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后来,他派兵镇压了几起,又寻了说书人,在皇城颠倒是非,这才将风声压下去些许。<br/><br/> “之所以会将本王关押那么久而不见处决令,想必,为这事,端王花了不少心思吧。”骆玄策淡笑,散落的余光却全部聚在宁祺身上。<br/><br/> “那又如何,骂名毕竟只在一时,过了几月,谁还会记得。就算你名声再响亮,也会被史书一笔带过,而且,只有站在巅峰,才能决定史书该如何写。”骆向端有些魔怔,他盯着骆玄策,笑容阴狠且毒辣,满是得逞的意味。<br/><br/> “那真是恭喜端王了。”<br/><br/> “那倒不必。可惜皇兄是见不到了,明日午时,本殿就会在子午门送皇兄上路。对了,为防周将军和平南将军捣乱,本殿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厚礼,只要他们敢来,就送他们去陪皇兄,也好做个伴。”<br/><br/> 骆玄策冷眼,“雅妃之死,你知道多少。”<br/><br/> 这话头转换得有些快,令骆向端片刻沉默。<br/><br/> “怎么,明日就要致本王于死地,端王还怕生事端不成?”<br/><br/> 骆向端轻笑,走近骆玄策:“怎会?罢了,既然皇兄这般执着真相,本殿成全便是。当年雅妃之死,是因为皇兄你。那个女人真是蠢得可怜,明明不是自己亲生的,却还以命相护。”<br/><br/> 骆玄策面色冷沉下来,“说清楚。”<br/><br/> 骆向端慢条斯理整理并不凌乱的衣衫,“当年我也只是一个孩子,后面的真相大多是自己东拼西凑起来的。当年边关出了叛徒,这件事,皇兄想必也知道。”<br/><br/> 骆玄策自然知道。<br/><br/> 那时他才去军营三年,也就十五岁上下,因为战功显赫,以十五稚龄担了副将一职。那是一场阴谋之战,当年他初出茅庐,自然不可能精明得过常年征战沙场的老将。<br/><br/> 他被上头的林将军派出城门,到大漠去埋伏边夷军队,他等了三日,饥渴交加烈日炎炎,最后当然不可能等到。因为边夷军队不知何故,突然改了道,直逼城门,打得肖老将军一支猝不及防,那一战极为惨烈,肖老将军惨死,成了边关久久不散的沉痛。<br/><br/> 他无功而返之后,得到的,便是这个噩耗。<br/><br/> 上头说军营出了叛徒,需要彻查,但这件事到最后,却是有始无终,军营再无人提起。<br/><br/> 至于背后隐情,他也查过,但每每有些线索,最后都断了,凑不成真相。<br/><br/> “当年,皇后瞧皇兄在边关大放异彩,恰巧那时太子犯了事,父皇与近臣提过有意废太子重立,而中意之人,便是皇兄。这事被皇后知道了,伙同林将军与当时的副帅,设计你出城埋伏,再将消息透露给边夷,最后让肖老将军迎敌,一石二鸟,想除了两个眼中钉。至于结果嘛,皇兄也看到了。”<br/><br/> “他们派人去皇宫藏皇兄通敌的罪证,想要人赃并获,但不知为何,被雅妃察觉。敌人逼近,她一介不受宠的嫔,人单力薄,自然只能以最笨的办法,将罪证藏到自己寝殿,替皇兄顶了罪,被皇后逼死,再扔到井里。”<br/><br/> “这便是当年事件的经过了。”<br/><br/> 经过并不详细,但足够骆玄策拼凑出当年的凶险境地,他难以想象,雅妃那么温柔胆小的女人,如何周旋在皇后那群饿狼之间?<br/><br/> 她该有多大的勇气,为了护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明知是死路,还毫不犹豫奔赴?<br/><br/> 那个温柔沉静,护他几年安稳的女子,伟大到不可思议。<br/><br/> 瞧着骆玄策周身翻腾的杀意,骆向端一笑,吩咐人再送一份餐食,转身离去,步伐轻松。<br/><br/> 信我<br/><br/> 宁祺拎了食盒再回来时,骆玄策还坐在原处,分毫未移动。