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在的。”婢子恭谨回道,“他等着呢,殿下可要召见?”<br/><br/> 高阳几不可见地点了头。<br/><br/> 阿武离了芙蓉园,一路回宫,适才不觉,现出来了,让外面的冷风一吹,她便总觉那傅太医似乎在哪儿见过,眼熟得很。然而翻遍了脑海都未翻出一个答案来。<br/><br/> 太医署太医众多,哪能个个都入得太后之眼,有些太医,一生都不曾踏入内廷也是有的。阿武生病的时候不多,多数时候见太医都是在上皇那里,她回想了许久,都想不起来。想得脑仁儿都疼了,便只得先放放。<br/><br/> 她回去布置了一处宫室,与含风殿甚近,也与当年的安仁殿格局相似,布置都如出一辙。只等过几日,去说服高阳。<br/><br/> 这边进行的还算顺利。<br/><br/> 另一方面,小皇帝相当气闷。<br/><br/> 他自以想了一个绝妙的策略,便决定潜心学习治国之策,待某一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然而事实却并非他所想那般美好,从一打头,他便面临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太后给他选的新太傅很不合他意。<br/><br/> 新太傅乃是当世鸿儒,名扬四海,为人推崇。其学问自是无人可比,但也仅此而已,此人只会做学问,虽也懂一些为政举措,但他不曾秉政,言论便不如上官仪这切切实实为官做宰之人深刻,且此人好儒家,授课也多言儒家之道。<br/><br/> 皇帝气得想掀桌,纵使他还不太大,也是知晓,作为皇帝,是无需学太多学问的。他该下功夫的,是帝王之道。故而,皇帝便不曾用心学,只在早朝听政之时,多留心,汲取他所需之物。但他毕竟小,心智不足,大臣所用潜台词,他都听不懂,弄得很是疲惫。<br/><br/> 过了月余,太傅便去与太后告状,言之凿凿地说皇帝读书不用功,不审慎,态度十分之惫懒恶劣。鸿儒多数是有气节、脾气硬的学问人,皇帝不用功,便是不尊重他这太傅,他自是要谏的,左谏右谏,皇帝皆不纳,他便去说与太后,声称:“臣才疏学浅,不敢高居此位,为天子之师,若因臣而耽误陛下课业,进而耽误天下大事,臣是为大唐罪人,还有何面目立足于世,臣请辞去太傅之位,还请太后允之。”<br/><br/> 太后自是不允的,当着群臣之面压着皇帝给太傅赔礼挽留,皇帝不肯,他又想到,若是这个太傅走了,是否就能换个合他心意的太傅来,念及此,便更是牢牢顶着,怎么都不肯低头。<br/><br/> 执笔册在旁的史官默默记下一笔“帝幼时顽劣,忤师逆母,无丝毫悔改”,将顽劣二字深深地刻在了小皇帝身上。<br/><br/> 于是太傅便成功地被皇帝气走了,他自鸣得意,却不见底下大臣失望的眼神。<br/><br/> 阿武若不想落人口舌,是谁都抓不住她把柄的,她已想好了要对付皇帝,还不肯留下一个恶名,自然是经多方布置的。先前已说了那太傅是当世鸿儒,名扬四海,为人推崇,自然就无人说太后对皇帝不尽心。太傅一把年纪了,他有令名,其门下弟子无数,不少已出仕,最厉害那个,已位居九卿。那些弟子本还高兴能有一个皇帝师弟,现在师傅被气回来了,他们岂能甘心,师门受辱,此乃奇耻大辱。这批人再不肯对皇帝有好脸色的。而大臣们心中,这般学识渊博的太傅都给气走了,皇帝果真心浮气躁、 xi_ng 格顽劣,忠于李唐皇室的老臣们深为担忧,这样的皇帝,长大后若成了个暴君,那可如何是好。<br/><br/> 在小皇帝满心期待地等着新太傅的时候,一切都往他全然没有想到,也完全无法承受的方向发展了。<br/><br/> 糊弄小孩真是没多大成就感,哪怕这小孩是个皇帝。