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中没有操作的余地。<br/><br/> 董致书便决定,等包拯来京城考进士科时,为其走动一番,拉拉萨市人情,争取以后让包拯有个好的职位,这样,总是有恩了吧。<br/><br/> 董致书想来,那包拯虽然会考试,但人情走动对这个尚十八岁的年轻人来说,必是不够圆滑的。<br/><br/> 没曾想,那包拯的运气也好,在考进士之前,竟然破了高丽太子被杀一案,因此认识了八贤王,随后又与飞星将军庞统一见如故,在进京赶考之时,竟是直接就住进了将军府。<br/><br/> 董致书有些郁闷了!<br/><br/> 本来还想着,等包拯进京赶考的时候,邀其住在董府,也算是给女儿和她的未来夫君培养感情的,如今这打算却是落空了。<br/><br/> 该怎么办呢?<br/><br/>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点靠上去的。毕竟当时雍正还是前途未卜,没什么势力可言,那时靠上去,还可以说是雪中送炭。<br/><br/> 而现在靠过去,却是有一种锦上添花的感觉,却是说什么都迟了。<br/><br/> 世人总会记得雪中送炭的那个人,却不会记得众多锦上添花的人。<br/><br/> 现在的包拯可是前途无量,得庞将军和八贤王看重,又因为庞将军的引荐的缘故,颇得官家的青眼,董致书已是望尘莫及。<br/><br/> 随后,包拯中了状元,成了从二品的户部尚书,比董致书这个从四品的吏部侍郎的官职还高。<br/><br/> 这时,董致书可谓是彻底死了当包拯的老丈人的心了。<br/><br/> 可就当董致书断了念头的时候,包家竟然找了媒婆来提亲了!<br/><br/> 这可当真是喜从天降!<br/><br/> 董致书也不由得对当年一事,越发的羞愧起来。<br/><br/> 自己当年嫌弃包拯没有长辈扶持,前途未卜,便装作定亲一事没有发生。<br/><br/> 而如今,包拯已经是户部尚书,比董致书的职位都高,又是个前程似锦的,很该有个位高权重的岳家。<br/><br/> 可包拯没有,反而还是遵从当年包令仪与董致书的口头之约,来董家提亲了。<br/><br/> 要知道,没有信物,没有证人,便是包拯另娶别家,董致书也没旁的话说的。<br/><br/> 索 xi_ng 包拯有情有义,又重承诺。不然,女儿哪里能高攀,嫁得到那么好的人家。<br/><br/> 虽然两家口头上早就约好了亲事,可是信物未交换,八字也还没合,那这些过程还是应该过一遍的。<br/><br/> 董致书兴冲冲的拿了自家女儿的八字,与媒婆送来的,雍正的八字给了算命先生一算,自然是极合的来的。<br/><br/> 如此一来,董致书对着要交换的信物更是挑得越发慎重了起来。<br/><br/> 董致书是朝庭命官,自然知道雍正颇得皇帝信任,宫中甚至常常赏些古董玩物之类的进包府。<br/><br/> 董致书想着,平常的东西是肯定不行的,雍正但凡有些眼光,必是看不上眼那些寻常的物件,那……该送些什么好呢?<br/><br/> 董致书把玩着,与包令仪说亲时,自己曾经想用来做信物的蝙蝠状的蓝田玉佩,感到深深的为难了!<br/><br/> 董家小姐董欣兰已经是二八芳龄了。<br/><br/> 平常人家十六岁便是出嫁的年纪了,而董欣兰却连亲都还未说。<br/><br/> 董欣兰是个姑娘家,自是不好问这些事情。虽然对此有些着急,但想着父母必不会害了自己,便只听从父母的安排便是了。<br/><br/> 直到今日,户部尚书家的人来提亲,董欣兰方才从自家父亲口中得知,自己小时候便被说亲给了这包府的小公子了。<br/><br/> 那包拯,董欣兰虽然是个闺阁女子,却也是对他的名声略有耳闻的。<br/><br/> 包拯不过才十八岁的年纪,便是常常的状元郎了。曾经抓获害死高丽太子的凶手,又得皇帝青眼有加,初做官便是那从二品的户部尚书。<br/><br/> 虽听说那包拯长相略黑,但五官还算是端正。可董欣兰却是不在意的这些外表的。