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翠华有绝对的信心能够将师傅们留在食品厂工作,毕竟,不论是从福利待遇,还是工作环境,在他们这儿,再也找不出第二家来!<br />
签订了保密协议,翠华放心的将卤料配方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全部仔仔细细的写在了纸上,郑重的交给了师傅们。<br />
在起第一锅卤料的时候,是由翠华亲自在旁边指导完成的。<br />
师傅们都是老手了,基本的程序不用翠华多费唇舌,只是翠华的秘法里比普通的多了几道程序,倒是和师傅们磨合了好一阵。<br />
师傅们对翠华独特的卤制方法也是惊奇不已,他们从未想过,这卤制居然还有这么多花样,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认真学习,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br />
当第一只卤鸭子起锅的时候,翠华终于如愿尝到了,让她日思夜想的味道。<br />
当食品厂正式投入生产后,卤制师傅们也开始轮番上阵,<br />
一只只成品通过传送带,送往两个地方。<br />
一个是在第二个车间里进行简单的包装后,就被直接送到翠华之前找好的铺面里进行销售。<br />
一个是又传送到另外的车间,进行真空包装,然后运输到外省进行销售。<br />
吴军和翠华给食品厂起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军华卤业”,并且申请了专利,进行了注册。<br />
翠华说这叫品牌保护,吴军对这些倒是不懂,不过还是一一采纳了。<br />
“军华卤制品”一经面世就收到了广泛的欢迎。<br />
“军华卤制品”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口味。<br />
麻辣兔头,麻辣兔,藤椒兔,藤椒鸭,芝麻鸭,甜皮鸭……各种各样,琳琅满目。<br />
各种品种都受到了人们的喜爱。<br />
店铺开业之前,翠华策划了一个大型的宣传活动,为“军华卤业”的面世造足了声势。<br />
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店铺都是限量供应,翠华还是以优惠活动的形式刺激大家来尝试。<br />
结果,铺面的零售反应出乎意料的好,每天都是一开张,卤制品就被哄抢一空。<br />
等到声势足够大了,人们对军华卤制品的热情达到顶峰之后,翠华这才安排大量供应。<br />
铺面零售进行得如火如荼,“军华卤业”的声名也越穿越远。<br />
吴军这才知道翠华买铺面的原因,原来正是为了给食品厂打响名号。<br />
翠华这边的零售进行得紧锣密鼓,方有量带领着他的销售团队也在其他省市取得了重大突破。<br />
第一批产品一出来,方有量就带领着他组建的销售团队出发了。<br />
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对产品进行了试吃,对他们的产品都有绝对的信心。<br />
方有量他们先是对各个地方的批发市场进行了突破,每个市里只选取两家最有实力的作为他们的指定代理商。<br />
由于产品味道的独特性,很快他们就打开了市场,拿回了第一笔订单。<br />
订单接二连三返回厂里的时候,家里来了催促方有量回家的电话。<br />
原来是吴丽丽这两天生产在即,让方有量赶紧回去。<br />
过了年回来冷冻厂上班之后,方有量就开始在市里看房子,希望能买一处房子,然后把吴丽丽和母亲接到市里来一起生活。<br />
经过两个月的寻摸,他终于看中了离冷冻厂不远的一套小房子。<br />
花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后,方有量总算是把小房子买了下来。<br />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五月份的时候,方有量就把吴丽丽和母亲一块儿接来了市里,一家人终于又团聚在了一起。<br />
此刻方有量接了家里的电话,他先打电话给吴军交接了一下他手里的工作进度,然后把剩下的工作交给了一直给他打下手的助理。<br />
这个团队是方有量一手带出来的,他对团队的工作能力有绝对的信心。<br />
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工作,方有量立马定了回去的车票,赶了回去。<br />
在方有量回去的第二天,吴丽丽就生了一个漂亮的大闺女。<br />
抱着怀里白白胖胖的女儿,方有量乐得合不上嘴。<br />
