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师要走了?”<br />
这个消息引发了朝鲜百姓的担忧,按照老一辈的话,以后朝鲜肯定是内斗不断,百姓将成为炮灰。<br />
“不行,王师不能走!”<br />
于是一大早,朱瞻基刚出门,就发现外面已经被堵住了。<br />
“殿下,王师不能走啊!”<br />
一个老人颤颤巍巍的带头跪下,顿时朱瞻基视线所及,全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br />
“这是为何?快快请起。”<br />
朱瞻基亲自扶起老人,“此处毕竟是朝鲜,我部按照计划,在平息了倭寇之后,就得赶回大明。”<br />
这话里的意思够清楚了,老人闻言就回身道:“诸位,王师若是走了,老夫敢说一句,今日在场的人,一年后将十不存一!怎么办?”<br />
这时人群中有人喊道:“朝鲜本就是大明的藩属,现在就该正本清源,我们也是大明人!”<br />
“对,我等都是大明人!”<br />
“殿下,恳请恩准,让我等重归大明吧!”<br />
“……”<br />
朱瞻基‘为难’的道:“此事还需再议!”<br />
“殿下,外臣抓到了和倭寇勾结的人!”<br />
崔仁的到来把气氛掀到了最高潮,特别是看到被抓的大多是豪绅和官员后,人群中就有人喊道:“杀了他们!”<br />
“撕碎这些狗官!”<br />
“上啊!”<br />
人群突然躁动起来,接着就蜂拥而至。<br />
“你们要干什么?来人啊!”<br />
崔仁得感谢自己躲得快,不然现在他已经没人型了。<br />
先是暴雨般的杂物覆盖了那些人,接着百姓一拥而上,拳打脚踢,甚至还有用牙齿咬的。<br />
崔仁面无人色的逃进了院子里,这才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br />
“殿下恕罪。”<br />
朱瞻基摇摇头,只是关注着那些百姓的举动。<br />
“百姓是盲从的,也是趋利的。”<br />
方醒出来了,他看到那些百姓就像是丧尸般的在撕咬着那些人,心中说不出个滋味来。<br />
看到两人要说话,崔仁聪明的从侧面拐了出去。<br />
“德华兄,看到这些朝鲜人,我就想到了历代百姓的揭竿而起,开头想必就是这样的吧。”<br />
“百姓看似愚昧,可国家的主体终究是他们,所以如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准,这是第一要素。”<br />
几个百姓从前面挤了出来,手上和身上全是血迹,甚至有人的嘴上还在流淌鲜血。<br />
而这个鲜血当然不是他的!<br />
“可怕!可畏!”<br />
杨荣也来了,他唏嘘道:“无知啊!”<br />
“谁造成的无知?”<br />
方醒隐含讥诮的道:“垄断学识传播的渠道,这是谁干的?是谁在支持愚民?”<br />
杨荣苦笑,这时人潮已经散开了,那二十多人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形状,连最亲密的人都无法辨认。<br />
“百姓不可愚!”<br />
……<br />
汉城府发生的这些事情,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朝鲜。<br />
茫然是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就是惶恐。<br />
方醒在等待着,整个朝鲜都在等待着。<br />
“必然会有人不甘心!”<br />
张辅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用雷霆手段扑灭第一场叛乱。<br />
“黄海道叛乱!”<br />
没有让人等多久,第一个野心家出现了。<br />
……<br />
