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没那么冲动了,让他出门外交很合适。<br/><br/> 李元吉也很高兴能帮上忙,每次出门都兴致勃勃,回来的时候就像只大狗狗,跑到徐蛰面前求夸奖。<br/><br/>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李世民开始教导李治,并且打压李泰那边的势力,储君虽没有定下,朝臣们都有了默契,不再提此事。李泰的《括地志》编完,得到了口头夸赞,还有一些金银财物,一点实质性的权力都没得到。<br/><br/> 李泰这才发觉,当初“不之官”的特权不是什么好事。<br/><br/> 徐蛰的“病情”也渐渐稳定下来,只是依然闭门谢客,在宫中休养。<br/><br/> 这天李元吉怒气冲冲地回来,一进门就屏退众人,坐在桌上给自己灌水。<br/><br/> “怎么了?谁惹你了?”徐蛰在家闲着没事,弄了几根拐杖,拄着拐走慢一点,基本看不出腿上的残疾。他慢慢坐到李元吉旁边,温声问道。<br/><br/> 李元吉五官都快皱到了一起,最后放下杯子,忐忑地看着徐蛰,“大兄……”<br/><br/> “嗯?”<br/><br/> “你早就知道是不是?”<br/><br/> “知道什么?”<br/><br/> “李世民让李福和李明,过继到我们名下……而且、而且李明的母妃……正是杨氏!”<br/><br/> 李世民娶了三个杨氏,一个是李恪的母亲,隋炀帝的女儿。另一个是杨贵妃,李福的母亲。最后就是李明的母亲,也是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杨氏。<br/><br/> 徐蛰没有说话,默认了。<br/><br/> 李元吉双手攥地咔咔响,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又喝了好些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br/><br/> 徐蛰之前说过,李世民对不起他,如果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很有可能会把他杀死。李元吉当时没问出来是什么事,后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他就给忘到脑后了。<br/><br/> 直到这次吐蕃大相噶尔东赞过来请婚,李世民一开始没答应,而是做足了礼仪,宴请宾客,喊来各路亲王陪席,这才留意到挂在他和徐蛰名下的两个王爷。<br/><br/> 李元吉打听了一下,就发现李明竟然是自己的妃子和李世民生的孩子。<br/><br/> 杨氏生下孩子不久就死了,李元吉对李明没有恶感,就是觉得李世民恶心。<br/><br/> “大兄!我难受!”李元吉说。<br/><br/> 徐蛰知道两个李世民不是同一个人,这种事儿不好跟李元吉说。而且就算说了也没用,只能让他更加纠结。<br/><br/> 他拍拍李元吉的肩膀,“都过去了,不要用他的错来为难自己。心里不痛快,那就恨他吧。是大兄考虑不周,你若不愿见到他,日后也不必再到宫里去,再挑几个人做就好。”<br/><br/> “我没有。”李元吉道,“大兄,你让我缓缓。我只是一时接受不了,过段日子就好了。”<br/><br/> 徐蛰跟他坐在一起,无声安慰他。<br/><br/> 过了一会儿,李元吉道:“那个噶尔东赞好像来大唐好几次了,都是为了尚公主。前几次李世民没答应,结果他们的皇帝,应该是叫赞普,他们的赞普松赞干布就要去打了吐谷浑和党项等几个小国家,来威胁大唐,跟李世民说,不把公主嫁过去就开战。<br/><br/> “李世民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直接派了侯君集、牛进达、刘兰过去。都没等到侯君集大大军到,牛进达就把吐蕃打败了。侯君集他们带着军队,横扫吐谷浑、党项、白兰羌。松赞干布被打怕了,赶紧道歉请罪,顺便请求尚公主。他们那边是不是没有女人了?非要娶我们的公主?