方母一边伺候着吴丽丽的月子,一边看着儿子怀里的大孙女喜不自禁。<br />
瞧瞧这孩子,多像他家有量啊,这鼻子,这眉眼,这嘴巴,活脱脱一个模子刻下来的,她真是越看越欢喜。<br />
在吴丽丽生了孩子之后的第二天,吴军和翠华也来市里的医院看望大姐和宝宝。<br />
翠华挺着大肚子,看着大姐身边正在熟睡的,小小的宝宝,心里软软的,暖暖的。<br />
可是自己的肚子也大了,抱起来不方便,不能亲手抱抱小宝宝,翠华很是遗憾。<br />
吴军看着床上的宝宝也喜欢的不得了,他手痒的不行,很想去抱一抱,又怕自己抱不好,打扰了宝宝的睡眠。<br />
一大家人都围着宝宝不停的说笑着,都沉浸在新宝宝的欢乐里。<br />
在方有量再次返回厂里的时候,他带领的销售团队也回来了。<br />
这次大伙儿又带回了一大笔订单,吴军特地在厂里召开了表彰大会,对方有量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公开的表彰和奖励。<br />
站在台上的方有量意气风发,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他无比自豪。<br />
今天的这一切风光都是他自己挣回来的,他终于能给丽丽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了!<br />
现在的他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br />
第244章 接风宴<br />
食品厂的订单源源不断的从各地飞来,而食品厂的生产也渐渐稳定了,一步步稳定下来之后,翠华的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只能留在家里安心待产。<br />
在食品厂为了赶订单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刘福林从学校里回来了。<br />
原来是他出国学习申请的资料已经审批通过了,再过十天,就要出发了。<br />
这一去就是三四年,所以,趁着还有时间,他赶紧回家来看看。<br />
自从上次吴军知道弟弟因为钱的事情准备放弃出国的机会,吴军立马和刘福林联系上了。<br />
吴军让他安心出去学习,钱的事情全部包在他身上,让刘福林学好了知识,以后回家帮他管理工厂。<br />
刘福林很是感动,其实他也很想出去,但是,他也知道,出国留学会有一笔不小的开销,而对于他们这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家庭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放弃。<br />
可是,现在有了哥的支持,他终于又有机会将他的学业完成了。<br />
趁着离出国还有几天,他特地向学校申请假期回家来向大家道别。<br />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坐着吴军新买的小汽车,来到车站接到了刘福林。<br />
一下车,刘福林就和大家一一拥抱,王秀花的头贴在儿子的胸口上,听着儿子强劲有力的心跳声,想到儿子即将的离别,她的眼眶止不住的发红。<br />
虽然知道出去多见世面,多学习知识,是为了儿子好,可以,一想到儿子要独自一人去那么远的地方,要去那么长的时间,她的心里还是很难受。<br />
刘光大和王秀花一左一右坐在刘福林身边,他虽然没有王秀花那么感伤,可是心里也还是堵堵的难受。<br />
他既为儿子的有出息感到高兴,他家辈辈代代都是农民,还没出过这么厉害的读书人,儿子这算是替他老刘家光宗耀祖了!<br />
可是,一想到儿子要远离他们去那人生地不熟的国外,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br />
翠华感受着车里有些沉闷的空气,轻拂着自己的肚子,神思飘向了远方。<br />
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也这样离开自己,独自出去奋斗。<br />
虽说这样的事情还跟遥远,可是翠华一想到那场景,她心里还是有些发苦,有些伤感。<br />
翠华苦笑着摇摇头,孕期里的女人就是这样,总是容易感伤。<br />
刘福林的接风宴就在镇里最有名的“福源大酒楼”里。<br />
“福源大酒楼”就是以前的“福源饭馆”的升级版。<br />
现在的“福源大酒楼”直接吞并了隔壁的“金泰大酒楼”扩大了酒楼面积,升级了装修,成了这美食一条街上牛逼哄哄的老大。<br />
在吴丽丽离开的时候,由于比较仓促,所以没有替酒楼找到合适的接班人。<br />
