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两个小太监搀扶着他,尽量不发出声音,没有惊动里面的太子妃和公子。<br/><br/> 在凉亭坐了得有两刻钟,徐蛰才让太监喊话。<br/><br/> 苏氏带着李厥准备好,千叮万嘱不能顶撞父亲,也不要说父亲的腿,更不能学他走路。李厥满心都是父亲,懵懂地应下了,拉着母亲的手,一起出门迎接。<br/><br/> 两个太监兢兢战战地跟在徐蛰后面,视线根本不敢往他的腿上放,同时也担心太子妃的下场。<br/><br/> 依照太子的性格,往后肯定不愿来太子妃这里了。可是为什么今天他没有愤怒离去,而是在亭子里坐了两刻钟才过来?<br/><br/> 徐蛰倒是挺开心的,这简直是意外之喜。<br/><br/> 他早就来了太子妃的小院,是瞒不住的。这回过来看看苏氏和李厥,算是给了他们面子,以后疏远也有了理由,简直两全其美。<br/><br/> 小李厥跟着苏氏一起行礼,好奇打量着徐蛰。<br/><br/> 徐蛰神色淡淡,确实像母亲说的一样,模样得很好看,高高瘦瘦的。刚才他都看到了,父亲走起路来,也真的是一扭一扭的。他忍不住笑了起来。<br/><br/> 苏氏连忙按住他的头,对徐蛰说,“这孩子一直盼着您来呢,看把他给高兴的。”然后对李厥说,“不是想父亲了吗?快叫父亲。”<br/><br/> 李厥脆生生地喊了声父亲。<br/><br/> 徐蛰点点头,与娘俩进屋。<br/><br/> 李承乾和李厥见面的次数其实不太少,只是李厥年纪小,没几天就忘了。他很喜欢这个长子,苏氏也盼着他和李厥多亲近。可是这回徐蛰神色淡淡,没往常一样逗儿子玩,苏氏心里有些忐忑。<br/><br/> 坐了小半个时辰,李厥有点困了,徐蛰起身离开。<br/><br/> 苏氏送他出门,心里纳闷,把李厥哄睡了,跟贴身宫女说话,“太子今日心情不好?最近前面发生了什么事?”<br/><br/> 这时候皇帝对后宫的忌讳还没有后世那么深,李世民就经常找长孙皇后问政,还给了长孙家高官厚禄。<br/><br/> 太子妃这里,也能打听到前朝的事情。<br/><br/> 茹菁说,“听说是出了大事,具体是什么事,奴婢也没能打听出来。”<br/><br/> 苏氏叹了口气。<br/><br/> 如果太子心里有她,又怎么会什么都不告诉她?<br/><br/> 茹菁连忙宽慰道,“不过殿下还是在意您的。您不知道,其实太子早就来了,只是没让人出声,在屋子外面站了许久呢。当时您在与公子独处,太子特意没去打扰,在亭子里坐了两刻钟才过去的。”<br/><br/> 苏氏回忆着自己和李厥在屋里说的做的,一下子白了脸,连忙问,“太子什么时辰来的?”<br/><br/> “大约是申时一刻。”<br/><br/> 苏氏脑袋一空,冷汗就下来了。<br/><br/> “娘娘,娘娘您没事吧?”<br/><br/> 苏氏抚摸着胸口,心脏跳地厉害,缓缓道,“没事。”<br/><br/> 太子没有即刻推门而入,而是等了一会儿才来,是为她着想,怕吓到她。可是他后来过来。神情实在冷淡,苏氏从他眼中看不到半分情谊,哪怕对李厥,也是一样。<br/><br/> 苏氏眼眶渐渐红了,她咳了一声,对茹菁说,“你先下去吧。”<br/><br/> 待茹菁走后,她才双手蒙脸,无声哭了起来。<br/><br/> 她宁愿太子当面惩治她,也不想要这个面子。<br/><br/> 苏氏看着床上熟睡的李厥,日后再不敢纵容李厥对太子不敬,只希望他能争气些,不要被父亲讨厌。<br/><br/> 第68章治世浮华(10)<br/><br/> 魏征缓了几天,终于接受现实,在朝参之前进宫求见皇帝。<br/><br/> 李世民把徐蛰喊过来,三个人又进行了一番秘密谈话。<br/><br/> 徐蛰先明确表达了不想争皇位的想法,接着李世民表示赞同,然后问魏征有没有好办法可以把他平稳摘出来。