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妃和大皇子夫妻几年,已经过了情意最浓的时候。小产一事,更成了夫妻两人的心结。<br />
杨宫人在延禧宫里安胎,大皇子妃心中不快,却又无可奈何。<br />
“殿下怎么早就回来了。”大皇子妃敛衽相迎,目中露出些许关切。<br />
大皇子叹口气,将宫中发生的事一一道来:“……母妃心高气傲,平日里对着皇后都没落过下风。今日在陆氏手中吃了闷亏。她心里不痛快,杨宫人也不省心,偏偏闹着要换太医,连累得我也被母妃骂了一顿。”<br />
提到杨宫人,大皇子妃眼眸暗了一暗。口中柔声道:“殿下还是劝一劝母妃。杨宫人怀着身孕,得好生养胎。母妃心里不畅快,拿殿下和妾身出气倒是无妨,别吓着杨宫人。万一动了胎气,伤了孩子,可如何是好。”<br />
大皇子怏怏地说道:“母妃气成那样,哪里听得进去。也罢,过些日子,还是将杨宫人接回府来安胎。你行事仔细,我也放心。”<br />
大皇子妃含笑应道:“殿下说的是。这本来就是妾身分内之事。是妾身的身子骨不争气,让母妃操劳费心。如今妾身已经养好了身子,让杨宫人回府便是。等孩子出世,妾身亲自教养。”<br />
这才是贤惠温柔的正妻。<br />
大皇子听得十分顺耳,伸手搂住大皇子妃略显单薄的身体,怜惜地说道:“此事暂且不急。孩子再要紧,也不及你的身体重要。”<br />
大皇子妃露出一个感动的表情,将头依偎进大皇子的胸膛:“妾身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嫁给殿下为妻。”<br />
大皇子低声笑道:“有你这样的贤妻,才是我的福气。”<br />
大皇子妃抿唇一笑,轻声道:“我只盼着养好身体,早日有孕,为殿下生出嫡子。”<br />
大皇子不假思索地应道:“我们都还年轻,以后日久天长,还愁生不出孩子吗?”<br />
杨宫人这么快就有了身孕,可以证明他年轻力健,绝无问题。大皇子妃小产了,确实遗憾。不过,以后总会再有身孕的。<br />
大皇子当然想要儿子。<br />
不过,一个出自宫人肚子的庶子,如何能和嫡子相提并论?<br />
夫妻两个柔情蜜意一番,大皇子妃又重提了一回:“等母妃消了气,殿下和母妃说一声,将杨宫人接回来吧!”<br />
大皇子没有多想,张口便应了下来。<br />
大皇子妃垂下眼睑,掩去眼底闪过的冷意。<br />
孟贵妃的手也太长了,直接就伸进了大皇子府。杨宫人是孟贵妃的人,有了身孕,又被接进延禧宫。将来生下庶长子,再有孟贵妃撑腰,日后她这个正妻,岂不是要沦落到乔皇后当年的光景?<br />
她不能再这样姑息软弱下去。<br />
再不奋起还击,日后,她就只剩一个大皇子妃的虚名了。<br />
……<br />
第二日,乔皇后便下了凤旨,昭示六宫。<br />
苏昭容升为妃位,以后就是苏妃了。<br />
另外,秦妃也升了一级,多了一个“贤”字封号,以后便是秦贤妃。<br />
此事当然少不了赵太后从中出力。<br />
赵太后直接令人请了永嘉帝过来:“苏昭容这等出身,根本不配为妃。皇上顾虑孟家,抬了她妃位。哀家也不能拦着皇上。”<br />
“哀家想着,秦妃这些年柔顺恭谨,日日伺候哀家。既有功劳也有苦劳。瑜丫头年底也要过门,皇上也给赵家一个体面,升一升秦妃的位分吧!”<br />
简而言之,苏昭容不配和秦妃平起平坐。<br />
永嘉帝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br />
赵太后立刻又道:“贵德贤淑,孟氏做了贵妃,秦氏就封德妃好了。”<br />
永嘉帝不太愿意。<br />
别看秦妃心眼多嘴皮子麻溜,也就能哄一哄糊涂愚钝的赵太后,根本忽悠不住永嘉帝。永嘉帝对秦妃的感情,也就平平。都是看在赵太后的颜面上,才会抬举秦妃。<br />
德妃这个封号给秦妃,真是有些糟践了。<br />
