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之君子必佩玉。朕这儿正好得了一块好玉,让人雕了之后,觉得正好送于你,也算是……也算是全了你我二人相交的情谊吧。”<br/><br/> 雍正知道,此次一别,再相见时不知何年何月。再加上之前一事,雍正对耶律良才很有一些愧疚,只略一沉吟,便接了下来。<br/><br/> 雍正拿在手上,细细端详一阵。<br/><br/> 那既白又润的手感,竟然是上好的羊脂玉。只见它被雕成了流云百福的模样,仔细一看,上面还题了一句诗:<br/><br/>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br/><br/>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br/><br/> 雍正知道,此情,自己是难报了。<br/><br/> 他摘下自己所佩的梅花玉平安扣,执着扣上的梅花结,将它递给了耶律良才。相信其中隐含的意思,耶律良才是知道的。<br/><br/> 当然,他确实知道。梅花,岁寒三友之一,这个梅花玉平安扣,再加上上面的梅花结,正是表示了自己与雍正之间,‘不变的友谊’。<br/><br/> 耶律良才笑了,神情间说不出的释然。<br/><br/> “愿宋辽两国,永生交好。”雍正说完,侧过头,不再看耶律良才。<br/><br/> “会的!”耶律良才轻笑道:“起码在我有生之年,辽国决不会出兵,攻打宋国。”<br/><br/> “时辰不早了,我们也该起程了。”赵德芳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便上前开口:“再不走,怕又要逗留多一日了。”<br/><br/> “……说的也是!”耶律良才点了点头,道:“包拯,保重!”<br/><br/> “沈大哥,你也保重!”<br/><br/> “谢谢你,还当我是你的沈大哥!”<br/><br/> 使节团离开了,耶律良才却是在城外站了许久许久……<br/><br/> “包拯,愿你此生平安喜乐,再无忧愁!”耶律良才至到雍正离开,方才说出,自己心中最深的祝福。可惜,该听的人却是永远也听不到了。<br/><br/> 也罢,也许听不到,才是最好的。<br/><br/> 92<br/><br/> 92、第八十八章...<br/><br/>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本文完结了~~~~~<br/><br/> 皮埃斯:已经开通订制了~请喜欢本文的亲们买一本回家收藏吧~~~<br/><br/> 感谢花开如似扔了一个地雷~~~~~<br/><br/> 使节团回到汴京城的这一天,天气晴好。<br/><br/> 使节团带来了新的辽主耶律良才愿与大宋永世交好的消息,自是大事,很该大肆摆宴,款待这些有功之臣的。<br/><br/> 偏又正好撞上康熙病重的消息传出,因此,却不好闹上一闹了。<br/><br/> 康熙这一病,朝堂上便有些窃窃私语了。<br/><br/> 如今康熙虽才二十有七,正是年轻有为的年纪,虽然其身后并无子嗣,但在往日看来倒没什么。偏而那些个御医又说这病来的很是蹊跷,又病的极其惊险……<br/><br/> 话语未尽,可其其中的含意,听的人却是悟出来了——<br/><br/> 官家怕是要不行了!<br/><br/> 一时间,赵姓的皇族们都不由得蠢蠢 y_u 动起来。<br/><br/> 不过,由于上头还有三廉王、八贤王及襄阳王压着,宫中又有刘太后坐镇,一时之间,倒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br/><br/> 不过,赵姓皇族中,真有资格继任皇位的,也只有这三位王爷了。<br/><br/> 一时之间,三位王爷的王府热闹的如同菜市场一般。<br/><br/> 三廉王和八贤王倒也还好,二人皆是忠于王事之人,本身对权利也并不过于看重,所以不过几日,便不胜其扰,于是便严词拒礼,闭门谢客起来。<br/><br/> 倒是襄阳王,也学得三廉王和八贤王一般行事,倒让大家吓得眼珠子都要掉了下来。