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叫什么?”<br />
朱瞻基好奇的问道,同时也跃跃欲试的想一展身手。<br />
“知行!”<br />
方醒在纸上写出知行两个大字,说道:“我要学生们先知后行,边知边行,知而必行,最后就是知行合一。”<br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r />
朱瞻基思忖着这个名字的蕴意,觉得很是符合方醒的一贯做法。<br />
当年马苏中秀才时,那些报喜人看到秀才公居然和泥腿子们一起在挖坑,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br />
文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口炮,至于实务他们是看不上的,只要能口炮无敌,那么到哪都吃得香。<br />
从一部三国中就能看出来,那些口炮无敌的谋士都是正面形象,连诸葛亮都被安排了两次口炮,最厉害的就是直接喷死了王朗。<br />
方醒微微一笑道:“口舌能强国吗?”<br />
“不能。”<br />
朱瞻基知道方醒即将进入开喷模式,急忙退后了一步。<br />
可方醒今天却没开喷,只是淡淡的道:“口舌无敌者,应该去礼部任职,在那里为我大明争取利益。”<br />
“至于书院,我也会时不时的教些西方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br />
朱瞻基不知道方醒为何对那些外洋人始终抱着警惕,甚至比对草原异族还要警惕。<br />
外面出了些太阳,可春雨依然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朦胧的阳光透过雨丝,天空中仿佛多了一层细纱织就的青衫。<br />
方醒感受着这温柔的春意,眯眼道:“瞻基,你若是完全按照儒家的那一套来治国,那这个书院的学生我一个都不会给你!明白吗?”<br />
朱瞻基心中一震,这些学生以后如果学成出来不走仕途能去干什么?<br />
难道……<br />
“德华兄,小弟一直都记得那句话。”<br />
朱瞻基知道方醒平时看着很和煦,可骨子里的执拗却不差于任何人。<br />
要是让方醒失望了,朱瞻基觉得他也许会……不,是肯定会离开!<br />
方醒缓缓转身,目光平静。<br />
“小弟一直都记得,要让太阳永远都照在大明的土地上!”<br />
方醒微微一笑:“你记得就好,这个世界未来的发展将会是骤进式的,一步慢,步步慢,我大明此时还有些地方领先,可却不能自满,当积极进取,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br />
朱瞻基躬身受教,方醒才笑道:“走吧,咱们去看看有没有人来报名。”<br />
报名处设置在方家的前厅,当方醒和朱瞻基到时,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小老头在里面,正在给马苏说着自己的情况。<br />
“殿下,老师。”<br />
看到方醒和朱瞻基进来,马苏急忙起身见礼。<br />
那老头看到这架势,马上就行礼。<br />
“学生田丰收,听闻伯爷这里招收教授,学生冒昧前来一试。”<br />
田丰收看着五十许人,山羊胡有些干枯,身材瘦小。<br />
方醒和朱瞻基在主位一坐,田丰收就有些窘迫的自我介绍道:“殿下,伯爷,学生祖籍山*东,祖上是武将,只是后来败落了,学生就耕读于乡野,自觉……”<br />
这人一口的江南口音,而且嗓门很大,从姓名上就能看出出身。<br />
方醒点点头道:“马苏,可测试过了?”<br />
马苏躬身道:“老师,弟子觉得田秀才的功底深厚,当能胜任基础教授之职。”<br />
“哦!”<br />
方醒有了些兴趣,就随口问了几句,田秀才也不敢怠慢,口若悬河的说了半天。<br />
方醒看看朱瞻基,朱瞻基微微点头,觉得这个田秀才虽然年纪大了些,可儒学的基础非常扎实。<br />
方醒点点头,吩咐道:“既然你抢了先,那基础教授就是你的了,马苏。”<br />
“老师。”<br />
马苏赶紧起身。<br />
方醒对着田秀才笑了笑,说道:“给田秀才做一下记录,薪酬七石。”<br />
“谢伯爷。”<br />
田秀才一听这个薪酬那么高,激动的都傻了,然后才想到自己搞错了次序,赶紧又给朱瞻基行礼道谢。<br />
要知道,大明七品官的俸禄都才是七石,他一个老秀才居然能得到这等丰厚的薪酬,怎能不感激啊!<br />