于是便按照之前翠华和陈老板协定好的,将她会的所有菜谱都卖给了陈老板。<br />
陈老板如愿得到了日思夜想的菜谱,也给了吴丽丽丰厚的回报。<br />
吴军领着一大家子人进了“福源大酒楼”,已经成了大堂经理的金贵一眼就认出了吴军。<br />
他激动的拉着吴军嘘寒问暖,为他介绍着如今的大酒楼。<br />
面对热情依旧的全贵,吴军还是有些不适应,他顺着金贵的指引往包间走,默默的抽回了自己的手。<br />
陈老板接到汇报,说是吴军他们过来了,他亲自赶出来接待了他们,并且为他们今天的消费做了免单。<br />
看着翠华挺着的大肚子,陈老板说了好多恭贺的话。<br />
吴军和翠华对陈老板的热情款待表示了感谢。<br />
一番客套之后,陈老板领着全贵出了包间,将空间留给了吴军一家人。<br />
当包间里安静下来,吴军领着众人依次落了座。<br />
吴军挨着翠华坐,翠华挨着婆婆,刘福林坐在王秀花和刘光大中间。<br />
精致的菜品鱼贯着被一一端上了桌,看着面前琳琅满目的菜品,刘福林率先从凳子上站起来。<br />
他举起面前装满果汁的玻璃杯,递到了吴军和翠华面前。<br />
“哥,嫂子,这次真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支助我的学业,谢谢你们替爸爸安排工作,谢谢你们对妈的照顾。这一杯,我敬你们!”<br />
吴军捧着酒杯站起来,准备和刘福林干一杯,看见旁边的翠华撑腰也准备站起来,他赶紧放下杯子,小心扶着媳妇儿站好。<br />
“小弟,你可千万别和哥说这些客气话!你是我亲弟,我不帮你,谁帮你!”<br />
“你哥我这辈子没读多少书,大字也不认识几个。难得我弟弟能读书,肯读书,再困难你哥也不能让你把这学业放弃了。”<br />
“哥知道,这有文化才有出路。你在国外好好读书,哥还等着你学好了回来帮哥管理工厂呢!”<br />
原本高高兴兴看着哥俩好的刘光大和王秀花听了吴军的话忽然就变了脸色。<br />
他们知道,吴军还是责怪他们以前不让他读书的事,可是,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了,真的没钱读书啊。<br />
看着变了脸色的两位老人,翠华无声的叹口气。<br />
“福林啊,你这次出去就只管好好学习,家里的事就不用担心,家里有我和你哥呢,我们会好好照顾爸妈的。”<br />
刘福林感激的朝翠华笑了笑,然后三人碰了杯,将杯里的果汁一饮而尽。
签订了保密协议,翠华放心的将卤料配方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全部仔仔细细的写在了纸上,郑重的交给了师傅们。<br />
在起第一锅卤料的时候,是由翠华亲自在旁边指导完成的。<br />
师傅们都是老手了,基本的程序不用翠华多费唇舌,只是翠华的秘法里比普通的多了几道程序,倒是和师傅们磨合了好一阵。<br />
师傅们对翠华独特的卤制方法也是惊奇不已,他们从未想过,这卤制居然还有这么多花样,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认真学习,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br />
当第一只卤鸭子起锅的时候,翠华终于如愿尝到了,让她日思夜想的味道。<br />
当食品厂正式投入生产后,卤制师傅们也开始轮番上阵,<br />
一只只成品通过传送带,送往两个地方。<br />
一个是在第二个车间里进行简单的包装后,就被直接送到翠华之前找好的铺面里进行销售。<br />
一个是又传送到另外的车间,进行真空包装,然后运输到外省进行销售。<br />
吴军和翠华给食品厂起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军华卤业”,并且申请了专利,进行了注册。<br />
翠华说这叫品牌保护,吴军对这些倒是不懂,不过还是一一采纳了。<br />
“军华卤制品”一经面世就收到了广泛的欢迎。<br />
“军华卤制品”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口味。<br />
麻辣兔头,麻辣兔,藤椒兔,藤椒鸭,芝麻鸭,甜皮鸭……各种各样,琳琅满目。<br />
各种品种都受到了人们的喜爱。<br />
店铺开业之前,翠华策划了一个大型的宣传活动,为“军华卤业”的面世造足了声势。<br />
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店铺都是限量供应,翠华还是以优惠活动的形式刺激大家来尝试。<br />
结果,铺面的零售反应出乎意料的好,每天都是一开张,卤制品就被哄抢一空。<br />
