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往事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当方某人想要搞事的时候,总是会伴随着电闪雷鸣。<br />
朱棣很头痛,所以令人招了方醒来问话。<br />
“你可知此事的后果?”<br />
方醒坦然的道:“不外乎就是被那些勋戚仇视罢了,臣不在乎,也无需在乎,只是需要提防有人用宝钞套现,都买了店铺和田地。”<br />
大明的勋戚堕落速度之快,堪称是世界之最。<br />
高官厚禄,产业众多,特许蓄奴……这些特权让勋戚们开始了享受,而后醇酒美人就侵蚀了他们的斗志。<br />
“陛下,勋戚已经堕落了。”<br />
方醒没说什么寄生虫,可话里的不屑却是清清楚楚的。<br />
其实更应该说是一群暴发户,完全没有底蕴,不知道该怎么让家族长盛不衰的暴发户。<br />
“竖子大言不惭!”<br />
朱棣冷笑道:“回去吧,此事朕不允!”<br />
只要方醒带头去兑换宝钞,那么压力自然就转到了勋戚的身上,那仇恨值……<br />
大太监瞅了一眼悻悻然的方醒,心中暗自咂舌:整个大明最擅长拉仇恨的人,方醒若是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吧?!<br />
不过朱棣此举却很暖人心,直接把方醒赶走,把此事压制于萌芽状态。<br />
方醒去了太子宫中,满腹牢骚的道:“要建立对宝钞的信心,与国同休的勋戚就该做出表率,可陛下却……哎!”<br />
朱高炽好整以暇的喝着补汤,喝完后把碗放下,擦擦嘴。<br />
“那些勋戚都是永乐一朝的功勋,明白吗?”<br />
功勋是什么?在大明就代表着享尽荣华富贵的一群人。<br />
而你方醒居然想把这群人手中的财产换成一堆纸,这是要作死吗?<br />
方醒很沮丧,连朱高炽对宝钞都没有信心,怪不得夏元吉这几天被喷成了狗。<br />
朱高炽看到方醒的模样不禁摇摇头,然后冲着在门外做鬼脸的婉婉挥挥手,才说道:“从靖难之役到北征,这些勋戚都坚定的站在父皇的身边,为永乐朝奠定了基础。立功就要封赏,这是天理人情!”<br />
方醒点头受教,这是家国天下的另一个版本,连皇帝都无法控制的版本。<br />
朱高炽欣慰的道:“你想为国出力,这是好事,只是需缓缓而行,切忌急躁。”<br />
这个批评方醒接受了,他总以为能用这种手段来带动宝钞的发行,可却没想到勋戚也是要先顾家的。<br />
连陛下都不要求俺们兑换宝钞,你方醒这是想干嘛?<br />
“既然定下了在朝鲜和倭国试行,那就再等等吧。”<br />
朱高炽对国事并不陌生,甚至比朱棣还要娴熟。<br />
方醒点点头,起身告辞。<br />
婉婉在门口看到事情谈完了,就进来行礼道:“父亲,婉婉想去方家庄玩耍。”<br />
“去吧去吧!”<br />
朱高炽挥挥手,然后拿起一份奏折看了起来。<br />
朱高炽前后多次监国的效果很不错,所以朱棣也愿意下放一些事务给他做。<br />
婉婉一声欢呼,就追了出去,梁中干咳道:“殿下,奴婢可要跟着去?”<br />
以前婉婉去方家庄时,总是梁中亲自送去。<br />
朱高炽摇摇头,然后就沉浸在奏折中。<br />
“方醒,等等我。”<br />
婉婉蹦跳着冲出来,身后一溜的宫女嬷嬷。<br />
方醒回身看着皇宫中的这道风景,笑道:“慢些慢些。”<br />
婉婉跑到方醒的身前,仰头,微微喘息道:“方醒,平安能认人了吗?”<br />
“平安啊!还不会。”<br />
“那他就只会吃吗?”<br />
“嗯,只会吃,不过人小时候就这样,长大后,就该知道要为家里做事了……”<br />
……<br />
方醒想挤兑勋戚的计划就此夭折,此事也没有从宫中传出来,可那些勋戚的家人们最近却频频的动作。<br />
“户部的人已经启程去了朝鲜和瀛洲,皇爷爷同时令驻军保持警惕,若有人伺机闹事,杀无赦!”<br />
朱瞻基有些沮丧,在他看来,对勋戚的迁就有些无谓。<br />
可方醒却从朱棣的旨意中看到了那暗藏的锋芒——杀无赦!<br />
“陛下这是在向外界透露一个消息,宝钞必须要稳定!谁干扰了宝钞的稳定,那就是大明的罪人!”<br />
朱棣释放出这个信号,就是对夏元吉最大的支持。<br />
“朝中那些反对宝钞兑换银子的声音,应该偃旗息鼓了吧?”<br />
朱瞻基点点头道:“都噤声了,有那几百万两金银在户部打底,夏大人已经开始了。”<br />
同时在朝鲜和瀛洲展开宝钞发行工作,这份压力不轻,稍有不慎,就是血流成河的惨状。<br />
“瀛洲开采出来的白银都暂时没有起运,就等着当那根木头。”<br />
