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爵士建立了一个qq群,聚宝山千户所,群号:540705836,欢迎订阅本书的书友们进入。<br />
......<br />
今天锦衣卫的效率很高嘛!<br />
这是朱棣连带大学士们的想法,于是纪纲第一次收到了些和煦的眼神。<br />
定定心神,纪纲说道:“陛下,昨夜御史刘奎行经崔八巷时死于非命,臣当即就派人出去调查,结果发现那名车夫居然是死于自刎……”<br />
“那车夫呢?”<br />
纪纲垂首道:“经查,车夫最近欠下了巨额赌债。”<br />
只需要说出‘经过’,而结果,自然有聪明人会去推测。<br />
难道是想劫财?<br />
这是大家的第一个念头,可随即就被排除了。<br />
既然是巨额的赌债,那么以刘奎的薪俸根本就是杯水车薪。<br />
所以劫财的推断不成立,除非是车夫疯了。<br />
赵国章在家暂避,纪纲相信自己的说辞和善后手段不会有人发现什么。<br />
关键是昨晚的目击者都是巡夜的军士,用锦衣卫的名头一恐吓,再给点甜头,没谁敢出去乱说。<br />
就在纪纲笃定的时候,方醒刚补睡了一会儿。<br />
昨天他用上山狩猎的借口出去了一晚上,回来张淑慧就在整理衣服时有意的嗅了嗅,结果让人很满意。<br />
——没有女人的味道!<br />
一觉醒来,方醒让厨房做了一大碗面条。<br />
面条是用野猪的大骨头熬制的汤,然后浇头也是红烧野猪肉。<br />
“软糯,果然是好味道。”<br />
当婉婉到了方家时,看到方醒吃的酣畅淋漓,不禁眨了眨眼睛。<br />
方醒两下吃完,舒服的道:“你们来的正好,中午整一顿野猪肉火锅。”<br />
“德华兄去打猎了?”<br />
朱瞻基看到妹妹嘴馋的模样,不禁笑道。<br />
“对啊,昨晚去逮了只大野猪,两百多斤呢!晚点你也带点肉回去。”<br />
方醒擦擦嘴,惬意的说道。<br />
婉婉去找大妞玩,朱瞻基才说道:“德华兄,昨晚御史刘奎被杀了。”<br />
“死得好!”<br />
方醒往后一靠,问道:“谁杀的?”<br />
“纪纲说是车夫。”<br />
“你信吗?”<br />
方醒问道。<br />
“不信!”<br />
如果是别人的话朱瞻基说不定就信了,可他和太子对纪纲都是根深蒂固的厌恶,信他才怪。<br />
“呵呵!”<br />
方醒想起自己的安排,不禁呵呵一笑,让朱瞻基觉得莫名其妙的。<br />
位于建安的刘奎家看着一点都不打眼,不过当一个消息传进去后,刘奎的正室终于是忍无可忍了。<br />
皇宫中,对于刘奎的死不大在意的朱棣已经接受了纪纲的调查结果,准备把那车夫一家给抄了。<br />
“陛下,刘奎的妻子在大理寺喊冤。”<br />
这个消息让朱棣愕然,问道:“她有何冤屈?”<br />
来人低下头去,可大家都看到了一抹尴尬。<br />
“陛下,那妇人说外面谣传她和车夫私通,一起杀死了刘奎。”<br />
“荒谬!”<br />
朱棣大怒,正准备叫人去查谣言的来由,可来人接着说道:“还有人说是锦衣卫千户赵国章杀了刘奎。至于原因有两种说法。”<br />
朱棣忍住怒火问道:“什么说法?”<br />
“有说是刘奎和赵国章在争抢女人时发生了冲突,然后被酒后追来的赵国章杀死。”<br />
几个学士都面面相觑,觉得以御史刘奎的清廉名声,怎么可能会干出这种事来。<br />
正当杨士奇准备出班为刘奎辩解一二时,一枚定时炸弹从来人的嘴里发射出来。<br />
“陛下,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赵国章感念太子殿下的恩德,所以对刘奎的弹劾很恼火,于是就帮太子出头……”<br />
朱棣的眼珠子都瞪大了,而下面的大臣们也没好到哪去,都是一脸的懵逼。<br />
“我父亲和赵国章的关系好?”<br />
在方家庄的朱瞻基觉得这是本年度最大的笑话。<br />
梁中今日在太子的身边,所以贾全就是跟班,他也有些不敢相信的道:“殿下,这是刚传来的消息,说太子殿下居然是赵国章的恩主。然后赵国章为恩主出头,干掉了御史刘奎。”<br />
方醒装出惊讶的表情道:“难道你爹还在锦衣卫里埋了钉子?”<br />
朱瞻基喊冤道:“哪有的事!德华兄,那个赵国章可是……咦!”<br />
朱瞻基想起了一件事,就笑道:“德华兄,这个赵国章就是国子监赵胜的叔叔啊!”<br />
“活该!”<br />