黄海道离汉城府很近,以至于方醒率领聚宝山卫和五千骑兵在半道就遇上了。<br />
“两万余人,大半是农夫!”<br />
辛老七摇摇头,觉得这真是操蛋。<br />
这里是一片开阔地带,那些叛军在看到聚宝山卫后,就乱哄哄的往前冲,结果两轮排枪之后,就作鸟兽散。<br />
“令骑兵出击!”<br />
令旗摇摆,早已穿插至两侧的骑兵从远处奔袭而来。<br />
看到那些叛军四处乱跑,方醒也觉得没趣没味的。<br />
“这仗打的!”<br />
两万多人,伤亡不过是两千不到,其他人全部像羊一样的被驱赶回来。<br />
方醒已经没有耐心再等待下去,他吩咐道:“头领以上的全家处斩,传首朝鲜全境,其余的……三族之内,全数驱赶到奴儿干都司以北。”<br />
“三族?”<br />
这个消息马上让整个朝鲜噤若寒蝉!<br />
真是魔神啊!<br />
居然牵连三族,以后就算是有人想谋逆,可谁敢跟随?<br />
可在实际操作中,三族的范围被扩大化了,最终几十万人被强制迁徙到奴儿干都司以北定居。<br />
“那边全是野人,大明一直找不到好借口深入,正好让朝鲜人去试试。”<br />
“这是陛下的决断。”<br />
……<br />
傅显带着船队来了,加上从大明紧急调来的大批船只,规模骇人。同时朝鲜的补给也源源不断的在往对马岛输送,还有女真人在华州屯田的粮食,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件事。<br />
“时机已经到了。”<br />
在大厅里,方醒指着地图道:“最新的消息,倭国目前已经成了一个混乱之地,退位的小松天皇已经迫不及待的从幕后到了台前,把所谓的光天皇给挤到了病床上,而幕府大乱,有拥立足利义持儿子上位的,有要重新还政天皇的,失去大名的统御之后,倭国遍地硝烟,如果大明不介入,那么这场战事将会持续百年以上。”<br />
杨荣抚须道:“群雄共逐之嘛!倒也不奇怪。”<br />
张辅最近恶补了一番倭国的人文地理,也说道:“既如此,那大明必须要以雷霆之势扫平各方动乱,只要稍有迟缓,在大明的威胁之下,各方势力必然会联手御敌,到那时代价太大了。”<br />
朱瞻基端坐上首,杨荣无意间看了一眼,居然在那张年轻的脸庞上看到了威严。<br />
尼玛!难道是我老眼昏花了吗?<br />
“既然如此,那便准备吧!”<br />
朱瞻基感觉自己有些迫不及待了。<br />
“此次出两万骑兵,朱雀卫和聚宝山卫也去,英国公在朝鲜主持大局。”<br />
瞬间气氛一滞,杨荣抚须不语,方醒也想到了问题的所在,只能对张辅报以安慰的目光。<br />
“臣当平息朝鲜上下,力保不失。”<br />
张辅没有苦涩,反而是坦然的接受了这个安排。<br />
议事之后,张辅和方醒找了个地方喝茶。<br />
茶不是好茶,因为好茶已经被一把火全烧在了王宫中。<br />
张辅面色平淡的喝了口茶,“德华莫不是以为我会有怨言?”<br />
方醒干笑道:“大哥胸襟宽阔,自然是能屈能伸。”<br />
张辅指着方醒笑道:“你啊你!胡言乱语!我哪有什么胸襟,不过是君臣迁就罢了。”<br />
“我张家自元末时就是将门,及归大明,家父也跟随陛下靖难,在军中的交情太多了,否则此次还真没你什么事。”<br />
张玉是靖难功臣,张辅继承了他的遗泽,在军中开始崭露头角。<br />
在父子两代人的耕耘之下,张家已经成为大明顶级的将门,在军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br />
这样的将门,若是再来几个灭国之功,张辅觉得以后会很危险。<br />
“是我主动和太孙说了此事,算是避嫌吧!”<br />
方醒拱手道:“大哥果然是当机立断,不过若是用举世皆敌和交情满天下交换,大哥想要哪一个?”<br />
张辅有些迷茫:“是啊!你虽是惹了众怒,可却可以由心做事,而我呢!家族啊家族……”<br />
这个年代做事首先得考虑家族,如若不然,张辅自然有手段让君王不再猜忌,自然可以纵马沙场。<br />
可……<br />