商鞅变法时曾经用木头来当道具,而大明的道具就是白银。<br />
“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br />
方醒如是说道,神色自豪。<br />
“稳住宝钞,大明的未来不可限量!”<br />
……<br />
“铜钱!去,把那些宝钞都换成铜钱!”<br />
“金银也行,只要愿意换的,铜钱金银都可以,若是不行,就去买,什么都买,店铺田地,全买了!”<br />
“特么的方德华干的好事!”<br />
“那个畜生!宝钞就是废纸,还能换银子?这特么的是在忽悠老娘呢!去,都换了!”<br />
“夫君说过了,且等朝鲜和倭国乱起来,到时候宝钞必将分文不值,留在手中就是废纸!”<br />
“方德华此举就是在动摇大明的根基啊!陛下怎能偏听偏信,自毁长城!”<br />
“宝钞一旦动摇,大明就危险了,除非放出大批的金银,可百姓受到的损失谁来赔?他方德华这是在冒险啊!夏元吉那个傻子还陪他胡闹,我看迟早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br />
“……”<br />
户部的人去朝鲜和瀛洲的事散播出去了,北平城中无数人都在做出反应,可朱棣的反应最快。<br />
快到让那些人措手不及。<br />
夏元吉冷冷的看着顺天府衙门外排起的长队,和方醒说道:“果然不出你的所料,这些人马上就想把宝钞套现。”<br />
购买了店铺和田地,需要到衙门去交税,也相当于是登记。<br />
顺天府大概是从未想到会有这么拥挤的一天,所以有些懵了,想赶人。<br />
“别出声,这些都是那些人的家仆,你想死呢!没看府尹都没出来吗!”<br />
“那怎么办?”<br />
“办,马上办!反正这事和咱们没关系,陛下也怪罪不到顺天府来。”<br />
可顺天府刚开始办理的时候,大太监却来了。<br />
那些排队的人看到大太监后,心中都涌起了不祥之意。<br />
大太监看到方醒和夏元吉都便衣站在边上,就微微点头,然后在外面自言自语道:“都不省心啊!”<br />
丢下这句话,大太监就走了。<br />
那些排队等待的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悄然退了出去,然后撒腿就跑。<br />
瞬间,门外人都跑光了,里面还不知道情况的小吏喊道:“哎!你们究竟办不办了?!”
朱棣很头痛,所以令人招了方醒来问话。<br />
“你可知此事的后果?”<br />
方醒坦然的道:“不外乎就是被那些勋戚仇视罢了,臣不在乎,也无需在乎,只是需要提防有人用宝钞套现,都买了店铺和田地。”<br />
大明的勋戚堕落速度之快,堪称是世界之最。<br />
高官厚禄,产业众多,特许蓄奴……这些特权让勋戚们开始了享受,而后醇酒美人就侵蚀了他们的斗志。<br />
“陛下,勋戚已经堕落了。”<br />
方醒没说什么寄生虫,可话里的不屑却是清清楚楚的。<br />
其实更应该说是一群暴发户,完全没有底蕴,不知道该怎么让家族长盛不衰的暴发户。<br />
“竖子大言不惭!”<br />
朱棣冷笑道:“回去吧,此事朕不允!”<br />
只要方醒带头去兑换宝钞,那么压力自然就转到了勋戚的身上,那仇恨值……<br />
大太监瞅了一眼悻悻然的方醒,心中暗自咂舌:整个大明最擅长拉仇恨的人,方醒若是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吧?!<br />
不过朱棣此举却很暖人心,直接把方醒赶走,把此事压制于萌芽状态。<br />
方醒去了太子宫中,满腹牢骚的道:“要建立对宝钞的信心,与国同休的勋戚就该做出表率,可陛下却……哎!”<br />
朱高炽好整以暇的喝着补汤,喝完后把碗放下,擦擦嘴。<br />
“那些勋戚都是永乐一朝的功勋,明白吗?”<br />
功勋是什么?在大明就代表着享尽荣华富贵的一群人。<br />
而你方醒居然想把这群人手中的财产换成一堆纸,这是要作死吗?<br />
方醒很沮丧,连朱高炽对宝钞都没有信心,怪不得夏元吉这几天被喷成了狗。<br />
朱高炽看到方醒的模样不禁摇摇头,然后冲着在门外做鬼脸的婉婉挥挥手,才说道:“从靖难之役到北征,这些勋戚都坚定的站在父皇的身边,为永乐朝奠定了基础。立功就要封赏,这是天理人情!”<br />
方醒点头受教,这是家国天下的另一个版本,连皇帝都无法控制的版本。<br />
朱高炽欣慰的道:“你想为国出力,这是好事,只是需缓缓而行,切忌急躁。”<br />
这个批评方醒接受了,他总以为能用这种手段来带动宝钞的发行,可却没想到勋戚也是要先顾家的。<br />