永嘉帝便道:“先封贤妃吧!”<br />
赵太后有些不乐意,张口便道:“贤妃哪里及得上德妃好。秦妃日日在哀家身边伺候,孝顺哀家,小四也是个聪明机灵讨喜的孩子。冲着这两点,也该封个德妃。”<br />
永嘉帝淡淡道:“秦氏孝顺母后,勉强能占一个贤字。朕委实看不出她德行如何出众来。”<br />
说着,面色已经冷了下来。<br />
赵太后只得见好就收:“罢了,皇上说贤妃就贤妃吧!”不忘再补几句:“等过两年,再封德妃也不迟。”<br />
永嘉帝抽了抽嘴角,令刘公公去椒房殿传话。<br />
总之也不算什么大事,由着赵太后絮叨几句吧!<br />
……<br />
刘公公前去椒房殿传圣谕,乔皇后表面如常,私下里少不得气了一场。<br />
遇到这么糟心的婆婆,还有偏心的丈夫,她这个皇后,也无可奈何。气过之后,还得平心静气,拟好凤旨。<br />
秦贤妃和苏妃一脸喜气地来谢恩。<br />
乔皇后收拾好心情,温声笑道:“这是皇上对你们的恩宠,你们要谢,也该谢皇上才是。”<br />
秦贤妃忙笑道:“皇后娘娘打理后宫,辛苦操劳。妾身和苏妃的事,还得娘娘操心。只恨妾身愚钝,不能为娘娘分忧。”<br />
前世,秦妃是在赵瑜过门之后,才升了贤妃之位。没想到,这一世竟提前了一年。半途“杀”出来,抢走了她一大半风头。<br />
苏妃心里恨得咬牙切齿,面上却不敢流露出来,笑着附和:“妾身嘴笨,不及贤妃会说话,不过,妾身的心意,和贤妃是一样的。”<br />
乔皇后瞥了两人一眼,淡淡说道:“你们两个一同升位分,也是宫中喜事。正好一道设宫宴,大家伙儿热闹喜庆一番。”<br />
秦贤妃笑吟吟地应了:“皇后娘娘说的是,妾身也愿意和苏妃一同办宫宴庆贺。”<br />
苏妃还能说什么?<br />
只能万般不情愿地挤出笑容:“妾身也觉得这个主意好。”<br />
好个屁啊!<br />
难得的出头露脸,难得风光一回。就这么被秦氏这个贱~人搅和了。<br />
两人一同办宫宴庆贺,总得有个主次先后。她位分不及秦氏,还不是要被压一头?
杨宫人在延禧宫里安胎,大皇子妃心中不快,却又无可奈何。<br />
“殿下怎么早就回来了。”大皇子妃敛衽相迎,目中露出些许关切。<br />
大皇子叹口气,将宫中发生的事一一道来:“……母妃心高气傲,平日里对着皇后都没落过下风。今日在陆氏手中吃了闷亏。她心里不痛快,杨宫人也不省心,偏偏闹着要换太医,连累得我也被母妃骂了一顿。”<br />
提到杨宫人,大皇子妃眼眸暗了一暗。口中柔声道:“殿下还是劝一劝母妃。杨宫人怀着身孕,得好生养胎。母妃心里不畅快,拿殿下和妾身出气倒是无妨,别吓着杨宫人。万一动了胎气,伤了孩子,可如何是好。”<br />
大皇子怏怏地说道:“母妃气成那样,哪里听得进去。也罢,过些日子,还是将杨宫人接回府来安胎。你行事仔细,我也放心。”<br />
大皇子妃含笑应道:“殿下说的是。这本来就是妾身分内之事。是妾身的身子骨不争气,让母妃操劳费心。如今妾身已经养好了身子,让杨宫人回府便是。等孩子出世,妾身亲自教养。”<br />
这才是贤惠温柔的正妻。<br />
大皇子听得十分顺耳,伸手搂住大皇子妃略显单薄的身体,怜惜地说道:“此事暂且不急。孩子再要紧,也不及你的身体重要。”<br />
大皇子妃露出一个感动的表情,将头依偎进大皇子的胸膛:“妾身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嫁给殿下为妻。”<br />
大皇子低声笑道:“有你这样的贤妻,才是我的福气。”<br />
大皇子妃抿唇一笑,轻声道:“我只盼着养好身体,早日有孕,为殿下生出嫡子。”<br />
大皇子不假思索地应道:“我们都还年轻,以后日久天长,还愁生不出孩子吗?”<br />
杨宫人这么快就有了身孕,可以证明他年轻力健,绝无问题。大皇子妃小产了,确实遗憾。不过,以后总会再有身孕的。<br />
大皇子当然想要儿子。<br />