“家国天下啊……”
这个消息引发了朝鲜百姓的担忧,按照老一辈的话,以后朝鲜肯定是内斗不断,百姓将成为炮灰。<br />
“不行,王师不能走!”<br />
于是一大早,朱瞻基刚出门,就发现外面已经被堵住了。<br />
“殿下,王师不能走啊!”<br />
一个老人颤颤巍巍的带头跪下,顿时朱瞻基视线所及,全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br />
“这是为何?快快请起。”<br />
朱瞻基亲自扶起老人,“此处毕竟是朝鲜,我部按照计划,在平息了倭寇之后,就得赶回大明。”<br />
这话里的意思够清楚了,老人闻言就回身道:“诸位,王师若是走了,老夫敢说一句,今日在场的人,一年后将十不存一!怎么办?”<br />
这时人群中有人喊道:“朝鲜本就是大明的藩属,现在就该正本清源,我们也是大明人!”<br />
“对,我等都是大明人!”<br />
“殿下,恳请恩准,让我等重归大明吧!”<br />
“……”<br />
朱瞻基‘为难’的道:“此事还需再议!”<br />
“殿下,外臣抓到了和倭寇勾结的人!”<br />
崔仁的到来把气氛掀到了最高潮,特别是看到被抓的大多是豪绅和官员后,人群中就有人喊道:“杀了他们!”<br />
“撕碎这些狗官!”<br />
“上啊!”<br />
人群突然躁动起来,接着就蜂拥而至。<br />
“你们要干什么?来人啊!”<br />
崔仁得感谢自己躲得快,不然现在他已经没人型了。<br />
先是暴雨般的杂物覆盖了那些人,接着百姓一拥而上,拳打脚踢,甚至还有用牙齿咬的。<br />
崔仁面无人色的逃进了院子里,这才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br />
“殿下恕罪。”<br />
朱瞻基摇摇头,只是关注着那些百姓的举动。<br />
“百姓是盲从的,也是趋利的。”<br />
方醒出来了,他看到那些百姓就像是丧尸般的在撕咬着那些人,心中说不出个滋味来。<br />
看到两人要说话,崔仁聪明的从侧面拐了出去。<br />
“德华兄,看到这些朝鲜人,我就想到了历代百姓的揭竿而起,开头想必就是这样的吧。”<br />
“百姓看似愚昧,可国家的主体终究是他们,所以如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准,这是第一要素。”<br />
几个百姓从前面挤了出来,手上和身上全是血迹,甚至有人的嘴上还在流淌鲜血。<br />
而这个鲜血当然不是他的!<br />
“可怕!可畏!”<br />
杨荣也来了,他唏嘘道:“无知啊!”<br />
“谁造成的无知?”<br />
方醒隐含讥诮的道:“垄断学识传播的渠道,这是谁干的?是谁在支持愚民?”<br />
杨荣苦笑,这时人潮已经散开了,那二十多人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形状,连最亲密的人都无法辨认。<br />
“百姓不可愚!”<br />
……<br />
汉城府发生的这些事情,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朝鲜。<br />
茫然是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就是惶恐。<br />
方醒在等待着,整个朝鲜都在等待着。<br />
“必然会有人不甘心!”<br />
张辅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用雷霆手段扑灭第一场叛乱。<br />
“黄海道叛乱!”<br />
没有让人等多久,第一个野心家出现了。<br />
……<br />
黄海道离汉城府很近,以至于方醒率领聚宝山卫和五千骑兵在半道就遇上了。<br />
“两万余人,大半是农夫!”<br />
辛老七摇摇头,觉得这真是操蛋。<br />
