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p> “啊?!”陈冬月一脸的为难,“可下官还有别的差事.......”<br />
“巡检司你不是有两个副手吗?你暂且把巡检司的事儿交给他们办就是了。本府现在命你为工房监视,专管修建城墙一事。”<br />
“那.......好吧。”陈冬月一脸为难地回道。<br />
既然这事儿说定了,孟知府也不想多等了。<br />
他直接让人喊来了工房经承殷世杰,说是今日开始讨论修建新城墙的方案。<br />
好在殷经经验丰富,且在工房干了快二十年,所以对聊州的一切都非常熟悉。<br />
他很快就拿出了修建城墙的方案。<br />
北城门因是聊州去往都城的必经之地,所以虽然看着有些破旧,但是其实往来行人还是很多的。<br />
再加上如今府城聊城内人口众多,导致地皮不但贵,且不太好买。<br />
于是殷经承就提议,说是干脆放弃需要花大力气的修缮的旧城墙,转而外扩北城区,一直到........德和山庄。<br />
至于为什么正巧划到德和山庄,那是因为德和山庄正好修建好了一条超长的围墙。<br />
那围墙一路从德和山庄的小山坡延续到了庄子的门前。<br />
若是把山庄正好划进新城区,那城墙起码少修一半。<br />
之前算下来,七万两的花费,就可以直接减半。<br />
关键是,这工程量也能减半了。<br />
原本算下来需要半年时间完工的新城墙,这会儿估摸着只要两三个月就能完工了。<br />
陈冬月惊了,“孟大人!那墙可是下官花了真金白银造的啊,您这......这不能私墙公用吧?”<br />
“这怎么叫私墙公用呢?”孟知府很不要脸地解释道:“这是凑巧了~~~你那庄子正好~~~被划到了咱们新北城内。<br />
其实这样对你来说也是赚的嘛!你想啊~~~以前你的庄子,在北郊,可是咱们这新城墙一造,诶?!你这庄子不就等于在北城了吗?<br />
别看也就一墙之隔,这城里和城外的地皮价格,可是天壤之别啊。”<br />
.......真尼玛能算啊。<br />
陈冬月心里头暗想,怪不得你小子一天到晚生病,大概是因为心眼子太多,所以漏风容易着凉吧。<br />
不过把德和山庄划进北城,陈冬月其实心里头也觉得应该算是划算的。<br />
毕竟嘛,万一真打起来,她那庄子在城里,总比在城外好吧?<br />
就是想是这么想的,但是该表现出来的委屈,肯定是要表现出来的。<br />
于是她期期艾艾地在孟知府跟前诉了半天的苦,最后倒是真被她磨到了三千两的补贴。<br />
就这一点!!!<br />
陈冬月觉得孟知府肯定比孙同知更好些。<br />
毕竟她跟孙同知再怎么磨,估计也就只能磨到一石两石的陈年麦子吧。<br />
看看人家孟知府,什么叫大气!!!<br />
不过这三千两的补贴,陈冬月也明确表示,会用来加强自己庄子围墙的防御上。<br />
孟知府听了大受感动,大手一挥........<br />
说是到时候送几车砖头给她。<br />
行吧,聊胜于无,陈冬月却之不恭。<br />
当孙同知知道聊城要修新城墙的时候,已经是三日后了。<br />
此时,第一批的砂石和砖头,已经开始运进聊城了。<br />
孙同知上衙的时候,看到绵延数里,看不到头的运砖车队,还好奇呢,“这是哪家大户要修新宅啊?”<br />
“啊?!”站在府衙门口的护卫很是惊讶,“您不知道吗?咱们府城要扩建北城,修建新城墙了。”<br />
“什么?!”孙同知大吃一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br />
“也就这几天的事儿吧,”护卫答说:“今日开工大典,孟知府他们都去北郊了,您.......”<br />
“什么?!”孙同知更是瞪大了双眼,“本官也就前两日请了两天病假,这......这怎么没人通知本官?!”<br />
“大人,您要不赶紧去吧,现在去,恐怕还来得.......”<br />
门口护卫话音未落,远远就听得传来低沉的炮声。<br />
护卫只能朝孙同知耸肩道:“现在是来不及了,开工大典应该开始了。”<br />
孙同知双手撑住了脑袋,一脸的无措。<br />
怎么个事儿?!<br />
这衙门.......难道真的已经不是他的衙门了吗?!<br />
为什么连修建新城墙这种事儿,他居然都一无所知!!<br />
孟知府啊孟知府,你是过江龙,我是地头蛇。<br />
呵呵,你胆敢小瞧本地头蛇!你就没听说过那句,强龙难压低头谁吗?咱们.......等着瞧!<br />
就.......两位莫名,结下了一点点,小小的,无伤大雅的,梁子。<br />
第419章 一种不安的感觉<br />
酷暑时节。<br />
本应是人们最喜欢乘凉躲懒的时候。<br />
可聊城城北,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模样。<br />
因为急着赶工期,所以孟知府说了,征调来的徭役,除了午时能休息一个半时辰,其余时间,只要天亮着,就都得抓紧干活。<br />
原本陈冬月还觉得这么剥削劳动力,多少有些不好。<br />
但是转头却被告知,来干活的徭役,都是从各县送来的人犯.......<br />
陈冬月犹如滔滔江水般圣母心,瞬间就被截流了。<br />
干呗,他们该的。<br />
不过,为了不让人犯真的干出个好歹来,陈冬月还让慈安堂每日煮几大锅的绿豆汤送来。<br />