而且方醒不用宝钞来衡量薪酬,那样他就能规避宝钞贬值的风险。<br />
一年差不多九十石的薪酬,这是七十多亩地,至少五个农民辛苦一年的产出。<br />
等方醒两人走后,马苏一边给田秀才做记录,一边叮嘱道:“七石只是基本薪酬,若是书院觉着你教的好,那么每年还会有不少福利,肉食什么的不会少。”<br />
有那么好?<br />
要不是刚才看到了朱瞻基在这里,田秀才几乎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br />
马苏做完登记,给了田秀才一个牌子,交代道:“这个牌子要保留好,等书院开学时,门口会有人值守,无牌不能进入。”<br />
田秀才双手颤抖着接过牌子,恨不能马上奔回家去,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br />
就在他想走的时候,马苏慢条斯理的道:“书院里给每位教授都准备了小院,若是愿意的,都可以全家搬来。书院还有食堂,每日三餐都可以在食堂吃,不用交钱。”<br />
一直回到了家中,田秀才依然是浑浑噩噩的,觉得自己今天去了个假书院。<br />
家中的老妻看到后就拍醒他,问他可是没被聘上。<br />
“已经成了。”<br />
田秀才神思恍惚的道:“只是这书院给的条件太好了,为夫觉得不大靠谱啊!”说着他把书院的福利告诉了妻子。<br />
“呸!”<br />
他的老妻一把抢过木牌,然后大笑道:“兴和伯家可是开着第一鲜,那酒楼日进斗金,还有太孙殿下坐镇,哪会不作数,搬家,咱们马上搬家。”<br />
田秀才家住的地方是租的,所以知道有这等好事,他的老妻哪还会忍得住,赶紧叫了两个儿子来,七手八脚的就准备搬家。<br />
“田秀才在家吗?”<br />
这时有人叫门,等开门后,一个中年男子正笑眯眯的拱手。<br />
“田秀才,我家老爷也准备开一家书院,薪酬优厚,敢请田秀才屈就。”<br />
田秀才皱眉道:“你家老爷是谁?”<br />
而他的老妻和两个儿子都笑歪了嘴,没想到田秀才一生蹉跎,却在老来被人争抢。<br />
来人笑眯眯的道:“我家老爷是谁不重要,只是崇文书院草创之初,急需田秀才这等大才的加入,薪酬不必担心,兴和伯家开多少,我家老爷说了,加两成!”<br />
一瞬间,田秀才看到老妻和儿子们的眼中都露出了意动之色……
朱瞻基好奇的问道,同时也跃跃欲试的想一展身手。<br />
“知行!”<br />
方醒在纸上写出知行两个大字,说道:“我要学生们先知后行,边知边行,知而必行,最后就是知行合一。”<br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r />
朱瞻基思忖着这个名字的蕴意,觉得很是符合方醒的一贯做法。<br />
当年马苏中秀才时,那些报喜人看到秀才公居然和泥腿子们一起在挖坑,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br />
文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口炮,至于实务他们是看不上的,只要能口炮无敌,那么到哪都吃得香。<br />
从一部三国中就能看出来,那些口炮无敌的谋士都是正面形象,连诸葛亮都被安排了两次口炮,最厉害的就是直接喷死了王朗。<br />
方醒微微一笑道:“口舌能强国吗?”<br />
“不能。”<br />
朱瞻基知道方醒即将进入开喷模式,急忙退后了一步。<br />
可方醒今天却没开喷,只是淡淡的道:“口舌无敌者,应该去礼部任职,在那里为我大明争取利益。”<br />
“至于书院,我也会时不时的教些西方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br />
朱瞻基不知道方醒为何对那些外洋人始终抱着警惕,甚至比对草原异族还要警惕。<br />
外面出了些太阳,可春雨依然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朦胧的阳光透过雨丝,天空中仿佛多了一层细纱织就的青衫。<br />
方醒感受着这温柔的春意,眯眼道:“瞻基,你若是完全按照儒家的那一套来治国,那这个书院的学生我一个都不会给你!明白吗?”<br />
朱瞻基心中一震,这些学生以后如果学成出来不走仕途能去干什么?<br />
难道……<br />
“德华兄,小弟一直都记得那句话。”<br />
朱瞻基知道方醒平时看着很和煦,可骨子里的执拗却不差于任何人。<br />
要是让方醒失望了,朱瞻基觉得他也许会……不,是肯定会离开!<br />
