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继续走,就是很有名的“大水法”,复原图有多美,眼前的景象就有多刺目。<br />
而且区区复原图是远没法跟现实景物相比的,如果这些景物建筑还在,可想而知是怎样让人惊叹的胜景。<br />
“我看攻略,说这是来圆明园必去的景点。”薛皎轻声道。<br />
顾冬阳:“因为名气大吗?”<br />
他往后站了几步,找了个角度框出镜头,“课本封面。”<br />
薛皎:“这么有名的大水法,其实在圆明园诸多景观中,根本排不上号,之所以有名……”<br />
她仰望者眼前破碎的建筑残体,声音仿佛叹息:“因为主体建筑,都没了,什么都没了。”<br />
大家想到了刚才看过的线法山遗址,什么都没了,就跟那个一样吧。<br />
不光薛皎她们这些游客看得气愤揪心,丰朝观看天幕的人也破防了。<br />
昨晚薛皎给薛珍看复原图,他们也都跟着看了。<br />
如果说完全现代化的建筑让他们惊叹,但实际上,对于已经在固定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丰朝人来说,古代的园林建筑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br />
而圆明园更上了一层楼,风格融合,又不会突兀,也不怪天成帝心动了,普通老百姓看得眼馋羡慕,王孙贵胄都有不少动了念头,也想修园子的。<br />
修不了那么大的,修一个两个景观建筑,他们还是修得起的。<br />
但图片跟实景毕竟有区别,都盼着今天能好好看看。<br />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园子被劫掠过,也被烧过。<br />
但房子里的东西能抢走,房子怎么搬得走呢?那么大的园子,里头的摆件没了就没了吧,他们自己重新布置,也挺有意思的。<br />
即便烧过……木头能烧毁,石材也能烧没吗?好歹能看个大概结构,方便他们找匠人仿造。<br />
结果来了一看,哈哈,全没了。<br />
用“断壁残垣”来形容都显得多余了,哪有残垣。<br />
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侵略者的认知也提升了一个高度,这是怎样穷凶极恶啊,山匪下山劫掠村庄,也不会把搬不走的东西都给烧了,他们还指望能抢第二次呢。<br />
况且,这圆明园,还是当时王朝的离宫,也算半个皇宫了。<br />
连皇宫都是这个下场……王孙贵胄,高门子弟,高官贵族们,凡是想到某种可能,皆觉得浑身发凉。<br />
皇宫保不住,京都能保住吗?<br />
侵略者抢了王宫,难道会放过其他高门府邸?<br />
“可恨的侵略者!”<br />
这一刻,无数人感同身受,开始唾骂。<br />
[惟愿衣食无忧:虽然这不是我家的园子,甚至都不是咱丰朝谁家的园子,我看着,还是觉得难过。]<br />
[忧国忧民一书生:这般宏伟的园林,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最后付之一炬,任谁看了,都觉心痛。]<br />
[哪有好人:我就好奇,皇宫都被烧了,皇帝去哪了?死了吗?]<br />
[肯定死了,说不定就是在里头被烧死了。]<br />
[那不一定,有可能跑了,皇帝才惜命呢。]<br />
[全家安康:这么大的火,京都的老百姓可怎么办啊,皇帝能跑,大人们能跑,老百姓往哪儿跑啊。]<br />
[太可怜了。]<br />
[美言几句:搞不懂,都已经过去的事了,这园子也烧没了,有什么好看的,看得所有人都不开心。]<br />
……<br />
“妈妈,为什么不重新修起来呢?”薛珍忍不住问:“这么漂亮的园子,重新修不好吗?”<br />
“不能修。”<br />
薛皎摸摸女儿小脑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暂且不提,宝宝你看,特意把曾经的遗址保留下来,给大家参观,是为什么呢?”<br />