等到声势足够大了,人们对军华卤制品的热情达到顶峰之后,翠华这才安排大量供应。<br />
铺面零售进行得如火如荼,“军华卤业”的声名也越穿越远。<br />
吴军这才知道翠华买铺面的原因,原来正是为了给食品厂打响名号。<br />
翠华这边的零售进行得紧锣密鼓,方有量带领着他的销售团队也在其他省市取得了重大突破。<br />
第一批产品一出来,方有量就带领着他组建的销售团队出发了。<br />
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对产品进行了试吃,对他们的产品都有绝对的信心。<br />
方有量他们先是对各个地方的批发市场进行了突破,每个市里只选取两家最有实力的作为他们的指定代理商。<br />
由于产品味道的独特性,很快他们就打开了市场,拿回了第一笔订单。<br />
订单接二连三返回厂里的时候,家里来了催促方有量回家的电话。<br />
原来是吴丽丽这两天生产在即,让方有量赶紧回去。<br />
过了年回来冷冻厂上班之后,方有量就开始在市里看房子,希望能买一处房子,然后把吴丽丽和母亲接到市里来一起生活。<br />
经过两个月的寻摸,他终于看中了离冷冻厂不远的一套小房子。<br />
花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后,方有量总算是把小房子买了下来。<br />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五月份的时候,方有量就把吴丽丽和母亲一块儿接来了市里,一家人终于又团聚在了一起。<br />
此刻方有量接了家里的电话,他先打电话给吴军交接了一下他手里的工作进度,然后把剩下的工作交给了一直给他打下手的助理。<br />
这个团队是方有量一手带出来的,他对团队的工作能力有绝对的信心。<br />
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工作,方有量立马定了回去的车票,赶了回去。<br />
在方有量回去的第二天,吴丽丽就生了一个漂亮的大闺女。<br />
抱着怀里白白胖胖的女儿,方有量乐得合不上嘴。<br />
方母一边伺候着吴丽丽的月子,一边看着儿子怀里的大孙女喜不自禁。<br />
瞧瞧这孩子,多像他家有量啊,这鼻子,这眉眼,这嘴巴,活脱脱一个模子刻下来的,她真是越看越欢喜。<br />
在吴丽丽生了孩子之后的第二天,吴军和翠华也来市里的医院看望大姐和宝宝。<br />
翠华挺着大肚子,看着大姐身边正在熟睡的,小小的宝宝,心里软软的,暖暖的。<br />
可是自己的肚子也大了,抱起来不方便,不能亲手抱抱小宝宝,翠华很是遗憾。<br />
吴军看着床上的宝宝也喜欢的不得了,他手痒的不行,很想去抱一抱,又怕自己抱不好,打扰了宝宝的睡眠。<br />
一大家人都围着宝宝不停的说笑着,都沉浸在新宝宝的欢乐里。<br />
在方有量再次返回厂里的时候,他带领的销售团队也回来了。<br />
这次大伙儿又带回了一大笔订单,吴军特地在厂里召开了表彰大会,对方有量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公开的表彰和奖励。<br />
站在台上的方有量意气风发,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他无比自豪。<br />
今天的这一切风光都是他自己挣回来的,他终于能给丽丽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了!<br />
现在的他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br />
第244章 接风宴<br />
食品厂的订单源源不断的从各地飞来,而食品厂的生产也渐渐稳定了,一步步稳定下来之后,翠华的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只能留在家里安心待产。<br />
在食品厂为了赶订单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刘福林从学校里回来了。<br />
原来是他出国学习申请的资料已经审批通过了,再过十天,就要出发了。<br />
这一去就是三四年,所以,趁着还有时间,他赶紧回家来看看。<br />
自从上次吴军知道弟弟因为钱的事情准备放弃出国的机会,吴军立马和刘福林联系上了。<br />
吴军让他安心出去学习,钱的事情全部包在他身上,让刘福林学好了知识,以后回家帮他管理工厂。<br />