就当时衙门问慈安堂买的。</p>
“巡检司你不是有两个副手吗?你暂且把巡检司的事儿交给他们办就是了。本府现在命你为工房监视,专管修建城墙一事。”<br />
“那.......好吧。”陈冬月一脸为难地回道。<br />
既然这事儿说定了,孟知府也不想多等了。<br />
他直接让人喊来了工房经承殷世杰,说是今日开始讨论修建新城墙的方案。<br />
好在殷经经验丰富,且在工房干了快二十年,所以对聊州的一切都非常熟悉。<br />
他很快就拿出了修建城墙的方案。<br />
北城门因是聊州去往都城的必经之地,所以虽然看着有些破旧,但是其实往来行人还是很多的。<br />
再加上如今府城聊城内人口众多,导致地皮不但贵,且不太好买。<br />
于是殷经承就提议,说是干脆放弃需要花大力气的修缮的旧城墙,转而外扩北城区,一直到........德和山庄。<br />
至于为什么正巧划到德和山庄,那是因为德和山庄正好修建好了一条超长的围墙。<br />
那围墙一路从德和山庄的小山坡延续到了庄子的门前。<br />
若是把山庄正好划进新城区,那城墙起码少修一半。<br />
之前算下来,七万两的花费,就可以直接减半。<br />
关键是,这工程量也能减半了。<br />
原本算下来需要半年时间完工的新城墙,这会儿估摸着只要两三个月就能完工了。<br />
陈冬月惊了,“孟大人!那墙可是下官花了真金白银造的啊,您这......这不能私墙公用吧?”<br />
“这怎么叫私墙公用呢?”孟知府很不要脸地解释道:“这是凑巧了~~~你那庄子正好~~~被划到了咱们新北城内。<br />
其实这样对你来说也是赚的嘛!你想啊~~~以前你的庄子,在北郊,可是咱们这新城墙一造,诶?!你这庄子不就等于在北城了吗?<br />
别看也就一墙之隔,这城里和城外的地皮价格,可是天壤之别啊。”<br />
.......真尼玛能算啊。<br />
陈冬月心里头暗想,怪不得你小子一天到晚生病,大概是因为心眼子太多,所以漏风容易着凉吧。<br />
不过把德和山庄划进北城,陈冬月其实心里头也觉得应该算是划算的。<br />
毕竟嘛,万一真打起来,她那庄子在城里,总比在城外好吧?<br />
就是想是这么想的,但是该表现出来的委屈,肯定是要表现出来的。<br />
于是她期期艾艾地在孟知府跟前诉了半天的苦,最后倒是真被她磨到了三千两的补贴。<br />
就这一点!!!<br />
陈冬月觉得孟知府肯定比孙同知更好些。<br />
毕竟她跟孙同知再怎么磨,估计也就只能磨到一石两石的陈年麦子吧。<br />
看看人家孟知府,什么叫大气!!!<br />
不过这三千两的补贴,陈冬月也明确表示,会用来加强自己庄子围墙的防御上。<br />
孟知府听了大受感动,大手一挥........<br />
说是到时候送几车砖头给她。<br />
行吧,聊胜于无,陈冬月却之不恭。<br />
当孙同知知道聊城要修新城墙的时候,已经是三日后了。<br />
此时,第一批的砂石和砖头,已经开始运进聊城了。<br />
孙同知上衙的时候,看到绵延数里,看不到头的运砖车队,还好奇呢,“这是哪家大户要修新宅啊?”<br />
“啊?!”站在府衙门口的护卫很是惊讶,“您不知道吗?咱们府城要扩建北城,修建新城墙了。”<br />
“什么?!”孙同知大吃一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br />
“也就这几天的事儿吧,”护卫答说:“今日开工大典,孟知府他们都去北郊了,您.......”<br />
“什么?!”孙同知更是瞪大了双眼,“本官也就前两日请了两天病假,这......这怎么没人通知本官?!”<br />
“大人,您要不赶紧去吧,现在去,恐怕还来得.......”<br />
门口护卫话音未落,远远就听得传来低沉的炮声。<br />
护卫只能朝孙同知耸肩道:“现在是来不及了,开工大典应该开始了。”<br />
孙同知双手撑住了脑袋,一脸的无措。<br />
怎么个事儿?!<br />
这衙门.......难道真的已经不是他的衙门了吗?!<br />
为什么连修建新城墙这种事儿,他居然都一无所知!!<br />
孟知府啊孟知府,你是过江龙,我是地头蛇。<br />
呵呵,你胆敢小瞧本地头蛇!你就没听说过那句,强龙难压低头谁吗?咱们.......等着瞧!<br />
就.......两位莫名,结下了一点点,小小的,无伤大雅的,梁子。<br />
第419章 一种不安的感觉<br />
酷暑时节。<br />
本应是人们最喜欢乘凉躲懒的时候。<br />
可聊城城北,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模样。<br />
因为急着赶工期,所以孟知府说了,征调来的徭役,除了午时能休息一个半时辰,其余时间,只要天亮着,就都得抓紧干活。<br />
原本陈冬月还觉得这么剥削劳动力,多少有些不好。<br />
但是转头却被告知,来干活的徭役,都是从各县送来的人犯.......<br />
陈冬月犹如滔滔江水般圣母心,瞬间就被截流了。<br />
干呗,他们该的。<br />
不过,为了不让人犯真的干出个好歹来,陈冬月还让慈安堂每日煮几大锅的绿豆汤送来。<br />
就当时衙门问慈安堂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