不过,一个出自宫人肚子的庶子,如何能和嫡子相提并论?<br />
夫妻两个柔情蜜意一番,大皇子妃又重提了一回:“等母妃消了气,殿下和母妃说一声,将杨宫人接回来吧!”<br />
大皇子没有多想,张口便应了下来。<br />
大皇子妃垂下眼睑,掩去眼底闪过的冷意。<br />
孟贵妃的手也太长了,直接就伸进了大皇子府。杨宫人是孟贵妃的人,有了身孕,又被接进延禧宫。将来生下庶长子,再有孟贵妃撑腰,日后她这个正妻,岂不是要沦落到乔皇后当年的光景?<br />
她不能再这样姑息软弱下去。<br />
再不奋起还击,日后,她就只剩一个大皇子妃的虚名了。<br />
……<br />
第二日,乔皇后便下了凤旨,昭示六宫。<br />
苏昭容升为妃位,以后就是苏妃了。<br />
另外,秦妃也升了一级,多了一个“贤”字封号,以后便是秦贤妃。<br />
此事当然少不了赵太后从中出力。<br />
赵太后直接令人请了永嘉帝过来:“苏昭容这等出身,根本不配为妃。皇上顾虑孟家,抬了她妃位。哀家也不能拦着皇上。”<br />
“哀家想着,秦妃这些年柔顺恭谨,日日伺候哀家。既有功劳也有苦劳。瑜丫头年底也要过门,皇上也给赵家一个体面,升一升秦妃的位分吧!”<br />
简而言之,苏昭容不配和秦妃平起平坐。<br />
永嘉帝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br />
赵太后立刻又道:“贵德贤淑,孟氏做了贵妃,秦氏就封德妃好了。”<br />
永嘉帝不太愿意。<br />
别看秦妃心眼多嘴皮子麻溜,也就能哄一哄糊涂愚钝的赵太后,根本忽悠不住永嘉帝。永嘉帝对秦妃的感情,也就平平。都是看在赵太后的颜面上,才会抬举秦妃。<br />
德妃这个封号给秦妃,真是有些糟践了。<br />
永嘉帝便道:“先封贤妃吧!”<br />
赵太后有些不乐意,张口便道:“贤妃哪里及得上德妃好。秦妃日日在哀家身边伺候,孝顺哀家,小四也是个聪明机灵讨喜的孩子。冲着这两点,也该封个德妃。”<br />
永嘉帝淡淡道:“秦氏孝顺母后,勉强能占一个贤字。朕委实看不出她德行如何出众来。”<br />
说着,面色已经冷了下来。<br />
赵太后只得见好就收:“罢了,皇上说贤妃就贤妃吧!”不忘再补几句:“等过两年,再封德妃也不迟。”<br />
永嘉帝抽了抽嘴角,令刘公公去椒房殿传话。<br />
总之也不算什么大事,由着赵太后絮叨几句吧!<br />
……<br />
刘公公前去椒房殿传圣谕,乔皇后表面如常,私下里少不得气了一场。<br />
遇到这么糟心的婆婆,还有偏心的丈夫,她这个皇后,也无可奈何。气过之后,还得平心静气,拟好凤旨。<br />
秦贤妃和苏妃一脸喜气地来谢恩。<br />
乔皇后收拾好心情,温声笑道:“这是皇上对你们的恩宠,你们要谢,也该谢皇上才是。”<br />
秦贤妃忙笑道:“皇后娘娘打理后宫,辛苦操劳。妾身和苏妃的事,还得娘娘操心。只恨妾身愚钝,不能为娘娘分忧。”<br />
前世,秦妃是在赵瑜过门之后,才升了贤妃之位。没想到,这一世竟提前了一年。半途“杀”出来,抢走了她一大半风头。<br />
苏妃心里恨得咬牙切齿,面上却不敢流露出来,笑着附和:“妾身嘴笨,不及贤妃会说话,不过,妾身的心意,和贤妃是一样的。”<br />
乔皇后瞥了两人一眼,淡淡说道:“你们两个一同升位分,也是宫中喜事。正好一道设宫宴,大家伙儿热闹喜庆一番。”<br />
秦贤妃笑吟吟地应了:“皇后娘娘说的是,妾身也愿意和苏妃一同办宫宴庆贺。”<br />
苏妃还能说什么?<br />
只能万般不情愿地挤出笑容:“妾身也觉得这个主意好。”<br />
好个屁啊!<br />
难得的出头露脸,难得风光一回。就这么被秦氏这个贱~人搅和了。<br />
两人一同办宫宴庆贺,总得有个主次先后。她位分不及秦氏,还不是要被压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