刘福林很是感动,其实他也很想出去,但是,他也知道,出国留学会有一笔不小的开销,而对于他们这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家庭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放弃。<br />
可是,现在有了哥的支持,他终于又有机会将他的学业完成了。<br />
趁着离出国还有几天,他特地向学校申请假期回家来向大家道别。<br />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坐着吴军新买的小汽车,来到车站接到了刘福林。<br />
一下车,刘福林就和大家一一拥抱,王秀花的头贴在儿子的胸口上,听着儿子强劲有力的心跳声,想到儿子即将的离别,她的眼眶止不住的发红。<br />
虽然知道出去多见世面,多学习知识,是为了儿子好,可以,一想到儿子要独自一人去那么远的地方,要去那么长的时间,她的心里还是很难受。<br />
刘光大和王秀花一左一右坐在刘福林身边,他虽然没有王秀花那么感伤,可是心里也还是堵堵的难受。<br />
他既为儿子的有出息感到高兴,他家辈辈代代都是农民,还没出过这么厉害的读书人,儿子这算是替他老刘家光宗耀祖了!<br />
可是,一想到儿子要远离他们去那人生地不熟的国外,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br />
翠华感受着车里有些沉闷的空气,轻拂着自己的肚子,神思飘向了远方。<br />
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也这样离开自己,独自出去奋斗。<br />
虽说这样的事情还跟遥远,可是翠华一想到那场景,她心里还是有些发苦,有些伤感。<br />
翠华苦笑着摇摇头,孕期里的女人就是这样,总是容易感伤。<br />
刘福林的接风宴就在镇里最有名的“福源大酒楼”里。<br />
“福源大酒楼”就是以前的“福源饭馆”的升级版。<br />
现在的“福源大酒楼”直接吞并了隔壁的“金泰大酒楼”扩大了酒楼面积,升级了装修,成了这美食一条街上牛逼哄哄的老大。<br />
在吴丽丽离开的时候,由于比较仓促,所以没有替酒楼找到合适的接班人。<br />
于是便按照之前翠华和陈老板协定好的,将她会的所有菜谱都卖给了陈老板。<br />
陈老板如愿得到了日思夜想的菜谱,也给了吴丽丽丰厚的回报。<br />
吴军领着一大家子人进了“福源大酒楼”,已经成了大堂经理的金贵一眼就认出了吴军。<br />
他激动的拉着吴军嘘寒问暖,为他介绍着如今的大酒楼。<br />
面对热情依旧的全贵,吴军还是有些不适应,他顺着金贵的指引往包间走,默默的抽回了自己的手。<br />
陈老板接到汇报,说是吴军他们过来了,他亲自赶出来接待了他们,并且为他们今天的消费做了免单。<br />
看着翠华挺着的大肚子,陈老板说了好多恭贺的话。<br />
吴军和翠华对陈老板的热情款待表示了感谢。<br />
一番客套之后,陈老板领着全贵出了包间,将空间留给了吴军一家人。<br />
当包间里安静下来,吴军领着众人依次落了座。<br />
吴军挨着翠华坐,翠华挨着婆婆,刘福林坐在王秀花和刘光大中间。<br />
精致的菜品鱼贯着被一一端上了桌,看着面前琳琅满目的菜品,刘福林率先从凳子上站起来。<br />
他举起面前装满果汁的玻璃杯,递到了吴军和翠华面前。<br />
“哥,嫂子,这次真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支助我的学业,谢谢你们替爸爸安排工作,谢谢你们对妈的照顾。这一杯,我敬你们!”<br />
吴军捧着酒杯站起来,准备和刘福林干一杯,看见旁边的翠华撑腰也准备站起来,他赶紧放下杯子,小心扶着媳妇儿站好。<br />
“小弟,你可千万别和哥说这些客气话!你是我亲弟,我不帮你,谁帮你!”<br />
“你哥我这辈子没读多少书,大字也不认识几个。难得我弟弟能读书,肯读书,再困难你哥也不能让你把这学业放弃了。”<br />
“哥知道,这有文化才有出路。你在国外好好读书,哥还等着你学好了回来帮哥管理工厂呢!”<br />
原本高高兴兴看着哥俩好的刘光大和王秀花听了吴军的话忽然就变了脸色。<br />
他们知道,吴军还是责怪他们以前不让他读书的事,可是,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了,真的没钱读书啊。<br />
看着变了脸色的两位老人,翠华无声的叹口气。<br />
“福林啊,你这次出去就只管好好学习,家里的事就不用担心,家里有我和你哥呢,我们会好好照顾爸妈的。”<br />
刘福林感激的朝翠华笑了笑,然后三人碰了杯,将杯里的果汁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