阿武无需做什么,只消第一步做下,之后自然皆照着她预想方向走。<br/><br/> 太傅挂冠而去,她令人备大礼,赐那太傅,又令诸中书令相送,朝廷礼仪备至,让那太傅赚足了名声,也让太后重士之名宣扬四海。<br/><br/> 阿武过得颇为顺心,同时也不忘一月两次召傅太医来问高阳的状况。傅太医只道:“殿下因多思多虑而使头颅受迫,故而时有头疼。<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只需安养便可,并无可虑者。”<br/><br/> 阿武放心一点,转而盘问起傅太医来历,她总觉是在哪里见过他,但怎么都想不起。傅太医皆一一回答,都无可疑者。阿武更是奇怪,她决不会以为是自己记忆出了问题的,那便是有什么地方让她忽略了。<br/><br/> 想不起,便很难受。不论怎么回忆,那深掩在风尘之下的记忆都不肯浮现,弄得阿武也头疼起来。<br/><br/> 直到来年某日,她去看望上皇,见有一青壮之人在上皇榻前俯身号脉,阿武顿时心头一动,多年前,她曾在太宗病榻之前见过那位傅太医!<br/><br/> ☆、第九十章<br/><br/> 太医正当青壮,恭敬地俯身,将三根手指搭在太上皇细白的手腕上。太上皇微眯着眼,听见响动,便望了过来。<br/><br/> “你怎来了?”他没什么好声气道。<br/><br/> 阿武将目光从那太医身上收回,微微一笑,道:“你觉着如何了?可有好一些?”<br/><br/> 她神色温柔,言语柔缓,走到太上皇榻旁坐下。太上皇撇过脸去,很不想见她。<br/><br/> 阿武也无所谓,只静静坐着,仿佛她根本不介意上皇如何对她没脸色。她此时也的确无意去关心这些。<br/><br/> 待太医号完了脉退下,二人仍沉静,又过片刻,阿武将目光落在太上皇细白的侧脸,那里已消瘦了许多,乃至已有些凹陷,病痛折磨得他已不复从前的俊美飘逸。阿武皱了下眉,眼中流露出一种难言的担忧,而她这担忧却不是为了眼前之人。<br/><br/> “你头痛之时,是怎么一个痛法?”阿武问道,拢在袖下的双手交错揪紧,她此时紧张极了。<br/><br/> 太上皇似是没想到太后竟有一日也会来关心他,自他退位,太后皆是避着他走,甚少来见。他转过头,浑浊的眼眸定定地望着阿武,冷淡道:“你问这个做什么?”<br/><br/> 他眼中有着显而易见的厌恶,阿武却似没见到,这与她不算什么,她只迫切地想知晓,他承受着一种怎样的痛。<br/><br/> “你说说。”阿武道。<br/><br/> 他们二人已多年不曾有过这样静静相处的时光了。上皇有过一瞬间的迷茫,随即,更为强烈的反感攫住了他的心神,他冷言道:“头痛 y_u 裂,生不如死!”<br/><br/> 阿武的身子猛地一颤,轻声重复了一遍这八字。上皇本以为她还有话说,不想,她即刻就站起走了。脚步略有些凌乱,却显得很急切,仿佛前方有什么事等着她去做,半刻都耽搁不得。<br/><br/> 阿武离开上阳宫,立即就召了傅太医来。<br/><br/> 太后忽然召见,傅太医当时就有不好的预感,待见了太后满是寒意的面容,他的心便一沉到底。<br/><br/> 太后高坐堂上,面沉如水,她并未言语,却让人觉得胆颤心寒。傅太医伏地拜见,太后并不令他起身,直接就问:“大长公主究竟如何?”<br/><br/> 虽未言封号,傅太医却明白指的是谁,他沉默了片刻,终抵不住太后那简直能吃人的目光,道:<br/><br/> “是风疾,与上皇之状相仿。”<br/><br/> 这本也是瞒不住的,时日久了,自会将病态显出。傅太医也不曾想过能死死瞒住,此时,不得不说了,他便直言了,太后已察觉,大长公主<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