这里是一片开阔地带,那些叛军在看到聚宝山卫后,就乱哄哄的往前冲,结果两轮排枪之后,就作鸟兽散。<br />
“令骑兵出击!”<br />
令旗摇摆,早已穿插至两侧的骑兵从远处奔袭而来。<br />
看到那些叛军四处乱跑,方醒也觉得没趣没味的。<br />
“这仗打的!”<br />
两万多人,伤亡不过是两千不到,其他人全部像羊一样的被驱赶回来。<br />
方醒已经没有耐心再等待下去,他吩咐道:“头领以上的全家处斩,传首朝鲜全境,其余的……三族之内,全数驱赶到奴儿干都司以北。”<br />
“三族?”<br />
这个消息马上让整个朝鲜噤若寒蝉!<br />
真是魔神啊!<br />
居然牵连三族,以后就算是有人想谋逆,可谁敢跟随?<br />
可在实际操作中,三族的范围被扩大化了,最终几十万人被强制迁徙到奴儿干都司以北定居。<br />
“那边全是野人,大明一直找不到好借口深入,正好让朝鲜人去试试。”<br />
“这是陛下的决断。”<br />
……<br />
傅显带着船队来了,加上从大明紧急调来的大批船只,规模骇人。同时朝鲜的补给也源源不断的在往对马岛输送,还有女真人在华州屯田的粮食,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件事。<br />
“时机已经到了。”<br />
在大厅里,方醒指着地图道:“最新的消息,倭国目前已经成了一个混乱之地,退位的小松天皇已经迫不及待的从幕后到了台前,把所谓的光天皇给挤到了病床上,而幕府大乱,有拥立足利义持儿子上位的,有要重新还政天皇的,失去大名的统御之后,倭国遍地硝烟,如果大明不介入,那么这场战事将会持续百年以上。”<br />
杨荣抚须道:“群雄共逐之嘛!倒也不奇怪。”<br />
张辅最近恶补了一番倭国的人文地理,也说道:“既如此,那大明必须要以雷霆之势扫平各方动乱,只要稍有迟缓,在大明的威胁之下,各方势力必然会联手御敌,到那时代价太大了。”<br />
朱瞻基端坐上首,杨荣无意间看了一眼,居然在那张年轻的脸庞上看到了威严。<br />
尼玛!难道是我老眼昏花了吗?<br />
“既然如此,那便准备吧!”<br />
朱瞻基感觉自己有些迫不及待了。<br />
“此次出两万骑兵,朱雀卫和聚宝山卫也去,英国公在朝鲜主持大局。”<br />
瞬间气氛一滞,杨荣抚须不语,方醒也想到了问题的所在,只能对张辅报以安慰的目光。<br />
“臣当平息朝鲜上下,力保不失。”<br />
张辅没有苦涩,反而是坦然的接受了这个安排。<br />
议事之后,张辅和方醒找了个地方喝茶。<br />
茶不是好茶,因为好茶已经被一把火全烧在了王宫中。<br />
张辅面色平淡的喝了口茶,“德华莫不是以为我会有怨言?”<br />
方醒干笑道:“大哥胸襟宽阔,自然是能屈能伸。”<br />
张辅指着方醒笑道:“你啊你!胡言乱语!我哪有什么胸襟,不过是君臣迁就罢了。”<br />
“我张家自元末时就是将门,及归大明,家父也跟随陛下靖难,在军中的交情太多了,否则此次还真没你什么事。”<br />
张玉是靖难功臣,张辅继承了他的遗泽,在军中开始崭露头角。<br />
在父子两代人的耕耘之下,张家已经成为大明顶级的将门,在军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br />
这样的将门,若是再来几个灭国之功,张辅觉得以后会很危险。<br />
“是我主动和太孙说了此事,算是避嫌吧!”<br />
方醒拱手道:“大哥果然是当机立断,不过若是用举世皆敌和交情满天下交换,大哥想要哪一个?”<br />
张辅有些迷茫:“是啊!你虽是惹了众怒,可却可以由心做事,而我呢!家族啊家族……”<br />
这个年代做事首先得考虑家族,如若不然,张辅自然有手段让君王不再猜忌,自然可以纵马沙场。<br />
可……<br />
“家国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