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知行书院的效率历来都是大明之冠,参加入学考试的学生们第二天就在城门口得到了结果。<br />
    “五十人,书院说了,还要面试,就是教授当面问你话,成了才能进书院,不成第五十一名就递补。”<br />
    一个自家儿子榜上有名的男子得意的解释着,边上有人不服气的道:“哪有那么麻烦的,他知行书院真当自己是国子监吗?”<br />
    男子一听就不乐意了,辩驳道:“昨日就说了,书院还得考察诸生向学之心,偷奸耍滑的,想攀附的,都会被拒之门外。”<br />
    正说着,一队人马出城,马上的朱瞻基听到这话,不禁笑道:“总算是赶在书院开学前到了,不然少不得要被兴和伯埋怨。”<br />
    先期到北平的贾全说道:“殿下,目前书院兴和伯管的少了,差不多都放手给了解先生和马苏,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br />
    朱瞻基打马出城,若有所思的道:“书院本是种子,这样也好。”<br />
    到了方家,方醒抱着平安来见,看到朱瞻基就笑道:“都变成黑脸了,可见这一路辛苦。”<br />
    朱瞻基看着沉睡的平安,艳羡的道:“德华兄倒是有了一对佳儿,让人羡煞。”<br />
    方醒得意的道:“咱这说生儿子就生儿子,满朝文武谁有这本事。”<br />
    朱瞻基把带来的礼物交给辛老七,然后就和方醒去了书房。<br />
    铃铛一路尾随着,到了书房也不进去,只是在门外卧着。<br />
    自从平安长大些后,铃铛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他的身上,整日都护着。<br />
    “金陵的勋戚有些失落是必然的,这般下去,以后肯定会萎靡不振,所以小弟就拒绝了质子,觉着还是让他们家自己养着比较好,不用靡费国库。”<br />
    朱瞻基的表情有些轻蔑,“一路行来,各地的百姓大多麻木,提及大明,多是感恩戴德,原因小弟倒是想到了,无非就是避免了战乱,还不饿死罢了,想来可悲!”<br />
    “兼并土地已经开始了,小弟做了个调查,被兼并的土地大多去了文人或是官员家中,其中以致仕的官员最为贪婪,手段更隐蔽,但更凶狠!”<br />
    方醒招招手,门外等着的秦嬷嬷进来抱走了平安。<br />
    等人走了之后,方醒才说道:“勋戚颓废是必然的,所谓的与国同休,其实就是勋戚攀附在大明的肌体上疯狂的吸血。至于百姓麻木,这事很麻烦,所以我才不赚钱刊印了那么多的教科书,就是想让百姓知道算计生活,知道些许外面的世界。”<br />
    “土地兼并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更担心的是农户变成那些豪绅的奴隶。”<br />
    整个明朝的兴衰,一路都伴随着土地兼并。<br />
    从豪绅,到皇族的封地,一步步的把农民逼的走投无路。<br />
    就算是没有天灾,大明的内部矛盾也迟早会爆发出来。<br />
    “那是大明的百姓,不是豪绅的奴隶!瞻基,这一点不解决掉,什么革新都是扯淡!”<br />
    自由民才是革新的骨干力量,而奴隶只能麻木的任由主人摆布。<br />
    看到朱瞻基陷入了沉思,方醒说道:“只要百姓是自由的,那么土地兼并就不算事。”<br />
    朱瞻基点头道:“是了,如今奴儿干都司、交趾、朝鲜、倭国都在大明的手中,就算是中原的土地少了,随便往那些地方迁徙都不是问题。”<br />
    方醒起身道:“你且去书院给那些面试的学生们训话吧,人口的问题不能急,陛下一时间都无法下手,你可以慢慢的想。”<br />
    朱瞻基赧然道:“德华兄,委屈你了。”<br />
    方醒笑骂道:“我没那么多的幽怨,滚蛋吧!”<br />
    马苏出头,方醒半隐退,而这一切只是方醒的妥协。<br />
    为的就是让朱瞻基能在这些学生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br />
