是给未来买一个保障。”<br />
是真傻还是装傻啊?<br />
方内监盯着定王刘珩,对方满脸笑容,还笑得特别真诚。<br />
分明是装傻,分明是不想掏钱。<br />
没错,定王刘珩一文钱都不想陶,他就是想白p。<br />
靠本事白p,凭什么给钱。<br />
能不花钱把事情办成,为何还要将钱拱手送人。<br />
他现在很穷好不好,背负了常人三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沦落到天天跑叶慈这里蹭吃蹭喝,被冠于吃软法的名声,他容易吗?<br />
他可惨了!<br />
他都这么惨了,哪能大手大脚花钱。<br />
反正<br />
等方公公回到宫里,母后一定会帮他做出补偿的。母后不差钱,就让母后用金钱攻势砸晕方公公吧!<br />
瞧瞧,这王爷混的,不仅吃未来老婆的软饭,竟然还打起啃老的主意。<br />
要不要脸啊?
“王爷,叶姑娘背着你说闲话,还是在方公公面前。”<br />
“她说什么了?”<br />
“她说王爷是‘贷’王。”<br />
“什么东西?大王的大,还是代王的代?具体是什么王?”<br />
刘珩觉着很好笑,他怎么就成了大王。<br />
邓少通急死了,“都不是,既不是代王的代,也不是大王的大,而是贷款的‘贷’王。”<br />
什么玩意?<br />
定王刘珩都震惊了,“你是说,叶慈在方公公面前,说本王是‘贷’王?”<br />
“正是!”<br />
“本王怎么就成了‘贷’王?”定王刘珩还很懵逼啊。<br />
邓少通小心翼翼说道:“或许是因为王爷在钱庄贷了太多款子的缘故。不出意外,王爷应该是钱庄成立后第一大客户。什么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不是王爷的对手。”<br />
他都差点竖起了大拇指。<br />
王爷贷款的魄力,令人刮目相看啊。<br />
就没想过万一换不上怎么办?<br />
难不成要将钱庄的股份,比如码头钞关抵押给叶慈?<br />
那<br />
定藩的天就变了啊!从今以后,定藩的主人不再是定王刘珩,而是定王妃叶慈。<br />
好像,这两人谁是主人,没什么区别。<br />
但是,在邓少通眼里区别可大了,大到天上去了。<br />
偌大的王府只能有一个话事人,这个人必须是定王殿下。<br />
如果话事人变成了叶慈,天啦撸,定王殿下岂不是要吃一辈子的软饭?想想都心酸。<br />
一辈子啊!<br />
一辈子那么长,哪能天天吃软法。偶尔也需要软饭硬吃,磨一磨牙口。<br />
定王刘珩:“”<br />
他是该笑了,还是该怒呢?<br />
哭笑不得。<br />
叶慈取外号的能力也太形象了吧,取什么‘贷’王,还不如取一个软饭王算逑了。<br />
关键是,此事被方公公知晓,等方公公回到京城,他的‘贷’王名声必然会传遍京城山上下下,成为众人调侃的对象。<br />
想象那个画面,他一辈子都不想京城,对京城已经完全没有了想法。<br />
真是令人心塞。<br />
“叶慈还说了什么?”<br />
“叶姑娘忽悠方公公投钱给钱庄,赚点零花钱花花。”<br />
“方公公同意投钱了吗?”<br />
“好像还没谈妥。但,老奴看得出来方公公是有点动心。”<br />
“为何?方公公在京城捞钱的门路那么多,怎么会看得上新开的小钱在。”<br />
新开的小钱在做了定王府的放贷生意,也算是独一家吧!<br />
邓少通身为阉人,自然明白同为阉人的方内监的想法。<br />
“王爷,太监捞钱不是长久的买卖,说不定哪天就遭了难。如今看来,叶姑娘也算是个信人,而且不易被京城权贵拿捏。<br />
若是投点钱到钱庄,就算将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方公公的子孙后代也有保证。相信叶姑娘应该不会过河拆桥,吃了方公公的股份。”<br />
嗯!<br />
定王刘珩连连点头,很是赞同,“叶慈别的方面或许一般般,信用这一块那是没得说。看她一个小姑娘支起这么大的买卖,外面的客商都没当她是小姑娘看待,可见她的信用都是一笔笔生意攒起来的,不存在贪墨他人股份这种事情。”<br />
“王爷说的是。”<br />
“这么说方公公是在铺设后路。”<br />
“多条路总是好的。叶姑娘也常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狡兔还有三窟。方公公动心也能理解。”<br />
“你是不是也心动了?把你攒的钱拿点出来,本王爷不过问你手中的钱的来历,想要投钱庄尽管投。”<br />
邓少通激动了,又有点不确定,还有点怕秋后算账。<br />
他肯定也贪了钱。<br />
只是没方内监那么多,毕竟他只是王爷身边的太监,而不是皇帝身边的人。<br />
他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br />
主人得知自己的奴仆贪墨了钱财,怎么可能不过问。<br />
他有点慌啊。<br />
“老奴身上也没几个钱,恐怕叶姑娘看不上。”<br />
“无论钱多钱少,你尽管投。你要是担心本王,大可放心。你可以直接找叶慈投钱,本王绝不过问。”<br />
哦!<br />
“老奴晚些时候问问叶姑娘,最少多少钱能投。”<br />
赶着吃晚饭的时间,定王刘珩来到老宅子这边。<br />
正好和方内监来个面对面。<br />
方内监看着他就发笑,那笑容,分明是在看他的笑话。<br />