方醒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那肯定是谣言,你爹的人怎会对我下黑手。”<br />
“就是啊!”<br />
连在皇宫中的朱棣都以为这事是谣言,可空穴不来风啊!<br />
纪纲急忙辩解道:“陛下,这是有人在栽赃,意图混淆刘奎的死因,其心可诛!”<br />
至于太子和锦衣卫的关系,在场的人都知道,说是水火不容也不为过。<br />
这时朱棣的大太监躬身说道:“陛下,老奴倒是知道些事情,还请陛下容禀。”<br />
朱棣点头,他知道自己的大太监是个谨慎的人,不是特殊的原因,他不会在这种时候插话。<br />
大太监垂首下去,“陛下,那个赵国章老奴知道一些情况。据说他家就住在崔八巷,也就是昨晚刘御史死于非命的地方。”<br />
轰!<br />
这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br />
原来赵国章就住在那里?那么这个谣言难道是……<br />
朱棣一咬牙,逼视着纪纲问道:“昨晚夜禁之前,赵国章在哪里?”<br />
纪纲顿时慌了,可他却不敢隐瞒,因为昨晚赵国章在金陵城中疯狂跑马,有不少人都看到了,还夸赞他的那匹马和神驹一样。<br />
“臣……臣……”<br />
在朱棣的逼视下,纪纲的脸涨红的像是关公。当然,如果是方醒在的话,肯定会说是像猴子屁股。<br />
凭你纪纲也配和关二爷相比?<br />
“说!”<br />
朱棣的声音很平淡,可听在纪纲的耳中,却是如惊雷般的震耳欲聋。<br />
是谁知道赵国章杀了刘奎?<br />
是谁散播了这些消息?<br />
这两个疑问在纪纲的脑海里一转就散,他跪下说道:“陛下,昨夜赵国章去了哪臣不知道啊!”<br />
丢车保帅,在发现了危险之后,纪纲毫不犹豫的就把赵国章给卖了。<br />
朱棣阴沉沉的看着纪纲,说道:“来人!”<br />
“陛下!”<br />
几名侍卫出现了,朱棣挥手道:“去,拿了锦衣卫千户赵国章。”<br />
纪纲浑身颤抖着,就像是一只蠕动的可怜虫。这副模样和他平时的嚣张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时间大家都觉得心中畅快。<br />
大太监暗自恨道:纪纲,你敢看不起咱家?今日就让你自食其果!
......<br />
今天锦衣卫的效率很高嘛!<br />
这是朱棣连带大学士们的想法,于是纪纲第一次收到了些和煦的眼神。<br />
定定心神,纪纲说道:“陛下,昨夜御史刘奎行经崔八巷时死于非命,臣当即就派人出去调查,结果发现那名车夫居然是死于自刎……”<br />
“那车夫呢?”<br />
纪纲垂首道:“经查,车夫最近欠下了巨额赌债。”<br />
只需要说出‘经过’,而结果,自然有聪明人会去推测。<br />
难道是想劫财?<br />
这是大家的第一个念头,可随即就被排除了。<br />
既然是巨额的赌债,那么以刘奎的薪俸根本就是杯水车薪。<br />
所以劫财的推断不成立,除非是车夫疯了。<br />
赵国章在家暂避,纪纲相信自己的说辞和善后手段不会有人发现什么。<br />
关键是昨晚的目击者都是巡夜的军士,用锦衣卫的名头一恐吓,再给点甜头,没谁敢出去乱说。<br />
就在纪纲笃定的时候,方醒刚补睡了一会儿。<br />
昨天他用上山狩猎的借口出去了一晚上,回来张淑慧就在整理衣服时有意的嗅了嗅,结果让人很满意。<br />
——没有女人的味道!<br />
一觉醒来,方醒让厨房做了一大碗面条。<br />
面条是用野猪的大骨头熬制的汤,然后浇头也是红烧野猪肉。<br />
“软糯,果然是好味道。”<br />
当婉婉到了方家时,看到方醒吃的酣畅淋漓,不禁眨了眨眼睛。<br />
方醒两下吃完,舒服的道:“你们来的正好,中午整一顿野猪肉火锅。”<br />
“德华兄去打猎了?”<br />
朱瞻基看到妹妹嘴馋的模样,不禁笑道。<br />
“对啊,昨晚去逮了只大野猪,两百多斤呢!晚点你也带点肉回去。”<br />
方醒擦擦嘴,惬意的说道。<br />
婉婉去找大妞玩,朱瞻基才说道:“德华兄,昨晚御史刘奎被杀了。”<br />
“死得好!”<br />
方醒往后一靠,问道:“谁杀的?”<br />
“纪纲说是车夫。”<br />
“你信吗?”<br />
方醒问道。<br />
“不信!”<br />
如果是别人的话朱瞻基说不定就信了,可他和太子对纪纲都是根深蒂固的厌恶,信他才怪。<br />
“呵呵!”<br />