薛珍摇摇头,薛青山叹息道:“勿忘国耻啊!”<br />
薛珍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若有所思。<br />
薛皎附和:“你阿公说得对,勿忘国耻,这是曾经侵略者留给我们的耻辱,宝宝你生活在咱们国家,是不是觉得咱们国家很好,很强大,很安全?”<br />
薛珍点头,薛皎继续道:“可是在以前,往上数不过百年,我们的国家还在战火中挣扎,无数侵略者在国土上肆虐,民不聊生,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妈妈得去打仗抵御侵略者,你也不能安然的坐在学堂里读书……”<br />
“把坏人都赶跑!”薛珍握着小拳头,气势汹汹道。<br />
薛皎:“对,革命先烈们赶走了侵略者,建设了如今的国家,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会更珍惜当下,也激励着我辈青年人奋发向上,建设祖国,将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再没有人敢侵略我们。”<br />
她语调不急不缓,不慷慨也不激昂,但字字铿锵。<br />
“也激励我!”薛珍着急地表态:“妈妈,也激励我!我长大了,要……要造好厉害好厉害的大炮,比阿公看的电视里还大,让坏人进不来,把他们都打跑。”<br />
小姑娘瞪着眼前的建筑残体,生气地说:“别想再抢我们的东西!”<br />
薛皎忍俊不禁,薛青山把小孙女抱起来举高高:“欸,我们珍儿真有志气!”<br />
沉重的氛围一扫而空,大家继续游园子,看看复原图,再看看面前什么模样都看不出的遗址,总归要骂一骂。<br />
[忧国忧民一书生: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吗……]<br />
[以史为鉴:说得真好啊。]<br />
[山长膳堂想毒死我们:以前觉得史书枯燥……我也去借几本读读。]<br />
[来年我必高中:在下读过史书,但并无天女娘娘其言中的感受,王朝兴替自有定数,前朝灭,后朝起,跟我等有何关系。]<br />
[学成文武艺:正是如此,灭前朝者乃今朝,我等皆为陛下子民,铭记前朝有何意义。]<br />
[对哦,天人们不是都建新国了,那前朝同他们也无甚关系了啊。]<br />
[沙场点兵:那是外敌来犯,如何能一样。]<br />
[今人不识月:或许,天女娘娘她们认同的,是民族血脉,而不是某一固定的王朝。]<br />
[你又如何晓得?]<br />
[这般猜测,可有根据?]<br />
[天女教教主:天人之国乃万民之国,无论何朝何代,凡有战乱,皆百姓遭灾殃。]<br />
[反正不一样。]<br />
[莫愁前路无知己:丰朝难道无外敌吗?外敌若是入侵,不会烧杀抢掠吗?]<br />
[杀光戎贼:说什么屁话,那些贼子毫无人性,在边疆之地,烧杀抢掠的还少吗?]<br />
[咱们有边军,有关大将军!]<br />
[关大将军又不是不会死。]<br />
[万事无忧:关家代代守边,关将军又不是无子,有啥可愁的。]<br />
[京城百事通:关将军诸子皆被留于京中。]<br />
[真的假的?不是说关家几位少将军,皆能征善战,留在京都能干什么?]<br />
[关雄也怂了是吧,把家眷妻小留在尚京享福,怕再死儿子?]<br />
[边城一小兵:呵。]<br />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皇帝强留的。]<br />
[山居客:陛下下旨召关将军诸子留京,唯一幼子随其归边城。]<br />
[这是啥意思,关将军幼子cy多大年岁了?能骑马打仗了吗?]<br />
[这还不懂,质子呗,皇帝也忒胆小了。]<br />
[关雄拥兵自重,不可不防。]<br />
[何日能还乡:关将军幼子如今不过总角之年。]<br />
[这么点大的孩子,能干啥啊?把关少将军放回去吧,刀剑无眼,若是关将军出了什么事,边城可怎么办。]<br />