定王刘珩故作镇定。<br />
‘贷’王又如何,只要他不承认,就可以当做没这回事。<br />
正所谓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br />
方内监招呼他喝茶,“王爷魄力非凡,咱家佩服。”<br />
“方公公莫要开本王玩笑。本王不知何来的魄力。”<br />
“咱家都知道了,王爷又何必继续隐瞒。为了发展封地,让百姓安居乐业,增加封地收入,王爷不惜问钱庄贷了巨款。此举,远远胜过大部分的藩王。”<br />
“那是因为其他藩王都不差钱,唯独本王是个穷光蛋。”<br />
此时不叫穷何时叫穷。<br />
定王刘珩也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br />
他得通过方内监的嘴巴,将自个的穷困潦倒告诉父皇,告诉朝堂。让所有人都知道,挖出一座铜矿,一座铁矿,并没能改善定藩的处境,定藩依旧是个穷山沟,穷得只剩下一屁股债务。<br />
苦啊!<br />
方内监哈哈一笑,“定王莫要叫穷。铜矿每日都有收入,很快铁矿也能为王爷带来一份客观的收入。加上双河镇上的码头钞关,定藩很快就能盈利。几年之后,必定是个富裕藩王。”<br />
定王刘珩叹息一声。<br />
他可不能认下富裕这两个字。<br />
他,定王刘珩,从就藩那天气,就和富裕不搭边,这一点必须成为一个共识。<br />
要让人们一提起定藩,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哦,那是个穷地方。<br />
唯有如此,定藩上下才有好日子过。<br />
所以<br />
请看他的表演,“多谢方公公吉言,本王日夜盼着富裕起来,早日实现财富自由,每日只管吃喝养膘。奈何,梦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br />
本王给方公公算笔账,光是指望着靠王府吃饭的人,办差的人连带亲眷家属足有上万人,人吃马嚼,加上几百亲兵,一年开销少说十万两,只多不少。<br />
等王府修建好,还得花钱装饰,年年要维护,又是一大笔开销。本王个人一年的开销,一年下来又是几万两。若是要在封地修修水库,整修道路,赈灾花钱的地方海了去。<br />
方公公替本王算算,本王一年要收入多少钱,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人,才能办这么多事?将铜矿,铁矿,钞关加起来恐怕都不太够。<br />
若是压迫小民,增加赋税,又怕压迫过甚,官逼民反。封地两县都是山区,日子清苦,民风彪悍。之前的铜矿,就已经领教过本地人的凶悍。<br />
本王可不想某一天睡得好好的,突然被暴动的乱民杀进王府。<br />
总而言之,本王苦啊!本王穷啊!还请方公公在父皇跟前美言几句,能不能让少府早日补齐亏欠本王的钱粮。以后每年,能否从少府拿出一点银钱赏赐给本王。若是事成,事后本王必有重谢。”<br />
方内监嘴角抽搐。<br />
他出京城办差,还没问定王索贿,定王竟然率先发难向他哭穷。<br />
真是欺人太甚!<br />
他可是好太监,从不主动索贿,都是别人主动。<br />
以往出宫办差,懂事的人第一时间就是上供孝敬。<br />
结果<br />
到了定王刘珩这里,一分钱的好处没拿到就算了,差事貌似也办不成,如今还要被定王苦穷。<br />
岂有此理!<br />
懂不懂官场上的规矩啊!<br />
想让咱家帮忙办事,好处呢?<br />
别说什么事后,太监办事都是事前给好处,并且不保证收了钱一定能将事情办成。事情办不成,钱财也不会退回去。<br />
就是这么霸道!<br />
这是官场通行的潜规则。<br />
太监不需要信用,他们都是陛下的人,只要有陛下的信任和重用足矣。旁人的看法不重要。<br />
哼哼!这<br />
方内监冷笑一声,“王爷在封地这些日子长进不少啊,竟然算计到咱家头上。”<br />
“方公公此言差矣,本王绝无半分算计,一切都可以摊开在阳光下任人监视。本王现在手里头的确很紧张,没有现银。不如这样,本王将钱庄的股份让出一部分,方公公再投一点钱进去,如何?”<br />
好啊!<br />
这两口子唱双簧,套路他。<br />
方内监气笑了,“王爷应该清楚,等咱家回到宫里,只需在陛下跟前说几句王爷不好的话,王爷以后就很难有好日子过。”<br />
“知道,知道,所以钱庄方公公要投吗?就当是给未来买一个保障。”<br />
是真傻还是装傻啊?<br />
方内监盯着定王刘珩,对方满脸笑容,还笑得特别真诚。<br />
分明是装傻,分明是不想掏钱。<br />
没错,定王刘珩一文钱都不想陶,他就是想白p。<br />
靠本事白p,凭什么给钱。<br />
能不花钱把事情办成,为何还要将钱拱手送人。<br />
他现在很穷好不好,背负了常人三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沦落到天天跑叶慈这里蹭吃蹭喝,被冠于吃软法的名声,他容易吗?<br />
他可惨了!<br />
他都这么惨了,哪能大手大脚花钱。<br />
反正<br />
等方公公回到宫里,母后一定会帮他做出补偿的。母后不差钱,就让母后用金钱攻势砸晕方公公吧!<br />
瞧瞧,这王爷混的,不仅吃未来老婆的软饭,竟然还打起啃老的主意。<br />
要不要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