    ……<br />
    朱瞻基的到来自然让学生们激动不已,可即便如此,最后解缙和马苏还是刷掉了两人。<br />
    书院准备就绪,方醒却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每日只是逗弄两个儿子,还有就是在书房中鼓捣着。<br />
    朝中近期不断有人提议建造外城,然后从各地移民,充实京城的人口。<br />
    可朱棣却一直没有表态,只有夏元吉和这些人在对喷。<br />
    “气死本官了!”<br />
    夏元吉来到了方家,一见面就气呼呼的开喷。<br />
    “那些人就看到了户部进账几百万两金银,可却看不到金银不能乱花,否则物价必然上涨的弊端,真是腐儒!”<br />
    方醒悠闲的在摆弄着手中的一块玉佩,淡淡的道:“不是用不得,钱就是拿来花销的,还能活跃市场,只是大明目前商业萎靡,不然这点儿金银真不是事,户部可以多发许多宝钞也不会贬值。”<br />
    “你的意思是……让宝钞可以换取金银?”<br />
    夏元吉摇摇头,“若是开了此端,那些百姓第一件事就是把宝钞换了金银收在家中。”<br />
    华夏百姓的习惯就是收藏,收藏一切能让他们感到安心的物资,然后一家老小过着热炕头的生活。<br />
    方醒正想撒手不管,可夏元吉起身道:“你在家歇息了好几日,起来,跟本官进宫,到陛下的跟前论论这钱币之术。”<br />
    ……<br />
    方醒被夏元吉一路拉着进了宫,等见到朱棣时,夏元吉就得意的道:“陛下,兴和伯善于理财,臣请陛下问之。”<br />
    杨荣苦笑,杨士奇无奈,金幼孜愤怒……<br />
    这几人都属于皇帝的幕僚,也可称为内阁,官品不高,可地位超然。<br />
    你夏元吉这是认为我等不如方醒吗?<br />
    朱棣看到方醒的模样,就知道是夏元吉在寻找帮手,强行拉来了方醒这个盟友。<br />
    “方醒,几百万两金银,有人说要建造外城,有人说要放在库房,用于宝钞的发放,你以为如何?”<br />
    方醒感受到了金幼孜的恼怒,不过这让他觉得很舒爽。<br />
    “陛下,臣以为尽数花光也没问题。”<br />
    夏元吉愕然,就说道:“兴和伯可别胡说,全用了大明的物价非乱不可。”<br />
    方醒笑道:“大明目前不是以宝钞为主吗,有了这批金银自然可以多发宝钞,只是有个问题,发出去之后,这笔钱会用在何处?”<br />
    “这笔宝钞必然会用于采买,不管是百姓还是有钱人,家中必然会多了些宝钞。”<br />
    方醒微笑道:“物以稀为贵,然后自然是物价升腾,百姓嘛,自然是勉力为生,豪奢之家不会在意,那么有个问题,朝中在这个过程得到了什么好处?”<br />
    金幼孜皱眉道:“朝中必然会用这笔宝钞换取大批的粮食等物,仓禀实,可从容应对灾年。”<br />
    宝钞就是白纸,换取大批物资的过程就是空手套白狼,而后必然是物价上涨,吃亏的还是百姓。<br />
    朱棣赏赐人也喜欢用宝钞,惠而不费。<br />
    方醒点头道:“倒是不错,只是苦了百姓。”<br />
    金幼孜冷冷的道:“那兴和伯以为该如何?”<br />
    大明发放宝钞历来都很没有节操,几次弄的差点成了废纸。<br />
    方醒打个哈哈,眯眼道:“臣以为应当在瀛洲、交趾、朝鲜试用宝钞,并可兑换白银!”<br />
    轰!<br />
    方醒这话恍如雷霆,震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月明朝汐

香草芋圆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死对头总想独占我

町右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雨天下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