[就是,哪有留质子留这么多的,留一个也够了。]<br />
[放回去吧,放少将军们回去吧!]<br />
[陛下,抬头看看天幕,前车之鉴啊!]<br />
……<br />
圆明园很大,一共三个园子呢,但能看的景观实在不多。<br />
看完大水法,又去看了十二生肖兽首,这个名气也挺大的。<br />
圆明园展馆内有复制的十二生肖兽首,整整齐齐排列在那里,但大家都知道,十二生肖兽首并没有完全找回来。<br />
薛奶奶:“洋人也有生肖?”<br />
薛皎:“奶奶,他们不算这个。”<br />
薛奶奶不解:“那他们抢了干啥啊,看也看不懂。”<br />
薛珍气鼓鼓道:“坏人,看到好东西都要抢,太坏了,他们不会自己做吗?就要抢别人的。”<br />
薛皎安抚地摸摸女儿小脑袋,又讲了一些关于十二生肖兽首的传说故事,爷爷奶奶都喜欢听这些,尤其是听到龙首出现又消失,都十分扼腕。<br />
顾冬阳见老人感兴趣,提议道:“有关于十二生肖兽首的电影,等回去了,给爷爷奶奶放来看。”<br />
这些历史文物什么的,老人家确实看不明白,但要说到电影……<br />
“好,好。”薛奶奶笑眯眯夸赞:“阳阳是个贴心的。”<br />
薛皎斜睨了顾冬阳一眼,见这人得了奶奶的夸,脸上酒窝又出来了,手也痒,不知什么时候添的毛病,看见顾冬阳的酒窝就想戳一戳。<br />
之后又去别的地方逛了逛,薛皎买票,带家人又坐了一回船,如今气温刚刚好,不冷不热,坐船看看风景,吹吹风,心底积蓄的郁气也一并被风吹散了。<br />
园子没游完,实在太大了,大概看了看,坐完船就出来了,出来的那个门离薛皎学校很近,很多游客出门之后,就直奔北大去了。<br />
薛皎想起自己查资料时候看到的,跟爸妈感叹道:“我们学校一部分区域,曾经属于圆明园呢,清华的西校区,也是在圆明园附属园林的旧址上建的,圆明园真得好大。”<br />
“啥?”薛爷爷落后了两步,只听见一部分,“圆明园改成你们学校啦?那……”<br />
老爷子想起刚才看到的复原图,拍着大腿骂:“遭瘟的东西啊,那是咱月月的学校啊!要是不烧园子,孩子在皇宫里头读书!”<br />
薛奶奶连薛皎的话都没听见,只听见薛爷爷说了,呐呐道:“那、那是不是能住香妃住的那个宫殿?”
而且区区复原图是远没法跟现实景物相比的,如果这些景物建筑还在,可想而知是怎样让人惊叹的胜景。<br />
“我看攻略,说这是来圆明园必去的景点。”薛皎轻声道。<br />
顾冬阳:“因为名气大吗?”<br />
他往后站了几步,找了个角度框出镜头,“课本封面。”<br />
薛皎:“这么有名的大水法,其实在圆明园诸多景观中,根本排不上号,之所以有名……”<br />
她仰望者眼前破碎的建筑残体,声音仿佛叹息:“因为主体建筑,都没了,什么都没了。”<br />
大家想到了刚才看过的线法山遗址,什么都没了,就跟那个一样吧。<br />
不光薛皎她们这些游客看得气愤揪心,丰朝观看天幕的人也破防了。<br />
昨晚薛皎给薛珍看复原图,他们也都跟着看了。<br />
如果说完全现代化的建筑让他们惊叹,但实际上,对于已经在固定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丰朝人来说,古代的园林建筑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br />
而圆明园更上了一层楼,风格融合,又不会突兀,也不怪天成帝心动了,普通老百姓看得眼馋羡慕,王孙贵胄都有不少动了念头,也想修园子的。<br />
修不了那么大的,修一个两个景观建筑,他们还是修得起的。<br />
但图片跟实景毕竟有区别,都盼着今天能好好看看。<br />
当然,他们也清楚,这园子被劫掠过,也被烧过。<br />
但房子里的东西能抢走,房子怎么搬得走呢?那么大的园子,里头的摆件没了就没了吧,他们自己重新布置,也挺有意思的。<br />
即便烧过……木头能烧毁,石材也能烧没吗?好歹能看个大概结构,方便他们找匠人仿造。<br />
结果来了一看,哈哈,全没了。<br />
用“断壁残垣”来形容都显得多余了,哪有残垣。<br />