难道不知道李世民就是不想把公主嫁过去才开战的吗?”<br/><br/> 徐蛰有这部分记忆,对李元吉解释道:“松赞干布刚坐上赞普的位置,他们那边分成好几个部落,每一个部落都有战力,全都伺机而动,等着把松赞干布拉下马。他来请求联姻,正是因为大唐强大。”<br/><br/> 李元吉说,“可惜我没能跟随大军远征,以前大唐还没那么强,打起架来势均力敌,我还没有试过,未至敌方国门,先把他们吓破胆子。”<br/><br/> 他好羡慕侯君集,什么样<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的对手都遇到过。<br/><br/> 领兵在边外,皇帝支持他,国力也充足,无人约束,可以随意策马奔跑,见到敌人就拼杀,是多么畅快的一件事。即便侯君集将要走向末路,有这样的经历也没有遗憾了。<br/><br/> 徐蛰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用兵的上策。打仗是为了日后的和平,现在的情形,比起侯君集出兵时,岂不是更好?”<br/><br/> 李元吉撇了撇嘴巴。<br/><br/> 他还是喜欢打仗,就是为了打仗而打仗。<br/><br/> 徐蛰说不动他,李渊、窦氏还有原本的李建成没把他教好,他更不可能把李元吉给掰正了,只能在一边督促着,别让他做错事。<br/><br/> 徐蛰问:“既然吐蕃丞相过来了,看来李世民已经松口,同意将公主下嫁了。”<br/><br/> 李元吉说,“他从宗室里挑了个女子,册封为文成公主,还有个金城公主,也会嫁过去。文成的婚期定在明年。”<br/><br/> “苦了她们。”<br/><br/> 明明国力强盛,还要离开故土,去偏远的地方。<br/><br/> 李元吉说,“我还是想不通,李世民为什么同意。是被松赞干布磨地没耐心了吗?”<br/><br/> 徐蛰心道,肯定是权衡多方面利弊才做出决定的。没等他组织好语言,李元吉自己得出了答案,“他就不是个正常人,他做的事儿,别人看不透的多了去了。”<br/><br/> 比如娶他的杨妃,还生下儿子过继到他名下。<br/><br/> 第71章治世浮华(13)<br/><br/> 兄弟两个讨论了一会儿大唐的战绩,难免提到侯君集。说起侯君集,又难免想起那天过来送药的道士秦英。<br/><br/> 李元吉把悲伤愤怒的情绪再次忘到脑后,跟徐蛰说起了秦英来。<br/><br/> “秦英死了。”<br/><br/> 徐蛰不觉得惊讶,他早就知道秦英会死,只是没想到死的这么干脆,什么都没来得及做。<br/><br/> “西华观的人说,秦英从东宫回去之后,一直都在丹房里没出来,等发现他的时候,身体早就僵硬了。最近天热,我估计都臭了。”<br/><br/> 徐蛰最近形势低迷,虽然还住在东宫,已经没了太子的实权,上赶着讨好的人也少了,很多事情都是李元吉亲自去做的,描述起来绘声绘色。<br/><br/> “后来仵作验了尸,说是吃了太多丹药,加上天气热,他闷在房里烟熏火燎地中了暑,二者作用之下很快就死掉了。他到底是西华观的人,观里的人不承认是中暑,非说他是炼好了仙丹,太上老君看中他的天赋,把他给收走了。”<br/><br/> 徐蛰一直闷在宫里,知道的事情不多,全靠李元吉讲,李元吉没有回应,也说的很带劲,“我之前没留意西华观是个什么地方,直到最近才发现,原来西华观跟大兄你有关系。“九年前李承乾生了场大病,秦英向上天祈祷给他治好的。李世民觉得这个道士很神,就给他建了西华观。西华观的道士们以秦英为主,但更怕李世民。反倒是李承乾太好糊弄了,没有什么威信。”<br/><br/> 徐蛰问:“韦灵符和朱灵感呢?”<br/><br/> “也死了,不过韦灵符是在您装病前死的,走路摔死的。秦英和朱灵感都很害怕,朱灵感好几天没敢出门,秦英胆子大些,结果又听说您病了,过来探病也是想赚些功劳,就像贞观五年那回一样。可是您装的太吓人了,他没敢说。”<br/><br/> 李元吉想想就觉得好笑,侯君集带着大军打仗能把一国之主吓死,他大兄装病也能吓得人不敢说话。<br/><br/> “那个丹药<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