<br/><br/> 要知道,襄阳王对皇位早已是觊觎已久。住日来对皇帝下达的命令大多是要做些小动作的。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安份了许多,却没人会认为他改邪归正了,只会认为他有了巨大的 yi-n 谋正在酝酿中。<br/><br/><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因为襄阳王的那点心思,正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br/><br/> 如此一想,再对上襄阳王此时‘异常’的举动,众人都是大惊失色。<br/><br/> 莫非……官家这突如其来的病征,竟是襄阳王所为不成?<br/><br/> 纳兰容若真的很想对着众人大呼冤枉啊!可惜,此举却是万万不能的。于是,只能眼不见,耳不闻为净,只当没听到这些言论罢了。<br/><br/> 康熙这一病,胤礽、胤祥和胤祯倒也罢了,三人皆知历史中的宋仁宗赵祯并不是此时过世的,也只当是寻常一病罢了。<br/><br/> 要知道,康熙为帝数十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又怎么会那么容易便被小小的病征给打倒呢。<br/><br/> 偏偏雍正却是当局者迷了,听得康熙病了,而且病得凶险,顿时有些着急忙慌了。<br/><br/> 要知道,如今的雍正已经占了包拯的身子,再也不会是历史上的包青天了!王朝马汉已经是公孙策身边的侍卫了,张龙赵虎前些日子也被顾惜朝给网罗于其麾下。<br/><br/> 所以,现实证明,历史是会改变的。<br/><br/> 雍正当年做了皇帝,很是花了些时间研究过历朝历代的皇帝,学习其中的帝王心术!因着宋仁宗与康熙一般,谥号中有着仁字,便不由得多注意了一下他的事迹。<br/><br/> 据雍正所知,赵祯二十七岁的这一年,并未生过什么大病的。若是有病得如此凶险的情况,史书上定会有所记载。<br/><br/> 现实与历史的不符,让雍正很为康熙担心,然后,便自责起来。<br/><br/> 若是自己依着包青天的路子走,不要闹那些有的没的,是不是康熙便不会害上这场病呢?<br/><br/> 如此一想,愧疚难安的雍正便更坐不住了。<br/><br/> 在使节团回京后的第五天,康熙生病的第七天,雍正的拜帖被递送到了襄阳王府内。<br/><br/> 雍正是外臣,无旨不能进宫,所以只能来求助于纳兰容若了。因为,只有他才会带雍正进宫。<br/><br/> 雍正虽与三廉王和八贤王交好,但,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怎么也不会不问情由,便冒冒然的带雍正进宫的。<br/><br/> 听过雍正的来意后,纳兰容若沉吟片刻,便答应了下来。只是让他先回包府等消息,若是可以,明日必会带他进宫。<br/><br/> 若是康熙的病,真的是因为自己改变历史导致的,雍正知道自己会一辈子寝食难安的。<br/><br/> 胤礽不明白雍正那种愧疚从何而来,可是他深知雍正的 xi_ng 情,便也不多说什么,只是默认了雍正的作为。<br/><br/> 第二天,雍正果然接到纳兰容若唤自己去王府的消息。<br/><br/> 拾掇好自己,却了王府,然后随着王府的轿子一起进了宫。<br/><br/> 可是,雍正进宫,第一个见到人却不是康熙,而是刘太后。<br/><br/> 那时刘太后刚从康熙的寝宫出来,一下子就见到了纳兰容若以及其身侧的雍正。刘太后那秀美的眉毛几不可察的颦了一下,随即笑道:“襄阳王来了。”<br/><br/> “太后娘娘吉祥!”纳兰容若声音温和的见了礼:“昨儿个我才禀了皇上,说是包大人求见,皇上立马就准了。这不,我这会儿就是带着包大人进宫的。”<br/><br/> 刘太后闻言,看着纳兰容若的眼睛复又转到了雍正的身上。犹豫再三,刘太后轻叹了口气,说:“包大人,皇上向来稳重,只是自几年前起便有些创造 xi_ng 了。以后,还请你多担待着些,包容着些吧。”<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