<br/><br/> 魏征和李世民想的一样:“太子前几年病过几次,不妨就以此为借口。想来群臣不会强人所难,质疑陛下的决定。”<br/><br/> “<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朕也是这样想的。”<br/><br/> 装病的事不难,前两年李承乾就病过,只要找几个太医院的心腹,再对外称病就好了。重要的是,废太子之后该怎么办。<br/><br/> 魏王和太子不睦,一旦除去徐蛰的太子之位,魏王肯定有动作。李世民不愿让李泰继位,重活一世,心中所属的人选还是性情温和的李治。<br/><br/> 但是现在比上辈子早了三年多,李治仅有十二岁,恐怕坐不稳太子之位。<br/><br/> 李世民又想起来魏征也早早地去世,不禁叹气,拍拍他的肩膀,“还要辛苦你一些,等解决完大兄的事情,再好好休息几日吧。”<br/><br/> 魏征道:“多谢陛下体恤,此乃臣分内之事。”<br/><br/> 徐蛰静静看着他们君臣相得。魏征不敢冷落他,接着道:“储君之事不得轻易改动,当同诸位大臣共同商议,不可因一人得失,误了家国大事。至于太子……只要陛下恩宠仍在,再有赵国公相护,自不会受了委屈。若没有赵国公,还有苏氏一族。过几年,李象李厥几位皇子长成,自然能立得住。”<br/><br/> 赵国公就是长孙无忌,李承乾的舅舅。贞观十一年他被封为赵州刺史,后来又改成了赵国公。<br/><br/> “玄成说的是。”李世民说,“朕记得苏亶去年添了个儿子,再不久就周岁了,大兄不妨趁着这个机会走动走动。”<br/><br/> 徐蛰沉默。<br/><br/> 李世民意识到他不愿意。<br/><br/> 苏氏是承乾的人,他不愿碰。<br/><br/> 这不是个好话题,因为这个世界的李世民强娶了李元吉的妃子。<br/><br/> 徐蛰和李元吉关系好,这事也确实做得不对,哪怕不是李世民做的,依然很心虚。<br/><br/> 魏征道:“小舅子过周岁,确实该走动走动。只是殿下身体不适,哪里能拖着病体出门?”<br/><br/> 李世民松了口气,“是朕考虑不周。”<br/><br/> 徐蛰说:“东宫那几个孩子,是孤的侄孙,既是李家的人,孤也该尽几分责任。后院的妃子就算了,孤不想和她们有牵扯。”<br/><br/> “自然以大兄为准。”<br/><br/> “孤会继续找几个眉清目秀的太监来伺候,称心也留在身边。”<br/><br/> 一如既往地延续李承乾的爱好,大家的怀疑会少些,疏远后宫也很正常。前朝那边见他身体不行,又不思进取,改立太子的压力也会减少很多。<br/><br/> 唯一的坏处就是名声不好,但这是李承乾的名声,跟他‘李建成’有什么关系?<br/><br/> 李世民还是道:“委屈大兄了。”<br/><br/> 徐蛰道:“臣还想请两个恩典。”<br/><br/> 李世民:“大兄请说。”<br/><br/> “一是失去太子之位,免不了诸多礼仪。孤不愿低头行礼,又腿脚不便,想请你免了见面之礼。二是太常乐人称心,确实合臣的心意,想请你收回成命,饶他一条性命。”<br/><br/> 李世民竟然觉得很有道理。<br/><br/> 第一条能显示出他对徐蛰的重视和恩宠,即便不是储君,也没人敢欺负他。倘若换成他,能多活几年,一直活到自己离世,新皇继位,也要给他面子,不会过得太艰难。<br/><br/> 第二条正合他心意。李世民虽然顾着旧情,同时也是这帝王,难免会疑心徐蛰起兵谋反。他竟然真的看上了称心,别的不说,这条够底下臣子翻来覆去进谏好多次。这无疑减轻了徐蛰那边的砝码,而且是他主动递出来的污点,看来是真的没有二心。<br/><br/> 李世民高兴起<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