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侵略者的认知也提升了一个高度,这是怎样穷凶极恶啊,山匪下山劫掠村庄,也不会把搬不走的东西都给烧了,他们还指望能抢第二次呢。<br />
况且,这圆明园,还是当时王朝的离宫,也算半个皇宫了。<br />
连皇宫都是这个下场……王孙贵胄,高门子弟,高官贵族们,凡是想到某种可能,皆觉得浑身发凉。<br />
皇宫保不住,京都能保住吗?<br />
侵略者抢了王宫,难道会放过其他高门府邸?<br />
“可恨的侵略者!”<br />
这一刻,无数人感同身受,开始唾骂。<br />
[惟愿衣食无忧:虽然这不是我家的园子,甚至都不是咱丰朝谁家的园子,我看着,还是觉得难过。]<br />
[忧国忧民一书生:这般宏伟的园林,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最后付之一炬,任谁看了,都觉心痛。]<br />
[哪有好人:我就好奇,皇宫都被烧了,皇帝去哪了?死了吗?]<br />
[肯定死了,说不定就是在里头被烧死了。]<br />
[那不一定,有可能跑了,皇帝才惜命呢。]<br />
[全家安康:这么大的火,京都的老百姓可怎么办啊,皇帝能跑,大人们能跑,老百姓往哪儿跑啊。]<br />
[太可怜了。]<br />
[美言几句:搞不懂,都已经过去的事了,这园子也烧没了,有什么好看的,看得所有人都不开心。]<br />
……<br />
“妈妈,为什么不重新修起来呢?”薛珍忍不住问:“这么漂亮的园子,重新修不好吗?”<br />
“不能修。”<br />
薛皎摸摸女儿小脑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暂且不提,宝宝你看,特意把曾经的遗址保留下来,给大家参观,是为什么呢?”<br />
薛珍摇摇头,薛青山叹息道:“勿忘国耻啊!”<br />
薛珍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若有所思。<br />
薛皎附和:“你阿公说得对,勿忘国耻,这是曾经侵略者留给我们的耻辱,宝宝你生活在咱们国家,是不是觉得咱们国家很好,很强大,很安全?”<br />
薛珍点头,薛皎继续道:“可是在以前,往上数不过百年,我们的国家还在战火中挣扎,无数侵略者在国土上肆虐,民不聊生,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妈妈得去打仗抵御侵略者,你也不能安然的坐在学堂里读书……”<br />
“把坏人都赶跑!”薛珍握着小拳头,气势汹汹道。<br />
薛皎:“对,革命先烈们赶走了侵略者,建设了如今的国家,才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会更珍惜当下,也激励着我辈青年人奋发向上,建设祖国,将国家建设得更强大,再没有人敢侵略我们。”<br />
她语调不急不缓,不慷慨也不激昂,但字字铿锵。<br />
“也激励我!”薛珍着急地表态:“妈妈,也激励我!我长大了,要……要造好厉害好厉害的大炮,比阿公看的电视里还大,让坏人进不来,把他们都打跑。”<br />
小姑娘瞪着眼前的建筑残体,生气地说:“别想再抢我们的东西!”<br />
薛皎忍俊不禁,薛青山把小孙女抱起来举高高:“欸,我们珍儿真有志气!”<br />
沉重的氛围一扫而空,大家继续游园子,看看复原图,再看看面前什么模样都看不出的遗址,总归要骂一骂。<br />
[忧国忧民一书生: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吗……]<br />
[以史为鉴:说得真好啊。]<br />
[山长膳堂想毒死我们:以前觉得史书枯燥……我也去借几本读读。]<br />
[来年我必高中:在下读过史书,但并无天女娘娘其言中的感受,王朝兴替自有定数,前朝灭,后朝起,跟我等有何关系。]<br />
[学成文武艺:正是如此,灭前朝者乃今朝,我等皆为陛下子民,铭记前朝有何意义。]<br />
