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的是,那些老教授都在暗中关注他,年纪轻是一方面,主要是这后生仔生得太俊了,让人看着就忍不住喜欢。教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推举他们中的60后搭讪。<br/><br/> “我说这位小友,尊姓大名呐?”<br/><br/> “韩教授您折煞我了,我是李锦熙,来自G大,您叫我小李就成。”李锦熙态度谦逊、彬彬有礼却又不显得谄媚,一点没沾上社会的浮躁,在座的前辈不禁频频点头。<br/><br/> “嘿,你还知道我的名字,那你认识他吗?”韩教授是个爱玩的,当即起了逗弄的心思,随手指了一个人问他。<br/><br/> “这是B大的吴教授。”<br/><br/> “那这个呢?”<br/><br/> “H大的孙教授。”<br/><br/> “那他呢?”<br/><br/> ……<br/><br/> 韩教授指了一圈,李锦熙竟然无一错漏,甚至细问下去连研究方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教授们看他的目光更慈爱了。他们中为首的吴教授问道:“你是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的?”<br/><br/> “我是教历史的,读的相关书目自然多,不巧各位前辈都是业内标杆罢了。”李锦熙这马屁拍得自然又讨喜,哄得在场教授眉开眼笑,李锦熙乘机还介绍了傅总给他们认识,众人一时又在感叹优秀的人总是会同优秀的人在一起。<br/><br/> “不错,现在像你这样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年轻人不多了,听我孙女说你还懂得物理数学,学得太多会不会忙不过来?”天聊开了,孙教授也不担心得罪人,快言快语的问道。<br/><br/> 还不懂李锦熙回答,钱教授就蹦跶出来:“嘿,你这个糟老头,小李学得多是人家的本事,用得着你在这指手画脚的?”<br/><br/> “那我这也是为他好,要想走得长远就得脚踏实地。”<br/><br/> 眼看老人家为他的事情争论起来,李锦熙有些无措,还是吴教授安慰他:“小李你别担心,他们两个人从年轻那会就这样,哪天不吵架都感觉少点什么。”<br/><br/> 好在这时又走进来几个生面孔,教授们这才重新端起高冷范。<br/><br/> 出于礼貌,李锦熙率先打了招呼,其他几个人也都回应了李锦熙,唯独那个最年轻的只是点了下头,目不斜视的走到老教授堆里坐下。李锦熙见状也不生气,对于这种人他都是一笑而过。<br/><br/>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这个节目的导演,免贵姓张,老师们叫我小张就好。”导演看着40岁上下,看起来就像是个干实事的,场面话不多说,立马就叫助理把台本发了下去。<br/><br/> “等等,在座的都是教授,他是什么人?”听到这话李锦熙一愣,那人指着的是他的方向。“孙教授都没带助理,他这样做不太合适吧。”孙教授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此时被拿出来作筏子显然很不愉快。但同小辈计较传出去不好听,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只悄悄白了一眼。<br/><br/> 李锦熙觉得好笑,但也不好让大家等着,便打算让傅总出去转转,把这人背景查清楚再好好教他做人。结果傅总比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给特助打了个电话,要他联系节目组谈冠名的事情。没想到还能有这种好事,导演激动得心律不齐,当即决定给甲方爸爸最好的服务,旁听算什么,茶水点心都要给安排上。这下所有人跟前都摆上了茶点,孙教授还笑着说是托了李锦熙的福。<br/><br/> “各位老师,咱们这个节目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唤起观众对历史的喜爱……”导演讲得慷慨激昂,规划了宏伟蓝图,最后还极具创造性的提出找明星来扮演历史人物,这样让观众更加感兴趣。<br/><br/> 创意确实不错,难怪导演这么有信心。但这明星可要选好,有半分污点都不行,想必选出来的明星都是拿放大镜看过的。<br/><br/> “各位觉得怎么样?”导演介绍完,满怀期待的看着在场教授。<br/><br/> “我觉得不错,可以试试。”老教授也不是迂腐之人,只要有助于宣传历史的他都支持。<br/><br/> “挺好的,很新颖。”李锦熙也表示认可。<br/><br/> “导演,我们<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学历史的讲究一个严肃认真,你这又是请明星又是演戏的恕我不敢苟同。”郭怼怼教授又开始挑刺了,导演尴尬的看了看众人,“可是大家都觉得挺好的啊。”<br/><br/> “导演不用纠结,咱们这个活动也不是强制性的嘛,我们欢迎所有人提意见,如果不想参加也可以不参加的嘛,你说对吧郭教授。”<br/><br/> “我——这——”郭怼怼一时有些语塞,孙教授继续笑眯眯的说:“那郭教授这就是同意了?导演,你看着安排吧。”<br/><br/> 第195章小狐狸的幸福生活(14)<br/><br/> “好好好,老师们现在这休息,一会我们试着录一下找找感觉。”导演说完兴冲冲的离开,生怕走迟了又出什么幺蛾子。<br/><br/> “一会试讲,不如就让小李先来,我们这些老骨头都没人爱看。”周教授开口提议,众人纷纷附和。郭教授看着众星捧月般的李锦熙不禁握紧了拳头,他就是打着最年轻教授的名号出名的,现在有个李锦熙在,他的称号就像个笑话。<br/><br/> “场地安排好了,请各位老师同我来。”导演去而复返,带着众人往录影棚走。期间有不少工作人员因为李锦熙和“保镖”的颜值跑去围观。录影棚装饰得古香古色,一眼望去满满的历史感。<br/><br/> “哪位老师先来给我们讲上一段?”<br/><br/> “让小李来吧。”<br/><br/> “那李教授你看——”<br/><br/> “恭敬不如从命。”<br/><br/>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就是批阅奏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古代做大臣的,动则读书十数年,开口十三经,闭口古有圣贤曰,经年累月下来皇帝的压力是很大的。<br/><br/> 譬如齐太祖,曾经因为发生了天灾,咨议各位大臣朝廷政策的利弊。然后有位叫茹太素的刑部主事,就给皇上上奏折,谈论政事。唯独这篇文章长达一万七千字,齐太祖就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最后得出结论,真正有意义的内容只有五百字,并留下批文: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后将茹太素痛打一顿。<br/><br/> 一天几十甚至上百个奏折要一一批改确实受不住,于是我们的晋太祖就创新性的使用了白话来批阅奏章,直接一句知道了言简意赅。他还要求大臣们的奏折也采用白话形式,言辞啰嗦的一概退回,于是文人只间开始流行半文半白的文体。这使得我们今天看这些奏折,就会发现不少有趣的地方。比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晋太祖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晋太祖在一旁批道:‘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也就是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李锦熙至今想起秦渊的毒舌还十分想笑,更别提台下此时已经笑声一片了。<br/><br/> 李锦熙在讲台上神态从容,明明穿着西装却有一种古时候大家公子的风范,这让导演心中大呼没有请错人。而李锦熙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选了一段自己最拿手的大晋王朝的历史来讲,还大胆的就部分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讲。在场的听众不吝于掌声,愣是营造出明星见面会的热闹氛围来。<br/><br/>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思路清晰,考据大胆,小李啊,咱爷俩一会可得好好唠唠。”孙教授也是主攻大晋历史的,碰见这么有见解的后辈自然见才心喜,将李锦熙当做自家小辈来看了。<br/><br/> “都是些拙见,各位老师别笑话才好。”<br/><br/> “小李<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