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瞧着没人来,立马就关了铺子,拉着姚彦就回了小院。<br/><br/> 见姜隽啪地关上院门时,姚彦实在是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br/><br/> 可没多久便被扛进屋子里,一直到第二天一早,姜隽才精神十足地从里面出来。<br/><br/> 至于姚彦,则裹在被子里半天都爬不起来。<br/><br/> “你就在家,我做好早饭送过来。”<br/><br/> 姜隽收拾好自己后,来到床边,垂头亲了亲姚彦的脑袋。<br/><br/> 姚彦实在是不想动了,“好。”<br/><br/> 于是李掌柜过来买早点的时候,便只瞧见姜隽,“小兄弟没来?”<br/><br/> “他这几天累着了,索性让他在家多睡一会儿,”姜隽笑道。<br/><br/> “是挺累的,”想到姚彦忙起来那劲儿,李掌柜连连点头,“对了,我亲戚说你要是鱼苗要得够多,那昨儿说的那价能稳,可要的少了,那得再加一文。”<br/><br/> “放心,我心里有数,到时候直接过去买。”<br/><br/> 姜隽道。<br/><br/> 村里一共有十二户人家愿意试点。<br/><br/> 这十二户挖鱼塘的地方,都靠河比较近,所以引水也只花了三天时间便搞好了。<br/><br/> 挖鱼塘的时间久一些,期间姚彦请来了两位养鱼比较厉害的大爷,每天给大伙儿“讲课,”村长听了一会儿都受益匪浅,于是拿村费补给姚彦他们。<br/><br/> 鱼苗放下去后,这十二户按照之前师傅说的养鱼办法养着,成效非常的好,于是第二波养鱼人也开始报名。<br/><br/> 姜隽在村里忙得团团转,姚彦在镇上忙得团团转,但即便两边都忙,只要对方得空,都会一个回村,一个去镇上。<br/><br/> 马上要过年了,镇上的铺子关了,茶叶依旧放在李掌柜铺子上卖,姚彦缩在村里的杂货铺里,面前是火炉,旁边是姚城巴拉巴拉的说话。<br/><br/> 说了大半天,也不见姚彦什么反应的姚城看过去,便见姚彦睡得香喷喷的,姚城见此忍不住一笑。<br/><br/> “大哥。”<br/><br/> 姜隽带着风雪进来了。<br/><br/> “嘘,”姚城连忙冲他比手势,“睡着了。”<br/><br/> 姜隽赶忙退出去,换好沾了风雪的衣服,才来把姚彦抱回房里,给他盖好被子后,回到杂货铺坐在姚城身旁,“和大嫂吵架了?”<br/><br/> “我们没吵,”姚城有些不自在,“我像是会吵架那种人吗?”<br/><br/> 姜隽闻言笑了笑,“大嫂快生了,听娘说,这女子怀孕本就艰难,生的时候更难,没两个月就快生了,心里难免急躁,大哥可不能因为受了点小气,就说跑就跑。”<br/><br/> “…没有。”<br/><br/> 姚城这话说得有些心虚。<br/><br/> 所以没待多久便回去了。<br/><br/> 而姜隽自己烤暖和后,也进了房间,抱着姚彦睡了一会儿,再起来做好晚饭,叫醒姚彦吃饭。<br/><br/> 姚彦打着哈欠,摸着自己的肚子,“我最近犯困得厉害,会不会有了?”<br/><br/> “有…有了?”<br/><br/> 姜隽一脸惊异地看着姚彦的肚子,似乎在探究未来的娃是不是已经在里面了。<br/><br/> “你真信了?”<br/><br/> 本想逗一逗对方的姚彦愣在原地。<br/><br/> “我不是说过,曾经在梦里,男子是可以生孩子的,可就是没梦到是你生还是我生的。”<br/><br/> 姜隽一脸兴味地摸着姚彦的小肚子,“暖呼呼的,还挺肉。”<br/><br/> “啪!”<br/><br/> 姚彦一把拍开他的手,“你才肉!我瘦得很!”<br/><br/> “瘦了不好看,”姜隽将人按在自己怀里,使劲儿搓着他的腰,“还是胖一些比较好。”<br/><br/> “放手啦!”<br/><br/> “不放,”姜隽轻笑。<br/><br/> “你是猪!”<br/><br/> 姚彦气得大骂。<br/><br/> “不够狠,”姜隽不为所动。<br/><br/> “你就会欺负我!”