[对哦,天人们不是都建新国了,那前朝同他们也无甚关系了啊。]<br />
[沙场点兵:那是外敌来犯,如何能一样。]<br />
[今人不识月:或许,天女娘娘她们认同的,是民族血脉,而不是某一固定的王朝。]<br />
[你又如何晓得?]<br />
[这般猜测,可有根据?]<br />
[天女教教主:天人之国乃万民之国,无论何朝何代,凡有战乱,皆百姓遭灾殃。]<br />
[反正不一样。]<br />
[莫愁前路无知己:丰朝难道无外敌吗?外敌若是入侵,不会烧杀抢掠吗?]<br />
[杀光戎贼:说什么屁话,那些贼子毫无人性,在边疆之地,烧杀抢掠的还少吗?]<br />
[咱们有边军,有关大将军!]<br />
[关大将军又不是不会死。]<br />
[万事无忧:关家代代守边,关将军又不是无子,有啥可愁的。]<br />
[京城百事通:关将军诸子皆被留于京中。]<br />
[真的假的?不是说关家几位少将军,皆能征善战,留在京都能干什么?]<br />
[关雄也怂了是吧,把家眷妻小留在尚京享福,怕再死儿子?]<br />
[边城一小兵:呵。]<br />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皇帝强留的。]<br />
[山居客:陛下下旨召关将军诸子留京,唯一幼子随其归边城。]<br />
[这是啥意思,关将军幼子cy多大年岁了?能骑马打仗了吗?]<br />
[这还不懂,质子呗,皇帝也忒胆小了。]<br />
[关雄拥兵自重,不可不防。]<br />
[何日能还乡:关将军幼子如今不过总角之年。]<br />
[这么点大的孩子,能干啥啊?把关少将军放回去吧,刀剑无眼,若是关将军出了什么事,边城可怎么办。]<br />
[就是,哪有留质子留这么多的,留一个也够了。]<br />
[放回去吧,放少将军们回去吧!]<br />
[陛下,抬头看看天幕,前车之鉴啊!]<br />
……<br />
圆明园很大,一共三个园子呢,但能看的景观实在不多。<br />
看完大水法,又去看了十二生肖兽首,这个名气也挺大的。<br />
圆明园展馆内有复制的十二生肖兽首,整整齐齐排列在那里,但大家都知道,十二生肖兽首并没有完全找回来。<br />
薛奶奶:“洋人也有生肖?”<br />
薛皎:“奶奶,他们不算这个。”<br />
薛奶奶不解:“那他们抢了干啥啊,看也看不懂。”<br />
薛珍气鼓鼓道:“坏人,看到好东西都要抢,太坏了,他们不会自己做吗?就要抢别人的。”<br />
薛皎安抚地摸摸女儿小脑袋,又讲了一些关于十二生肖兽首的传说故事,爷爷奶奶都喜欢听这些,尤其是听到龙首出现又消失,都十分扼腕。<br />
顾冬阳见老人感兴趣,提议道:“有关于十二生肖兽首的电影,等回去了,给爷爷奶奶放来看。”<br />
这些历史文物什么的,老人家确实看不明白,但要说到电影……<br />
“好,好。”薛奶奶笑眯眯夸赞:“阳阳是个贴心的。”<br />
薛皎斜睨了顾冬阳一眼,见这人得了奶奶的夸,脸上酒窝又出来了,手也痒,不知什么时候添的毛病,看见顾冬阳的酒窝就想戳一戳。<br />
之后又去别的地方逛了逛,薛皎买票,带家人又坐了一回船,如今气温刚刚好,不冷不热,坐船看看风景,吹吹风,心底积蓄的郁气也一并被风吹散了。<br />
园子没游完,实在太大了,大概看了看,坐完船就出来了,出来的那个门离薛皎学校很近,很多游客出门之后,就直奔北大去了。<br />
薛皎想起自己查资料时候看到的,跟爸妈感叹道:“我们学校一部分区域,曾经属于圆明园呢,清华的西校区,也是在圆明园附属园林的旧址上建的,圆明园真得好大。”<br />
“啥?”薛爷爷落后了两步,只听见一部分,“圆明园改成你们学校啦?那……”<br />
老爷子想起刚才看到的复原图,拍着大腿骂:“遭瘟的东西啊,那是咱月月的学校啊!要是不烧园子,孩子在皇宫里头读书!”<br />
薛奶奶连薛皎的话都没听见,只听见薛爷爷说了,呐呐道:“那、那是不是能住香妃住的那个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