方醒想起自己的安排,不禁呵呵一笑,让朱瞻基觉得莫名其妙的。<br />
位于建安的刘奎家看着一点都不打眼,不过当一个消息传进去后,刘奎的正室终于是忍无可忍了。<br />
皇宫中,对于刘奎的死不大在意的朱棣已经接受了纪纲的调查结果,准备把那车夫一家给抄了。<br />
“陛下,刘奎的妻子在大理寺喊冤。”<br />
这个消息让朱棣愕然,问道:“她有何冤屈?”<br />
来人低下头去,可大家都看到了一抹尴尬。<br />
“陛下,那妇人说外面谣传她和车夫私通,一起杀死了刘奎。”<br />
“荒谬!”<br />
朱棣大怒,正准备叫人去查谣言的来由,可来人接着说道:“还有人说是锦衣卫千户赵国章杀了刘奎。至于原因有两种说法。”<br />
朱棣忍住怒火问道:“什么说法?”<br />
“有说是刘奎和赵国章在争抢女人时发生了冲突,然后被酒后追来的赵国章杀死。”<br />
几个学士都面面相觑,觉得以御史刘奎的清廉名声,怎么可能会干出这种事来。<br />
正当杨士奇准备出班为刘奎辩解一二时,一枚定时炸弹从来人的嘴里发射出来。<br />
“陛下,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赵国章感念太子殿下的恩德,所以对刘奎的弹劾很恼火,于是就帮太子出头……”<br />
朱棣的眼珠子都瞪大了,而下面的大臣们也没好到哪去,都是一脸的懵逼。<br />
“我父亲和赵国章的关系好?”<br />
在方家庄的朱瞻基觉得这是本年度最大的笑话。<br />
梁中今日在太子的身边,所以贾全就是跟班,他也有些不敢相信的道:“殿下,这是刚传来的消息,说太子殿下居然是赵国章的恩主。然后赵国章为恩主出头,干掉了御史刘奎。”<br />
方醒装出惊讶的表情道:“难道你爹还在锦衣卫里埋了钉子?”<br />
朱瞻基喊冤道:“哪有的事!德华兄,那个赵国章可是……咦!”<br />
朱瞻基想起了一件事,就笑道:“德华兄,这个赵国章就是国子监赵胜的叔叔啊!”<br />
“活该!”<br />
方醒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那肯定是谣言,你爹的人怎会对我下黑手。”<br />
“就是啊!”<br />
连在皇宫中的朱棣都以为这事是谣言,可空穴不来风啊!<br />
纪纲急忙辩解道:“陛下,这是有人在栽赃,意图混淆刘奎的死因,其心可诛!”<br />
至于太子和锦衣卫的关系,在场的人都知道,说是水火不容也不为过。<br />
这时朱棣的大太监躬身说道:“陛下,老奴倒是知道些事情,还请陛下容禀。”<br />
朱棣点头,他知道自己的大太监是个谨慎的人,不是特殊的原因,他不会在这种时候插话。<br />
大太监垂首下去,“陛下,那个赵国章老奴知道一些情况。据说他家就住在崔八巷,也就是昨晚刘御史死于非命的地方。”<br />
轰!<br />
这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br />
原来赵国章就住在那里?那么这个谣言难道是……<br />
朱棣一咬牙,逼视着纪纲问道:“昨晚夜禁之前,赵国章在哪里?”<br />
纪纲顿时慌了,可他却不敢隐瞒,因为昨晚赵国章在金陵城中疯狂跑马,有不少人都看到了,还夸赞他的那匹马和神驹一样。<br />
“臣……臣……”<br />
在朱棣的逼视下,纪纲的脸涨红的像是关公。当然,如果是方醒在的话,肯定会说是像猴子屁股。<br />
凭你纪纲也配和关二爷相比?<br />
“说!”<br />
朱棣的声音很平淡,可听在纪纲的耳中,却是如惊雷般的震耳欲聋。<br />
是谁知道赵国章杀了刘奎?<br />
是谁散播了这些消息?<br />
这两个疑问在纪纲的脑海里一转就散,他跪下说道:“陛下,昨夜赵国章去了哪臣不知道啊!”<br />
丢车保帅,在发现了危险之后,纪纲毫不犹豫的就把赵国章给卖了。<br />
朱棣阴沉沉的看着纪纲,说道:“来人!”<br />
“陛下!”<br />
几名侍卫出现了,朱棣挥手道:“去,拿了锦衣卫千户赵国章。”<br />
纪纲浑身颤抖着,就像是一只蠕动的可怜虫。这副模样和他平时的嚣张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时间大家都觉得心中畅快。<br />
大太监暗自恨道:纪纲,你敢看不起咱家?今日就让你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