方醒缓缓转身,目光平静。<br />
“小弟一直都记得,要让太阳永远都照在大明的土地上!”<br />
方醒微微一笑:“你记得就好,这个世界未来的发展将会是骤进式的,一步慢,步步慢,我大明此时还有些地方领先,可却不能自满,当积极进取,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br />
朱瞻基躬身受教,方醒才笑道:“走吧,咱们去看看有没有人来报名。”<br />
报名处设置在方家的前厅,当方醒和朱瞻基到时,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小老头在里面,正在给马苏说着自己的情况。<br />
“殿下,老师。”<br />
看到方醒和朱瞻基进来,马苏急忙起身见礼。<br />
那老头看到这架势,马上就行礼。<br />
“学生田丰收,听闻伯爷这里招收教授,学生冒昧前来一试。”<br />
田丰收看着五十许人,山羊胡有些干枯,身材瘦小。<br />
方醒和朱瞻基在主位一坐,田丰收就有些窘迫的自我介绍道:“殿下,伯爷,学生祖籍山*东,祖上是武将,只是后来败落了,学生就耕读于乡野,自觉……”<br />
这人一口的江南口音,而且嗓门很大,从姓名上就能看出出身。<br />
方醒点点头道:“马苏,可测试过了?”<br />
马苏躬身道:“老师,弟子觉得田秀才的功底深厚,当能胜任基础教授之职。”<br />
“哦!”<br />
方醒有了些兴趣,就随口问了几句,田秀才也不敢怠慢,口若悬河的说了半天。<br />
方醒看看朱瞻基,朱瞻基微微点头,觉得这个田秀才虽然年纪大了些,可儒学的基础非常扎实。<br />
方醒点点头,吩咐道:“既然你抢了先,那基础教授就是你的了,马苏。”<br />
“老师。”<br />
马苏赶紧起身。<br />
方醒对着田秀才笑了笑,说道:“给田秀才做一下记录,薪酬七石。”<br />
“谢伯爷。”<br />
田秀才一听这个薪酬那么高,激动的都傻了,然后才想到自己搞错了次序,赶紧又给朱瞻基行礼道谢。<br />
要知道,大明七品官的俸禄都才是七石,他一个老秀才居然能得到这等丰厚的薪酬,怎能不感激啊!<br />
而且方醒不用宝钞来衡量薪酬,那样他就能规避宝钞贬值的风险。<br />
一年差不多九十石的薪酬,这是七十多亩地,至少五个农民辛苦一年的产出。<br />
等方醒两人走后,马苏一边给田秀才做记录,一边叮嘱道:“七石只是基本薪酬,若是书院觉着你教的好,那么每年还会有不少福利,肉食什么的不会少。”<br />
有那么好?<br />
要不是刚才看到了朱瞻基在这里,田秀才几乎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br />
马苏做完登记,给了田秀才一个牌子,交代道:“这个牌子要保留好,等书院开学时,门口会有人值守,无牌不能进入。”<br />
田秀才双手颤抖着接过牌子,恨不能马上奔回家去,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br />
就在他想走的时候,马苏慢条斯理的道:“书院里给每位教授都准备了小院,若是愿意的,都可以全家搬来。书院还有食堂,每日三餐都可以在食堂吃,不用交钱。”<br />
一直回到了家中,田秀才依然是浑浑噩噩的,觉得自己今天去了个假书院。<br />
家中的老妻看到后就拍醒他,问他可是没被聘上。<br />
“已经成了。”<br />
田秀才神思恍惚的道:“只是这书院给的条件太好了,为夫觉得不大靠谱啊!”说着他把书院的福利告诉了妻子。<br />
“呸!”<br />
他的老妻一把抢过木牌,然后大笑道:“兴和伯家可是开着第一鲜,那酒楼日进斗金,还有太孙殿下坐镇,哪会不作数,搬家,咱们马上搬家。”<br />
田秀才家住的地方是租的,所以知道有这等好事,他的老妻哪还会忍得住,赶紧叫了两个儿子来,七手八脚的就准备搬家。<br />
“田秀才在家吗?”<br />
这时有人叫门,等开门后,一个中年男子正笑眯眯的拱手。<br />
“田秀才,我家老爷也准备开一家书院,薪酬优厚,敢请田秀才屈就。”<br />
田秀才皱眉道:“你家老爷是谁?”<br />
而他的老妻和两个儿子都笑歪了嘴,没想到田秀才一生蹉跎,却在老来被人争抢。<br />
来人笑眯眯的道:“我家老爷是谁不重要,只是崇文书院草创之初,急需田秀才这等大才的加入,薪酬不必担心,兴和伯家开多少,我家老爷说了,加两成!”<br />
一瞬间,田秀才看到老妻和儿子们的眼中都露出了意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