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若说外人的忽视不足为道,可亲人明晃晃的偏心却更是犹如利刃横穿心口。<br />
纵然崔义明知他这位兄长是个十足十的善人, 从未苛待轻视他半分,更会劝慰父母亲辈要一视同仁。这一切都是旁人所为,明明与其没有任何关系。<br />
太过出众,又怎会是错处呢?没有这样的道理。<br />
可他还是不平,不甘。<br />
他开始嫉妒,怨憎。<br />
日复一日。<br />
溪流汇聚成江海。<br />
少年时代渐远,逐渐长成的二人差距更显。崔义有时候望着如金石闪耀的兄长,心中的怨念与憎恶难以遏制,面上却仍要维持着一贯兄友弟恭的虚伪作派,更是觉得恶心。<br />
在这个家,不论谁与崔正作对,纵然错处不在己身,也无人会指责崔正。<br />
崔正哪里会做错呢?一定是误会了。<br />
再到后来,二人进京赶考前夜,崔义在门外听见母亲叮嘱崔正说:“阿义年少,气性也大,时常不听管教。日后若惹出事端来,难免会误了你的仕途。你是长兄,此次赴京赶考,记得多关照他一些。我倒也不奢望他能考上,只要能够安分守己平安回来就好。不过你且记得,不论如何,还是以你自身为重。”<br />
以自身为重。<br />
若换作是他,母亲便从不会这样说,而是会让他事事以兄长为先,就算委屈自己,也别不情愿。<br />
他这些年心中再明白不过自己根本不能与崔正同论,可亲耳听见这些话自至亲之人口中说出,又是另一番心境。<br />
这无疑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br />
他再也维持不住情绪,不顾恪守的礼法,也抛却寻常的假意端庄,推门而入,当着那母子二人的面将手中预备一会儿温习的书册狠狠掼在地上,目眦尽裂,声嘶力竭:“既然如此,那我不去便罢!”<br />
“这个家反正只需要他崔正一人就好了!”<br />
话落,他转身奔逃进黑夜里。<br />
再也没有回来。<br />
崔义失踪,遍寻数日不得。崔正本心忧其弟,耽搁了赶考的日子,不巧崔老爷子与其夫人皆因此事怒极攻心,先后仙逝。<br />
短短数日之间,家中突逢巨变,只余下了崔正,这下他就算想去赶考也脱不得身。只好弃考,处理后事又守孝,一点点接手家中产业。而后经年,成家立业,也再无机会离开曲城。<br />
若是崔义就此彻底消失也作罢,权当是个活在上一辈回忆里的陌路人。可突然有一日,在年幼的崔迎之小憩醒来的夏日午后,家中仆从告诉她<br />
——她这位少时愤愤离家,多年没有音讯的叔父,大张旗鼓招摇过市地回来了。<br />
还携着满身巨财。<br />
……<br />
崔迎之不加掩饰地打量着眼前的崔路,目光不受控地落到了他坐在轮椅上的双腿。<br />
虽说时别多年,可她上一回见他的时候,他的腿还好好的。<br />
崔路顺着她的目光,垂眼道:“只是些陈年旧疴,雨雪天湿冷,难免会复发,平时还是能如常走动的。这番姿态实在狼狈,故而今日本不想见你。可你既来了,我也不好不迎。”<br />
他说罢,转而抬眼,“曲城比不得下洛,夜间本也寒凉,不妨进去再说。”<br />
崔迎之没有拒绝,点头,与崔路就近入了檐下的屋内。<br />
江融识趣地将崔路推进屋,转身就合上门离开,给二人留下说话的空间。<br />
漆黑室内,烛火被一根根引燃,灯火摇曳。两人也眉眼被映得愈发清晰。<br />
崔迎之看着渐趋明亮的内里,这才终于在寂静中对他说出了第一句话,语气是没来由的笃定:<br />
“你此番将我引来,并不是为了杀我。”<br />
崔路回身望去,眉眼依旧平静,仿佛所有情绪都被精准掌控,就连笑时也淡然:“为什么原先会那么觉得?若是我真要杀你,你怎会安生地在下洛住了三年呢。”<br />
“我当着你的面杀了崔义。你若恨我,理所应当。”<br />
崔路敛眉,话语中莫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不是所有人都如你那般将亲朋故交看得分外重要的。况且你明明知道,崔义于我,虽有生恩,却全无养育之情。他死前我劝他及时收手,他死后我替他敛尸埋骨,已然做到了我应当做的。至于他身死谁手,不过报应耳耳,我不怨天不怨地,也不会怨你。”<br />
这番话出自肺腑,难得有几分真意。<br />
“那我们二人便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师傅的剑呢。”崔迎之转身欲行,却又被身后崔路的话语逼停了脚步。<br />
“你今夜走不了,不光如此,他今夜也没法来成。”<br />
今夜会来寻崔迎之的唯有一人。<br />
这个他是谁,无需多说。<br />
崔迎之闭了闭眼,压下心头的颤栗。<br />
方才一见到推轮椅的江融便预感大事不妙,如今崔路这么一说,不安更是迅速蔓延整个心口。<br />
纵然她再如何不愿面对事实,却仍是握紧拳,压着声,仿若在期盼一个否认的答复般道:<br />
“这一局,归根究底,目标其实压根就不是我,而是屈慈。”<br />