连陛下都不要求俺们兑换宝钞,你方醒这是想干嘛?<br />
“既然定下了在朝鲜和倭国试行,那就再等等吧。”<br />
朱高炽对国事并不陌生,甚至比朱棣还要娴熟。<br />
方醒点点头,起身告辞。<br />
婉婉在门口看到事情谈完了,就进来行礼道:“父亲,婉婉想去方家庄玩耍。”<br />
“去吧去吧!”<br />
朱高炽挥挥手,然后拿起一份奏折看了起来。<br />
朱高炽前后多次监国的效果很不错,所以朱棣也愿意下放一些事务给他做。<br />
婉婉一声欢呼,就追了出去,梁中干咳道:“殿下,奴婢可要跟着去?”<br />
以前婉婉去方家庄时,总是梁中亲自送去。<br />
朱高炽摇摇头,然后就沉浸在奏折中。<br />
“方醒,等等我。”<br />
婉婉蹦跳着冲出来,身后一溜的宫女嬷嬷。<br />
方醒回身看着皇宫中的这道风景,笑道:“慢些慢些。”<br />
婉婉跑到方醒的身前,仰头,微微喘息道:“方醒,平安能认人了吗?”<br />
“平安啊!还不会。”<br />
“那他就只会吃吗?”<br />
“嗯,只会吃,不过人小时候就这样,长大后,就该知道要为家里做事了……”<br />
……<br />
方醒想挤兑勋戚的计划就此夭折,此事也没有从宫中传出来,可那些勋戚的家人们最近却频频的动作。<br />
“户部的人已经启程去了朝鲜和瀛洲,皇爷爷同时令驻军保持警惕,若有人伺机闹事,杀无赦!”<br />
朱瞻基有些沮丧,在他看来,对勋戚的迁就有些无谓。<br />
可方醒却从朱棣的旨意中看到了那暗藏的锋芒——杀无赦!<br />
“陛下这是在向外界透露一个消息,宝钞必须要稳定!谁干扰了宝钞的稳定,那就是大明的罪人!”<br />
朱棣释放出这个信号,就是对夏元吉最大的支持。<br />
“朝中那些反对宝钞兑换银子的声音,应该偃旗息鼓了吧?”<br />
朱瞻基点点头道:“都噤声了,有那几百万两金银在户部打底,夏大人已经开始了。”<br />
同时在朝鲜和瀛洲展开宝钞发行工作,这份压力不轻,稍有不慎,就是血流成河的惨状。<br />
“瀛洲开采出来的白银都暂时没有起运,就等着当那根木头。”<br />
商鞅变法时曾经用木头来当道具,而大明的道具就是白银。<br />
“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br />
方醒如是说道,神色自豪。<br />
“稳住宝钞,大明的未来不可限量!”<br />
……<br />
“铜钱!去,把那些宝钞都换成铜钱!”<br />
“金银也行,只要愿意换的,铜钱金银都可以,若是不行,就去买,什么都买,店铺田地,全买了!”<br />
“特么的方德华干的好事!”<br />
“那个畜生!宝钞就是废纸,还能换银子?这特么的是在忽悠老娘呢!去,都换了!”<br />
“夫君说过了,且等朝鲜和倭国乱起来,到时候宝钞必将分文不值,留在手中就是废纸!”<br />
“方德华此举就是在动摇大明的根基啊!陛下怎能偏听偏信,自毁长城!”<br />
“宝钞一旦动摇,大明就危险了,除非放出大批的金银,可百姓受到的损失谁来赔?他方德华这是在冒险啊!夏元吉那个傻子还陪他胡闹,我看迟早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br />
“……”<br />
户部的人去朝鲜和瀛洲的事散播出去了,北平城中无数人都在做出反应,可朱棣的反应最快。<br />
快到让那些人措手不及。<br />
夏元吉冷冷的看着顺天府衙门外排起的长队,和方醒说道:“果然不出你的所料,这些人马上就想把宝钞套现。”<br />
购买了店铺和田地,需要到衙门去交税,也相当于是登记。<br />
顺天府大概是从未想到会有这么拥挤的一天,所以有些懵了,想赶人。<br />
“别出声,这些都是那些人的家仆,你想死呢!没看府尹都没出来吗!”<br />
“那怎么办?”<br />
“办,马上办!反正这事和咱们没关系,陛下也怪罪不到顺天府来。”<br />
可顺天府刚开始办理的时候,大太监却来了。<br />
那些排队的人看到大太监后,心中都涌起了不祥之意。<br />
大太监看到方醒和夏元吉都便衣站在边上,就微微点头,然后在外面自言自语道:“都不省心啊!”<br />
丢下这句话,大太监就走了。<br />
那些排队等待的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悄然退了出去,然后撒腿就跑。<br />
瞬间,门外人都跑光了,里面还不知道情况的小吏喊道:“哎!你们究竟办不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