<br/><br/> 便是那包拯长得不怎么样,董欣兰也是会高高兴<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兴的嫁到包府。<br/><br/> 毕竟,找夫君最重要的从来不是外貌,而是那一身的才华。<br/><br/> 要不然,那古人怎么会说郎才女貌,而不是女才郎貌呢。由这点便可知,世人在意并注重的男人的,从来都是才华。<br/><br/> 董欣兰一边高兴,另一边却是疑惑。<br/><br/> 为何自己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已经订过亲?毕竟这是自己的终身大事,自己又是董家唯一的嫡女,在此之前,父母不可能一丝口风都不露的。<br/><br/> 董欣兰忙让自己的婢女们去打听一下。虽然大家报过来的都是些一段段的,但董欣兰是个聪明人,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br/><br/> 总结一下,便是父亲嫌弃了这桩婚事,这才只字不提。偏偏父亲又没坏到极点,这才不敢在包家公子成亲之前,给自己说亲。<br/><br/> 而那包家公子是个仁义的,做了大官后却不嫌弃自己,还是愿意娶自己为妻。<br/><br/> 董欣兰对包拯的印象更好了!<br/><br/>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yinzhenmoon扔的地雷~<br/><br/> 亲一个~~~<br/><br/> 今天去看了医生,医生说我得了鼻炎。我查了一下,说是鼻炎会导致头晕脑胀、精神恍惚,注意不集中等等。最重要的还会记忆力减退及影响到咽喉、眼睛和耳朵。<br/><br/> 怪不得我这段时间一直不得劲,老是忘东忘西的。<br/><br/> 本来还在想,我还没老,怎么就得了老人痴呆了呢。而且耳朵的听力也有点不行了。<br/><br/> 现在才知道,原来是鼻炎闹的。<br/><br/> 71<br/><br/> 71、第六十八章...<br/><br/> 雍正与董家小姐订亲一事,自然不可能瞒过康熙的。<br/><br/> 不说包家的众多仆从婢女中,有许多是康熙的人。单说那包明帮雍正备礼去董家使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缘由。知道了缘由,便不可能不把这件大事报与康熙的。<br/><br/> 康熙自然不可能反对,而且还帮着叫人去探探那董家小姐的 xi_ng 子和手段。<br/><br/> 所谓妻贤夫祝少,可不要娶个 xi_ng 子暴烈,喜 xi_ng 嫉妒,或者制不住家人的姑娘过来,给老四惹祸。<br/><br/> 倒不是说康熙不吃醋什么的,而是康熙也是男人,自然知道一个男人,不可能只顾着儿女情长,更要有责任感。<br/><br/> 由于康熙一面把雍正当儿子,一面又把他当情人,所以对雍正的事情自然是格外上心的很,很是不愿让个女人把持住雍正。<br/><br/> 但如今的雍正,是包家唯一的血脉,那雍正便有这个责任为包家传宗接代,不让包家的血脉就此断绝。<br/><br/>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雍正已经十八岁了,是该娶亲的时候了。<br/><br/> 说起来,前世雍正大婚时才十三岁,如今一比,倒是晚了许多。<br/><br/> 得知那董家小姐 xi_ng 子好,管家的手段也不错,康熙便放心了。<br/><br/> 沈氏年纪大了,娶个媳妇回来帮衬着,也省得雍正为后宅劳神。<br/><br/> 康熙想着,虽然老四家中尚算富裕,但与前世相比却是算不上什么,便想为他操持一二,便吩咐着陈林和贵喜去自己的私库里寻上好些东西,打算让包明下回来的时候,顺道带回去。<br/><br/> 添加在聘礼里,也算是老四的脸面了。<br/><br/> 再说说雍正,听媒婆回报说董致书已经同意了婚事,便要打点一番亲去见求见一番,顺便送上交换的信物才好。<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