<br/><br/> 骆向端还是害怕多生事端,守卫多派了一倍,隐在暗处将牢房围得水泄不通,是以,宁祺也不敢再多言,被暗卫听了去,招来不必要的麻烦。<br/><br/> 他走近骆玄策,握住他温暖的大掌,头一次握到满手的冷意。<br/><br/> 骆玄策似有所觉,<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反手握住宁祺,无声对视。<br/><br/> 宁祺在他掌中轻轻笔画。<br/><br/> 等最后一笔落下,两人相视一笑,紧紧握住对方的手。<br/><br/> 宁祺拎了食盒退出去,骆玄策盯着那道背影许久,久到消失在转角土墙,久到眼眶酸涩,这才收回视线,又盯着掌心良久,抬手放到唇边,虔诚印下一吻,终于绽放出浅浅笑意。<br/><br/> 他说:阿策安心,信我。<br/><br/> *<br/><br/> 翌日,子午门前站满了人。<br/><br/> 北域王将被以谋乱之名处斩的消息,插了翅膀一般,不出一个时辰便传遍了皇城大街小巷。<br/><br/> 子午门前,百姓肩挨着肩,来为这位大骆战神送行。<br/><br/> 更有甚者,直接掩面而泣,场面之悲壮,一时令人动容。<br/><br/> 这种悲壮一直持续到正午,端王作为缉拿叛臣的头号功臣,自然不可缺席,但他以不忍亲兄弟在面前行刑的由头,避了开来,不知内情的百姓却对这位端王的做法生出好感。<br/><br/> 毕竟这是人之常情。<br/><br/> 倒使他赚了一番人心。<br/><br/> 刑官瞧人越聚越多,已经将子午门围得水泄不通,而人群中没有那种此人当斩的悲愤,更多的是依依不舍和高呼北域王无罪。<br/><br/> 这样诡异的场景,他当了几十年刑官,也从未见过。<br/><br/> 往常那些个处斩的犯人,哪个不是穷凶极恶,罪大恶极,就算处刑也难以平息民怒。<br/><br/> 北域王全然颠覆了他的认知。<br/><br/> 但想到自己家中老小,刑官咬了咬牙,取出文书,当众宣读北域王的‘罪证’。<br/><br/> 这些个荒唐莫名的罪证,饶是他都不敢相信,更别说拥护北域王的百姓了。<br/><br/> 忽然,人群中冲出一个衣衫褴褛乞丐装扮,三十岁上下的枯瘦男子,他神情愤愤,眼眶泛红,不管不顾大声嚷道:“放你娘的狗屁!北域王堂堂大骆王爷,统率北境几十万兵马的大元帅,岂容你这般污蔑!”<br/><br/> “放肆!来者何人!”<br/><br/> “好说,在下出身北境,四处乞讨为生。当年北境闹荒灾,百姓将士食不果腹,皇城赈灾粮食被贪臣层层昧下,是谁遣人回了皇城,将家底搬空,换了粮食救济百姓?是谁常年征战沙场,护我大骆百姓不被边夷践踏?狗官,谋害忠良,助纣为虐!”<br/><br/> “休得胡言,你一个乞儿,妄议皇族之事,可知该当何罪?”刑官被激怒,竟用了威胁之语。<br/><br/> 小乞丐不怒反笑:“我一个乞儿,四海为生,奔走半边江山,所见所闻都是对北域王的赞赏,坊间多少话本子和说书先生说烂了的故事,不都是北域王?你说王爷逼宫就是逼宫?”<br/><br/> 说到此处,百姓已然附和起来。<br/><br/> 场面失去控制,令刑官慌乱起来,连忙将处斩令扔出去,高喝:“行刑!”<br/><br/> 刽子手倒是面无表情,多年血腥早练就一副冷眼旁观的冷血,不管断头台上是人是神,在他的刀下,必赴十八地狱见黄泉,而他们,只管当下。<br/><br/> 骆玄策被推搡着上前,面上始终波澜不惊,好像即将上断头台的人不是他。<br/><br/> 台下百姓争论越发厉害,大有上前打一架的趋势。<br/><br/> 众目睽睽之下,刽子手举起长刀,蓦地,一道破风声以极快速度急掠而来,从刽子手手腕滑过,长刀应声而落。<br/><br/> 一刀一箭齐齐落地,箭矢没入地面三分,裂出一道裂纹。<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