“那个女郎还有所谓的荣冠玉都是你的人,你跟屈纵合谋,以我作掩,暗中设伏,故意引屈慈来此地。”<br />
“还有风来镖局那群镖师……”</p>
纵然崔义明知他这位兄长是个十足十的善人, 从未苛待轻视他半分,更会劝慰父母亲辈要一视同仁。这一切都是旁人所为,明明与其没有任何关系。<br />
太过出众,又怎会是错处呢?没有这样的道理。<br />
可他还是不平,不甘。<br />
他开始嫉妒,怨憎。<br />
日复一日。<br />
溪流汇聚成江海。<br />
少年时代渐远,逐渐长成的二人差距更显。崔义有时候望着如金石闪耀的兄长,心中的怨念与憎恶难以遏制,面上却仍要维持着一贯兄友弟恭的虚伪作派,更是觉得恶心。<br />
在这个家,不论谁与崔正作对,纵然错处不在己身,也无人会指责崔正。<br />
崔正哪里会做错呢?一定是误会了。<br />
再到后来,二人进京赶考前夜,崔义在门外听见母亲叮嘱崔正说:“阿义年少,气性也大,时常不听管教。日后若惹出事端来,难免会误了你的仕途。你是长兄,此次赴京赶考,记得多关照他一些。我倒也不奢望他能考上,只要能够安分守己平安回来就好。不过你且记得,不论如何,还是以你自身为重。”<br />
以自身为重。<br />
若换作是他,母亲便从不会这样说,而是会让他事事以兄长为先,就算委屈自己,也别不情愿。<br />
他这些年心中再明白不过自己根本不能与崔正同论,可亲耳听见这些话自至亲之人口中说出,又是另一番心境。<br />
这无疑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br />
他再也维持不住情绪,不顾恪守的礼法,也抛却寻常的假意端庄,推门而入,当着那母子二人的面将手中预备一会儿温习的书册狠狠掼在地上,目眦尽裂,声嘶力竭:“既然如此,那我不去便罢!”<br />
“这个家反正只需要他崔正一人就好了!”<br />
话落,他转身奔逃进黑夜里。<br />
再也没有回来。<br />
崔义失踪,遍寻数日不得。崔正本心忧其弟,耽搁了赶考的日子,不巧崔老爷子与其夫人皆因此事怒极攻心,先后仙逝。<br />
短短数日之间,家中突逢巨变,只余下了崔正,这下他就算想去赶考也脱不得身。只好弃考,处理后事又守孝,一点点接手家中产业。而后经年,成家立业,也再无机会离开曲城。<br />
若是崔义就此彻底消失也作罢,权当是个活在上一辈回忆里的陌路人。可突然有一日,在年幼的崔迎之小憩醒来的夏日午后,家中仆从告诉她<br />
——她这位少时愤愤离家,多年没有音讯的叔父,大张旗鼓招摇过市地回来了。<br />
还携着满身巨财。<br />
……<br />
崔迎之不加掩饰地打量着眼前的崔路,目光不受控地落到了他坐在轮椅上的双腿。<br />
虽说时别多年,可她上一回见他的时候,他的腿还好好的。<br />
崔路顺着她的目光,垂眼道:“只是些陈年旧疴,雨雪天湿冷,难免会复发,平时还是能如常走动的。这番姿态实在狼狈,故而今日本不想见你。可你既来了,我也不好不迎。”<br />
他说罢,转而抬眼,“曲城比不得下洛,夜间本也寒凉,不妨进去再说。”<br />
崔迎之没有拒绝,点头,与崔路就近入了檐下的屋内。<br />
江融识趣地将崔路推进屋,转身就合上门离开,给二人留下说话的空间。<br />
漆黑室内,烛火被一根根引燃,灯火摇曳。两人也眉眼被映得愈发清晰。<br />
崔迎之看着渐趋明亮的内里,这才终于在寂静中对他说出了第一句话,语气是没来由的笃定:<br />
“你此番将我引来,并不是为了杀我。”<br />
崔路回身望去,眉眼依旧平静,仿佛所有情绪都被精准掌控,就连笑时也淡然:“为什么原先会那么觉得?若是我真要杀你,你怎会安生地在下洛住了三年呢。”<br />
“我当着你的面杀了崔义。你若恨我,理所应当。”<br />
崔路敛眉,话语中莫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不是所有人都如你那般将亲朋故交看得分外重要的。况且你明明知道,崔义于我,虽有生恩,却全无养育之情。他死前我劝他及时收手,他死后我替他敛尸埋骨,已然做到了我应当做的。至于他身死谁手,不过报应耳耳,我不怨天不怨地,也不会怨你。”<br />
这番话出自肺腑,难得有几分真意。<br />
“那我们二人便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师傅的剑呢。”崔迎之转身欲行,却又被身后崔路的话语逼停了脚步。<br />
“你今夜走不了,不光如此,他今夜也没法来成。”<br />
今夜会来寻崔迎之的唯有一人。<br />
这个他是谁,无需多说。<br />
崔迎之闭了闭眼,压下心头的颤栗。<br />
方才一见到推轮椅的江融便预感大事不妙,如今崔路这么一说,不安更是迅速蔓延整个心口。<br />
纵然她再如何不愿面对事实,却仍是握紧拳,压着声,仿若在期盼一个否认的答复般道:<br />
“这一局,归根究底,目标其实压根就不是我,而是屈慈。”<br />
“那个女郎还有所谓的荣冠玉都是你的人,你跟屈纵合谋,以我作掩,暗中设伏,故意引屈慈来此地。”<br />
“还有风来镖局那群镖师……”</p>