<br/><br/> “吃了饭你就知道什么叫欺负你了。”<br/><br/> 一夜好梦。<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br/> 新年姜隽和姚彦去姚家过的,姜隽他们今年没喂年猪,姚家喂了,在除夕这天宰的。<br/><br/> 姚父和杨氏商量后,猪分成两半,一半给姚彦他们,一半给姚城夫妇。<br/><br/> 这猪是姚父他们买回来的,也是杨氏喂养偏多,姚城夫妇一点意见都没有。<br/><br/> 姚彦倒也没客气的收下了,只不过后面熏成了腊肉,做成香肠后,又送了不少回来。<br/><br/> 大年初一,姚彦先和姜隽去祭拜姜家长辈。<br/><br/> 二人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br/><br/> 姜隽也没说多余的话,拉着姚彦的手,“这是我夫。”<br/><br/> 姚彦脸一红,“三哥。”<br/><br/> “三哥?”<br/><br/> 姜隽扬眉。<br/><br/> 姚彦清咳一声,“夫君。”<br/><br/> “真乖,”姜隽心满意足,毕竟这声夫君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听见的。<br/><br/> 接着二人又去祭拜姚家长辈。<br/><br/> 然后婉拒了姚家人的午饭,回到家好好睡了一觉,毕竟前一天晚上二人还守了岁。<br/><br/> 姚大嫂在二月初生下了一个大胖闺女,那模样不像姚城,不像姚大嫂,像极了姚父的母亲。<br/><br/> 姚城抱着越长越像奶奶的闺女,陷入了沉思。<br/><br/> 而二月底,姜隽和姚彦又开始四处收茶,今年的茶收得比前一年的多,姚彦和姜隽一起炒茶,姚城和姚父打下手,杨氏在家照顾姚大嫂坐月子。<br/><br/> 全家人都疼极了小姑娘,姚城给孩子取了小名:大花。<br/><br/> 贱名好养活。<br/><br/> 大名叫姚贝贝。<br/><br/> 可能是贝贝比较好听,姚彦跟着叫贝贝居多,渐渐的那小名儿也就姚城还在坚持了。<br/><br/> 只不过贝贝会说话不久,就坚持指着自己叫贝贝。<br/><br/> 不叫大花。<br/><br/> 姚城可难过了。<br/><br/> 当然这是后话。<br/><br/> 贝贝的满月酒,姜隽和姚彦打了一对银手镯添盆,贝贝满月酒后,府城的人便来收茶了。<br/><br/> “可算不用去镇上了。”<br/><br/> 姚彦笑眯眯地送走姚城夫妇去镇上,贝贝还小,就黏着姚大嫂,可姚大嫂想去镇上卖快餐了,加上贝贝除了饿了渴了会叫几声外,乖得很很,索性就背着去镇上了。<br/><br/> 姚父和杨氏留在家里,今年他们田地里的活儿少了一大半,一是为了不让他们太累,二是鱼塘那边占了点位置。<br/><br/> “咱们家的鱼长得太好了,”初夏,姜隽从鱼塘里捞了一条起来,肥嘟嘟的,约有二三斤。<br/><br/> “那是,”姚彦拍着自己的胸口,“我可没少出力。”<br/><br/> “是是是,”姜隽闻言一笑。<br/><br/> 晚上姚彦做了水煮鱼,吃得姜隽还想再去搞一条。<br/><br/> 第二天姜隽提着两条鱼去了镇上,第三天从镇上回来,买了姚彦喜欢的零嘴和点心。<br/><br/> 没多久便有人上门买鱼。<br/><br/> 可不是一两条,是几十条几十条的买。<br/><br/> 但姜隽先让客人去看了其余人鱼塘里面的鱼,在自己选择在哪家买。<br/><br/>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第一批,也就是十二家的鱼塘都翻了新,撒下了新的鱼苗。<br/><br/> 大伙儿赚了一笔银子,第二批的养鱼人,也充满了期待。<br/><br/> 但也有人说丧气话,因为第一批刚卖完,第二批指不准就没有了。<br/><br/> 所以姜隽又去了县城,也不知道他怎<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